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戏剧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块。广义的现代主义戏剧也称先锋戏剧,和现代主义绘画一样,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存在主义、未来主义等多种风格流派,内容庞杂,以至通常认为与现代主义距离较远的东德戏剧家布莱希特和苏联戏剧家梅耶荷德也可以放在广义的现代主义戏剧中介绍。狭义的现代主义戏剧则比较单纯,一般认为即是指荒诞派戏剧。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Sardus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其中最极端的是贝克特的《呼吸》(1970),这出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其他著名的荒诞派剧作有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荒诞派戏剧中最早也最典型的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图361)于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贝克特于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结识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此时乔伊斯已经失明,精通数国语言的贝克特被分派做乔的助手,为其整理手稿。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贝克特开始转向戏剧创作。1952年,凭借《等待戈多》一剧声震文坛。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9年11月10日,贝克特逝世。
图361 贝克特(1906—1989)
图362 《等待戈多》剧照,1952年。
《等待戈多》(图362)是一出两幕剧。第一幕,主角是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还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重复,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波卓和幸运儿又来了,但他们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解下裤带想上吊,但裤带一拉就断,想死都死不了,只能继续等待。剧作无论从剧情内容到表演形式,都体现出了与传统戏剧大相径庭的荒诞性。剧作家以戏剧化的荒诞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残酷的同时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等待戈多》宣布了现代人的命运:没有希望,但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图363 尤涅斯库(1912—1994)
尤金·尤涅斯库(Eugène Ionesco)于1912年11月26日出生在罗马尼亚斯拉蒂纳的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是罗马尼亚东正教徒,母亲有法国、希腊及罗马尼亚血统,是个新教徒。尤涅斯库在法国度过童年。1925年回罗马尼亚学习,在布加勒斯特大学攻读法国文学,毕业后在中学执教,同时发表文艺评论。1940年后定居法国。尤涅斯库于1948年开始戏剧创作,处女作《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后继续写出《上课》(1951)和《椅子》(1952)两剧,以其独特风格引人瞩目,但褒贬不一。20世纪50年代初,他成了法国乃至当代西方剧坛最有争议的剧作家。到60年代,英国人马丁·艾斯林发表权威研究成果《荒诞派戏剧》,把尤金·尤涅斯库称为“荒诞派戏剧奠基人”,为学术界所接受。1970年,尤涅斯库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94年3月29日在巴黎逝世。
《椅子》是尤涅斯库的代表作,创作于1952年。剧本叙述孤岛上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妻,突然有一天,老头儿发现了“人生的秘密”,准备向人类宣布。于是请了一个职业演说家,更请了所谓皇帝、上校、雕塑家、总统先生、革命家、反革命家、新闻界人物、年轻的太太们、小孩等听他演说。演说即将开始,听众陆续到来,两个老人忙里忙外的搬椅子,椅子很快摆满房间,直到拥挤摆不下。最终演说家来了,老头委托他来替他宣布“人生的秘密”,要他“把所有的话都讲出来”。委托的话刚说完,老夫妇俩就跳海自杀了。剩下那位演说家又打手势,又叹息,又咳嗽,原来他是个哑巴。观众所热切盼望的人生秘密,只能是个不解之谜。作者自己称这是一出“悲闹剧”,强调物对人的压迫,强调世界的非现实性,强调一种虚无。但是整出戏剧的荒诞性,又可为人生提供一种另类的思考。
图364 《椅子》剧照,美国亚特兰大“七彩舞台”剧团表演,导演普罗登·迪摩夫,2003年。
概括起来,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2)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3)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戏剧史上,荒诞派戏剧在西方剧坛产生了极大的轰动,然其全盛时期实际上在马丁·艾思林《荒诞派戏剧》一书出版时已经过去。多数荒诞派剧作家不得不作出妥协以赢得观众。尤涅斯库的剧作越来越寓言化,贝克特的剧作越来越短,阿达莫夫索性放弃了荒诞剧转向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品特的新剧作喜剧成分也比荒诞成分更多。荒诞派戏剧作为一种强大的戏剧潮流已成为陈迹,但这一戏剧流派对西方剧坛的影响是深远的。
