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Romanticism)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浪漫主义这一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就时代先后而言,浪漫主义风格首先出现于18世纪的文学中,作家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兴起时间稍后,它首先表现在音乐领域。浪漫主义音乐是继古典主义音乐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音乐风格流派,时间上在19世纪初,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主观爱好。这与受客观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想象、朦胧的因素。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艺术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可以说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称得上是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浪漫主义音乐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卡尔·玛里亚·恩斯特·冯·韦伯(Weber,Carl Maria von)于1786年11月18日出生在德国奥登堡的奥伊廷,父亲是一个旅行剧团的提琴手,他对儿子成为音乐家充满了期待。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韦伯自幼学习钢琴,11岁时又投海顿的弟弟马歇尔(Michael)门下学习。在慕尼黑学习期间,13岁的韦伯写了两部歌剧,其中的第二部还搬上了舞台,虽未成功,却显示了他的非凡潜力。在维也纳继续深造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布雷斯劳担任歌剧指挥和作曲,后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辞职。1807年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公爵的秘书,1810年重新投入音乐活动。27岁那年他去了捷克,在布拉格担任3年的歌剧指挥,然后前往德国德累斯顿受聘担任歌剧指挥,1826年6月5日在伦敦去世。韦伯虽然英年早逝,但却很勤奋,兼有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各种身份。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歌剧多部,名作有《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西尔瓦纳》《欧丽安特》《魔弹射手》《奥伯龙》等。其中著名的《魔弹射手》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韦伯的音乐语言新颖,华丽多彩,作品富于民族性和戏剧性,使德国音乐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主宰。在他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除歌剧外,尚有合唱曲、交响曲、协奏曲、钢琴奏鸣曲、钢琴曲等多种体裁的作品,钢琴曲《邀舞》等流传也很广。他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
图258 韦伯(1786—1826)
图259 歌剧《魔弹射手》的剧照,马克斯和阿加特。
《魔弹射手》是韦伯创作的3幕歌剧。1821年在柏林首演,剧本由F.金德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写。叙述护林人马克斯与林务官之女阿加特相爱,但他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才能升任林务官并和阿加特成婚。已将自己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护林员卡斯珀尔为了换取自己免受惩罚,企图使马克斯成为他的替身。马克斯在第一天的比赛中不幸败北,他受卡斯珀尔的引诱,不惜去狼谷向魔鬼索取魔弹。魔鬼为他铸弹7发,第7发所中的牺牲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马克斯在赛场六发六中,公爵指着飞过的一只白鸽要他射击,阿加特乞求他不要开枪,说白鸽是她的化身,但子弹已射出,阿加特应声倒下,然而,子弹调转了方向,射向卡斯珀尔。最终,马克斯和阿加特结为伴侣。作品表达了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这一主题,作曲家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小时候家境很贫穷,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小学校长,但有一位兄长却以教堂音乐作曲家而知名,舒伯特在家中接受他的启蒙音乐教育,后来受教于教区唱诗班的指挥霍尔泽(Michael Holzer)学习唱歌与音乐理论,11岁时便在教区教堂唱歌并演奏小提琴。1808年10月,舒伯特被送往维也纳一所附设于宫廷的寄宿学校,一方面学习其他的音乐课程;一方面充当唱诗班歌手。在这段期间舒伯特写了若干作品,包括他的第一首歌曲《克拉斯格的悲歌》。
图260 舒伯特(1797—1828)
图261 舒伯特墓,位于维也纳中央公墓
1816年,经朋友的介绍,与歌唱家福格尔(John Michael Vogl)结识,舒伯特的歌曲经由福格尔的演唱很快地传遍整个维也纳。在1818年夏及1824年,舒伯特受雇于埃斯特哈其伯爵,在后者的匈牙利乡间别墅当音乐教师。舒伯特对匈牙利民间音乐和吉卜赛曲调的热忱自此开始,创作了《匈牙利姑娘嬉游曲》。这段时期他的作品还有著名的《鳟鱼》和B小调第八号交响曲。从1823年开始,舒伯特的健康每况愈下,但创造力却很少受影响,仍然写出许多作品,如歌曲《天鹅之歌》、C大调弦乐五重奏《米立安寺即兴歌》等。1828年10月,舒伯特得了伤寒,11月逝世于维也纳。遵其意葬于瓦林墓地贝多芬近旁。60年后与贝多芬一起移葬于维也纳中央墓地(图261)。
舒伯特在短短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c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于1809年2月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2岁时和文学泰斗歌德成“忘年交”。在创作上,门德尔松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它指的是那种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包含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音乐史上,门德尔松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有一种诗意的典雅,绘画的形象,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门德尔松本人也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音乐教育上,他还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德国音乐教育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47年11月4日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去世。
(www.xing528.com)
图262 门德尔松(1809—1847)
图263 莱比锡音乐学院
莱比锡音乐学院,全名“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Leipzig),成立于1843年,是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位于莱比锡,由门德尔松于1843年创办。莱比锡有着深厚的音乐渊源,巴赫、瓦格纳、格里格、门德尔松等音乐大师都与这个美丽的音乐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76年被命名为莱比锡王室音乐学院,现为欧洲音乐学院联合会会员,多年来培养了众多杰出的音乐家。当代著名作曲家曼考普夫(Mahnkopf),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巴尔蒂尼(Baldini),德国资深音乐理论教育家施罗德(Schroeder)等音乐界名流都曾在这里任教。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瓦格纳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1883年2月13日逝世。
“尼伯龙根的指环故事”起源于北欧神话《艾达》和中世记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瓦格纳于1874年将其改编为歌剧。作品分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4个部分,讲述了神、巨人和尼伯龙根人为了争夺黄金指环而发生的战争,被公认为系作曲家的巅峰之作。
图264 瓦格纳(1813—1883)
图265 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女武神》,美国纽约大都会剧院演出剧照,2011年5月14日。
音乐史上,瓦格纳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实践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他”,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瓦格纳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继承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直接影响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可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过应当指出,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和作品表现的超人哲学以及大日耳曼情绪为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所利用,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说古典主义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注释】
[1]对插剧这一名称有各种解释,有人认为它是插在道德剧或奇迹剧的两幕间演出的,有人认为它是在宴会或娱乐中插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