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
19世纪晚期的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提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顺应那个阶段的文化,代表该阶段的生活方式,这些在阶段中传承下来的观念是随着社会阶段的发展慢慢形成的。显而易见,岁时节日文化都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即使看似逻辑性不强,带有一定的粗野性,但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在农耕文明起源时期,由于人类对于世间万物认识的局限性,很多现象不能够用科学来解释,他们认为颗粒无收是神的惩罚,地上的人们做错事才会遭受灾难,于是神灵崇拜、祭神的活动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活动被规定到某个特定的时间进行,使得岁时节日文化不断巩固、传承、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事象能用科学知识进行阐释,人们趋向于无神论,使依托于节日、节气而兴盛的节日民俗骤然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处理岁时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采用因其源自封建迷信就一刀切的取舍观。祭灶神并不意味着灶神就能让人丰衣足食,在一年的农耕之中,中国社会的个体兢兢业业忙着自己的活计,没有哪个人天天只趴在菩萨庙、灶王台求神灵保佑,拜菩萨、祭灶王更多的是建立在“尽人事听天命”的基础之上,人们着重精神上的寄托与祈福。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文化蕴含着世世代代人对于生活的祈愿及其价值观的取舍,其传说、神话故事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手工技艺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借鉴之源,其精神内涵是指引当下道德缺失的有力工具。博物馆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实施“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是有效提升公众精神内涵的途径。
(二)强化民族认同的历史资源(www.xing528.com)
19世纪早期泰勒的《原始文化》曾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民俗、工具,都包含着每个民族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认定。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一些民俗、礼仪历久弥新,单一认为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无意义的判定过于武断,这些民俗是因为符合人的发展才能在发展进程中扎下根来。岁时节日文化离不开原有的社会文化生活,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良好的传承土壤,当今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人们都朝向外面的世界:人口由农村趋向城市,由国内趋向国外,“人”要素出现空缺,对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来沉重的打击。人们接收新事物的渠道多了,中秋节的拜月仪式、端午节的龙舟文化、立春的打春鸡等岁时节日文化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饱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节气文化事项,没有及时契合“人”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进行内容、形式的丰富而逐渐式微。时下仍要保存岁时节日文化内核,发掘其新的文化内涵,若是任其消亡,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大规模消亡,民族认同感就会变得薄弱,因此博物馆开展相应的节日、节气主题活动是强化民族认同的历史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