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融合: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及本土化实践

中西融合: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及本土化实践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立何种留学观,对于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无国界,知识无国籍,学术研究必须不断加强国际交流,融合中西,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取得创造性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本土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清华大学素有教员定期出国的传统,名为休假,实为搞学术研究。(三) 扩充教学内容, 与世界科技前沿接轨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西融合: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及本土化实践

梅贻琦出任国立清华学校长期间,不止一次对同人说:“清华具有充实的办学基金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我们有责任把它办成一所世界上著名的学府。”1936年4月,梅贻琦在清华25 周年纪念之际发表 《致全体校友书》中说道:“盖今日清华,已不仅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个,同时亦当努力负起与国外学术界沟通之使命也。”可以说,清华的成功得益于梅贻琦高瞻远瞩的国际办学视野。

(一) 倡导留学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与科学的留学教育观

清华大学十分重视留学生选派,并把留学生选派作为清华教师培养的主渠道。1931 年4 月,清华大学制定了 《清华大学选派赴德交换研究生简章》,开我国与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之先河。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向国外选派留学生近百名,接纳美、英、德、日等国留学生20 多人。1936年,清华大学颁布《国外研究生管理规程》,规定:“国外研究生留学期满归国,有首先服务本大学之义务。”无疑,派遣留学生,接受最新的前沿教育,是清华大学较快地接近世界科学技术尖端,有效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其教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注脚。确立何种留学观,对于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是早期留美学生,民国之后又长期经办清华留美考试,故而对留美教育的现状得失更有切肤之感。早在1917年5月,梅贻琦就应学生邀请,向高年级学生讲演“留美之经验”。1927年5月,他乘迎接留美预备部学生毕业即将赴美之机,发表 《赠别大一级诸君》一文,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中国青年出国留学应持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梅贻琦认为,清华学生毕业赴美留学,数年以来的希望即将实现,这是值得庆贺的,“因为诸君要得到一个大成功的机会”,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求得高深学问”的可能,至于成功多少,还得看个人的努力程度,能不能充分利用极宝贵难得的机会。他希望学生在新环境里对于衣食住等事项不必太介意,应守住个人意志的平衡,倘若荒废学业,“终日竟颠倒于新大陆中繁华奢靡的社会”那实在是可惜。因此,倘若不从远大理想着手,更难以达成目标,“亦便是平庸一流”,不但辜负了国家和师友的希望,也影响了自身的事业和发展。他殷切告诫学生,到美国留学,最重要的是保持科学家的态度,如此才能得到真实学问,才能对于美国事物得到恰当的理解。这种科学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不要预存成见;探究事实,推求真理;对于真理忠诚信守。梅贻琦反对崇洋媚外,全盘搬抄,主张对西方文明做具体、细致分析,并加以客观评价,恰切、精细地择取,从而不断进步,紧跟时代的步伐。他谆谆寄语学子,在国外留学,应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把持自我,努力求学,“诸君在外国的时候,不要忘记祖国;在新奇的社会里面,不要忘掉自己;在求学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务必要保持科学的态度,研求真理”。

(二) 广延国际名师, 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教育理论,推动学校的发展,清华大学大力延聘外国著名学者来华讲学。科学无国界,知识无国籍,学术研究必须不断加强国际交流,融合中西,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取得创造性的进步和发展。仅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被邀在清华做短期讲演的就有法国物理学家郎哲曼、美国物理化学家郎密尔、美国政治学家何尔康、美国法学家杰克生、法国数学家哈德玛、美国航空学专家华敦德等多人。1936 年4 月,梅贻琦在《致全体校友书》中说:

