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帝国风云录:美索不达米亚音乐与舞蹈

汉帝国风云录:美索不达米亚音乐与舞蹈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出现过音乐和舞蹈,和古埃及一样,由于时过境迁,今天我们同样只能从乐器和壁画中想象当年红红火火的音乐舞蹈了。对于美索不达米亚音乐史来说,这把竖琴当然不是孤立的。图53《双人舞》,美索不达米亚古墓葬壁画。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出现过音乐和舞蹈,和古埃及一样,由于时过境迁,今天我们同样只能从乐器和壁画中想象当年红红火火的音乐舞蹈了。

早在古埃及音乐舞蹈文物被发现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苏美尔人书写板上刻有演奏弓形竖琴的形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遗物,它是苏美尔早期王朝第一阶段的物品,可能是公元前三四千年的产物。其中产自比斯玛雅的一个滑石花瓶上还有两人演奏竖琴的图像,它相当于早期王朝第三阶段的产物。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中所藏另一把“普阿比皇后之琴”,从琴的三角形造型、琴弦一根、共鸣箱扩大的形状来看,乌尔王室墓出土的琴比以前又有了许多进步。我们可以在一块描述祝捷宴会场面的镶嵌板上看到这样一种琴,也可以在不列颠博物馆和费城的大学博物馆中看到从乌尔王墓地发掘出来的乐器的真品。费城所藏乐器的共鸣箱上用镶嵌物描绘了一头蹲着的驴正在弹奏另一种这样的里尔琴,这把里尔琴由一头在其他苏美尔艺术中作为动物音乐家的熊持着,而另一只小动物则坐在熊的脚上敲打手鼓并摇着铃鼓。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莱(Leonard Woolley,1880—1960)在苏美尔时期的城市乌尔的皇家陵园里曾发现了好几件竖琴。这件展品是他在普阿比王后(Queen Puabi)陵墓中发掘的物品之一。

图51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竖琴。

图51 牛头竖琴,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400年,高122厘米,宽94厘米。今藏大英博物馆。

苏美尔人制造的这架牛头竖琴可以称得上是最古老的精美乐器。大竖琴的琴箱前半部,上方是用黄金铸成的牛头,牛的神志表现得十分生动,隆起的牛鼻似在翕动,下垂着天青石胡须,眼珠嵌着蓝宝石。琴身由黄杨木制成,琴箱正立面用贝壳镶嵌着四幅小画面,均用动物象征性描绘国王的舞乐生活,它们是:自上而下第一幅表现古巴比伦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与人面天牛相抱共舞,第二幅描绘雄狮用天狼送来的美酒佳肴开怀畅饮,第三幅是熊与驴子合奏竖琴,第四幅是山羊与人面蛇翩翩起舞。其中第三幅对于认识音乐史尤足重视。考古学家这样描述:“有一只坐着的驴正在弹奏一只同样具有牛头装饰的七弦琴,驴旁边有一只熊,似乎在帮驴稳定这架琴。在画面的下端还有一只小动物正摇着哗郎棒(古埃及人祭祀司繁殖女神爱希丝时使用的一种乐器)为七弦琴伴奏。”[3]毫无疑问,这架牛头竖琴反映着古代乌尔音乐的发达及金器镶嵌匠师们的精湛技艺,具有浓厚的奇异色彩。

对于美索不达米亚音乐史来说,这把竖琴当然不是孤立的。苏美尔乐器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其造型就已经很精美了。从乐器精美的动物造型来看,4000年前苏美尔人的音乐演奏仍然带有浓厚的图腾气息,音乐与宗教紧密联系,还仍然没有摆脱原始狩猎阶段的生活痕迹。公元前2370年以后,苏美尔人遭到了闪米特阿卡德人的袭击,闪米特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定居了许久,并建立了巴比伦王朝。古老的苏美尔竖琴在这一时期又发生了极大变化:“竖琴不再是弓形的了,琴颈几乎与共鸣箱呈直角,演奏者把琴垂直地抵在身上用手弹拨,或者水平地持用拨子弹奏。一幅发现于拉加什的拉尔萨时期浮雕上则描绘了一只很大的、带有支脚的鼓,很像现代的定音鼓,演奏者用双拳敲打鼓面,另一个坐着的人正敲打着小钹。”[4]

远古时代,音乐舞蹈不分家,舞蹈是时空艺术,在没有录音录像设备的原始社会里,舞蹈是人在舞蹈在,人不在舞蹈也随之消失,它不像音乐有乐器等实物遗存下来可供后人去研究,要想了解舞蹈只有借助遗留下来的远古社会的文字、绘画、雕塑等来推知。因此,根据苏美尔出土的乐器来判断,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苏美尔已经有了由弦乐器伴奏的精美的宗教图腾舞蹈,上述牛头竖琴共鸣箱第四幅图即为山羊与人面蛇翩翩起舞的情景(图52)。(www.xing528.com)

图52 山羊与人面蛇翩翩起舞

《双人舞》是一幅巴比伦时期的墓葬壁画。表现的是男女舞者在宴会上的即兴舞蹈,配合默契,富有动感。

图53 《双人舞》,美索不达米亚古墓葬壁画。

从图中不难看出,新巴比伦时期的乐舞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由此可以想见它的舞蹈艺术肯定不再是顿足嚎叫、手牵手围着树桩团团转圈的单纯性的身体运动了,舞蹈已经有乐器伴奏,形态更加复杂多样、精美、细致,是带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观赏性舞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