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音乐和舞蹈汇总-《汉帝国风云录》

印度音乐和舞蹈汇总-《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音乐和舞蹈是印度半岛特有的,反映其风土民情与生活形态。由于印度是一个宗教传统非常浓厚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也极富宗教性。印度舞同样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音乐和舞蹈分为两派——北派和南派。北派称之为兴都斯坦音乐,是指北部兴地语地区和西北边境及东部西孟加拉等地的北印度音乐。印度舞讲究服装。印度舞中脚的动作也极具表情。

印度音乐和舞蹈汇总-《汉帝国风云录》

印度音乐和舞蹈是印度半岛特有的,反映其风土民情与生活形态。由于印度是一个宗教传统非常浓厚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也极富宗教性。正如印度的文明着重于心灵的精神层面,印度的民族音乐也显示着复杂、神秘而多样化,且具有冥想的性灵音乐特色。印度舞同样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历史上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借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神、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和古希腊戏剧盛行于酒神祭祀仪式相类似,印度舞大多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也正因此,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印度音乐的起源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一般相信音乐源自吠陀(Veda)。由湿婆神“Shiva”所创。在印度,传授音乐的圣者称李习(Rishi)。相传李习的音乐技巧和印度音乐的建立,是受到全智神维希奴(Vishnu)所感召的。至于印度舞蹈历史更为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到了吠陀时代,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有了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男子戴金首饰,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又写有在场男女青年一起跳舞,可见当时舞蹈已经相当发展。至于在印度两大史诗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罗摩衍那》第五章中这样描写:“在这一座大城里,到处有成队的舞女”,“它里面挤满颂赞歌手[4]。舞蹈之兴盛,于此更可想见。

印度音乐和舞蹈分为两派——北派和南派。由于伊斯兰教入侵北方,逐渐影响南北音乐风格的变化。北派称之为兴都斯坦音乐(Hindustani),是指北部兴地语地区和西北边境及东部西孟加拉等地的北印度音乐。信伊斯兰教,但比较世俗化的国王阿克巴(1542—1605)是一个非常喜爱音乐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宫廷乐师丹森(Tan Sen)开创了北印度音乐之先河,印度音乐的旋律体系“拉格”(Raga)受到他的影响,从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印度的室内音乐,亦自阿克巴即位之后,与印度寺院的音乐、戏剧等一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至于南派,时称卡那提克(Carnatic),是泛指南部大省卡纳塔克(Karnataka)和其他南部各省的南印度音乐。卡那提克音乐和传统宗教的关系较为密切。需要指出的是,南北两派虽然音乐用语及理论相通,但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却是不同的。北印度的代表乐器是西塔琴,受伊斯兰教文化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廷音乐一类,与具有印度教浓厚色彩的南印度音乐大异其趣。印度舞同样分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 Natyam)。北印度舞采用的是兴都斯坦音乐,南印度舞蹈则采用了卡那提克音乐,两种音乐节奏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跳Kathak(卡塔克)时,腿须笔直,身体曲线始终保持流线型,这种舞蹈讲究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手部动作,结合华丽的服饰和化妆,通过肢体语言而非音乐来演唱来传情达意;而跳Bharata Natyam(婆罗门舞)时,腿可弯曲,身体幅度变化很大,更具欣赏性。

图105 印度舞蹈家Sandeep在表演Kuchipudi舞

南印度古典舞蹈中值得关注的是Kuchipudi(通译库契普迪)舞,因起源于安得拉邦契普迪林而得名。库契普迪舞最大的特点是将音乐和戏剧表演合二为一,早期的“库契普迪”只以舞剧形式演出,报幕者与角色间的对话构成该舞剧形式的一个特色,近代以后发展为独舞。舞者通过优雅的手势、富有节奏的步法以及心灵的表达,致力于唤醒自己和观众内在神圣的能量,从而连接到至高的力量中去。

