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教育迈向世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合作的努力

中国教育迈向世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合作的努力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5年,在英国举行的世界教育联合大会上,蔡元培发表长篇演讲《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体系中,体现了民国时期学者在国际学术合作中的远见卓识,为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努力。这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也为中国教育融入世界体系做出了贡献。

中国教育迈向世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合作的努力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种跨国界、跨民族、跨历史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真理与发现知识是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知识的创造与传承是世界各国知识分子都应为之奋斗的事业。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学术合作是拓展人类知识,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

为融入国际教育体系,民国大学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组织或国际会议。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期间参加国际教育会议人数约有275人次。[59]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并不多,但在民国时期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这样的规模是非常不易的。陶行知是最早倡导参与国际教育的学者,他在《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一文中指出:“中国应通过国际教育会议这一形式参与到国际教育运动中,以展示中国教育,让世界了解中国教育在动荡的政局中所取得的成绩。”[60]在他看来,参与国际会议是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的良好途径,只有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同,中国教育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地位,进而为世界教育做出贡献。1925年,在英国举行的世界教育联合大会上,蔡元培发表长篇演讲《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体系中,体现了民国时期学者在国际学术合作中的远见卓识,为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努力。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也是国际教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参加国际会议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外交方式,是国际化的一种方式。在世界教育联合会成立大会上,郭秉文发表演讲:“我国对于此种会议,当竭力赞同参与,仅此为国际之事,必须参加,且教育事业,宜共同合作,且一国之固有之国性与特长,亦当保存,不可稍忽。”[61]他的演讲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并当选为副会长兼董事,负责亚洲的教育工作。

在众多知名学者的推动下,民国时期国际间文化交流非常活跃。1927年3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马衡赴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并在东方考古学会议上,发表题为《中国之铜器时代》的专题演讲。[62]1935年8月,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主任吴康赴欧洲出席罗马国际东方学会第19届大会。1937年3月,中山大学教授杨成志应日本民族学会、东京人类学会的邀请,出席了由两学会联合举行的第二届年会,并在会上以 “西南民族”为题做了讲演。1937年9月,杨成志教授又作为中国唯一的会员代表,出席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7届国际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会议。[63]在此之后,他还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人类学会年会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人类民族科学大会第三届大会。1929年8月和9月,中山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主任汪敬熙分别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生理学会和国际心理学会大会,引起了国际心理学及生理学界的关注。[64]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仅在1936年间,就在各种国际教育会议中发表演讲50余次。

广泛的国际学术参与不仅加深了世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也为国内大学获取了大量的国外前沿学术信息。1932年,中山大学教授庄泽宣出席世界教育年会和国际心理学会会议,考察了德国、法国、捷克、意大利、瑞士和丹麦6国的教育。回国后,他为岭南大学师生和广州青年会分别做了题为《赴欧调查教育所得》的报告和题为 《出席世界新教育会议之经过》的演讲,并发表了《欧游教育印象》等论文[65]1935年,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主任吴康被法国巴黎大学聘任,为该校中国学院文学讲座。他以“中国大学教育”为题,在比利时首都演讲并介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情况。在捷克大学,他做了题为《中国文化及其近千年建设进步概况》的讲演。[66]

在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会议的同时,我国也开始主办或承办国际教育大会。1947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国际教育大会——远东区教育研究会议。此次大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会议筹备到提案讨论再到最终成功举行,我国学者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也为中国教育融入世界体系做出了贡献。

【注释】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26.

[2]蔡元培.自写年谱 [M]∥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312.

[3]蔡元培.自写年谱 [M]∥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312.

[4]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6.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 [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26.

[6]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 [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7]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 (1898—1920) [M].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6.

[8]梁启超.梁启超全集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27-2528.

[9]南大周刊第73期,1929-12-03.

[10]王文俊.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244.

[11]谢泳.逝去的大学 [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73-278.

[1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7.

[13]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9-70.

[1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8.

[15]蔡元培.北大授予班乐卫等名誉学位礼开会词 [N].北京大学日刊,1920-09-04.

[1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16.

[17]梁柱.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革新 [J].教育研究,1984 (8):54.

[18]施莉.蔡元培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初探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6):20.

[19]吴洪成,甘少杰.现代教育家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实践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61.

[20]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28:212.

[21]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96.

[22]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18.

[23]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0.

[24]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 (1898—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46.

[25]北京大学日刊第24号,1918年10月30日。

[26]田正平.论民国时期的中外人士教育考察——以1912年至1937年为中心 [J].社会科学战线,2004 (3):171-172.

[27]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 (第4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08-210.

[28]田正平.论民国时期的中外人士教育考察——以1912年至1937年为中心 [J].社会科学战线,2004 (3):174-175.

[29]苏云峰.三 (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 (1903—1911)[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119.

[30]严复.论北京大学不可停办说帖[Z].北京:北京大学档案馆藏:Z11-4-2.

[31]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 (1898—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36.(www.xing528.com)

[32]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 [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25.

[3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中华民国教育法规汇编 [G].台北:文化出版社,1986:419-421.

[3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 [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7.

[35]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2 卷 (1912—1937)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4.

[36]北京大学.选派教员留学外国暂行规程 [N].北京大学日刊,1918-04-29.

[37]王学珍,张万仓.北京大学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合作研究特款办法 [G]∥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 (1861—194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42-643.

[38]北京大学周刊第126号,1934-12-01.

[39]梅贻琦.国立清华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致全体校友书 [J].清华校友通讯,1936 (3):13-14.

[40]佚名.萨本栋教授在美讲学 [J].清华校友通讯,1936 (3):12.

[41]商丽浩,葛福强.研求学术: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公派出国制度的演进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 (11):129.

[42]爱德敷.燕京大学 [M].刘天路,译.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116.

[43]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 [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97.

[4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3卷 (上)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46-147.

[45]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81:68-69.

[46]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 [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5-79.

[47]郭秉文.太平洋各国大学如何最能增进国际了解与友谊 [J].教育与人生,1923 (5).

[48]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 (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5.

[49]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 (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2.

[50]张雷.民国时期地理留学 [J].地理学报,2013 (4):572.

[51]私立中法大学民国十五至十七年概要、概览 [Z].北京: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J026-001-00010:4-6.

[52]李石曾.教育谈 [N].北京晨报.1933-12-01.

[53]北京中法大学要览 [Z].北京: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J026-001-00010,1928:16.

[54]栗培良.中法大学史料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丛书)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37-40.

[55]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94

[56]东方考古学会.考古学论丛 [J].北京:北平图书馆月刊1卷5号,1928年9、10月.

[57]艾德敷.燕京大学 [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138.

[58]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69.

[59]兰军.中国留学生与近代国际教育组织 [J].沧桑,2009 (1):135.

[60]陶行知.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 [M]∥陶行知文集 (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60.

[61]郭秉文.述世界教育会之经过 [N].申报,1923-09-20.

[62]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 [M].北京:中华书局,1977:162.

[63]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 (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67.

[64]佚名.校闻·心理学研究下年计划书备案 [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29-07-27.

[65]生兆欣.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

[66]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 (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