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德美学: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学理论

康德美学: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学理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20世纪艺术影响最大的理论,举世公认的应当首推康德美学。1790年,他发表了《判断力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美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优美与崇高作为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由此正式提出。康德美学最具核心独创的是判断力。对康德来说,自然美要高于艺术美。而海德格尔则又将现象学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法高度综合,建立了存在主义美学原则。

康德美学: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学理论

对20世纪艺术影响最大的理论,举世公认的应当首推康德美学

图412 康德(1724—1804)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重视虔诚的宗教信仰,康德童年深受其影响。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最终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从此开始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正是因为学校的教育,康德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基础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实际上是对虔信派教义的一种反动。1740年,康德考进了哥尼斯堡大学学习,由于家境贫寒,未能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直到1748年,24岁的他才终于大学毕业。但由于毕业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哥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去做家庭教师。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影响开始走出哥尼斯堡,很多人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后来与歌德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哲学家兼诗人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仍未得到哲学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哥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哥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异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1770年,康德终于获得了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10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90年,他发表了《判断力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美学史上的不朽地位。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终身未婚的伊曼努尔·康德在哥尼斯堡去世。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在这之前,他曾以《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为题撰写一篇长文(1764年在哥尼斯堡作为单行本出版,题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优美与崇高作为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由此正式提出。康德美学最具核心独创的是判断力。判断力分成两部分:其一是美的判断,它是主观的和形式的,其表象只是主观的,并不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又其一是目的的判断,它是客观的和实质的。而与艺术关联最为紧密的是美的判断,又分成两部分:纯粹的美和依附的美。

有两种不同的美,自由美或只是依附的美。前者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后者则以这样一个概念间照这个概念的对象完善性为前提。[1]

在康德看来,只有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的纯形式的美,才算是“纯粹的美”或“自由的美”。典型的纯粹美只有“花卉,自由的图案画,以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很显然,康德所言的“纯粹美”也就是后来被科林伍德引申表述为“真正的美”,即使加上自然美在数量上也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的美应该归入到第二种美——依附美,即以概念以及相应的对象的完善为前提,如科林伍德所谓的“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之类。因依存于概念、利害计较和目的之类内容意义,这种美就只能叫“依存的美”。与此同时,康德还谈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基于其对艺术的分类,他认为自然之美是无功利的,即自由的,同时也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非理性的。正因为如此,自然之美是有形式的,同时也是能令人满足的。而艺术美则是人为之美,虽然它与自然美有一致的地方,但自然之美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艺术之美却是人类给予自然的。对康德来说,自然美要高于艺术美。这一点恰好和黑格尔相反。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更进一步讨论了优美和崇高的问题,他把崇高与美分开来看,认为美是有形式的,崇高的对象是一种“无形式”,既然无形式,它的特点就在精神,而蕴含在内容里的精神是“无限大”和“无限制”的。(www.xing528.com)

康德美学思想,不仅对19世纪欧洲美学意义重大,而且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走向、嬗变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美学史上,西方传统上存在两大派系,一派坚信美是美感的根源,另一派强调美感决定美。康德则借助于先验综合方法提出了审美判断力是美和美感的共同本源的思想,将对美和美感的理解定位于人的主体能力,实现了人本主义位移。而这一美学思想的根本性创新又直接影响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走向。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20世纪西方美学家纷纷通过批判黑格尔客观主义、继承和光大康德的人本主义来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克罗齐、科林伍德把康德作为自己的理论先驱,把主体情感、想象、直觉看成产生美、美感的根源,从而建立了全力张扬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主义美学。胡塞尔、杜夫海纳则从康德的先验方法论中得到了启示,开创了追寻本体之本、思维之思的现象学美学。而海德格尔则又将现象学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法高度综合,建立了存在主义美学原则。在萨特、加缪、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存在主义美学思潮。(2)康德认为,审美过程既无功利又无概念,只拥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并且在审美过程中美与美感互相对应,共生共存。受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西方美学出现了明显的唯美化倾向。唯美化倾向在表现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活动。真正的直觉和表现决不追求感性快乐和效用目的。艺术不是道德活动,直觉与主体实践活动无关。由此可见,表现主义完全继承了康德对审美过程的诠释,只不过把这个理论搬置于文艺理论中,用来解释艺术问题。表现主义对艺术的康德式阐释,为艺术的独立性、自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现代艺术是在表现主义指导、关怀和鼓励下发展起来的。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行动主义等流派都可视为在不同层面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表现主义这一美学观点的阐释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给现代主义艺术带来了最初的理论火种。(3)康德从人的自由和审美判断力出发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艺术定位于人的自由和对审美能力的确认。可以说,第一个使艺术成为美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人是康德。这一做法在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之后,又几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20世纪西方美学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的一个特征就是高度关注现实的艺术问题。许多当代有影响的美学家都将艺术研究作为建立理论体系的立足点。生命直觉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围绕着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对艺术进行研究,在直觉、想象、情感、快乐等概念范畴的建构下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精神分析美学、人类学美学则通过对艺术动机的解析建立了具有艺术心理学、艺术史学性质的理论框架形式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解构主义美学在对艺术的意义构成研究中完成了理论建设。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更多地关注艺术的功能,把昭示艺术的社会价值视为美学理论建设的核心。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等则在为世人提供解读艺术作品价值的方法中树立了自己的理论权威

非但如此,康德的观点值得注意的还在于他在西方美学界引起深刻的反思,无论正向还是逆向都促成了更具创新意义的嬗变。

首先,20世纪美学人本主义的一个整体性倾向是非理性主义,这种非理性主义实质上是一次脱胎于康德而又不同于康德的人本主义位移。康德将美与美感的根源视为审美判断力,判断力的外化是可经验的现象,其本质则是人的自由。自由不可为感知所把握,这正是美作为一种自由形式的超越性之所在。然而,20世纪人本主义美学却力图洞达、诠释这不可感知的美之本体,因而只能从意志、直觉、潜意识、存在之在等方面进行把握,从而构成了美学的非理性主义性质。这其中当然显示了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美学对美与美感的独特见解,对美与人的现实关系深层次的关怀,在美学史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与人本主义美学正面发掘、拓展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同,20世纪西方分析美学的立场则是康德在分析美与美感关系时使用的先验综合方法在语义分析方向上的反面延伸。分析美学认为,美与美感如果有存在意义的话,那么美与美感应是自足的实体。事实上,美与美感都不是实体,因而它们也就不具存在意义,美与美感不过是形而上的虚构。分析哲学美学之父维特根斯坦坚持“意义即用法”的基本信念,认为审美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的动态活动,整个活动又都由主体的审美能力来决定。而由于主体的审美能力不同,具体的美与美感并无统一性而只有相似性,即如各种游戏之间无一致性而只有相似性一样。可见,分析美学把康德的先验综合方法在语义分析方向上用到了极致,彻底否定了美与美感的关系,这也许未免过于极端,却为艺术成为当代美学的主角,为美学日常化、艺术化乃至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扫除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许多障碍

总之,由于康德在抬高自然美的同时批判性地阐释了艺术,客观上使得艺术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关注的中心,美与它紧密相连的艺术从此走向了日常化、生活化、现实化、经验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康德美学思想是理解和把握20世纪艺术创新发展动力源的一把钥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