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鑫 孙发成[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手艺人主体视角下的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研究”(20NDJC068YB)阶段性成果。
访谈时间:2019年5月
访谈地点: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
被访谈人:黄小明(简称黄),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2016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2018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中国木竹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民间艺术家、浙江省十佳能工巧匠、首届浙江省传统工艺领军人才、金华市拔尖人才、浙江工匠等称号。
访谈人:孙发成(简称孙),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崇鑫(简称李),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
东阳木雕简介:东阳木雕源起于唐代,发展于宋代,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东阳木雕的品类很多,既有实用品又有欣赏品,大致可分为建筑类、家具类、陈设类、宗教类及其他类。其装饰题材也非常丰富,人物、山水、建筑、花卉、鸟兽、虫鱼、书法、几何纹饰等均可表现。东阳木雕选材广泛,技法上以平面浮雕为主,几乎无所不雕;风格上色泽清淡、格调高雅。东阳木雕在历史上往往服务于建筑、园林、家具、陈设、宗教用品等领域,与民众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更关乎木雕艺人谋生所需。这些艺人在技艺实践中发扬工匠精神,创造了一批杰出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技艺经验,也大大提升了东阳木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6年5月,东阳木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孙:黄小明大师您好!我们都知道东阳木雕是“浙江三雕”之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您的师祖,也就是被称为“雕花宰相”的黄紫金曾说过“东阳木雕艺术无所不雕”,说明东阳木雕题材广泛,技法精湛。您能不能就东阳木雕的选材、工艺和技艺传承等情况跟我们介绍一下?
黄:在材料选择上,东阳木雕不像“黄杨木雕”“龙眼木雕”等选材比较单一和集中,而是有着多元的材料体系。当然,这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东阳木雕最早的时候,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限制,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的。我们当地用得最早、最多的是樟木,也有香榧木、杉木等本地木材。现在看到的江南建筑上的牛腿、门窗等多使用樟木雕刻,门窗框架以杉木为主,中间的花板雕刻基本上用樟木。樟木密度比松木、杉木等要高,有香味,油性大,能防虫蛀。
孙:什么时候东阳木雕的材料开始多了起来?
黄:应该说是1949年以后,有了火车,来自东北吉林、哈尔滨等地的北方木头逐渐进入东阳,主要以椴木为主。椴木这些年用得比较多,因为它细腻、白、嫩,而南方的杉木纹理很粗,没法雕。近些年来,材料就更多了,除了北方材料,国外的材料也大量进入。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孙:国外的材料主要来自哪里?有哪些品种?
黄:改革开放以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材料先后进入东阳。用得比较多的材料有柚木、楠木、花梨、酸枝、小叶檀等。等于说,国际材料进来之后,品种就多样化了。随着材料来源的多样化,东阳木雕的材料形成了软木类、硬木类、红木类三个大类。
李:现在东阳木雕使用的材料是以外地木材为主么?
黄:对。比如本地樟木现在也用,但樟木的比例、比重下降了。
李:黄大师,东阳木雕选择木材时有没有标准或者说技巧,就是一般在选材这方面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黄:有的人经常会问,酸枝或者花梨多少一吨?我说我没法回答,我只能告诉你一个区间,比如说五万到十万元,但这个材料还是同一种材料。因为同样的材料,其长度、粗细、品质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同样粗细、同样大小,这个料空心不空心,那价格又不一样了。比如说选原木,首先就不能空心,如果空心,就要把空心这一部分去掉。当然,樟木是“十樟九空”,需边上的肉够厚,那块板才能好。一般来说,不霉烂、不空心、不开裂、没有结疤是东阳木雕选材最基本的标准。
孙:不同木料在雕刻手法上是否有差异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黄:不管是软木、中性木还是硬木、红木,东阳木雕艺人都能雕,但在使用的工具和手法上会有区别。雕刻软木,我凿刀要磨得薄一点,力度不需要太大;硬木呢,刀口要磨得厚一点,如果太薄一敲可能就爆了,磨刀上有个技巧。另外就是软木和硬木在雕刻时间、难易度上差距比较大,同样的一个题材,同样的一组图案,硬木跟红木会更难一些,花费的工夫更多。比如,软木一刀下去可以两厘米深,红木一刀下去可能一厘米不到。这个雕刻呢,硬木比较难雕一点。
孙:东阳木雕在材料初加工方面有何特点?
