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根据榆林市“千村移民示范工程”的工作部署,靖边县启动实施“千村移民示范工程”,突出农民进城和城乡统筹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实施白于山区移民搬迁任务。首先在席麻湾乡席麻湾村、高家沟乡庞畔村、东坑镇三岔区村、王渠则镇闫米洼村4个村开展试点,搬迁240户960人。“千村移民示范工程”的实施,是移民补助提高后,从点扩大到面的首次移民。按照搬迁政策,每搬迁一人将获得补助资金3800元、宅基地费用补助1000元,户均得到补助2万元左右。2011年,建设11个移民新区(社区),安置群众2691户12798人。当年开工建设2870户移民房,完成年度计划的106.7%,年度完成房屋主体1681户。2012年,靖边县有机结合小城镇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建11个移民安置区,其中6个中心村集中安置970户;3个集镇安置区安置521户;2个县城安置区安置191户。同年,启动建设农民进城海则畔社区安置区,一区实行有土地安置,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人均高标准基本农田2亩,安置4个乡镇7个村190户;二区实行无土地安置,享受农民进城有关政策,主要搬迁已在县城居住、有就业渠道的白于山区群众,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11232户39312人。
2015年年底,海则畔移民二区一期852套和甘沟移民社区260套移民房已全部分配到户,枣刺梁移民点和四柏树移民点均已开工建设,并完成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五年时间,全县高起点规划建设6个县城社区、10个集镇社区和8个中心村社区,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跟进了产业开发,整体搬迁3.43万人,极大地改善了白于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6年至2018年,靖边县紧紧围绕“遵循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移民搬迁工作总思路,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初心,狠抓减贫计划、问题整改、建设进度、档案管理等重点工作。为了从制度层面抓好移民搬迁工作,靖边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靖边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靖边县移民(脱贫)搬迁督查工作办法》《靖边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县“八办两组”均出台了“八个一批”脱贫攻坚移民搬迁的配套政策,形成了“1+10”的政策体系。在基础配套方面,靖边县坚持“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移民点水、电、气、路、学校、医院等各类配套设施。海则畔移民二区紧临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中小学、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步跟进,变电站、天然气加压站、公共车站点、幼儿园、临时供水和雨污水排放系统全部投入使用,各类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枣刺梁移民社区距县新城区1公里,周边已配建了靖边县人民医院、靖边中学、靖边县第十五小学和城市运动公园。东坑镇幸福家园是靖边县的去库存安置点,紧邻靖边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基础配套与公共配套一应俱全,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www.xing528.com)
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992户7415人,全部为集中安置。五处集中安置点分别为:海则畔移民二区,安置1100户4580人;枣刺梁移民社区,安置182户680人;阳光家园,安置519户1429人;东坑镇幸福家园,安置161户610人;中山涧镇移民社区,安置30户116人。五个安置点已全部实际入住。全县扶贫类旧宅基地腾退任务共1595户,无房户267户,一线窑130户,已全部腾退,腾退率100%,收回一线窑130户,收回率100%。
海则畔移民二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