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节日与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局限

博物馆节日与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局限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年人选择岁时节日主题活动,倾向于家庭成员、朋友之间情感维系的需求。涉及的岁时节日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于民俗研究专业学术圈中,传统博物馆中节日、节气理论研究人员稀少,即使有非遗研究人员,传统节日、节气方面变并未引起重视,显然在博物馆开展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智力输出捉襟见肘,只能临时寻求外援专家,博物馆策划的一些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并不切合主题或是同质化严重的深层原因与此有密切关系。

博物馆节日与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局限

(1)主题活动对象年龄界定不清。查找活动主题时针对受众年龄没有明显划分,“儿童”“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全民”“特殊儿童群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年龄界定,只是泛指一类人,在主题活动中体验效果会大打折扣。岁时节日主题活动策划,首先要明确受众的年龄分层,不同的年龄对主题活动的需求层次不同。

(2)主题活动策划为临时组建的团队。主题活动策划存在临时搭建班子的情况,且存在外来引入的策划团队,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但人员的变动及外来引入团队的更换,使馆方长期品牌活动的建立呈现不可持续性,对受众建立长期情感形成干扰。年而复始的岁时节日文化传承,在承接和品牌定位方面更需进行长期规划。

(3)主题活动目标不明确。体验参与是积极途径,体验目标设定应落脚在岁时节日文化的情感内涵。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不应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取向,而应让幼儿通过多元化传统节日活动,与亲人共享岁时节日文化的乐趣。成年人选择岁时节日主题活动,倾向于家庭成员、朋友之间情感维系的需求。馆方由“假设受众需要”转变为“受众真正需要”,重视受众需求更能取信于民。

(4)主题活动内容缺少灵活度。因岁时节日年而复始,博物馆在实施中内容年年相似,降低了公众参与的兴致,也会造成受众对于岁时节日的片面化理解。如表3所示,民间年画非遗项目中的“门神”题材(图1)可用于博物馆“二十四节气”“我们的节日”的有效传承主题内容。《梦粱录》中记录宋代面塑就已广泛用于春节、中秋、端午,现仍在结婚、祝寿人生礼仪中存在,在主题活动中尝试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受众对于传统岁时节日的符号认知势在必行

表3 民间年画项目中的“门神”题材(以产地划分)(www.xing528.com)

图1 秦琼、尉迟恭“门神”,左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右为苏州桃花坞年画

(5)理论研究缺乏。涉及的岁时节日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于民俗研究专业学术圈中,传统博物馆中节日、节气理论研究人员稀少,即使有非遗研究人员,传统节日、节气方面变并未引起重视,显然在博物馆开展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智力输出捉襟见肘,只能临时寻求外援专家,博物馆策划的一些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并不切合主题或是同质化严重的深层原因与此有密切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