黄:以前购买的材料以原木为主,后来开始有板材可以选。原木拿来之后需要锯板(开料)、阴干(烘干)之后才能用,一般是今年取的料明年用,板摞好。有了板料后就比较方便了,干湿度之类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可参考。
李:对于不同材料的认识是东阳木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您关于木雕材料的知识是师傅教的,还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黄:这些知识首先是代代传下来的,各种材料如樟木、椴木大家一看就知道了。但我们学手艺的时候雕刻对象就是樟木和椴木,大家都在用这个材料,也不会去深究材料属性。因为既然大家都这样用,说明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有“存在的合理性”嘛,自己也跟着用。
孙:除了因循祖辈留下的经验外,手艺人对材料的认识如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黄:不同的手艺人,材料拿到手上,比如说这个材料适合雕什么样的题材,用什么样的技法,需要悟性和对材料属性的充分认识。像容易开裂的材料,做圆雕就不太适合。有的材料如柚木,韧性跟油性都比较好,那就可能做结构件。其实现在的手艺人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非常多,比如互联网,为我们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李:在木材之外,东阳木雕还有没有使用其他材料的?
黄:主要还是各种木料,之前我们做过彩木镶嵌,比如说红豆杉、楠木、柚木、花梨、椴木颜色都不一样,可以使用镶嵌技法,现在也有做,但是很少了。早前还有镶贝壳,也就是家具中的螺钿镶嵌技艺,一般都是在实用家具、硬木家具上用,现在用得也比较少。东阳木雕不管怎么变,材料上可变的空间可能不会很大。如果东阳木雕做紫砂、做石雕,那就失去其本质意义了,就不是东阳木雕了。
孙:除了材料之外,东阳木雕的工具体系也是极为重要的,您能谈谈东阳木雕工具的种类,工具选择的依据、技巧,工具的维护等相关知识么?
黄:东阳木雕的主要工具就是不同类型的凿刀,我们称为“两道工序、两套工具”。两道工序指的是木雕工艺中比较重要的打坯和修光,打坯工具一般是凿箍型凿刀,木柄嵌套在凿箍内,可承受较大的敲击力;修光工具一般是钻条型凿刀,刀头尾端像钻条插入木柄中,适合精雕细刻。一般每套工具大小型号数十把,两套工具可达近百把。我们学手艺的时候打坯是35把,如果自己觉得不够还可以增加。修光可能更多一些。当然,现在具体用几把没有规定。
李:这两套工具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黄:根据刀头形状大致分为平凿、圆凿、翘头凿、三角凿、蝴蝶凿、雕刀六大类,其实现在也不止这么多。每一种都有特定的用途和使用技法,这个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李:这么多类型的凿刀,哪种用得比较多?
黄:都差不多,根据雕凿对象和技法的不同会有差异,翘头凿相对用得少一些。
孙:这些工具是自己做还是专门购买?
黄:在东阳有专门做木雕工具的铁匠铺。铁匠们会做大大小小的品种,木雕艺人自己去选。
孙:木雕艺人如何选择好的工具?有没有判断标准?
黄:这个一般是根据我们的经验。焠火工艺对刀具好坏影响很大,也是检验铁匠技艺水准的重要手段。我们学手艺时候老师教我们,焠火可以提高刀具的硬度,但如果太硬,刀具就没有韧性,变脆易断。太软,又容易卷边。一定要焠火和回火配合,使刀具软硬适中,这个就看铁匠师傅了。
李:刀具好坏单纯从外观能看出来吗?
黄:看不出来,这个要试一下才知道。磨刀的时候也可以看出来,如果磨的时候很软,我们叫“养锋”养不起来,如果在磨的时候太硬,就是焠火太脆。
孙:关于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有没有特别的说法?
