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形势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形势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教育部分别在2010年、2012年两次在创业教育政策文件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形式”“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学校办学特色、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实施创业计划探索”。(三)形成纵深发展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方面是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这两大类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达到课程实践化和实践课程化的目标,做到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相融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形势

(一)面向全体学生

创业教育不应该是精英教育,它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而是一种普惠式的教育形态,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为此,教育部分别在2010年、2012年两次在创业教育政策文件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形式”“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学校办学特色、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实施创业计划探索”。无疑,这些政策文件提出创业教育发展的导向问题,就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不同专业、学科的角度设计出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与教育理念,从而保证这些目标、内容与理念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所有专业,努力提升各个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知识与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有学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意义,认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一种广谱式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任何专业、任何年级均可以开展,是一种典型的素质教育。确实如此,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素质,提升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而不应该是培养学生去创办一个企业。

(二)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

当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上有三种模式:校本模式、区域模式与行业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校本模式是主导方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在坚持校本模式的同时,需要向区域、行业两种模式发展,推进这三种模式的结合,进而形成“三位一体”的局面,保证这三种模式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共同发挥创业教育的最大效果。高校创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以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为目标,准确把握各校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找准其与区域、行业之间的契合点,积极探索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与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融合,发挥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的资源在学校、区域、行业内的良性循环与互动,最终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形成可持续的、相互协调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三)形成纵深发展的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方面是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这两大类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达到课程实践化和实践课程化的目标,做到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相融合。第一,课程体系实践化。这方面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双重实践化。就课程内容实践化看,要求创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是面向实践的,实践性课程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这也并不是要弱化课程的理论性,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创业案例、实例来丰富理论上的知识。就教学方法实践化看,要求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讨论、互动讨论、开放交流等多种方法,倡导模拟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创业行为的体验和理解,保持对创业过程的全程感知,增强学生创业的实践技能,及增加应对困难的方法。第二,所谓实践体系课程化,就是要求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体系,强化实践的育人价值。具体有四个方面:首先,将创业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实习相结合,保证创业教育不偏离专业教育;其次,转变创业教育的实践观念,即创业教育实践必须是参与式、体验式的实践,是动手的实践,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实践;再次,要规范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教师应该做好全程跟踪与辅导;最后,强化创业实践教育的考核机制,在考核过程中需要重视能力的养成,注重创业实践的实施过程,而不应该重视创业结果评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