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到靖边,宁夏的马鸿逵部骑兵第二十旅十九团、二十团奉命进至靖边县的宁条梁、二十里趟一带;榆林二十二军邓宝珊部也奉命由北向南逼近靖边;国民党宁条梁的还乡团也蠢蠢欲动,直接威胁着党中央的安全。驻守靖边的部队主力只有蒙汉支队和骑兵团,总人数不足600余人,负责北线阻击三四千敌人的进攻,任务十分艰巨。在紧急关头,三边军分区东线指挥部政委孙润华命令蒙汉支队和骑兵团:“要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来自北路的敌人,决不允许其中任何一股敌人危及党中央的安全。同时要严守机密,决不允许泄露中央的行踪。”孙润华还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对于胡宗南、马鸿逵主力的行动你们不要管,主要是对付惯匪和还乡团,因为他们的行踪没有规律,注意不要让他们窜进来。”蒙汉支队和骑兵团指战员们以芦河为屏障设立防御体系。三边军分区司令员曹又参亲临阵地察看地形,制定阻击和军民联防方案。当地群众积极当向导、修工事、运粮草、备担架,同时拆除了张家畔渡口上的简易木桥,阻敌前进;在重要路口和渡口一律增设工事,部署兵力,日夜防守。何福才带领一大队一连防守张家畔段渡口;王建国带领三连和石玉山带领的警卫连共防王家湾渡口;李兰廷带领的二连和乌审旗支队既是防守部队,又是增援预备队,分布在瓦房和苗家湾一线,防止敌人从两渡口间涉水过河。
芦河发源于靖边县境内的黑龙沟、柴崾崄,由南向北流入无定河,流程80公里,岸壁陡峭,河槽宽40余米,河底为流沙泥泞,不去渡口不能通行。沿张家畔前后河段二三十里,只有张家畔河湾一个渡口可安全通过。5月20日,马鸿逵骑兵十九团和冯海潮还乡团500余人,从宁条梁、白泥井一带出发,分两路向张家畔袭来。敌人首先抢占芦河西岸的几个制高点和土围子,集中火力封锁河槽,并向张家畔渡口发动轮番攻击。扼守在河东的蒙汉支队一中队一连一排,以王茂(梦)雄、王泰运的两座骡马店土围墙为掩体,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激战。敌人凭借骑兵优势以还乡团为先锋,冲下河槽,妄图过河突破防线。扼守在张家畔渡口的战士们顽强抵抗,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机枪手雷明利、秦士华壮烈牺牲。战友奇英德奋不顾身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去,接过烈士手中的机枪,愤怒阻击敌人。敌人摸不清我方的兵力部署,一时晕头转向,害怕遭歼灭,仓皇撤退。与此同时,蒙汉支队司令部令防守在瓦房、苗家湾线上的预备队二连增援张家畔渡口,在敌人猛烈火力覆盖下,二连战士奋勇还击,几次打退敌人进攻。为摆脱被敌集中火力强攻一翼的被动局面,指挥部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命令侦察参谋周兴远带领一个尖刀班,从中间地段强行渡过河,抢占对岸的有利地形,袭击敌侧翼。尖刀班在火力的掩护下,猛冲猛打,迅速涉水过河在敌后侧发起猛攻。敌人首尾不能相顾,顿时慌了手足,乱作一团。指挥部乘机发出全面总攻命令,向敌人阵地展开冲锋。预备二大队和一大队二连首先冲上对岸;张家畔渡口的一连战士立即跳出掩体,跃马扬刀,杀向敌阵。敌人损失惨重,争相逃命。支队和骑兵大队乘胜穷追猛打,马鸿逵的十九团和冯海潮的还乡团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残部逃回宁条梁,再未敢轻举妄动。芦河阻击战圆满完成了防卫任务,为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