黄:我们在使用中,天天要维护,比如说生锈了,要刮一刮,梅雨季节手上容易出汗,就会给工具上点油,保证它不生锈。一般来说如果一段时间不用,最好就上点油。凿刀属于消耗品,钝了就要磨,当然磨刀也是个技巧活。
孙:东阳木雕艺人会不会制作一些比较个性化的、适合个人习惯的工具?(www.xing528.com)
黄:有的人会自己定制、自己做。比如把绣花针磨成刀,把钢钉磨成刀,这个就属于每个人自己特制的。这种小众的一两个工具叫铁匠做他还不会做,也太麻烦。
孙:现在的工具跟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黄:现在工具更多元化了,也开始使用电动工具。
李:这种电动工具在东阳木雕中使用率有多少?
黄:也蛮多的,但大部分还是以手工工具为主。有的人电动工具用惯了,手刀不用了;有的人电动工具没用过,他不会用,用不来。
李:电动工具可以代替哪些工艺?
黄:很多工艺都可以代替,比如说个别修光需要手铲的,如果用习惯了也可以使用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用于硬木的多,因为硬木太硬了,手铲起来比较累;软木不适合用,因为容易起毛。有的地方比如说松针,也可以使用电动工具割,跟纯手工工具比,能割得更深,速度更快。
孙:电动工具的使用和电脑雕刻有何区别?
黄:电动工具还是用手拿着工具,还是手动式的。电脑雕刻是有块板放在那,程序输进去,钻头在走,这叫机雕。比如说我先做好了一个样品再扫描,扫描之后做好路径,输进电脑,这个刀头在上面走,就可以做出设定好的图案。电动工具只是手工工具的延伸,和电脑雕刻还是不一样。机雕属于电脑雕刻,程序化了,不能和电动工具弄混。
李:传统手工工具中的三角凿据说是使用最晚的一种刀具,它有何特别之处?
黄:三角凿属于替代雕刻刀,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雕刀(斜口刀),我们师傅那辈就有,但师爷辈没有。这种刀阴线阳线都可以刻,刀口三角形,你推过去,它就勾勒出一条三角线。这样的话,刻画水波纹之类,就像画笔一样,我直接用单刀铲就可以。以前的话就要靠斜口刀尖把它割出来,要割好几遍才能完成。
孙:黄大师,就东阳木雕的工艺而言,您觉得哪些是比较核心、能代表东阳特色的?
黄:东阳木雕以地命名,工艺以板雕见长,也就是浮雕。浮雕里面分很多类,薄浮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等,基本上统称为浮雕。同样是浙江木雕,黄杨木雕主要就是以圆雕为主。在制作材料和风格上,以前有种说法称东阳木雕为“白木雕”,事实上现在也不光光是白木雕。
孙:那东阳木雕基本的工艺流程如何?
黄:从最初的图案设计开始,经取料、打坯、修光、打磨、组装、上漆等主要工序完成。个别作品会有工序上的差别。
孙:比较关键的工序体现在哪里?
黄:首先是设计,这关系到整个作品的立意、主题和形态。设计不好,其余的工序再好也没有用。再就是打坯,打坯是造型,关系着作品大的结构和层次关系。修光也非常重要,是深入雕刻阶段,它能够突出细节。当然,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打坯做不好,后面再修光也不行。
孙:同样的工艺流程,您的木雕作品是非常注重创新品质的,您认为您有哪些工艺类型比较有代表性?
黄:那很多了,比如说速写木雕,我自己发明的,别人都没做过,还有超写实木雕、实景式木雕、竹简式木雕等。竹简式木雕也是改变一个时代的工艺类型,它不仅形式新颖,应用性强,而且解决了大型木雕易开裂的问题。其实我发明创造的很多作品形式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我起头,人家跟。像双面异形透空雕,以前也没人做过,很难,现在跟的人都难。
李:像速写木雕,您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创作出来的呢?
黄:速写是我每年都会出去画的,它是我在采风中收集素材的一种方式。有次在丽江画了一个礼拜速写回来,晚上挑选作品的时候我突然来灵感,能不能用速写来创作木雕?但问题是,速写是“意到而笔不到”,有很多艺术性的虚化。如果做木雕就要实现“意到而刀不到”的转化。速写木雕经过我的探索终于成功,这种类型作品装饰感特别强,灵动感特别强,想象空间也很大,年轻人很喜欢,有别于传统东阳木雕,很符合时代感。
孙:做一幅速写木雕作品大概要几个步骤?
