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绘画是指20世纪以来与西方传统美术截然不同的美术流派之总称。时间上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法国实际上成了现代主义绘画乃至现代主义艺术的动力源和中心,而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祖籍皮埃蒙特(今属意大利),1839年1月19日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名城埃克斯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先在小学和圣约瑟夫学校就读,后由于父亲升任银行经理,他被送入中学学习,同时在当地素描学校研习绘画。1858年,塞尚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了大学法学院。但并未因此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学校的课程。1861年4月赴巴黎,在瑞士画院习画,其间与印象主义大师毕沙罗、基约曼交往,还接近莫奈、雷诺阿,但此时他欣赏的却是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塞尚的画颇有浪漫气息,但并不受行业中人喜欢,被称为“杂烩”,其画作《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曾在1861年沙龙落选。1872年,塞尚全家迁居瓦兹河谷的蓬图瓦兹城,在毕沙罗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印象主义运动。但是,塞尚努力探讨物体内在结构的思索使他不得不对印象主义发生怀疑,虽然他曾接受过当时占画坛主流的印象派之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感兴趣,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选取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晚年风格始有所改变。1890年以后,塞尚的笔触大变,更具有抽象表现性,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这些倾向促成了他最后几年的一系列奇妙的自由绘画。《圣维克多山》就是这样一类作品。
图335 保罗·塞尚(1839—1906)
图336 《圣维克多山》,布油彩,65厘米×81厘米,塞尚作,1890年,现藏美国费城美术馆。
《圣维克多山》表现的是塞尚家乡埃克斯附近的风景。围绕这一主题,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留下了许多同一题材的变体画。这幅作品是塞尚晚年的杰作,也是他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幅风景画中,塞尚以朴实有序的笔触,表现出物象的细微色差。虽然画中颜色种类不多,但每一种都有着丰富的色阶变化。那浓重而沉著的绿色,衬托出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土黄、土红和蓝色,画中的景物飘浮在色彩之中,景物的空间关系完全被几何形体所替代。如同一曲层次丰富而和谐的交响诗。同时,那无数的笔触,被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画面上,成为厚重而富于肌理变化的色块。笔触的种种走势、排列、连接、转换和交织,构成了空间,也产生结构,形成对比和谐的秩序。面对这幅画,人们可以感受到色块、笔触、线条等抽象的视觉要素,从客观景物的图像中漂浮出来,在画中形成一种新的现实。而这种“新现实”的意味,正是塞尚绘画艺术的核心。
艺术的创新给塞尚带来巨大的成功,他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现代主义中的“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极大地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传统画家,包括始终强调色彩感知的印象派。
与塞尚同时,后印象主义画家还有凡高(1853—1890)和高更(1848—1903),他们合称后印象派三杰,同样对现代主义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投身于绘画,这是他不幸中的大幸。凡高一生追求创新。早期受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画风写实。1886年,他赴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大促使其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就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展示了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1890年7月29日,凡高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法国瓦兹河畔自杀身亡。
图337 凡高自画像,布面油画,60厘米×49厘米,1888年,私人藏。
凡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甚至无法以此谋生,生活要靠弟弟西奥支持。直到19世纪末,世界面临全面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凡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今天谁都承认,凡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凡高的作品,如《星空》《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图338 《星空》,又译《星月夜》,油画,73.7厘米×92.1厘米,凡高作,1889年,现存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星空》具有象征意义,画家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旋转的宇宙,11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像撕裂燃烧的黑色火舌,直上云端,令人不安。星辰和月亮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暗示使徒和耶稣的关系,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实际上这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彗星的景象,他小心地运用火焰般的笔触传达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难以理解的绝望的恐怖。
在艺术史上,和凡高永远离不开的是高更。
