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戏曲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汉帝国风云录》

中国传统戏曲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它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道被称作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关汉卿一生作剧60余种,为今知古代戏曲家之冠,今存18种。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媿色”。与关汉卿活动年代同时,戏曲中还应特别提到的名作是《西厢记》。

中国传统戏曲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汉帝国风云录》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它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道被称作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然而,和分别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古印度戏剧相比,中国戏曲至公元12世纪的宋元之际方始形成。但一经成熟,便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直到今天仍活跃在舞台上。这一点又是世界其他两大古老戏剧类型难以比拟的。

当然,戏曲起源很早,从先秦的“优孟衣冠”,汉代的“角抵百戏”,到南北朝和唐代的歌舞戏、参军戏,到宋金杂剧院本,一直绵延不断,但真正成熟的标志应是公元12世纪南宋时期兴起于浙江沿海一带名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永嘉戏曲”的南曲戏文,简称南戏。到了元代,产生于北方山西、河北农村,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北曲杂剧兴起,一大批名家名作和名演员涌现,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后来经过明清传奇的先后繁盛,以南北曲为代表的曲牌联套体戏曲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音乐主体,至清代后期,建立在打通南北,并以新型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为基础的京剧问世,中国戏曲乃基本定型。就艺术体制而言,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具有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序化等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形式,一是有固定的角色行当,即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二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即脸谱;三是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四是有固定的表演套路,即“程式”。

图156 山西洪洞明应王庙元代杂剧忠都秀戏班演出壁画,元泰定元年(1324年)。

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主要代表作家有元代的关汉卿、王实甫、高明,明代的汤显祖李玉,清代的洪升、孔尚任李渔,名作有《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等。著名演员有古代的珠帘秀、颜容、盖天锡,近代的有程长庚、王瑶卿、谭鑫培,现代的有梅兰芳周信芳等。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秦腔、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60多个剧种。

人们公认的最早从事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约1210—1300)。关汉卿,名不传,以字行,号已斋叟,别号一斋、已斋等,祖籍山西解州,曾官金太医院尹,金亡不仕,后迁河北祁州,并入大都长期从事戏曲活动。元统一后南下湖湘江浙,晚年归葬祁州。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将关汉卿列为元曲作家之首,熊梦祥《析津志》称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中称“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诸公已矣,后学莫及。”明初朱权认定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贾仲明吊词称关汉卿“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关汉卿一生作剧60余种,为今知古代戏曲家之冠,今存18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喜剧《望江亭》《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等。

图157 关汉卿,彩墨画,李斛(1919—1975)作,25.7厘米×17.7厘米,1958年,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158 《窦娥冤》插图,采自明万历间臧晋叔《元曲选》。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剧本描写窦娥守寡后和同样守寡的婆婆蔡氏相依度日,谁知蔡氏因讨债差点被害,虽得张驴儿父子相救,但张家父子却乘机要挟搬入她家,企图霸占她们。窦娥不从,却中了张驴儿的圈套,被诬毒死人命。楚州贪官不加细辨,将其屈斩,刑前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此后楚州大旱三年。窦父科举得官来巡此地,窦娥鬼魂诉冤,始获昭雪。剧情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然而,作家并未将古老而简单的传说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而是进行了再创造,全力塑造了窦娥这一悲剧人物形象,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效果。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媿色”。

与关汉卿活动年代同时,戏曲中还应特别提到的名作是《西厢记》。

图159 京剧《西厢记》剧照,梅兰芳饰红娘(左)、程砚秋崔莺莺(中)、尚小云反串饰演张生(右)。

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叙述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遭到其母崔老夫人的强烈反对,历经种种曲折,终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获得喜剧结局。作品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曲词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当时即有“天下夺魁”的美誉,直到今天仍有较强的舞台生命力。关于该剧作者,历史上存在关汉卿作、王实甫作、关作王修、王作关续等四种说法,今人一般根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和明初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中的记载以之归于王实甫名下。王实甫,名德信,实甫为其字,元代定兴(今定兴县)人,和关汉卿差不多同时。著有杂剧14种,除《西厢记》以外,现存还有《破窑记》《丽春堂》等。