黄:首先要有速写稿,然后再用白乳胶再把图贴到木板上,紧接着是打坯,打坯结束后修光,再打磨、上漆。速写木雕在贴图时就要考虑“意到而刀不到”的处理方法,尤其适合表现建筑风景之类,在刀法上要雕出速写的韵味、速写的特点。打坯的时候也要考虑虚实的变化,以实现以刀代笔的效果。
李:从速写木雕的形式看,它确实是木雕行业中少见的,艺术性特别突出。当然,这对于创作者的速写技能和创意转化能力要求也是极高的。
孙:黄大师,关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您个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黄:我这里有两句话,一是“只有传承没有创新,是不流之水”;二是“只有创新没有传承,是无根之木”,我认为这是一个辩证关系。
孙:您这两句话我认为总结得非常准确到位,绝非一般的手艺人所能认识到的。那在创新的过程中,您认为东阳木雕中有哪些是要保持的核心技艺?
黄:我认为首先是表现手法——浮雕,浮雕是根。创新实际上是与当下的文化、表现形式、技法紧密相连的。同样是那几把刀,但是由于理念不同,文化内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就会产生创新。但这种创新还是在木头上雕,还是以浮雕的形式呈现。
孙:也就是说,您认为东阳木雕要用传统工具,要保持它历史上形成的以浮雕为特色的工艺,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木雕的形式、题材、技法等做出相应的创新探索是吗?
黄:木雕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文化取向实际上都是可变的,每个时代的文化都不一样。以前父辈会雕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而我们当代人就要做出符合当下文化的题材、形式、技法,这叫作创新。但不管怎么创新,东阳木雕浮雕的表现形式你不能丢。
孙:“传承”是传统工艺最核心的命题,对于带徒授艺的理念和实践,您有没有特别的思考?
除了传统的师徒制外,我首次开创了“互联网收徒”的创新形式。为什么要这么做?原来东阳木雕的传承,区域性明显,受到地域限制。比如说你的儿子、你的孙子想学木雕,找个黄小明,都靠熟人介绍,大家都处于金华范围,或者是东阳范围。有了互联网之后,我的招徒计划发上去,一秒钟全世界都知道了!这就打破这个地域限制,可以更广更宽地去传播东阳木雕。我现在招的徒弟有上海的,有山东的,有安徽的,有福建的。这些人虽然都在各地做,但代表的是东阳木雕,他们是在全国各地传播东阳木雕。另一个是学徒的文化层次也跟原来的不一样。以前学木雕的都是十五六岁时不再读书的人,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很多高校毕业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木雕,看到有大师招徒,就去报名,从而大大提升了从业者的文化层次。
孙:这种招徒方式确实以前没有,体现了传统工艺领域在传承体系建构方面的新变化,您又走在了行业前列。
黄:我这种招徒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招徒方式,更是带动了很多人关注、参与到东阳木雕的传承传播中来。我们作为国家评选出来的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站位应该有高度,要更多地考虑行业的发展、技艺的传承,要身体力行地做点实事,而不是说赚两块小钱就可以。我通过互联网招徒,实际上会花很多财力物力、费很多精力,但为了整个木雕行业的发展,我认为是值得的。我是发自内心的为这个行业、为下一代的传承在做,希望东阳木雕文化能够世代流传,在我这里能够有所推动。
孙:您的这种态度,以及您正在做的事情,都是当代传统工艺界需要的。从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看,任何一个工艺门类的繁荣发展,都需要大师的引领。当然,大师也更应该有责任和担当为行业代言。
李:您作为东阳木雕界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现在有多少位正式的徒弟?他们成绩如何?
黄:我现在有22位正式徒弟。徒弟中金华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有4位,还有很多拥有中级职称,作品获全国大奖的也有不少。因为评职称需要一定年限,有些徒弟比较年轻,需要一步步来。
孙:嗯,是的。传承梯队的建设的确是一个过程,有像您这样的师傅引领,相信您的徒弟们能够成长得更快,必将为东阳木雕的长远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今天也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黄:不客气!传统工艺的发展也需要高校的研究力量,我们共同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孙:后面关于典型作品和工艺流程等内容还需您的帮助,下次再来打扰!再次感谢!
【注释】
[1]李崇鑫(1995— ),男,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2018级专业硕士生;孙发成(1982— ),男,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