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大堤东周围农村党支部组织10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一路军。12月,一路军在盐乐公路伏击日军。缴获汽车1辆,俘日军1名。同年冬,刘子芳帮助北小庄党支部建起青年自卫队。自卫队一次就锯掉日伪军电话线杆8根,截电话线8捆。
1938年,大堤东、韩石桥、杨石桥、北小庄等村党支部选派党员和骨干分子100余人组成破路队,夜破泊镇至桑园铁路3处。
妇女救国会发动妇女站岗放哨,救护伤员,传递情报,做军鞋,并与男青壮年一起坚壁清野,参与对敌斗争。当时,王庄子村妇联是孟村地区第一个村妇女组织。王庄子村女共产党员高洪军,白天走街串户,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活动,晚上与其他党员一道在附近村庄张贴标语,撒传单。塔上村刘志刚大娘,丈夫被侵华日军杀害,她先后又送两个儿子参加抗日队伍。
1940年春,孟村、涨沙、董林、王庄子、塔上等村被中共沧县(东南)第二届县委确定为抗日堡垒村。各村党支部在区委领导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和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组织。8月,回族村党支部响应冀鲁边区回教抗日救国总会关于回族人民团结抗日的号召,先后动员80余名回族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共产党员刘震寰、张文林等还利用亲戚关系,相继策反40余名伪军携枪投诚。8月,各村党支部配合回民抗日大队开展反对回奸的斗争。针对回奸刘佩臣“回回争教不争国”的谬论,提出“争教必争国,国存教乃存”等口号。日伪据点附近的村党支部多次配合回民大队到据点前喊话,教育策反伪军。之后,又镇压了为非作歹的赵河伪回民联合会长,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
1941年,日伪在占领区开展“治安强化运动”,镇压抗日活动,“围剿”抗日队伍。区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动员群众破坏敌人交通设施和通信设备,搞得日伪军耳目不灵,经常被动挨打。同时,有140余名回汉两族青年加入回民支队。在回民救国会的领导下,李留舍村李少荣组织起一支20多人的民兵队伍。(www.xing528.com)
1942年6月,为粉碎日本侵略军的“大扫荡”,回民支队化整为零,同敌人展开游击战。各村党支部根据区委的部署,组织民兵配合回民支队作战,并动员群众掩护指战员。孟村一带的民兵主要担负巡逻、保卫家园、破坏敌区公路等任务。这年秋,一名伪特到留舍一带活动,被李少荣活捉押送至县手枪队。当时,民兵活动甚少,多自制炸药,做成踩雷、拉雷、走线雷或挂雷等,配合部队作战。
1942年至1943年,当地党组织以自己的武装力量配合、支援沧县独立营等对敌作战,先后在宋庄子、许村、西刘庄、赵庄等地伏击日伪军,歼敌近300人,缴获军用物资一批。
1943年,邢大娘为掩护回民支队战士,遭敌人拷打,房屋被毁,仍毫不屈服,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英雄的妈妈”。
1941年至1943年,傅林村村长董之轩、董林村村长董恩波、戴林村村长张吉武、王林村村长张贵成和谷林村村长刘村云、路金明受沧县五区区长庞寄瑞和回救会干部董孝的指派,秘密通过日伪封锁线,到沧州城里与经营鞋店作掩护的地下党徐孟州接头,按指令从徐孟州处接受弹药运往孟村,送给回民支队。同时,他们为保护地下党的干部,沧县五区区长和干部崔云峰等中共党员,常吃住在董之轩、董恩波家中。1941年冬季的一天,日军到董林村拷打董恩波,让他指认党的干部,他闭口不说,日军就将他吊在村西大槐树上悬在半空,地上点着木柴、熏烤。他几次昏死过去,醒后又被灌辣椒水,受尽折磨,但他宁死不屈,未吐一字,保护了党的干部。西姚庄李毓璋于1943年在南皮县黑龙村以教书先生为掩护,为党地下渤海第七专署做印刷工作。同年5月,日伪军包围了黑龙村,李毓璋及时把印刷器材藏在麦秸垛里。他坐在屋里佯装看书,日军进屋一脚将他踢倒,审问他是干什么的,他拿出笔在纸上写“教书先生李毓璋”。鬼子见其字写得好,跟翻译说让李留在据点帮助维持治安。不久,日军抓来一名受伤秦姓八路军干部,秦受伤严重,日军仍严刑拷打。秦以绝食抵抗。当李毓璋接到宁津县地下交通员孙九茹送来让他解救秦的消息后,李借日军换防之机将秦放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