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祝》影戏视觉语言对比:相似和相去分析

《梁祝》影戏视觉语言对比:相似和相去分析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比两部同样改编自《梁祝》戏曲的戏曲电影的视觉语言,更能够说明戏曲电影的视觉语言美学从“将影就戏”转向“将戏就影”的微妙转变。这再次说明1953版《梁祝》带着强烈的“将影就戏”的思维。这又再次说明1953版《梁祝》并未把视觉语言放在第一位考虑,而是以唱曲作为最重要的表现。由此可见1953版《梁祝》唱词与画面的高度呼应,两者的地位不分高下。

《梁祝》影戏视觉语言对比:相似和相去分析

戏曲电影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次转向是由“戏曲舞台纪录片”转向“戏曲电影”,其镜头运作的转向是由“纪录”转向“语言”。这两者的差异较容易辨识。在“戏曲舞台纪录片”的观念中,摄影镜头的作用是“纪录”,不应也不用带有意识与思考,大多数的摄影机被架设在舞台前方中央最好的位置上直接开始录制,不做任何镜头运动;较完整的舞台纪录会在舞台左右两方再各架设摄影机,纪录不同角度的舞台表演效果;更精致的纪录再加设演员中近景的摄影镜头,单纯跟着演员运动,纪录演员表演细节,依然不带创作思维。

因此,辨识“戏曲舞台纪录片”与“戏曲电影”的镜头语言的差异相对容易,重点在于“戏曲电影”应该使用电影的视觉语言思考镜头的配置、剪接的意涵、特效的作用等等。如前文提到1953版《梁祝》使用推拉摇移的各种镜头设计、中近景镜头切换、场次间的淡出淡入、剪接蒙太奇和电影特效等等,这些视觉语言共同确立了1953版《梁祝》的视觉美学采用了电影美学的镜头语言,而非纯记录的戏曲美学。

戏曲电影的第二次转向是由“将影就戏”转向“将戏就影”,这两者都使用镜头语言作为视觉基础,差异在于电影美学与戏曲美学间孰轻孰重,孰前孰后,不如纪录语言转向电影语言容易辨识。有一些文章认为,1953版《梁祝》仍然是“以影就戏”,也就是依旧以舞台戏曲的思维去呈现故事,电影仅仅作为一种媒介与工具;而1963版《梁祝》以电影语言作为最主要的艺术思维及表现形式,已经是“以戏就影”。如果1963版《梁祝》是戏曲电影由“将影就戏”转向“将戏就影”转折点之一,那么1963版《梁祝》与1953版《梁祝》必然在视觉语言的使用上有所不同。通过对比两部同样改编自《梁祝》戏曲的戏曲电影的视觉语言,更能够说明戏曲电影的视觉语言美学从“将影就戏”转向“将戏就影”的微妙转变。

1963版黄梅调《梁祝》毫无疑问地承袭自1953版越剧《梁祝》。或许是1963版《梁祝》因为赶拍而将10年前在香港地区风行的越剧电影《梁祝》作为基本骨架以利快速改编,抑或是尊重越剧戏曲本源剧目因而改编较小,无论如何,1953版《梁祝》与1963版《梁祝》相似性不可谓不高。

首先在类型上,1963版《梁祝》承袭了1953版《梁祝》的戏曲电影类型。在电影的基本形式上,1963版《梁祝》和1953版《梁祝》都是戏曲电影,载歌载曲,最重要的剧情都是以唱曲方式呈现。例如著名的“柳荫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等等。

其次,在叙事结构上,由于都是基于《梁祝》戏曲发展出来的剧本,两部电影整体的起承转合、情节比例相当相似,无怪乎许多文章都认为两者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两部《梁祝》电影叙事的基本结构顺序皆是:楼台思读、扮男求学、长亭相识、柳荫结拜、同窗三载、英台托媒、十八相送、山伯访友、英台惊婚、楼台会、病回思祝、文才迎亲、哭坟、化蝶。这是基于戏曲的叙事结构,两部《梁祝》皆没有对叙事结构做进一步的创新改编。