除了荒诞派戏剧外,最能反映现代主义戏剧本质的是象征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首先兴起于诗歌,戏剧方面的象征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哲学基础是神秘的二元论,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精神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客观世界作为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加以表现,以此特别强调直觉和幻想,追求内心的“最高真实”。与其他先锋戏剧相比,象征主义戏剧的时空是折衷主义的。一方面,为了表现彼岸世界,它的内容时空是非现实的,虚构时间地点,消除时代与社会环境,暗示彼岸世界的普遍与永恒;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美的境界,它的形式时空又是相对传统的,和谐稳定,整一有序,这一特点反映在象征主义戏剧的文本结构与演出风格上。同样,为了把戏剧中的世界提高到现实世界之上,并且具有美的意味,象征主义戏剧使用了诗化的语言。由此,象征主义戏剧开始了现代戏剧中的形式革命与语言革命,反对理性主义的传统宇宙观,但是它仅以神秘主义的美来替代现实主义戏剧中理性主义的真。艺术效果追求朦胧、隐晦、神秘和多义性。比利时人M.梅特林克于1886年前往巴黎参加象征主义运动,并于1889年发表剧本《玛兰纳公主》,被公认为是第一个象征主义剧作家。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于1862年8月29日诞生在比利时根特市的一个公证人家庭,自小爱好文学,但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律师。1886年,梅特林克遵从父亲意愿来到巴黎学习法律,并在那里加入律师公会,但同时他也开始对写作发生兴趣,结识一些诗人。不久其父去世,于是他又回到比利时,做起了挂牌律师,同时进行创作。1889年,他发表了第一个剧本《玛莱娜公主》,引起评论界关注,至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1896年起,梅特林克离开比利时,移居至法国巴黎等地。1908年发表的六幕梦幻剧《青鸟》,是其戏剧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梅特林克的主要作品还有《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阿丽安娜与蓝胡子》《圣安东的奇迹》等。在象征主义戏剧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梅特林克提出的“静剧”的理论,他认为戏剧应重在表现人的心理世界,而不重在外部的语言和行动。在代表作品《玛莱娜公主》《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特别是《闯入者》与《盲人》中,梅特林克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在这些作品中,死亡成为人物不可抗拒的命运。1911年,由于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尤其是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949年5月6日逝世。
图365 梅特林克 (1862—1949)
《青鸟》是一部6幕梦幻剧,创作于1908年。作品讲述了两个伐木工人的孩子,代表人类寻找青鸟的过程。分为6幕12场,其中有仙府、阴间、黑夜之宫、森林、墓地和天国等。剧中除了所出现的人物外,还有许多鬼神和象征意义的形象。梅特林克通过剧中人寻找青鸟的历程和结果,强调了主观、理想和玄学思辨,象征性地再现了迄今为止,人类为了寻找幸福所经历过的全部苦难。作品中提出了一个对人类具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什么是幸福?但是作品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出乎意料的:其实幸福并不那么难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剧中的青鸟就是幸福的象征。(www.xing528.com)
图366 《青鸟》最早中译本,商务印书馆,傅东华译,1923年。
梅特林克之外,欧洲戏剧界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象征主义剧作,如爱尔兰人约翰·辛格的《骑马下海的人》、德国人霍普特曼的《沉钟》等。戏剧史上,象征主义是一种复杂的美学现象,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呈现出多面性。作品多取材于神话传统和寓言宗教故事,通过爱与死的矛盾,表现对命运和宇宙的思索,通过具体形象的符号化,表现抽象的哲理。象征主义戏剧的最大局限还在于对社会现实的逃避。不仅逃向古代、逃向乡村、逃向自然,而且逃向精神世界,逃向神秘的彼岸。在这一点它不如积极干预社会与政治的表现主义戏剧。象征主义在欧洲诞生后很快传入五四时期的中国,田汉、郭沫若等中国现代话剧家皆程度不等地受到该流派影响。
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相表里。表现主义戏剧(Expressionist Drama)于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极盛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当时西方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工业社会中,一方面是工业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阶级冲突与世界性的战争,机器(包括武器)并未给人类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类的灾难。如果说荒诞派戏剧发展出了艺术逻辑的时空观,那么可以说,表现主义戏剧发展出了心理逻辑的时空观。在表现主义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该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地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从结构形式上对理性主义的传统宇宙观作了否定。