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阳青街畲族乡的概况

平阳青街畲族乡的概况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神洞村和九岱村是青街畲族乡两个纯畲族聚居村,具有浓厚的畲族文化风情。笔者在对青街畲族乡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时,深感通过挖掘和整理这些历史文化记忆,进而再对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是青街畲族乡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地方乡贤的积极带动下,青街畲族乡有了一定的发展。

平阳青街畲族乡的概况

青街畲族乡位于温州市平阳县西南部山区,东邻闹村乡,南与苍南县腾洋乡、莒溪镇接壤,西连顺溪镇,北连南雁镇,是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平阳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青街畲族乡总面积21.6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1万人,下辖11个行政村[3],其中九岱村和王神洞村是两个畲族聚居村。但由于青街畲族乡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大量人口外迁,现常住人口约3000多人,是平阳县欠发达乡镇之一。乡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蓄有毛竹1.2万亩,素有“竹海畲乡、生态家园”的美誉。同时,乡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在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

(一)青街畲族乡建筑资源丰富

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青街畲族乡保存了大量的古民居、古廊桥等古建筑资源,如表1所示。这些古建筑资源都是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活体”。青街李氏、池氏大屋由宗族的聚居而产生,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真实地反映了青街清代以来乡土建筑的历史衍变。这些大屋建筑布局基本相似,以围合式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结构上采用穿斗拾梁混合式梁架,多为楼居,二层前檐做轩廊,俗称“走马楼”,廊间做拼花美人靠,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浙南地区典型的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05年李氏、池氏大屋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青街畲族乡文保单位包含5幢乡土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102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为11400平方米,均始建于清代。

表1 青街畲族乡古建筑情况统计表

②李氏大屋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系通面阔40米、进深36米的二进九间合院式木构建筑。主体建筑由前厅、正厅、厢房组成,门台位于主体建筑东北面。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内设多处庭园。

续 表

资料来源:《青街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专项实施规划》,第26页。

畲汉混居的青街畲族乡民间信仰复杂,随处可见祈福祭拜的宫庙。位于清溪西侧的双合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分为左右两个戏台,上层内部供奉着陈氏皇君、叶大元帅、马氏真仙、陈林李皇君、董氏夫人、驻宫土地、林泗侯王、杨府侯王、周八大王等数十位神祇。整个庙宇富丽堂皇,十分宏伟,是由当地望族捐资修建的。如今的双合殿不仅是当地村民拜神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的休闲娱乐场所。沿着双合殿,走过月笔桥,泗州大圣的神龛供奉在睦源桥这一座古廊桥上。据笔者调查了解,睦源桥是由望族池氏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的,曾是青街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的睦源桥既是当地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是求得好姻缘的神圣空间。

除此之外,在十五亩村的道路旁建有一座七宝[4],供奉着驻宫地主、进一招财、白衣土地、七宝卢公王、四海龙王、徐德甫先生等神祇。在王神洞村的村口建有一座水口宫[5],由正殿和院落组成。院落正中有烛架一支,香炉一尊。正殿中供奉着的神祇分别为土地尊神、七五相公、盘古帝王、张老公爹、符使、齐天大圣、杨府侯王、白马明王、本山大王、钟兰盘三位地主、判官、陈氏皇君、观音菩萨、送子娘娘。

(二)青街畲族乡文化资源丰厚(www.xing528.com)

村落文化是依托于乡土而衍生发育的,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源所在。青街畲族乡从唐天宝年间周氏始祖迁居至此,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农耕文明的发迹、畲汉之间的互动等都使得这一片土地孕育出独具地域特色和畲民族风格的村落文化。青街畲族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古民居、古廊桥及宫庙等建筑都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唐天宝年间(742—756)周氏始祖为躲避战乱迁居睦源,明万历年间(1573—1620)池氏兄弟自山门坑东迁徙至青街,清顺治年间(1644-1661)李氏兄弟自福建南安迁居青街,一代一代耕读传家,一辈一辈繁衍成族。在这千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丰厚的望族文化。

历史环境要素是村落文化的承载者和再现物。青街因水成街,竹林资源丰富,在历史上形成了用于运输交易码头文化。清溪源出白岩山,与顺溪在矾岩大桥汇合,自下游的水头镇流入鳌江。过去人们将毛竹与竹笋经清溪运输至鳌江贩卖,又从鳌江将新鲜的海鲜带回青街。这一来一往的运输在清溪两岸形成集商埠、贸易、物产物资等的码头文化。如今的清溪虽早已不见往日繁盛的码头文化,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清溪依然是村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世居青街的姓氏人口,除了汉族的池姓和李姓之外,还有蓝、雷、钟三大畲族姓氏。他们在漫漫的迁徙路途中,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形态。王神洞村和九岱村是青街畲族乡两个纯畲族聚居村,具有浓厚的畲族文化风情。“以歌代言”的畲歌和独具特色的婚嫁习俗等都陆续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表2所示。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青街畲族乡都会举办“三月三畲乡风情节”,活动期间会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进行陈列展览,并对各类非遗传承人进行详细介绍。

表2 青街畲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

资料来源:《青街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专项实施规划》,第29页。

青街畲族乡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孕育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形成了凝结着地方历史记忆的村落文化。笔者在对青街畲族乡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时,深感通过挖掘和整理这些历史文化记忆,进而再对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是青街畲族乡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地方乡贤的积极带动下,青街畲族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