吾人以为将欲提高国家学术水准,端赖罗致世界第一流学者,来华讲学。是以年来对于此点,尤特注意。数年之内,外国学者来游中国,本校得以邀聘来校做短期讲演者,如郎哲曼、如郎密尔、如何尔康、如杰克生,虽每人演讲多者不过二三次,而本校得与观摩谈论,获益当非浅显。至本年更进而聘约来校长期讲学者,计有哈德玛、温纳、华敦德诸君。哈德玛为巴黎大学副教授,中央实业学校教授,现任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国家学术院会员,世界算学会副会长,世界算学教育委员会会长;温纳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于近代算学之应用,尤多发明;华敦德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于航工之理论与经验皆有精深之造诣。此数君之来校或期以数月,或一二年,吾校师生利用此时机做学术之探讨,其成就必有逾乎寻常者。此就师资之质的方面言之也。(www.xing528.com)

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是大学国际化办学的表征,有助于输入学术研究前沿的信息,从中发生碰撞,激活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一方面活跃了校园学术研究氛围,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暗示、期待效应;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促进清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术水平的综合提升。

为了促进本土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清华大学素有教员定期出国的传统,名为休假,实为搞学术研究。清华大学设立教师休假进修及研究制度。凡教授任满5年者,得休假1年,如欲出国研究,除支半薪外,还补助川资美金520元,及每月研究费美金百元。讲师以下教师亦可申请休假出国研究。从1929—1936年,教师出国研究人员逐年增多,总计70人。出国进修访学的教师出席国际会议,到名校讲学,促进了学术交流。例如,萨本栋受邀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耶鲁大学讲演,并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学术研究会;冯友兰应邀赴英讲演多次,甚受欢迎,对中英学术交流有很大贡献。

(三) 扩充教学内容, 与世界科技前沿接轨

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清华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教授们经常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讲各自研究的心得成果,教研结合,浑然一体,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陈省生的关于微分几何中高斯——波内公式和拓扑学研究,吴有训关于X 射线的研究,吴大猷的 《多元分子振动光谱和结构》,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研究,赵忠尧关于中子引起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研究,曾昭抡关于原子半径与沸点关系,密度关系及与临界温度关系的系列研究,周培源湍流理论研究,沈同关于维生素C 促进血液的研究,孙云涛的古生代底层研究等。现代物理学家杨振宁多次讲过,他对对称原理发生兴趣,后来到美国继续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源于西南联大期间吴大猷等教授的指导。为了使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土地上普及、生根,并适应中国社会情况,清华大学先后编译了10多种大学所用中文教科书,作为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出版。又如理学院萨本栋编辑的《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及《实用微积分》,熊庆来编辑的《高等数学分析》,赵访熊编辑的《微积分及微分方程》,工学院陶葆楷编辑的《给水工程学》,吴柳生编辑的《工程材料试验》,夏坚白与陈永龄合编的《应用天文学》及《养路工程学》等,刘仙洲编辑的 《机械原理》、 《电机学》及《经验计划》等,顾毓琇编译的《电工原理》及 《直流电机原理》等。这些教科书,就当时国内水平说,质量都是较好的。把世界先进的科技研究成果加入其中,让学生接受专业课知识时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这种重视学术、尊重智慧的氛围,使尖子人才脱颖而出。例如,物理系造就的优秀人才有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陈芳允、戴传曾、李荫远等;算学系有廖山涛、万哲先、严志达;化学系毕业生中,有11位中科院院士,如曹本熹、唐敖庆、张滂等,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外的,则有火箭专家朱汝锦、药物专家陆迪利等。

工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条件。在当时动荡的国内外环境中,清华大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1936年,清华大学共有43个实验室,大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装备起来的,如物理系有普通物理、热学光学、电学、近代物理5个实验室和X 射线、无线电、光学、磁性等研究室。1932年购进50毫克镭,用于科学试验。土木系水力实验是仿照德国类似实验室建造的,其中水力机械等方面的设备,与当时美国一般大学相比也不逊色,被称为“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学校对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非常重视,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可以受到良好的实验训练。

清华大学通过派遣留学生、教员定期出国进修访问以及聘请国际教师等途径,提高了清华大学的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在校长梅贻琦的带领下,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高质量人才。梅贻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是相当深刻和敏锐的,视野极其开阔和广博,既把握了近代西方教育之精华,又对中国教育实际情况洞悉透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