表现主义戏剧以心理世界流转易形、变幻莫测的存在形式取代了现实主义戏剧和谐统一、准确具体的时间空间。表现主义戏剧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它的人物的心理具有矛盾对立两面性的重大特征。主要剧作家有瑞典人斯特林堡(1849—1912)及其代表作品《到大马士革去》(1898)、《鬼魂奏鸣曲》(1907),德国人G.凯泽(1878—1945)的《从清晨到午夜》(1916),E.托勒尔(1893—1939)的《群众与人》(1921),捷克斯洛伐克人K.恰佩克(1890—1938)的《万能机器人》(1920),美国人E.奥尼尔(1888—1953)的《毛猿》(1921)、《琼斯皇帝》(1920)等。另外,德国戏剧家B.布莱希特(1898—1956)、F.沃尔夫(1888—1953)等人的早期剧作也曾深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
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于1849年1月22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船舶经纪人,斯特林堡在一个兼具纪律与文化气息熏陶的家庭中长大。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后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又在皇家图书馆当过管理员。斯特林堡在读大学时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以宗教改革为主题的五幕历史剧《奥洛夫老师》,是他在研究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人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成功的剧本。1889年,他创作了名剧《朱丽小姐》,次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一座实验剧院。从1898年起,他的戏剧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自然主义转为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声。后来又转变为象征主义,如剧本《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和《一出梦的戏剧》,用幻想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悲愤、伤感和绝望。后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剧,晚年从事语言研究,1912年5月14日逝世。
图367 斯特林堡(1849—1912)
《鬼魂奏鸣曲》创作于1907年,这部戏剧被称为表现主义文艺的源头。在作品里,斯特林堡设计了一场荒诞的情节结构,把梦魇和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亡魂和活人同时登场。通过老人亨梅尔与大学生、挤奶姑娘、看门人的妻子、生前为领事的死人、黑衣女、上校、木乃伊、贵族男爵、乞丐等各种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形象地勾画出一幅人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人生世态图,体现了表现主义戏剧敢于面对现实的本质。《鬼魂奏鸣曲》于1908年在斯特林堡新建的实验剧院首演,瑞典批评家们曾经对它横加指责,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却进入各地剧院和广大观众见面。1916年,在德国柏林的演出引起空前的轰动,后在欧洲各国也广为演出,继而跨越大西洋进入北美。1924年,美国的普罗文斯顿剧社上演了《鬼魂奏鸣曲》,受到美国戏剧大师E.奥尼尔的高度评价。
图368 《鬼魂奏鸣曲》首演剧照,1908年。
以斯特林堡为代表的表现主义戏剧家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着重研究经济与政治动荡带给人类的精神创伤。作品不乏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理性分析,但它更多地是在揭示社会与政治动荡中人的无意识心理。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对无意识心理的关注,构成了表现主义戏剧的主要思想艺术特征。在理论上,表现主义戏剧家大都受到博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他们不满足外在事物的描绘,想要通过事物的表象揭示其内在本质,要求突破人的言行的摹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淡化人的个性刻画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实践上,表现主义剧作家特别重视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他们擅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欢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构成现代主义艺术的两大支柱。研究表明,理性宇宙观向着心理时空观的扭曲变形,是现代主义戏剧艺术的决定性标志。它与绘画中的立体派、小说中的意识流结构十分类似,是人类艺术观念的质的转变。经典模式打破之后,限制自然消失,艺术创造的园地豁然开朗,新的方法层出不穷。如果说象征主义戏剧是统一的彼岸世界,那么可以说表现主义戏剧是分裂的心理世界[2],这种从统一走向分裂的转变,是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真正在创作中融会贯通,一身同时兼有这两方面特征的戏剧家并不多,唯一值得提出的是美国的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于1888年10月16日出身在纽约一个戏剧演员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因专演《基度山伯爵》而红极一时,而厌恶剧场生活的母亲则有着25年吸食吗啡的历史。