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不仅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发祥地,同时也促成了巴洛克艺术的滥觞。西方近代艺术运动的两大主潮皆与意大利结下不解之缘。
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其创作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的意大利,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是由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并于1568年开始建造的罗马耶稣会教堂。
图233 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1568—1602年。
罗马耶稣会教堂(图233)正立面是巴洛克式建筑艺术家的最早成果,该建筑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特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正面为柱式的两层,上部两侧有两对大涡卷,正门上面的檐角和山花被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隆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建筑设计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还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
巴洛克建筑艺术巅峰之作应是诞生于17世纪60年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雕刻及其椭圆形大广场廊柱。
图234 圣彼得广场柱廊(部分),贝尔尼尼设计,1656年。
前已述及,主教堂的大圆顶是由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设计的,17世纪中叶,由贝尔尼尼完成了广场柱廊和主教堂的雕刻。为了与宏大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圆顶在风格上取得和谐,这个广场的柱廊采用一种气派浑厚的塔斯干柱式,即每排四根巨柱,共计柱子284根;而在每根柱上边塑有雕像,共计165尊雕像。柱与柱之间,相互掩映,人进入这条柱廊会感受到复杂的明暗效果。就艺术的处理上看,这是贝尔尼尼广场综合建筑中最成熟的杰作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大教堂的圆顶相互呼应,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之一。贝尔尼尼堪称是巴洛克艺术中最为耀眼的艺术大师,犹如米开朗基罗在16世纪那样,他被17世纪的建筑师奉为艺术泰斗。贝尔尼尼的设计特点在于刻意追求不平衡的构图和富有装饰性的描写,人物往往具有旋风般的姿态,这与古典时期庄严典雅的气质迥然不同。在贝尔尼尼的雕塑中,观众所看到的不是固定化的具象雕塑,而是情节还在演绎的故事。他充分调动了一系列的造型手段,使冷漠的大理石带上了生命的激情。(www.xing528.com)
图235 贝尔尼尼自画像,创作于1622年,现存于罗马博尔盖塞画廊(Galleria Borghese)。
贝尔尼尼全名乔万尼·洛伦佐·贝尔尼 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于公元1598年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父亲也是一位雕塑家,1605年举家迁至罗马。据说他在8岁时就制作了一个小孩头像,使得父亲大吃一惊。至17岁时已能独立地给大主教萨道尼做了一件很不错的胸像,受到后者的重视。后来他又结识了显赫一时的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波尔盖兹为了装饰自己的花园,曾向初出茅庐的贝尔尼尼订购了一系列作品。通过承接这些制作,贝尔尼尼可谓初露锋芒,展示了自己的天才,赢得了极大的荣誉。自此而后,贝尔尼尼被公认为巴洛克艺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他侍奉过八位教皇,并曾接受英王查理一世及其皇后和法王路易十四邀请,瑞典女王甚至曾经访问过他的工作室。贝尔尼尼一生留下了许多成功之作,仅圣彼得广场的长廊中就有真品20多件,另外的100多件也是他指挥学生完成的。当然,贝尔尼尼的肖像雕塑并非都是精品,有许多奉教皇、国王之命所作的肖像雕塑华丽有余个性不足,往往缺乏人物内心的刻画。值得重视的是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所作的肖像雕塑,此时,艺术家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表现得更为生动。贝尔尼尼的晚期雕塑亦比较复杂,越来越显示出一些程序化倾向,而人文主义色彩淡薄了,现实主义的因素也减少了,更多的是宗教神秘色彩。1665年他曾应法王路易十四邀请到法国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虽然在创作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不少作品已缺乏生气和创新。最能体现贝尔尼尼后期风格的当属《圣者阿尔贝托娜之死》,最能体现他的影响力和在当时地位的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主祭台上的合金华盖和圣彼得广场以及广场中著名的《四河喷泉》,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阿波罗和达芙尼》。很显然,贝尔尼尼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的作品将建筑与雕刻、绘画等姊妹艺术完美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呕心沥血的创作耗损了艺术家的精力和生命,1680年11月28日贝尔尼尼逝世于罗马。
造型艺术之外,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还延伸到了音乐领域。巴洛克音乐有这样一些风格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装饰音,展现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弦乐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装饰性强。虽然这种风格在历史上也曾被指责为“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但巴洛克音乐带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事实,无人能将之否定。西方艺术史家公认,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意大利人蒙特威尔第是最早的巴洛克作曲家,他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17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
图236 蒙特威尔第(1567—1643)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图236)于1567年5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克雷莫纳,童年时师从当地教堂乐监英吉格涅瑞学习音乐。23岁那年,进入意大利北部曼图亚的文森佐一世宫廷里工作,最初担任歌手和维奥尔琴演奏者,3年后升任乐队指挥。40岁之前,蒙特威尔第主要从事抒情歌曲的创作。1607年,他为当时曼图亚一年一度的嘉年华狂欢节创作了歌剧《奥菲欧》,由于体现了时代精神并合乎观众口味,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学术界认为这是最早在创作时就具体乐章指定了具体演奏乐器的作品,当然也有争议,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这是第一部采用了如此宏大规模之乐器演奏的作品。非但如此,歌剧的策划活动进行得也相当顺利。蒙特威尔第因此开创了一种名为“音乐戏剧”的全新音乐体式。蒙特威尔第的典范之作是作于1610年的《真福童贞女的晚祷》(Vespro della Beata Vergine)。直到今天,它还和罗马乐派掌门大师帕勒斯蒂的《教皇玛切尔弥撒曲》(Missa Papae Marcelli)、有“天国国歌”之称的亨德尔的《弥塞亚》(Messiah)、“音乐之父”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Passione secondo Matteo)并称为四大祷告曲。该作品结构完美,共包含2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极具音乐和戏剧价值,器乐配置也是空前的组合。同时,这部作品在复调和对照法方面也堪称典范,其中含有一种17世纪歌剧咏唱或启奏器乐部分,这在当时是全新的风格。蒙特威尔第因此被认为是早期巴洛克音乐的主要代表。1613年,被任命为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的乐长。在威尼斯期间,蒙特威尔第相继完成了第六、第七、第八本抒情歌曲书籍的写作和出版。其中包括了1624年他创作的《唐克瑞迪与克劳迪阿》,研究表明,蒙特威尔第在当时之所以创作这样一部声乐、器乐分离的大型作品,很大可能是根据大教堂两边包厢对位的结构来设计的,为的是便于两边听众均能更好地享受音色。在作品中,作曲家还首次使用了“颤音”(Tremolo)和“拨奏法”(Pizzicato)。在70多岁高龄的时候,蒙特威尔第病倒了,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两部传世之作:《尤利西斯返乡记》(Ⅱ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和《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蒙特威尔第在75岁走上音乐事业绝对颠峰的标志。1643年11月29日,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