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边区是纵贯河北津南、山东鲁北,统辖22个县的战略区。辖沧县六区、九区86个自然村和盐山4区40个村,计7万人,总面积386.7平方千米。
抗战初期,日伪借助回奸刘佩臣,利用伪回教联合会提出“天下回回是一家”“争教不争国”“中日亲善”口号,千方百计,先后设据点10个,妄想控制这一地区,妄图瓦解回汉两族人民的抗日救国斗志。但中共组织却派进敌工,在敌人的心脏秘密开展活动,使日寇、汉奸、特务防不胜防。并在乡中设堡垒村,村中发展堡垒户,20多座清真寺都是堡垒寺,抗日组织建立在群众基础上。
1937年11月,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旧三青团员、孟村西涨沙村人王昭明,到南京找到三青团总部,经康泽报国民政府,批准救国军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31游击支队,任命王昭明为支队司令,邢仁甫为副司令”。12月正式启用新番号时,考虑这支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建的,仍由邢仁甫任支队司令,王昭明任副司令。次年3月,日寇占领济南,山东省委转移失去联系,于文彬因枪走火误伤牺牲,工委派刘淑青、李广文到天津佛照楼找到中共河北省委姚依林,省委派杨靖远、李训华、史甄、赵焕文、杨希珍,继派李青、张维明,先后到冀鲁边工作,杨靖远任31支队副司令,李启华任31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其他人任宣传干部。组建中共冀鲁边特委,李启华任特委书记,张博任秘书主任,周东光、李广文、马振华分任组织、宣传、民运部长,傅国光任《烽火报》社总编辑。6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冀鲁边区由山东省委划归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29师领导,责成冀南区代管。129师抽调50名连、营级老红军和主力连、工兵连、特务连,组成挺进纵队第四支队。(www.xing528.com)
1938年10月,建立沧县县大队,第六军分区司令部调第六支队刘子芳任第一营营长。张凤亭任沧县抗日民主政府武装部长兼县大队副队长,县长曾培刚兼任大队长。张凤亭到堤东、石桥一带招募40名回族农民参军。罗疃村张子亭和杨村张兰芳、张学清带领20名回汉族青年,携20支步枪、800发子弹,组成抗日游击队,投奔张凤亭,编入沧县县大队,兵力很快达到80多人。
1938年夏,孟村地区建立六区、九区区委和区公所,六区区长为刘震寰;九区区长3个月内先后由于清潭、刘寇英、平宝魁担任,域内3个区都建立了区“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各村庄都有抗日村长。有枪的村,建起民兵武装队、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各级政权及群众团体的建立,巩固了根据地,抗日活动逐渐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