生活在如此矛盾的家庭,长大后的奥尼尔成了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1906年他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一年后即因违反校规被开除,此后辗转各地自谋生路。1910年,奥尼尔去商船上当海员,一年的海上生活给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后因患病住院,疗养期间阅读了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斯特林堡等众多名家的剧作,开始对戏剧产生了兴趣。1914年,奥尼尔进入哈佛大学“第47号戏剧研习班”,攻读戏剧技巧方面的课程,在名师乔治·贝克指导下,剧作水平大有提高。1914年,普罗温斯顿剧团上演其作品《东航加迪夫》,引起公众的注意。剧作以自然主义手法,如实地描写海上生活的艰辛单调,特别是刻画了海员孤苦无望、自暴自弃的心态。1920年,其作品《天边外》在百老汇上演,并获普利策奖,由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奥尼尔创作的鼎盛期不仅题材和主题丰富多样,而且形式上也从早期的以自然主义为主,发展成一种糅合着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手法等现代艺术意识和技巧的新型风格。其中《琼斯皇》(1920)以非洲战鼓的节奏变化,呈现逃犯内心的惊慌、焦虑直至疯狂的情绪波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20多部戏剧,其中很多成了美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代表作还有《毛猿》《安娜·克里斯蒂》《大神布朗》《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悲悼》等。1929年,耶鲁大学授予奥尼尔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居住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远离海岸的岛上专心写作。奥尼尔创作的后期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融为一体,在非常生活化的场面和言行中,蕴含着深沉的悲剧性冲突。奥尼尔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包括《天边外》(1919)、《安娜·克里斯蒂》(1922)、《奇异的插曲》(1928)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57)。1936年12月10日,尤金·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的身体衰弱,作品数量锐减。40年代初病情日益恶化,1953年11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奥尼尔去世后,按他的要求,墓碑只刻“奥尼尔”三字,但他在美国戏剧史上留下的辉煌印记却是不可磨灭的。
369 奥尼尔(1888—1953)
《毛猿》是奥尼尔创作的一部兼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完成于1922年。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工人,以自己的身强力壮得到同伴敬畏而自豪,更以那具有象征意义的海上巨轮要靠他来开动而自认是超人,但社会迫使他陷入困境,绅士小姐们甚至将他视作猩猩(毛猿)。难以忍受的他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归宿,最后在动物园里看见大猩猩,认为大猩猩才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他打开笼门放猩猩出来,想和它倾诉心中的不平,谁知却死在后者的大力拥抱下。扬克之死给剧本带来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结局,它表示人类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理解,但决不能走回头路。《毛猿》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邮船象征社会,大炉间象征牢笼,扬克象征人类,使作品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
图370 《毛猿》剧照,1922年。
应当指出,尽管成功地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进行融会贯通,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世界戏剧史上,奥尼尔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作为表现主义戏剧艺术大师,他以多种形式表现了现代美国人的内心世界,例如《琼斯皇》中黑人自原始部落以来饱受凌辱的深层心理积淀,《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种族主义对爱情的摧毁及对人格的扭曲,《奇异的插曲》中开放型女人的性的追求,《发电机》与《无穷的岁月》中处于宗教与科学争夺之中不知所措的人的信仰危机。以奥尼尔为代表的表现主义戏剧中强烈的政治倾向,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即使在时过境迁的现在,它的社会性主题仍然有一定的价值。作品对心理世界的揭示,不仅开辟了新的思想方向,而且还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正因为如此,人们公认奥尼尔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