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阵概况
“艺阵”是中国台湾汉人的一种庙会节庆民俗。海峡两岸汉族同文同种,追本溯源,“艺阵”源于古代“百戏”,宋明以来民间舞蹈发展形式多样被泛称为“艺阵”,又叫“社火”“出会”“走会”等,闽台地区统称此类民间舞蹈为“艺阵”。[4]三百余年间,大陆闽粤移民为求生计接连不断冒着生命危险渡海登岛,闽粤文化随着人群迁徙而传播至全岛。艰辛的旅途和未卜的前途,使得早期移民们将信奉的神灵神尊随身携带以求庇佑,“艺阵”作为神灵祭祀、年节庆典必不可少的仪式部分也由此渡海入台,并衍生发展为现今台湾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在活动中人们为壮大声势、敬谢神灵,同时在艰苦的劳作生活间隙休闲娱乐,便常在祭祀队伍前部设置歌舞杂技表演,即“艺阁”和“阵头”,合称“艺阵”。“艺阁”指用木板搭组平台,加以装饰,人抬或轮行的花车一类,于节庆热闹时做游行观赏之用;现代艺阁多加以现代灯声光电装置装饰,更具趣味。[5]“阵头”则指迎神赛会中各种消灾祈福、娱神娱人及增添热闹气氛的仪式性与表演性团体。艺阁与阵头一动一静组成艺阵,共同服务于庙会庆典活动。在大陆语境里,“艺阵”相当于“年节庆典时民间传统有组织的各类歌舞和杂技表演”。艺阵形式纷繁、种类多样,依据表演内容、形式、功能及主办者等可有不同分类。
艺阵有着多彩的表演活动和俗信内容穿插其间。如与艺阵中的“三太子”人偶交换奶嘴以求用其神力护佑家中孩童平安,“炸寒单”为求赎罪或驱散厄运,钻入绕境妈祖轿底以让神尊“踏身”而祛病消灾等等,这些民俗活动带给民众娱乐放松和被神眷顾的慰藉。虽然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娱乐方式花样繁出,艺阵娱乐大众的历史功能有所淡化,但在全球化席卷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艺阵文化保存了中国台湾汉人传统民俗文化的火种,同时不断吸收现代因素使自己更适应大众需求,在今天仍是中国台湾民众寻求内心安宁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众多“中国台湾名片”中独具特色的一张。
(二)艺阵组织概况
就笔者了解,“民俗艺阵组织”据业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即江泊洲在《中国台湾传统民俗艺阵之探讨》中介绍的属于中国台湾民间普遍社群组织,其组成与当地民间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6]。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各乡多自有戏曲子弟或游艺阵头,每逢地方上的庙会神诞、丧葬节庆或进香活动,这些阵头就会出阵游行并沿街表演各项民俗技艺,使神圣的宗教活动融入世俗内涵。这类艺阵组织几乎都为业余性质,附属于社区庙寺,组织训练费用由寺庙或地方乡绅供应。(www.xing528.com)
第二类是职业表演性质的艺阵组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中国台湾地区农业人口比重下降,乡村人口流失,部分村庄无力维持原有阵头组织的训练,但又出于敬神及村落面子等考虑不愿在庙会中缺席,便选择雇佣职业性艺阵组织参演各类仪式,对神对人都有个交代。[7]由此,带动了此类职业性表演艺阵组织的快速发展。
本文所研究的“晋武会”并不完全属于以上两类,笔者将其归为第三类:这类组织是对第一种传统艺阵组织的发展。组织也由当地人业余自发组成,成员不靠艺阵维持生计,全凭信仰和爱好参与活动,可以进行相关艺阵表演并有持续训练。这类组织虽有所在的社区或庙宇,同时又相对自由,可以应邀北上南下赴全台各地或有偿或义务进行表演;组织成员虽基本为社区成员,但也会吸纳周边社区对艺阵文化感兴趣的青年;组织作用已经从传统的附属表演型转而成为独立运作的协调型,主要在神诞年节时协助村落宫庙组织相关活动、协调村内自有阵型、出面邀请雇佣其他艺阵及组织一些其他环节。组织运作费用由会员会费、应邀表演所得及捐赠(主要来自组织领头人及部分村民)等几部分组成。
以上三类艺阵组织虽产生于不同时代,但当下共存于中国台湾的大小社区之中,共同为各自信奉的神灵服务;且在生活实践中其分类定位并不固定,如晋武会也可受人聘请为其他社区活动做职业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