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Formalism)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思潮之一,与美学中强调美在于摹仿或再现自然万物之形态的写实主义相对立,强调美在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文字等组合关系中或艺术作品结构中。文学艺术中的形式主义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发源于上世纪头十年,这种文艺思潮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抽象的、非再现性的现代艺术运动,还直接推动了结构主义、现象学、格式塔美学和符号美学以及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运动”的产生。如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美学坚持作品的美学价值存在于作品本身之中的主张,格式塔美学对“完形”之特性的心理学阐释,符号美学提出只有作品的外在形式才是人们把握其内在含义的唯一科学根据和可靠信息的见解等就是这样。形式主义美学是某些现代美学流派的先导。
形式主义美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试图从几何关系中寻找美。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迦兹(1697—1764)在其《美的分析》一书中提出美是由形式的变化和数量的多少等因素相互制约产生的。艺术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的温克尔曼也声称,真正的美都是几何学的,不管是古典艺术还是浪漫艺术都是如此。康德也是形式主义美学的倡导者之一,他明确指出,美的艺术“大部分受制于美的形式要求,即使在魅力被允许的地方,它们也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变得高贵起来”“美真正说来却只应当涉及形式”[2]。康德极力强调形式美使以后的一大批美学家认识到,过分强调摹仿和再现,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艺术品再现的事物,而不是艺术品本身,这样一来,艺术品就会失去本身的价值。康德之后,形式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美学家赫尔巴特(1776—1841)及其门徒奥地利哲学家齐默尔曼(1824—1898)。赫尔巴特主张,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而形式则产生于作品各组成要素的关联中。齐默尔曼的美学一度被人们称为“形式科学”,他指出,只要从较远距离观看一个物体,就能很容易地发现其“形式”,而这一形式正是产生审美愉快的源泉。赫尔巴特的另一追随者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汉斯利克(1825—1904)则提出“音乐就是声响运动的形式”。这一见解曾轰动一时,从而把这种形式主义思潮推向极端。(www.xing528.com)
20世纪以来,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 Fry,1886—1934)和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对这种形式观做了另一种阐述。弗莱认为,形式是绘画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线条和色彩的排列构成的形式,把“秩序”和“多样性”融为一体,使人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愉快。这种愉快感受不同于再现性内容引起的感情,后者会很快消失,而形式引起的愉快感受却永远不会消失和减弱。贝尔则指出,再现性内容不仅无助于美的形式,而且会损害它。由线条、色彩或体块等要素组成的关系,自有一种独特的意味,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只有它才能产生出审美感情。“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的一个不以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永恒的美的特征,可以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观赏者所识别和喜爱。欣赏艺术无需求助于现实生活内容和日常生活感情,艺术不是激发寻常感情的工具,它把人们从现实世界带向神秘的世界。使人进入一种陶醉状态,才是真正的审美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