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现代主义音乐:进入误区的丧失者

后现代主义音乐:进入误区的丧失者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现代主义在音乐领域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在艺术发展史上,后现代主义音乐有其特殊的进步性,即空前的“反叛意识”。在后现代主义中,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已经碎片化而无自我的存在了。后现代主义音乐也随主体的消亡而呈现出音乐碎片化的无中心状态。毫无疑问,后现代主义音乐进入了误区,它过分等同于生活,甚至把人降低为物,既无深度,也无高度,成为一种丧失了精神超越性价值的艺术。

后现代主义音乐:进入误区的丧失者

现代主义音乐领域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美国有着平民大众音乐的传统。波普艺术概念进入美国之前,美国盛行平民大众色彩浓厚的蓝调音乐。后现代时期,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似乎变成了单纯感官的东西,极端地反理性。音乐不再称为“作品”,而称为“文本”。不再对文本强调某种阐释,因为每一种阐释都只代表一个人的见解,强调每个人都要参与,它是无深度、无织体、碎片化的堆砌,采用平面式的陈述。

学术界一般认为后现代音乐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解构的音乐(诸如偶然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行为化音乐等),即通过随机方法来创作,或即兴表演,音乐确定性的文本不复存在,同一名称的作品却没有相同的感性样式。解构的音乐唯一相同的一点是无序。有些表演无法用常规手段记谱,作曲家往往采用文字而不是音符的表达方式,这就成了概念音乐。其基本理念是创作构思、创作计划比艺术媒介材料和具体技法更重要。至于环境音乐,是采用某个建筑、校园或城市作为表演舞台,或将创作的音响作为某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背景。而一旦表演的过程比结果的音响形式更为重要,这就可以称之为行为主义音乐。解构的音乐总体特点是音响结构不确定,作品的展示意义不同程度从结果转向过程。其特征除了不确定性之外,还有非精英化或世俗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模糊甚至祛除。这些特征正好是与传统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相反的。因此后现代音乐也往往被称为“反音乐”“反形式”等。(2)无机拼贴的音乐(复合风格或多元主义音乐)。后现代音乐发展到后来,又出现了回到音乐厅、用传统记谱和演奏方式的样式。表面上看,似乎是回到了传统,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作品结构并不具有传统和现代主义那样的统一性,风格也破碎了。(3)广场音乐(即通俗音乐,如摇滚乐、第三潮流音乐等),非音乐厅方式之一。20世纪以流行文化对社会影响最大,其中广场音乐风靡全球。歌坛巨星受到大众疯狂的热捧,所到之处都受到帝王般的热烈欢迎。这其中又以摇滚广场最具典型性,其后现代特征表现在观众参与、台上台下一起扭动的非中心化的表演、参与者人人平等并且都是“无中心的自我”、集体“精神吸毒”、超听觉的“多媒体”环境和多元交流、多风格混杂的音乐语言等。(4)媒体音乐(文化产业中的大众音乐与专业音乐),非音乐厅方式之二。电视与音像公司操作、录音棚制作、电子虚拟、MTV、CD等数字化音乐产品等,这一切都是20世纪以来突出的非音乐厅方式的音乐形态——音乐生产与消费。其后现代特征表现在消解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母本意义消解的复制品之间的无差别、消费者自主权的确立伴随着被消费音乐产品的可改变性或不确定性、精英主义音乐地位的消除、人机互动方式代替音乐厅“强权式灌输”等。

在艺术发展史上,后现代主义音乐有其特殊的进步性,即空前的“反叛意识”。艺术家们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大胆的革新试验,显示了针对传统规范的批判、否定精神。上述伴随着后工业社会高科技尤其是电子手段而出现的电子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危险音乐、生物音乐等就是这些革新试验的表现形式,音乐表现的空间被无限放大,形式也更加丰富。但也应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弊病也相当明显,它的批判和革新实际上是以自身无中心、无织体的极度虚无主义方式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在否定和消解一切游戏规则的同时也将人类真善美的追求消解了,而生命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也随之消亡了。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展现强烈的反叛意识的同时,实际上也使得一切都成为可能,一切意义都成为合理,甚至打破了乐音和噪音的区分。传统的审美原则规定了乐音作为组成音乐的基本语汇,而后现代主义音乐对传统的盲目否定,竟运用噪音作为音乐素材,从而彻底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体现在音乐方面最为突出的特征。非但如此,后现代主义音乐的还有一个特征:碎片化,即主体的消失。文艺复兴以来,主体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标志着人的中心地位和为万物立法的特权。在后现代主义中,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已经碎片化而无自我的存在了。当主体零散成碎片以后,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了,主观感性被消弭。世界不再是人与物的世界,而是物与物的世界。后现代主义音乐也随主体的消亡而呈现出音乐碎片化的无中心状态。在感性的支配下,旋律的美感丧失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态度也随之破坏了。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音乐还存在着第三个特征——平面感。“平面感”,又称浅表感,指作品审美意义的深度丧失。作品不可解释,只能体验。在欣赏传统音乐时,我们可以透过其形式的建构,从中挖掘出作品的思想内涵、深层意义,而后现代主义音乐不追求深度,只求表象的一种罗列和表达,不重结果,只重过程,只是在陈述过程中感受、参与。毫无疑问,后现代主义音乐进入了误区,它过分等同于生活,甚至把人降低为物,既无深度,也无高度,成为一种丧失了精神超越性价值的艺术。如论者所言,它“以高雅音乐的沉沦和同通俗艺术合流为出路,这是艺术的自戕行为。”[4]后现代主义音乐之所以未能取代传统成为当代音乐的一统天下,这些弊病是其根本性原因。

后现代音乐最著名的代表是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的美国流行音乐歌手杰克逊。(www.xing528.com)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Michael Joseph Jackson,简称MJ),1958年8月29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出生,是家族的第七个孩子,他在1964年作为杰克逊五人组的成员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职业音乐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乐队与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张唱片Big Boy。1971年12月,发行了个人首支单曲Got to be there,标志着其个人独唱生涯的开始。杰克逊一生中两次入选的摇滚名人堂,获得了13个格莱美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在短短的一生中,他拥有13支美国冠军单曲。不仅如此,杰克逊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慈善家,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2009年6月25日,杰克逊因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违规注射镇静剂过量在洛杉矶辞世。在音乐史上,杰克逊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杰克逊的音乐曲风完美地融合了黑人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效仿。在逝世后的第二年,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被授予格莱美终生成就奖。

图403 杰克逊(1958—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