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术语,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已经沿用了几个世纪,然而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却只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0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在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出版的《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的序言中呼吁: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即高等教育国际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演变为一股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术语已经在教育领域频繁使用, “跨国教育” “无疆界教育”“全球教育”等一些与此相关的学术术语也应运而生,这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意涵,另一方面造成了概念内涵的复杂性、模糊性。尽管学界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人员的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教育资源的国家共享。如果从这种意义来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那么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国际现象与国际活动。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渊源
学界一直将中世纪大学视为现代大学的开端,中世纪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出国际性的特征。“大学虽然不是教会,但大学却继承和保留了教会的特点。”[1]教会 “接受来自任何地区或任何种族的成员,成员之间赤诚相待,不拘囿于地区利益,并使用一种超越地区障碍进行交谈的共同语言——拉丁语,共同的神学观”[2]。中世纪大学 “是按照教会的独特生活方式去活动,特别重视教会的世界性质和国际性质。因为大学具有教会和宗教团体一样的国际性质,遂使教师和学生养成乐于到国外居住的习惯和勇于冒险的精神”③。由于中世纪大学具有相同的教学语言和共同的神学观,因此为教师和学生流动提供了便利。尽管交流范围主要局限于欧洲各国,交流形式主要体现为单一的人员交流,但中世纪大学已经具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特征。中世纪大学的宗教性特征早已被现代大学摒弃,但国际性特征经历了16世纪欧洲基督教改革运动时期的衰微后,又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成为衡量现代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
19世纪初,现代大学的出现,特别是柏林大学的创办,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继起。柏林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开创了现代大学的新模式,迅速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大学效仿的典范。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向德国派遣留学生,全面学习德国大学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派遣留学生人数最多,从中获益最大。美国先后向德国派遣学生一万余名,仅柏林大学先后接纳美国留学生便达五千余人。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根据德国大学办学模式改造美国大学,1868年成立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是以德国柏林大学为蓝本创立的,成为美国第一所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为核心的大学。柏林大学办学模式对中国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蔡元培先生曾于20世纪初留学德国,并将德国大学倡导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运用于北京大学改革,成功地将北京大学改造成了中国的一流高等学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民族问题等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国际交流协作越来越被人们熟知与接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国际发展合作等词语开始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以国际化的观念和姿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术语的演变(www.xing528.com)
尽管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成为讨论焦点,但在此之前,跨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国际合作一直备受青睐。加拿大学者简·奈特研究了近40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术语的演变。他指出:“40年前,‘国际发展合作’‘国际教育’是最为常用的术语。这些定义是指类似发展项目、外国学生、国际学术与文化协议这样的活动。大约20年前,出现了‘国际化’这个术语,它是指有关出国留学、语言研究、机构协议和区域研究等方面的活动。到21世纪初,人们谈到‘国际化’这个术语时更多的是强调包括学生、研究、项目和提供者的跨境学术流动,并且主要指商业化和市场化活动而非传统的发展项目。与此同时,基于互利和合作的国际学术网络和伙伴关系也得到了大力发展。”[3](表1-1)
表1-1 国际教育术语的演变[4]
在过去的40年间,国际教育术语无论称谓还是具体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