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菌类的生长原理和形态不同于一般植物,在科学尚不昌明的时代,人们对菌类生物的认识常常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而且经常会附会一些“灵异”的内容。在祝寿图像的意象构成中,菌类植物的民俗文化色彩是很浓厚的。
(一)灵芝
在祝寿图像中灵芝是经常出现的形象。灵芝多生于枯木根上,可入药,而且长期被视为能够令人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的“神草”。《说文》解释:“芝,神草也。”《广群芳谱》记载:“芝,瑞草也。”《博物志》云:“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汉武内传》云:“西王母之仙上药,有大真红芝草。”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更是极力夸大灵芝的神奇功效,书中写道:“‘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46]各种芝所生长的环境不同,功效也不尽相同,但相似的是,灵芝被附会了长寿或嘉瑞的多重内涵。如《抱朴子》中认为:“山芝者,韩终所食也。与天地相极,延年寿,通神明矣。”又云:“石象芝,捣之三万六千杵,服方寸匕,日三,尽一斤,则得千岁;十斤,则得万岁。”[47]“肉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48]灵芝作为长寿的仙药在医书或古文献中论述者甚众,其能令人长寿的神异色彩,成为其进入祝寿文化的基础。谈到灵芝的药效,《神农本草经》中对菌类“五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都有记述:“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山谷。”“黑紫,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芝。生山谷。”“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山谷。”“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山谷。”“黄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山谷。”“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山谷。”[49]《本草纲目》认为“太岁”是“肉芝”:“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进而又指出其神奇的疗效:“久食,身轻不老,延年神仙。”而且在《抱朴子·仙药》的记述中,作为仙药的芝,并非只有草本,而且还有石芝(石质仙药)、肉芝和菌芝等,但服食之后都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如“石桂芝,生名山石穴中,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大如径尺,光明而味辛,有枝条。捣服之,一斤得千岁也。”“石脑芝,生滑石中,亦如石中黄子状,但不皆有耳。打破大滑石千许,乃可得一枚。初破之,其在石中,五色光明而自动,服一升得千岁矣。……”总之,灵芝在民间故事中不仅仅是一味药材,它不断被道教和民间传说所仙化,其功效不断被夸张,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现象联系起来,其长寿的寓意被定型化、符号化,并不断被应用在各种祝寿图像中。
灵芝的长寿寓意在祝寿图像中多有表现。其表现形式如云中仙鹤叼着芝草,或在寿星的身旁,或被酿成芝酒,或作为长寿符号和蝙蝠、寿字等组合表达福寿之意。李日华曾写《洞云芝草图》寿人,并题诗云:“万壑绿云湿,千茎芝草生。露珠晨欲滴,霞采夜犹明。入市悬壶小,还山驾鹤轻。因为眉寿祝,片语借长庚。”[50]还用了赵文敏的笔法“写《采芝图》,寿同年吴本如方伯。”[51]沈周在唐寅的《款鹤先生图》上有题画诗:“种竹何须待凡鸟,茹芝还欲共长年。”[52]恽寿平在《恽南田文集》题《芝草图》:“丹邱一片石,粲粲五色芝。服之生羽翰,佩之好容姿。”[53]长期以来有很多以灵芝为祝寿意旨的图像,例如,现藏南京博物院的董其昌所作《瑞芝图》中就题款:“瑞芝图:为寿澹园老先生写,董其昌”。由此不难看出灵芝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由灵芝为元素所构成的祝寿图像,还有《椿萱芝兰图》《松柏芝兰图》《鹤衔灵芝图》《鹿晗灵芝图》《寿石灵芝图》《芝兰图》《芝鹤图》《采芝图》《芝仙图》与《芝仙祝寿图》等。
(二)茯苓(www.xing528.com)
茯苓是一种菌类植物,多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根之上,一度被认为是松之“灵根”。古人也曾误以为茯苓是由松脂流入地面而生成的。晋人葛洪的《抱朴子·仙药》记载:“松柏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茯苓。”可见,道教视茯苓为仙药。《淮南子·说山训》中也记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明代画家谢时臣的《古木疏篁图》中赞颂“二松”的题画诗云:“大夫廊庙具,高盖逼苍旻。一操固无侣,千秋生茯苓。”[54]
东汉时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曾这样记述茯苓神奇的疗效:“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55]在关于麻姑的众多传说中,就有相传麻姑因无意中偷食了嫂子煮熟的千年茯苓,而羽化登仙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旁证了茯苓神奇的疗效。另外,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记述了茯苓酒的药用功效:“仙方。依法酿酒,治虚劳,壮筋骨,延年益寿。枸杞酒,以甘洲枸杞,依法酿酒,补虚弱,长肌肉,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
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也对茯苓的延年益寿之功效做过赞颂,例如,唐代诗人贾岛的《赠邱先生》写道:“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苓。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唐人李益的《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写道:“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宋代黄庭坚《鹧鸪天》词中写道:“汤泛水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粘出,个个教成百岁人。”长期以来,茯苓一直被求寿之人视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备受推崇,历代赞美茯苓长寿的众多诗文书画本身就是明显的例证。清代的慈禧太后还曾命人将茯苓做成点心,以求延缓衰老。在祝寿图像中,茯苓经常和松、石等组合,用以表达对寿主的祝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