片长103分钟的1953版《梁祝》中每一个桥段的比例都较平均,约5到10分钟不等,其中唯一偏重“楼台会”的桥段,达25分钟,将近整部电影的四分之一。而1963版《梁祝》则强调了两人“三载同窗”的情节,将此情节加长至22分钟,铺陈两人的日久生情,以及延长“十八相送”的唱词桥段,达24分钟,过程中由于生动唯美的场景不断变换,观众如同随着两人走过十八里路却仍依依不舍;这两部分各占了120分钟电影的六分之一。整体而言,“十八相送”之前,占了1963版《梁祝》的一半篇幅,即两人相知相惜、依依不舍的情节是1963版《梁祝》的主要成分,也因此两部电影的结构顺序虽然相似,但是由于情节比例的不同,两部电影的调性也略有差异。(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两部电影在视觉设计上泾渭分明。由于立基于戏曲基础之上,两部《梁祝》无可避免地有舞台戏剧的影子,但是仔细比较二者便会发现1963版《梁祝》相较起1953版《梁祝》已经避免了许多舞台画面的思维。

例如两部电影的开场。1953版《梁祝》的开场便是一个舞台拉开帷幕的画面,观众明明看着电影却像是去戏院在看戏一般;掀开帷幕后,先是拍摄舞台及其舞台背景的远景,再慢慢将镜头拉近至舞台的平面背景的一部分,接着才剪接到实景的场景,塑造出“进入舞台中故事”的情境。因此,1953版《梁祝》最终是要通过电影讲述一个舞台的故事。尤其是1953版《梁祝》的最后一场戏,先是主角两人化蝶后的载歌载舞,而后如同戏曲表演一般,摆出最终的亮相身段,这个画面是以全身为主的小全景;接着下一个画面镜头忽然切为大远景,画面是一个大舞台正落下帷幕,舞台中间是方才两人的亮相身段,再次于电影结局处塑造出“离开舞台中故事”的情境。这再次说明1953版《梁祝》带着强烈的“将影就戏”的思维。

相反的,1963版《梁祝》的开场便是经典的电影开场思维:先是一个远景镜头交代环境——一个有着小桥流水的村子,接着全景交代主角背景——村子里有户人家,再用中近景带到主角——这户人家有个女儿,最后特写至祝英台手上拿着一本书,用视觉表现祝英台对读书之向往。对照1953版《梁祝》,在实景舞台帷幕的开场之后,进入故事时也使用了由远至近的两个推移镜头带到女主角祝英台,但是却没有用视觉语言塑造女主角祝英台的人物特性,而仅用唱曲表现:“上虞县祝家村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她只见读书人南来北往,女孩儿要出门难如登天。”这又再次说明1953版《梁祝》并未把视觉语言放在第一位考虑,而是以唱曲作为最重要的表现。

再对比开场时两部电影的唱曲使用。1953版《梁祝》一开场在实景舞台帷幕揭开之后,唱曲就跟着画面同时发生,画面基本和唱词相互对照:“上虞县祝家村玉水河边”——一个远景镜头渐渐拉近有水有房的舞台背景,“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中景画面女主角推窗出现,“她只见读书人南来北往”——女主角左顾右盼的动作,“女孩儿要出门难如登天”——女主角左思右想的神情。由此可见1953版《梁祝》唱词与画面的高度呼应,两者的地位不分高下。然而,1963版《梁祝》的唱曲是在开场场景都交代完之后才开始唱,仅仅是对刚刚的画面做上情绪的补充。其唱词为:“祝英台在闺房,无情无绪意彷徨,眼看学子求师去,面对诗书暗自伤”。由于之前的开场画面已经交代故事的背景——一个流水的村落,有着一位手捧诗书的美丽姑娘,因此在1963版《梁祝》的唱曲就不必赘述故事的背景及人物的特性,唱词仅为补充以及情绪的加强。可见得1963版《梁祝》更重视视觉语言而非戏曲的唱词。

从上面对两部戏曲电影《梁祝》开场的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两部电影都以戏曲作为基础,也都是广义的“戏曲电影”,但是1963版《梁祝》电影形式的表现上已经大异其趣,基本摆脱1953版《梁祝》“将影就戏”的电影工具思维,而是将电影的视觉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将戏就影”。

由此可见,两部《梁祝》的叙事结构虽然大同小异,但是视觉设计却大异其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