图339 高更(1848—1903)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于1848年6月7日生于巴黎,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退伍后不久当上了收入丰厚的股票经纪人,与年轻貌美的丹麦女子梅特·索菲亚·加德相识并结婚。可是高更的绘画天赋决定了他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只要能致力于绘画,哪怕过着孤独的生活。为此他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艺术上,高更不断求新,甫入画坛即通过毕沙罗进入了印象派的圈子。1876年,他有一幅作品入选巴黎沙龙,次年创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此后,高更开始专注于绘画创作,他参加了最后四届印象派画展。1883年成为职业画家。曾联手一批青年画家组成蓬塔旺画派。1888年后一度和凡高合作,结果以两人分道扬镳而告终。此后,永不驻足的高更又开始不满足印象主义绘画,他接受了象征主义观念,还受到日本版画、儿童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895年以后,高更因健康原因和经济支持中断,精神受到刺激,自杀未遂,于1903年5月1日逝世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马克萨斯群岛的希瓦瓦。高更一生名作很多,代表作如《塔希提的年轻姑娘》(1891)、《布列塔尼的猪倌》(1888)、《黄色基督》(1889)等。最为人关注的是大型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图340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油画,139厘米×375厘米,保罗·高更作,1897年,现藏波士顿美术馆。
这是一幅哲理性非常强的油画作品,描绘的是大溪地岛那未经开发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画面洋溢着生气,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画家用梦幻的形式把观赏者引入似真非真的时空延续之中。在此以前,高更愤世嫉俗,又因无法摆脱贫困而心情沮丧,一度欲自杀以求彻底解脱,但被人发现救起。有意思的是,陷于迷狂梦幻中的高更又突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想把自己梦幻画成一幅画,当他面对岛上原始本真的自然风光和体格健壮、简单淳朴的土著时,激动不已,认为这正是自己所追寻的乐土。高更在完成创作的同时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句话随即成了这幅画的标题。显而易见,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作品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用高更自己的话来说,“不仅超过了所有我过去的画,而且我也不可能画出比它更好或与它水平相当的画来了。”[1]
凡高和高更的关系,是人们经常关注的话题。高更比凡高年长五岁,社会生活经验亦较凡高丰富,虽历经人世艰辛,却自由奔放且充满自信。凡高则单纯执著,充满理想,百折不回,最终英年早逝。赛尚、凡高、高更之后,现代主义绘画继续如狂飙突起,流派繁多,地域也由法国向欧洲大举拓展,它们把浪漫主义以来的反理性、反写实、主观至上的倾向推向极致,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以致从根本上否定西方古代绘画传统,强调表现画家的主体精神,以象征、变形或抽象符号来折射、隐喻、暗含外部世界,表现悲观、扭曲、失落的思想或狂热、烦躁、激动的情绪。这一切都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精神生活的艺术写照。主要代表有法国的马蒂斯、布拉克,西班牙的毕加索、达利,俄罗斯的康定斯基和意大利的博乔尼、塞维里尼等。形成的流派较为显著的有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未来派、抽象派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野兽派和表现派。
野兽派(Fauvism)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新艺术象征主义的画派。“野兽”一词,美术界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这种色彩比后印象主义的科学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绘性色彩等画法更为强烈。1905年,以亨利·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形象简单、色彩鲜艳大胆的作品,震惊了画坛。杂志记者、评论家路易·沃塞尔讽刺这些作品为“多纳泰罗在野兽之中”,野兽派因而得名。
图341 马蒂斯自画像,油画,634厘米×773厘米,1906年,今藏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她对马蒂斯的一生影响很大。21岁那年,他患阑尾炎而住进医院,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让其打发时间。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26岁时,马蒂斯考入巴黎美术学院,师从象征派画家莫罗学习,从此走上艺术道路。马蒂斯早期先后受到象征派和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同时吸取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方法,形成了被称为“综合的单纯化”画风,在实践中还提出“纯粹绘画”的理论主张。1906年后,马蒂斯的创作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这一点相当重要,追求装饰和形式感,构成了马蒂斯艺术的本质。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于法国南部城市尼斯。
图342 《舞蹈》,油画,269厘米×391厘米,亨利·马蒂斯作,1909—1910年,现藏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www.xing528.com)
《舞蹈》创作于1909年至1910年,描绘了5个携手绕圈的女性舞蹈人体,朴实而具有幻想深度。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碧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地舞动着。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烦恼和沮丧的内容,描绘了一种轻松、欢快而又充满神秘力量的场面,既保持着永久的动态,又给人以平和的静感。整幅画色彩极其简约,只有3种颜色,但却具有极大的精神力度。马蒂斯的代表作除了《舞蹈》外,还有《豪华、宁静、欢乐》《戴帽子的妇人》《弹吉他的少女》等多种。艺术史上,马蒂斯是公认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1950年6月11日,马蒂斯获得威尼斯艺术节大奖。
