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国家中,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概念,往往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和相互影响的状况。为此,我们必须要厘清文化的深层内涵。在这里,文化已意味着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而做出的努力。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这种需要和过程又是人们予以依赖的文化的关键要素。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国家中,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概念,往往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和相互影响的状况。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并存,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共生,它们的界限划分得并不分明,且时常交织在一起,因而给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带来了很多困扰。如何挖掘并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去除腐朽的糟粕文化,如何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厘清文化的深层内涵。

1.文化源于人的文化参与

“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和概括的复杂概念,而理解和阐明文化基础的概念内涵却又离不开对“文化”概念本身的理解。文化根源于人们对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的参与,对文化本身的体悟,对文化价值的发掘和对文化本质的依赖。

从词源角度上来看,文化根源于人们对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的参与和对文化本身的体悟。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文化”一词。“文”字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云:“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追根溯源,认为“文,错画也,象交文”。由此原始之义衍生,文遂有文字、文籍、文章、文学之义,进而“文”字有了与“质”“实”相对的精神修养与美善德行之义。

论语》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郑玄注《礼记》曰:“文犹美也,善也。”可见,“文”字自其始,便与今日之“文化”一词有着不解之缘。“文”“化”合用,见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天文与人文相对,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指社会人伦。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的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显然,“文”“化”从其最初的联用起,便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义。这一用法延至后世,进一步引申出多种义项,分别与自然、神理、朴野、武功相对举。可见,“文化”一词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极为复杂的,而这种复杂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人们参与实实在在文化生活的具体场景,并且人们正是在这种文化参与中体悟“文化”和形成一定的文化基础。

在西方语言中,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拉丁语的Cultura有耕作、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意义,这种用法至今仍在“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ticulture)中保存着。在这里,文化已意味着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而做出的努力。后来在这种物质性的栽培、种植的意义上引申出神明拜祭、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含义。[4]由此,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一种人们参与实实在在文化生活场景的具体呈现。同样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生活参与当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予以依赖的文化基础。

可见,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积淀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通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具体的文化生活参与所呈现出来和抽象出来。而在千姿百态的文化生活参与之下,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和界定的共同之处则在于都充分肯定了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人作为一种文化性存在,在实践中产生了文化创造,从而使人超越自然世界。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性存在而非自然性存在。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文化化。

马克思看来,自然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无机身体”;另一部分则是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自然的人化一方面包括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另一方面也包括人自身的躯体和全部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观念)两种需要的过程。这种需要和过程又是人们予以依赖的文化的关键要素。

2.文化根植于文化实践

既然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既然这种需要和过程又是人们予以依赖的文化的关键要素,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看到文化实际上是根植于文化实践当中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丰富了关于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本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以及社会历史运动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专门论述文化理论的篇目,但是他们却以人的实践本质和自由的对象化活动来把握文化的本质,以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历史进程为场域来揭示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中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就明确了实践对人的意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正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突出了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即实践的意义,马克思才确立了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社会历史理论。也正是关于人的实践的这种深刻的理解,才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实基础。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理解为实践论的文化理论。(www.xing528.com)

第一,以实践为根基,扎实地确立了文化理解的人本学基础或生存论内涵。尽管各种文化理论都不同程度地解释了文化与人的存在的关联,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实践为根基,真正地揭示了文化与人的存在的内在关联,把文化理解为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来确定人的本质和历史的内涵,把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对象化的实践视作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超越性的、开放性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而且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和文化就具有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人的实践的存在”就是“人的文化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活动,就在于人的实践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一种能够超越自然的规定性,创造外在对象和人自身的活动。而实践之所以是这样一种活动,就在于实践不仅包含着体现物质活动特性的生产层面,而且包含着体现精神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符号层面。显而易见,文化和实践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本质上相互关联的或者内在包含的关系。一方面,文化不是实践之外的某种特征,而是实践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如果实践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和价值的规定性,人就不会超越其他动物的本能性自然活动,人的实践也就不会是具有普遍的和自由的特征的类本质活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的深刻理解为关于文化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人本学基础。

第二,以实践为根基,准确地揭示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实践理解为人类个体的活动,而且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因此他们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实践并非是脱离具体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物质条件的纯粹的个体精神活动,社会历史运动也不是排除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纯粹的物质活动,而是主客体统一的运动,历史运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层面的生成和展开,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化并生成现实的社会结构。

首先,从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确立了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理论基点。其次,经济社会运动的实践基础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文化的反作用、文化的独立性、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非同步性等重要观点,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最后,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运动实质上是对人的实践的现实展开的理解,不仅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空间,而且丰富了我们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为深刻认识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文化基础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3.文化内生于文化价值

从文化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文化根源于人们对文化价值的发掘和对文化本质的依赖。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文化得以产生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只有在社会中才会成为属人的主体性。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构成了文化这一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所以文化是认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之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在文化领域内塑造历史的一种力量,三者相互渗透、影响,又相互对立并转化。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场中展开,而文化场则是文化领域中各种文化力交相作用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文化现象是一个包含着意义的世界,对人来说存在着价值。而文化世界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存在形式,因此它包含着人的劳动、人的创造力、人的精神和人的意志。而且文化只对人而存在,只对人存在着价值和意义,为人所理解,为人所利用。人类创造了文化之后,就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文化世界中并受到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对人的心理机制的价值作用过程、意义作用过程。由此形成人的观念、理念等,从而构成了一定的人的群体予以依赖的文化基础。

当然,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不是被动形成的,相反任何一种文化基础都是人与文化价值的互动,从而在人对文化价值和文化本质理解和领悟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因为文化是人时代经验的积累,它包含着前人的经验、知识、意义、价值,而且它作为一种社会遗产而存在,构成了一定社会特殊的经验、知识、意义和价值体系。于是,个体的人作为一定社会的成员,首先必须理解和领悟所处社会的文化所包含的经验、知识、意义和价值体系,然后他才能够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文化无论是作为人类创造的特殊形式,还是作为世代积累的经验,都是需要人给予其特殊理解和领悟的世界。

文化作为需要人给予特殊理解和领悟的世界,决定了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的一种价值反思能力。因为文化现象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是一个需要特殊理解和领悟的世界,所以它在与人的心理互动的过程中,就发展出了人的价值反思能力。反思是对对象的思考,就是理解和领悟对象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人认识事物更为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价值反思能力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价值能否得到满足的思考能力。而这种价值反思能力是随着文化创造发展起来的,是文化现象世界与人的心理机制互动作用的结果。自从文化出现并构成人的生活世界之后,文化便不仅改变了人的纯粹物性心理机制,使之成为人的心理机制,而且它与人的心理机制的互动作用变成了有意义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有意义的关系,才渐渐使人的心理机制获得了意义(或意识),获得了价值反思能力,才使人能够通过意义思维、价值思维肯定对象世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价值意识。文化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自身文化的内涵、特性、气质、价值、意义的理解、领悟、依赖和运用,是人们基于此而同其他民族、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交往、交流的文化凭靠。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产生、形成、延续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发挥价值反思能力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