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形式上,农村工业分为乡(镇)办工业(包括原社办工业)和村办工业。
创办乡镇工业 1967年,宋庄子公社创办“永兴塑料厂”,为县内第一家社办工厂,主要经营皮革、麻绳加工等。次年,在县委“工业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下,高寨、孟村、新县、辛店公社相继兴办农机修配厂。1969年,公社农机修配厂增至10个,从业人员134人(全部为农村劳力)。次年,全县13个公社全部办有农机修配厂,从业人员增为359人。1974年,部分社办工厂添置小型机床,改造、自制部分简易机床等机具,逐步取代手工工具、生产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年产值完成101万元。其中石桥公社社办厂完成年产值32万元,占全县社办工厂总产值的32%,居首位。1975年,社办工厂陆续增至17个(石桥、董林、赵河、留舍公社各办厂2个),固定资产原值129万元,年产值193.4万元,比1974年又增长91%,实现利润489万元(毛利润),缴纳税金18万元。1977年,社办工厂增至26个,增加了建材、轻工、化工等行业,从业人员935人,固定资产原值133万元,年产值451万元,比1975年增长1.3倍;实现利润81.2万元(毛利润),比1975年增66%;缴纳税金24.2万元,比1975年增34%。1980年始,对部分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差的工厂关、停、并、转。(www.xing528.com)
发展村办工业 村办(包括原大队、生产队所办企业)工业多由村办副业发展而来。1960年代初,以四坊(油坊、粉坊、豆腐坊、磨坊)为主。1969年,全县有21个村办农机修配站,年产值3万元左右。1972年,村办专业工厂达到5个,有工、副业的村112个,其中回族村19个、回汉联合村34个;有工副、业的生产队475个,其中回族生产队75个、回汉联合生产队141个。全部从业人员5316人、年产值95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比1969年增长近31倍。1975年,全县有村办企业220个(生产队企业133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