除了马蒂斯及其代表作外,野兽派名作还包括弗拉曼克的《有红树的风景》、德兰的《伦敦桥》等。野兽派画家在充分表现自己独到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流派风格,特点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给人不合常理的感觉。他们热衷于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使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却不想刻画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要强调浪漫或神秘的主题,更重要的是想树立新的绘画准则。技法方面,在某种意义上,野兽派画家在学习使用高更和修拉的色彩,并自由地结合了他们自己的线条节奏,以达到类似于塞尚的不断追求的那种效果。他们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纳比派和后印象主义,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过探索,终未能如此彻底地实现。正因为如此,野兽派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表现派是20世纪初叶兴起于德国的艺术运动。德国评论家、《狂飙》杂志的编辑H.瓦尔登1911年首次使用表现派来称呼柏林的前卫派作家,不久被广泛采用。表现派在音乐、戏剧和文学领域皆有较大影响。绘画中的表现派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反叛。他们反对捕捉自然的纯客观态度,反对印象主义,同时又接受野兽派的影响。表现派画家承继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挪威画家蒙克被称为表现派的先驱。俄裔法国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则被公认为表现主义的理论与信念最彻底的实行者。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洛顿,父亲是位医生。蒙克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17岁那年,蒙克进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随克罗格习画,受印象派画风的影响。1889年改用传统画法创作《病孩》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赴法国留学。在法国,蒙克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1892年,他在德国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展览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有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多数时间都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因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的表现成名。1909年,蒙克回到家乡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1944年1月23日,蒙克在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逝世。代表作品有《生命的饰带》(组画)、《春情》、《呐喊》《病中的孩子》等。
图343 蒙克(1863—1944)
图344 《呐喊》,粉彩,91厘米×73.5厘米,现藏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呐喊》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一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极度的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这一点与凡高的《星空》有近似之处)。它典型地表现了“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ilyevich Kandinsky)于1866年12月4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毕业后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之后兴趣开始转向艺术,1896年放弃教授职位移居德国慕尼黑并开始拜师学习绘画,进步很快。在1906年至1907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上,康定斯基的作品引起艺术界的关注,其本人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1909年他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两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部,以此主导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对表现派艺术影响很大的艺术团体“青骑士”,参加的有A.马克、H.坎彭东克、G.明特尔、P.克利和著名作曲家A.勋伯格。1917年康定斯基回到俄罗斯,在美术学校和莫斯科大学任教,十月革命后被任命为莫斯科教育人民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俄当局政策相抵触,1921年他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塞纳河畔讷伊。1944年12月13日,康定斯基逝世。
图345 康定斯基(1866—1944)
图346 构图4号,布面油画,95厘米×128厘米,康定斯基作,1911年,现藏伦敦泰特画廊。
康定斯基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代表作有组画《秋》《冬》《乐曲》《构图2号》《构图4号》《白色的线》等。非但如此,他还兼具创作和理论探索的才华,被公认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所撰《论艺术的精神》(1911)、《关于形式问题》(1912)、《点、线到面》(1923)、《论具体艺术》(1938)等论文,都是表现主义艺术理论的经典著作。
《构图4号》(图346)是康定斯基半抽象抒情画风的代表作。在绘画里,所有形态都高度变形,客观物象几乎消失在那些颤动的形体和耀眼的色块中。有人分析作品表现的是在山野中厮杀的俄罗斯骑士,据此似可隐约地辨认出一些形态来:画面中央是战作一团的持矛骑士,右边是戴红帽子的持矛者,背景上有一个城堡,空中飞鸟成群,阳光透过细雨化成一道彩虹……但这些完全靠联想,而并非是直观的物象,故事及风情描述在这里变得几乎可有可无。画家无疑进行了有意味的形式处理,有意隐去那条作为风景画中主线的地平线,山的形态使它能够将地平线分解成道道斜线,这对整个画面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使那条帮助分出天与地的地平线在这里消失,还使得画上产生了一个像立体派绘画一样完整的绘画性空间结构。借助于心理学,线条的断续形成了张力,产生贯穿全画而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节奏。色彩独立地表现形状,作为平面而游离于一个不确定的空间,与那描述性的内容相分离,光完全来自于色彩本身。整个画面却充满韵律,显示出画家对于内在情感及某种宇宙精神的追求。
野兽派和表现派以外,西班牙人毕加索、达利等同样作为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在绘画史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迹。