印度舞讲究节奏,而且和形体动作有机融合。一段4分钟舞蹈有大约50多个动作,包括了手势、眼神、内心所想、面部表情,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昼夜等自然现象。起舞前,腿保持弯曲,手合起来,行开启礼。手伸展开,脚向前跨一步。随着音乐开始变换手姿。音乐中开始出现“咚咚”的节奏,开始变换脚步动作。保持微笑。舞蹈动作越来越快,手姿变化丰富。印度舞讲究服装。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妇女才穿长达6米的纱丽,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轻的女孩也可以这样打扮。裤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宽大,有些紧身。围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时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时系在腰间,增加线条感。配饰也很重要。舞者额头上贴的长尖形饰物叫“宾迪”(Bindi),传统宾迪很大,上面镶满了钻和宝石。眉心点红点。跳舞时,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钻代替传统的红点。不跳舞的时候,通常只有已婚妇女才能点红点。印度舞中,手势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语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镯。佩戴数量很多,最多可达20个。印度舞中有许多跺脚的动作,要有脆响的声音,又有急促的节奏,所以脚躅也很重要。印度舞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态约有100多种,每一种手姿都有特定的意义,有的代表美丽,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气,有的甚至表示丑陋。舞蹈过程中,舞者发自内心的微笑终始如一,表达了喜悦平和的心境。头部有节奏地向左、右动。腰部的摆动让身体婀娜多姿。印度舞中脚的动作也极具表情。舞蹈时眼睛随之转动是印度舞精髓所在。跳跃时,注意要眼睛盯着手。与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处于半蹲的姿式。舞蹈过程中,肩膀经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背部也一定要保持挺直。

舞蹈需要音乐伴奏,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印度古典乐器最主要的是鼓和琴,前者的代表为有着千年历史的魔力单根(卡纳提克打击乐器)、帕卡瓦甲鼓(印度斯坦打击乐器)、塔布拉鼓(印度斯坦打击乐器)等,后者的代表为西塔琴和迪尔鲁巴琴。与中国的京剧相类似,印度打击乐中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无论乐器演奏或歌唱,都有鼓来领起节奏,鼓还能单独举办独奏和合奏音乐会。(www.xing528.com)

图106 魔力单根(Mridanga)是南印度最普及的魔力单根双面鼓,已有千年的历史,南印度的古典器乐、声乐、舞蹈常用的乐器。

图107 西塔琴(印地语;孟加拉国语乌尔都语波斯语英语:Sitar)又称锡塔尔琴、锡塔琴,被认为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乐器,形成时间可以上溯到公元14世纪的北印度。

印度音乐不仅有着独到的乐器组合,也有着体现自己特色的乐律体系。传统上,印度音阶组成称为思瓦拉(Swara),也有七个音符,称为“沙、利、加、马、帕、达、呢”(SA,RE,Ga,Ma,Pa,Dha,Ni),这和西方的音符“哆、来、咪、法、索、拉、西”(Do,Re,Me,Fa,So,Ra,Xi)很近似,但并不等同。众所周知,西方的音阶可细分到12微分音程,印度的音阶则可分成22个微分音程,称之为苏如衹(Suruti),所以音高有非常细微的变化,而不采用固定音高,歌手会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即兴演唱。印度音乐自古代起即有两个程序,一是“拉格”(Raga),为旋律体系,拉格一般有50个左右,最多可以达到200个,但表演拉格时演奏和演唱家经常即兴发挥,即兴部分可以多达50%以上,有多种装饰,其已自成体系,大约有21种装饰乐句和15种装饰音,可以发展成曲线形、螺旋形、波浪形等多种音的进行方式,但基本没有直线形。另一个是“塔拉”(Tala),为节拍体系。塔拉的节拍体系比较复杂,拍子周期从3拍到128拍。印度音乐要素中,节拍很重要。印度人对于拍子相当重视,这不是出于音乐学,而是语言学音韵学,来自于他们自古以来的诗法和诗韵概念。在印度,无论是梵语或巴利语还是其他地区方言,全部的音节都是根据适应时间的长短而被分类的。另一方面,由于印度的诗歌完全没有所谓的强弱音节之分,所以他们以时间的长短分配作为分割法。目前的印度语言学者,对于诗中各种各样的拍子仍然相当地重视,而且也要求得非常严格,甚至有些学者仍然依照诗的韵律法来教学。印度人对于节奏的感觉,非常地敏感和熟悉。这也是印度人所以很容易将歌词或诗配上音乐或将音乐填上歌词或诗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人对于各种各样节奏组合的预判能力也很强。如在鼓的即兴演奏中,他们能够很快速而正确地判断大鼓的节拍法,知道它们是由二拍加四拍或由七拍加二拍加七拍等节奏型组成的。

历史上,印度音乐和舞蹈有着较高的地位,它曾对东亚、东南亚尤其是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产生巨大影响。在东汉时期,印度音乐舞蹈随佛教一道经中亚西域传入中国。公元3世纪,梵教乐舞开始在中国流行。在隋代,梵音七声音阶传入中土。唐代音乐十分发达,其中就有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居乐、西域乐等直接或间接源于印度的音乐歌舞成分。元代宫廷乐舞《十六天魔舞》更是源自印度的西域佛教音乐歌舞的典型例证。但在印度国内,情况则发生了比较复杂的变化。随着伊斯兰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印度音乐舞蹈开始衰微并发生了变异,最终失掉了东方艺术中的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