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欧洲文艺复兴绘画史不能不提到扬·凡·艾克,他出生并活动于北欧的尼德兰,是早期尼德兰画派突出代表之一,也是15世纪北欧晚期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虽不是意大利人,但其发明的油画手法传到意大利后对绘画艺术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影响。在欧洲绘画史上,扬·凡·艾克也享有“油画之父”称誉,只不过他不是南欧的意大利人,而是出生并活动在北欧,和提香恰成南北和先后呼应。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出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马塞克城,与同时期的胡伯特·凡·艾克合称为凡·艾克兄弟,但胡伯特·凡·艾克的生平不详。扬·凡·艾克的早期生平资料也很缺乏,人们只知道他于1422年10月在巴伐利亚充任荷兰伯爵约翰的侍从和宫廷画师,当时他37岁。直至1425年1月5日荷兰伯爵去世,扬·凡·艾克一直留在海牙。其间他曾经装饰荷兰伯爵的宫廷,但由于该建筑已经荡然无存,难以了解当时装饰的状况。约翰伯爵去世后,扬·凡·艾克随即移居布吕赫,1425年5月开始为勃艮第大公菲利普效劳。菲利普的大公身份高于荷兰伯爵约翰并与之有亲戚关系,他可能因此认识了扬·凡·艾克。公爵十分赞赏画家的才能,随后10年中,不仅委任其担任宫廷画师,还派他充任秘密使节到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执行外交使命。1431年扬·凡·艾克结婚,对于画家的妻子,今天只知道她名叫玛格莱塔,生于1405年或1406年,扬·凡·艾克曾为她画过一些感情诚挚的肖像画(图223)。1434年画家的第一个孩子接受了洗礼,为之起名的菲利普公爵赠与其6套银杯作为纪念。这个孩子的性别不详,但画家至少有两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是女儿,名叫里菲妮。1441年扬·凡·艾克突然去世,终年56岁。代表作有《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洛林大臣的圣母像》及《玛格莱塔的肖像》等。
图223 玛格莱塔的肖像之一,木板油画25.8×32.6厘米,今藏比利时布鲁Groeninge博物馆。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图224)在美术史上堪称名声遐迩。阿尔诺芬尼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作品描绘了乔凡尼·阿尔诺芬尼骑士及其新婚妻子站在房间中,俩人的手搭放在一起,羞涩而虔诚,画面虽然充满喜庆的颜色,气氛却依然宁静、和谐。不过,这并不是一幅单纯的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画作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在历经将近600年后,画作色彩依然鲜艳夺目,其原因正是扬·凡·艾克改变了传统的蛋彩画(Tempera)法,他曾多次试验,采用掺有稀释油的调料液,使颜色易于调和,便于运笔,同时又可层层敷设,使画面透明鲜亮,颜色更加富有光泽、更加持久。(www.xing528.com)
图224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油画,扬·凡·艾克作,约1420年,现藏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在艺术史上,扬·凡·艾克把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与油画的创造有关。根据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一书的记载,扬·凡·艾克最先使用新的涂料——松脂或乳剂,他用快干油来作画,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且不怕潮湿。后来很快传到了意大利,并被那里的画家尤其是威尼斯画派所采用。意大利最早的油画家安东奈洛·达·梅西纳(Antonueuo De Messina,1430—1479)据说是在去尼德兰了解到凡·艾克兄弟的油画技法之后,回到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使用方法的,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正因为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被誉为“油画之父”可谓实至名归。[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