戏曲中最古老且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种为昆曲,其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初称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后经顾坚、魏良辅等人的努力改进,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然而,从元末到魏良辅时期,昆腔还只停留在清唱阶段,到了嘉靖时昆山人梁辰鱼(约1521—1594)创作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将昆曲推上戏剧舞台,昆腔才成为包含清唱和剧唱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舞台表演艺术。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此外还写过《远游稿》《江东白苎》等。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依据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以范蠡西施爱情故事为题材,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该剧排场热闹,曲调铿锵,一时引起轰动。时人王世贞有诗:“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当梁郎雪艳词。”至此,原来供清唱的昆腔形成了舞台扮演的昆剧,可以说,到了梁辰鱼,昆腔才焕发舞台的生命力,这是梁辰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

图160 昆剧《浣纱记》演出剧照,江苏省昆剧院黄小午饰伍子胥,石小梅饰伍子。

图161 汤显祖画像,清陈作霖摹,1838年。(www.xing528.com)

昆腔搬上戏曲舞台后,影响迅速扩大,涌现出一大批蜚声舞台、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汤显祖及其爱情名剧《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出生书香门第,从小便饱读诗书。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汤显祖进京赶考,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结果两次落第。直到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33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进士。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他又写了《论辅臣科臣疏》,揭发时政积弊,抨击朝廷,弹劾大臣,因而触怒了万历皇帝,被谪迁广东。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为汤显祖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剧本表现南安太守杜宝之女丽娘,才貌端妍,从师读书,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于后花园牡丹亭畔睡梦中与一书生爱慕幽会,从此思念,以致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后升迁他往,行前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于此,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因爱慕之。丽娘魂游后园,和柳幽会。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至今仍活跃在昆曲舞台上。

图162 《牡丹亭》演出剧照,程砚秋饰杜丽娘,俞振飞饰柳梦梅。

由于昆剧的广泛演出活动,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浙昆、湘昆、川昆以及上海昆曲、北方昆曲等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

昆曲以后,真正形成国际影响的全国性戏曲剧种是京剧。京剧,号称“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源出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京胡)和锣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正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和吹腔。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图163 京剧脸谱

京剧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作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并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较早的有三庆班的高朗亭,春台班的米应先,稍后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享有“三鼎甲”之美誉,且有被称作“同光十三绝”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群体。

图164 同光十三绝,彩绘写真画,清光绪间沈蓉圃作,绘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现藏梅兰芳纪念馆。

《同光十三绝》是一幅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为画家选择的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戏装写真画。画中人物(左起)郝兰田(《行路》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采桑》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空城计诸葛亮)、朱莲芬(《琴挑》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8]该画为沈蓉圃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中的戏曲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该画原图高约三尺,长有丈余,所绘人物形态自然,各具表情,衣帽须眉,真实细腻,通过绘画中演员之扮相、面部之表情及服饰之特点等,生动地展现出每位演员的人物性格特点,此画的诞生又为研究京剧早期的服饰、扮相和各行角色的艺术特征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近代以后,京剧更是人才辈出,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成就最为突出。此外尚有号称“通天教主”的王瑶卿,“国剧宗师”“武生泰斗”之称的杨小楼,更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四大名旦”和余叔岩等“四大须生”,以及周信芳为代表的海派京剧名家,共同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辉煌时代。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汉族,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并在王瑶卿指导下将花衫行当推向极致。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四大名旦之首,世称“梅派”。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理论界将其作为京剧表演艺术的代表,与俄罗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

图165 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人物造型。

进入现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欣赏观念的变化,戏曲逐渐从社会主流娱乐生活中淡出,但一直保持着一定数量的观众,并且通过导演制和现代戏等途径逐步融入现代社会。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近年来,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戏曲基本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再次让民众意识到戏曲是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借着“非遗”保护的良机,一些被边缘化的剧种得到了关注和扶持,早已四散的艺人再次回到久别的舞台,众多传统剧目得以恢复排演,大量珍贵资料得到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戏曲再次得到了振兴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