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一市两场”的功能定位
上海市是我国同时拥有两座大型机场的城市,虹桥机场定位是国内点对点机场,浦东机场定位是复合型国际枢纽机场。上海机场集团以浦东机场建成航空枢纽港为目标,开展了上海“一市两场”运作模式的研究,编制了《建设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启动方案》,取得了上海市政府和国家民航总局的原则同意。
2002年10月,上海机场按预定计划实施了“航班东移”,将全部国际、地区航班迁移至浦东机场,使两个机场平稳过渡。
2004年11月1日,《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正式获得通过,《规划》明确提出,上海航空枢纽的功能布局是以浦东机场为主构建枢纽航线网络和航班波,虹桥机场在枢纽结构中发挥辅助作用。
2010年3月,在虹桥二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后,浦东机场进入强化枢纽功能的关键期。随着浦东机场地面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枢纽功能进一步加强和航空业务量需求日益扩大,浦东机场的发展将会形成质的飞跃。
2015年浦东机场启动以卫星厅为主体的三期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卫星厅、旅客捷运系统、能源中心、交通配套工程等,总投资约224.94亿元人民币。卫星厅工程建筑面积约62.2万m2,设计能力为每年处理3800万人次。卫星厅于2019年6月竣工,9月底具备投运条件。从功能分配上分,1号卫星厅(以下简称“S1”)为1号航站楼(以下简称“T1”)服务,2号卫星厅(以下简称“S2”)为2号航站楼(以下简称“T2”)服务。
1.1.4.2 两场运量分配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运力投入影响着两场运量的分配和组成。机场强化枢纽功能与航空公司构建枢纽网络是相辅相成的,是市场提供的发展机遇。浦东机场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两场分工,对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1)虹桥机场运量
虹桥机场运量分配条件如下:
(1)虹桥机场作为国内枢纽机场,主要服务于国内城市对航线和直达旅客。
(2)随着虹桥两条近距离跑道运行磨合逐渐成熟,运量也将逐渐增加。2018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已增加至4364.6万人次,已超过4000万人次年设计能力。(www.xing528.com)
(3)随着空中交通管制水平的提高,机型增大,每机载客数上升,虹桥机场预计在2020年前后达到饱和容量。
2)浦东机场运量
浦东机场运量分配条件如下:
(1)在两场总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浦东机场运量的增长较虹桥机场更为快速;
(2)在虹桥机场容量接近饱和的阶段,浦东机场将承担虹桥机场旅客增量的溢出部分。
3)各航站设施内的旅客量分配
现有浦东机场总体规划批复于2004年,规划占地约58km2,设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运570万t,飞机起降架次65.3万架次。规划建设5条平行跑道,实现三组独立起降。规划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现有T1、T2总建筑面积约88万m2,航站楼主楼设计满足8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登机桥设计满足42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在建卫星厅建筑面积62.2万m2,能够承担38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旅客候机和中转功能由T1指廊、T2指廊及卫星厅(S1+S2)共同承担。
2020至2025年将有2000万~4000万人次的阶段性供需缺口,这一缺口需要通过以浦东机场3号航站楼(以下简称“T3”)为核心的四期扩建工程建设来填补。T3主楼设计预计将满足6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满足浦东机场2025年设计目标年1.2亿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发展需要。
综合上述分析,各航站设施的旅客处理能力及候机能力见表1-5。
表1-5 各航站设施的旅客处理能力及候机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