图347 毕加索(1881—1973)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图347)于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Malaga)。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专攻自然素描鸟类等动物,担任工艺学校的艺术教授和当地美术馆馆长。受到良好熏陶的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对绘画的热情与能力。7岁时,父亲开始正式地训练毕加索人物素描和油画。作为一名思想传统的教授,他深信摹仿大师的作品、素描石膏像与人体模特是每个画家必要的基本功训练。这种训练对于毕加索今后的艺术成就相当重要。1895年,毕加索随同家人搬到了巴塞罗那,正式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学习绘画艺术,这是他第一次接受系统的美术理论教育和基础训练。1900年,毕加索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他结识了记者兼诗人马克斯·雅各布,在后者的帮助下得以了解、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学作品,雅各布成了毕加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20世纪初,毕加索来往巴塞罗那与巴黎之间工作,1904年与来自波希米亚的女模特费尔南德·奥利弗结识并相恋,由此开创了画家的玫瑰时期,并有多幅关于奥利弗的画作。然而两人不久后因相处不好而分手,加上父亲过世,使得毕加索非常沮丧,不过很快他又认识了被他称为伊娃·谷维的玛赛儿·汉伯特。毕加索在立体派时期创作了许多对伊娃表示爱意的作品。但在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毕加索因此十分伤心。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发生,毕加索画了《佛朗哥之梦》讽刺军阀佛朗哥的野心和对民主的破坏。1937年佛朗哥军队残暴轰炸格尔尼卡,致许多平民丧生,毕加索推出了控诉战争罪恶的名作《格尔尼卡》。画作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展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49年他的作品《白鸽》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戛纳附近的小城穆甘(Mougns)去世。在世界艺术史上,毕加索被公认为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亚威农少女》绘于1907年。画家以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的妓女形象为依据,构思了5个裸女,粉红色的肤色接近自然,但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用直线、曲线来表达所构成的轮廓,这就和传统拉开了距离。最重要的是,画面看上去就像把5个人的身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几何形体和层次分明且富于变化的色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行了组合,形成了人体、空间、背景一切要表达的东西。这些显然不是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非但如此,毕加索还借鉴和吸收了一些非洲神秘主义的艺术元素。比如画面上两个极端扭曲的脸,扭曲变形的部位,红、黑、白色彩的对比,看上去狰狞可怕,充斥着神秘的恐怖主义色彩。可以说,在现代艺术史上,《亚威农少女》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它开创了法国现代主义艺术的新局面。
图348 《亚威农少女》,布面油画,244厘米×234厘米,毕加索作,1907年,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菲格拉斯的一个小镇上,出生地距法国大约只有16英里的路程。父亲是一位公证员,重视子女教育,且懂得因材施教,曾在海边小渔村替儿子建立了第一个艺术工作室。达利长大后,进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学习,进步很快。1928年,所绘《篮子里的面包》等三幅作品获准在美国匹兹堡第三届卡内基国际展览会上展出,赢得了国际声誉。次年,达利举办了他在巴黎的第一次个人展。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与妻子加拉结婚,后者兼作经纪人和主要的灵感来源,对达利帮助很大。很快地,达利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二战期间,达利夫妇离开欧洲远赴美国,在大洋彼岸度过了8年时光,声誉鹊起。194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达利举行了他的第一个规模宏大的回顾展;1942年又出版了自传。达利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之前相继在巴黎和伦敦举行了作品回顾展,反响热烈。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然而,此时的达利已是病魔缠身。自从妻子在1982年过世以后,达利的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在以后一段很长的时期内,达利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与世隔离的状况下度过的。1989年1月23日,达利因患心脏病和呼吸并发症逝世。盖棺论定,达利在艺术史上的贡献可谓独到。作为成就卓著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他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绘画领域的三个杰出代表。
349 达利(1904—1989)
图350 《记忆的永恒》,油画,24厘米×33厘米,现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代表作《记忆的永恒》作于1931年(图350),画家受到弗洛伊德的启迪,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清晰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那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鼻烟壶状的怀表,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画面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从形体来讲,主要体现为一种画面所创造的古怪世界所带来的陌生化感受,以及随之而至的荒谬感,以及画面描绘的“主体”之一——钟表柔软的形象所带来的一种心理的扭曲感。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无意识的画面背后,必定有一个着意安排的经营计划。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运用得相当成功,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最终享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之盛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