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边县工业发展史:手工业与电力工业并进

靖边县工业发展史:手工业与电力工业并进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56年起,靖边县张家畔镇、宁条梁等城镇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同年,靖边县电力工业开始起步,综合厂安装了一台64千瓦发电机组,供县级机关照明和本厂生产用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靖边县的个体手工业发展较为突出的是宁条梁。手工业联社还经常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副主任牛成岐多次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和“学习王铁人标兵”。

靖边县工业发展史:手工业与电力工业并进

从1956年起,靖边县张家畔镇、宁条梁等城镇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到1957年,建成8个手工业合作社,从业90多人。1963年,全县有集体工商企业单位13个,年产值19.3万元。1958年,全县办起6个地方国营工厂,总产值5.4万元。到1962年调整为3个,年产值3.4万元,到1966年5月前,又调整为1个,年产值达到23万元,占国营集体工业产值的44%。

1958年,张家畔铁业社发展为靖边县综合厂,1960年改为国营靖边县农业机械厂,机械工业当年产值达到40.2万元。同年,靖边县电力工业开始起步,综合厂安装了一台64千瓦发电机组,供县级机关照明和本厂生产用电。1964年至1966年,又分别购置增设35千瓦和50千瓦发电机组各1台。

此外,食品、油脂加工,制糖、酿酒业,纺织皮革加工、砖瓦建材加工等行业,工艺装备、产量和产值各有突破,各有建树。到1966年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0余万元。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靖边县的个体手工业发展较为突出的是宁条梁。宁条梁地处汉蒙边界,自古繁华且经济发达。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是勤劳克俭、手艺精湛,且辈辈相传。宁条梁也曾有“小北京”之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掀起了重建家园的髙潮。1955年春,宁条梁戏楼院红旗招展,全镇居民和赶集的老乡3000多人洋溢着喜悦的心情,见证了宁条梁手工业联社成立大会。县手工业总社负责人牛春业宣布:“从今天起,宁条梁手工业联社正式成立了!”全场一片欢腾。就在这一天,宁条梁“木业社”“毛业社”等8个集体手工业组织相继成立。

木业社:主任高步华,成员25人(分为1级技工、大工、中工、徒弟4类),场部在街西北。木业社匠人都是盖房、打造家具的高手。他们分成3个小队,分别在镇上和乡下给社员们盖房做家具,有时远去内蒙古修建房屋。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实行工分制(技工和大工每天10分、中工8分、学徒6分),一处工程竣工后,按工分发放工资。当年每个工分最多换2角,一天也就是2元,干满一个月,大工最多挣60元,属高工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边一带的黄米每斤1角2分,白面每斤1角8分,一大碗羊肉才5角钱。工人们干活积极性非常高,家家过上了较为丰盈的生活。手工业联社还经常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副主任牛成岐多次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和“学习王铁人标兵”。

毛业社:主任朱奋永、王立业,工人15人,场址在东门外。毛线的原料主要是黑白羊毛。纺好的毛线一捆一捆存放在毛业社,售给农民、牧民(蒙古人用毛线织毛口袋、褡裢、马背上的垫毯)。毛业社工人有时也下村入户,用原始的大弓给农民弹羊毛,制作炕毡、口袋、褡裢、沙毡。毛业社也是按工分发放工资,徒弟们往往要奋斗3年才能熬成技工。当年宁条梁的毛织品远销各地,而且深受内蒙古人青睐。

铁业社:主任党立山。俗话说“一打铁,二坐官”,说明此手艺独门独技,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也较高。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菜刀、斧头,农民更离不开犁、靶、铁锨。党立山带领30多名师傅和徒弟,在自已的大院架起15座火炉成立了铁业社。党立山家祖祖辈辈打铁,他自然是行家里手。当年宁条梁街上的顺口溜是:“姚铁匠的镰刀,党铁匠的生(用钢的技巧),马铁匠的牛铃一哇声。”铁业社也实行工分制,产品远销陕北、内蒙古、宁夏等地。1958年,党立山被评为陕西省劳模。(www.xing528.com)

修配组:主任任宝善,工人8人,场地在中街。主营小件生活用具,如小铲、小炉筒等,同时,也生产和焊接小农车,修理拖拉机、架子车等农用机械。修配组实行工分制。农忙时,任宝善经常带领组员们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下乡村为农民修理犁、架子车、拖拉机等,有时不收一分钱。

加工厂:主任胡有文,工人15人,厂址在北巷,主要给市民加工粮食。加工厂成立初期还采用原始的石磨工艺,第二年才有了磨面机,同时开办了酿醋作坊,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周边的农民。加工厂也实行工分制,大师傅比小工和徒弟的工资高,一月一结账,一月给上级汇报一次,交一次税。

缝纫组:主任李春华,师傅姚以强,8台缝纫机,场址在东门外。缝纫组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姑娘、小伙们凭布票在供销社买来布料,兴高采烈地拿到缝纫组,出5角钱的加工费,就能穿上当时流行的中山装和新式女装。每逢腊月,要做的衣服就多起来了,缝纫组师傅经常点着马灯加班加点。收入多了,工人们自然分红就多了。大师傅每月40元,小工每月24元。

理发组:主任韩明亮,3间当街的门面房,6个师博,每人1把手动理发机,1把剃头刀。老年人喜欢剃光头,年轻人喜欢流行的分头、小平头。洗头、剪发,生意非常红火,理一次发收2角钱。一些小姑娘、小媳妇开始不敢来剪发,后来,看到有外面回来的女人们剪个短发,她们也去凑热闹,赶社会潮流。

鞋业社:主任武文华(曾是地下共产党员),社址在东街,工人15人,主要做布鞋加工。他们在老式布鞋的基础上对鞋的式样进行了改制,加工出男鞋、女鞋、单鞋、暖鞋,还为儿童做老虎头小鞋,一双售价8角5角不等。每逢集市日,他们还为农民补鞋。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宁条梁手工业联社存在了20多年,1978年解散。工人师傅不谋私利,不计较报酬多少,只想打造出百姓满意的产品,只要比别人的好,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无上的光荣。在那段特定的年代里,宁条梁手工业积累了财富,服务了群众,书写了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