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大队辖区,地处山区,适合耕种的田地很少,群众非常贫穷。但是他们不等不靠不要救济,自力更生,开山造梯田,完全靠自己苦干十来年,终于把荒山变良田。粮食产量年年增加,不仅解决了自己温饱,还为国家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1964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大寨先进事迹,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2月21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把“大寨精神”归纳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字。由此,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粮食生产“上纲要、跨黄河、过长江、达千斤”(上“纲要”亩产400斤粮食,跨“黄河”亩产500斤粮食)的口号激励着每个人。
靖边县地貌包括北部风沙滩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境内较大的河流有6条。20世纪60年代,县境内植被稀疏,沙化严重,人民群众广种薄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1966年起,中共靖边县委响应“农业学大寨”号召,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发扬与天斗、与地斗的革命豪情,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和中部梁峁涧地区修建水库、打淤地坝、修梯田,在北部风沙滩地区植树造林、引水拉沙造农田,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当时全县干得较好的有杨桥畔、畔沟、东坑、宁条梁、红柳沟、五里湾、新城、青阳岔等几个公社,公粮提前交,生产任务早完成。其中干得最好的当属杨桥畔公社的杨桥畔大队,这个大队在芦河上修建了3座拦河坝、1处导洪渠、1处电站,开挖了12公里长的干渠和15公里长的支渠,采取抓沙顶、野马分鬃、旋沙腰、劈沙畔、梅花瓣、麻雀战、羊麻肠等方法引水拉沙造田。由于布局合理,方法对头,拉沙效果显著。经过两年时间,10米高的沙丘下降2—3米。原来7—10米深的低沙窝被填平,造出良田2000亩。
农业学大寨杨桥畔铁姑娘队
1968年,县农技站在杨桥畔、青阳岔等7个公社开展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试种并获得成功,随后又引进杂交洋芋品种,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杨桥畔大队“农业学大寨”活动又上了一个台阶,干部、社员思想觉悟普遍提高。全大队7个生产队573户2973人,耕地面积已达到3764亩。全大队粮食种植开展了以间作套种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为夺取粮食高产创出一条新路,平均亩产达到530斤。粮食产量连年达到“上纲要、跨黄河”目标,农林牧副渔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当时报刊、电台等广为宣传,杨桥畔的经验很快在榆林地区推广开来。3月14日,榆林地区《榆林报》头版头条,以《塞上开出大寨花》为题报道了杨桥畔大队在毛乌素沙漠里创造的绿色奇迹。7月10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以《延安精神威力大 沙窝变成米粮仓》为题发表新闻报道。9月15日《人民日报》二版又发表《发扬延安精神 荒漠沙丘变绿洲》的通讯,对杨桥畔大队学大寨改天换地的先进事迹进行再次报道。杨桥畔大队被确定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第八名典型单位,成为中国人治沙样板的典型,治沙经验在北京农展馆介绍推广,还被拍成电影名扬中外,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不少国家提出让杨桥畔大队的人到他们国家指导引水拉沙。
1971年,靖边县在青阳岔召开了县、公社领导干部参加的“农业学大寨”推进会,杨桥畔和畔沟公社做了经验交流,各公社负责人做了表态发言,会上确定了“规、带、斗、干”(对山林水路进行规划,领导带头干、党员带头干,发扬战天斗地豪情,向大寨人民一样脚踏实地勤劳苦干)的四字工作方针,参会人员一起到青阳岔毛主席旧居前进行了宣誓。会后,靖边县号召全县领导干部都到农村蹲点工作,实行“123”工作日制度,要求县上干部到农村蹲点100天,公社干部到农村蹲点200天,大队干部参加劳动300天。下村干部拿着工分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春夏拿锄头、秋冬扛铁锨,深入生产第一线。在农户吃饭每顿饭要交2角钱、半斤粮票。全县下村领导干部从不计个人得失,只是埋头苦干。
1972年,杨桥畔大队群众在沙漠里引水拉沙造田,开辟耕地的事迹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杨桥畔因此被誉为“塞上江南,沙漠绿洲”。5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桥畔》连环画在全国发行。全国各地纷纷来杨桥畔学习经验。
1973年2月,靖边县革委会召开了由县、公社、大队、生产队1200名干部参加的四级干部会议,会议分析了中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全县的“农业学大寨”形势,集中讨论了“大干快上”的各项措施;表彰了76个先进集体和47名先进干部,并组织先进集体负责人和县级先进个人共11人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当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0999万斤,首次突破亿斤。
197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桥畔》连环画(www.xing528.com)
风靡一时的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小人书
1975年1月,杨桥畔大队革委会主任常维华被推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成为主席团成员,担任陕西代表团副团长。12月21日,靖边县召开“群英会”,出席代表800人,列席700人。大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三年建成大寨县”的战斗任务!
1976年,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女)到杨桥畔大队考察调研,她说“杨桥畔的引水拉沙很有名的”,决定在杨桥畔大队召开现场会。会上,杨桥畔大队提出粮食生产要“过长江”(过“长江”亩产要达到800斤)的宏伟目标。钱正英表扬了杨桥畔干部群众,说“干工作要有目标”。会后,杨桥畔公社对沙畔、大桥畔、九里滩、沙石峁四个大队的山水林田路进行了规划。首先在西北部与海则畔接壤地带植起防风固沙林带,然后在农田四周培植网框林,形成林田相间。建龙眼水库,在沙石峁打机井,进行提水灌溉,把旱地变成水地。水地有了,但肥料成了当时的短板(计划经济时期化肥计划供给)。为了解决肥料短缺问题,杨桥畔公社动员家家户户养猪,用猪粪做肥料。五个大队都办了养猪场,杨桥畔大队养猪场养猪102头。一系列的举措,使杨桥畔公社的粮食产量平均亩产逐步达到600斤。
至1978年,杨桥畔“过长江”的目标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但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引水拉沙、修建水库、打井修渠,硬生生地将不毛之地改造成绿树成荫、渠道纵横、旱涝保收的良田沃野,把一个穷沙窝变成米粮仓,为以后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