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志·民族志》记载,贵州在现代有除汉族之外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具体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
(一)贵州的苗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苗族人口的增加,苗族在贵州的分布范围又有所扩大,贵州有80多个县都有苗族分布。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一大聚居区;松桃县与湖南、湖北相连地区为另一大聚居区;贵州中西部则分散居住,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因此,贵州是我国苗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有许多以苗族为主体建立的苗族自治地方,以苗族和相关苗族联合建立的苗族自治地方总共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8个自治县,以苗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乡有141个。[253]
贵州苗族大多数分布在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可耕地面积少,所以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苗族经济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型农业经济类型。[254]此外,黔东南的苗族历史上就有经营林业经济的传统,在黔东南接近江河两岸的地方,苗族的林业经济十分发达。
在苗族社会中,普遍是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一般儿子结婚之后就与父母分开,建立家庭,父母主要是与小儿子居住。在苗族家庭中,男性权力最大,享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苗族家庭的亲属关系一般都比较紧密,与舅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家庭当中如果有重大事情,必须与舅舅商议。[255]苗族的姓氏有苗姓和汉姓之分,苗姓是以父系为中心的血缘集团的专有名称。
苗族的社会结构内部是以寨老管理村寨内部的事务,寨老又称为寨主,寨主不世袭,没有报酬,是一个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此外,苗族还有以地缘关系结成的“议榔制度”,“议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榔合款大会,主要是讨论一个地区内共同的大事。
苗族的医药有悠久的历史,苗医在认识疾病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他们把病分为症和疾,又分为冷病和热病。而苗药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于苗族民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苗族的纺织手工艺中著名的是织锦和蜡染,是苗族文化当中的宝贵财富。黔东南苗族姑娘的银饰也非常有名。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内部分为三大方言,贵州苗语主要属于西部方言。贵州的苗族,大约90%的人都以自己的母语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
(二)贵州的布依族
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
1953年,仲家被确定为布依族,贵州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区包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
和所有的百越民族后裔一样,布依族也是一个稻作民族,他们傍水而居,绝大部分地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布依族的林业以油桐为主。因为耕田的需要,所以布依族的牛养得比较多,养鱼也是副业收入的来源之一。
布依族的社会组织以“宗族制”最有代表性。所谓宗族制就是由同宗的一个或者几个村寨组成,其血缘关系紧密,内部禁止通婚,每个宗族都有族长,族长负责与铜鼓祭祀有关的活动,负责祭祀祖先等活动。
布依族的民居建筑历史上以干栏式建筑为主,现在有了许多变化,如出现了吊脚楼、石板房等。布依族青年男女的婚恋方式称为“榔绍榔貌”,即布依语“会朋友”的意思,年轻人到了十六七岁就可以参加。布依族的节日最具有民族特点的是雅蝈节、蚂螂节等,这些节日都与稻作农耕有关。宗教信仰有神树崇拜、竹图腾崇拜等。布依族使用铜鼓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在许多仪式上如果没有铜鼓是没办法举行的。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傣语、侗语等语言有亲缘关系,特别是与壮语的北部方言关系更加密切,布依语内部因为没有词汇、语法、语音方面大的差别,所以没有方言的差别,语言学家认为布依族语言内部可以分为三个土语区,即黔南、黔中、黔西土语区。[25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布依族地区流传着一种以汉字字形为基础的布依族记录符号,常常被称为布依族的“土字俗”或者叫作“方块字”。
(三)贵州的侗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侗家被识别为侗族,在贵州主要聚居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天柱、锦屏、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岑巩等县,以及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等地。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稻作农耕历史的民族,这从他们众多的民间故事当中可以看到,如侗族有《青蛙南海取稻种》《狗取谷种》《螃蟹与牛》《神牛下界》等民间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侗族先民稻作农耕的发展历史。[257]
侗族人的生活很早就与林业发生了联系。远在明清时期,侗族先民就已经把木材作为商品远销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侗族地区有“杉木之乡”的美称,长期以来因此还形成了侗族爱林护林的许多习惯法。
在侗族的物质文化当中,最有名的是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由此形成了侗族的鼓楼文化和风雨桥文化,鼓楼和风雨桥成了侗族民族文化的象征。
侗族大多数村寨是聚族而居,一般情况下是一寨一姓。历史上侗族有一种叫作“款”的社会组织,是以村寨为基础的政治、军事联盟。“款首”由村寨当中推荐产生,有事则主持议事,无事则在家务农,是一种义务性的职务。
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可以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区之下又有三个土语区。
(四)贵州的土家族
贵州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地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分布最多的是铜仁市。贵州的土家族绝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恢复民族成分的,所以在土家族聚居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具体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的土家族分布区的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茶、油桐,养殖业最著名的是“沿河白山羊”,以皮肉兼优而闻名。
土家族历史上接受汉族式的教育比较早,民国以前土家族地区的教育有书院、社学、私学三种,所以很多土家族人都能够比较好地使用汉语和汉字。
土家族以稻米、玉米为主食。妇女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二至三层花边,原有八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现在服装的民族特色有减少的趋势。纺织品最有名的是“土家锦”,属我国五大名锦之一。
民居多依山傍水成虎坐形,也有不少高吊脚楼民居。
土家族的民间文化与宗教祭祀活动是紧密结合的,许多文艺形式都通过宗教祭祀表现出来。土家族的宗教职业者“梯玛”在古代既掌握神权,又掌握基层政权,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现在基本上都称为“土老师”,他们利用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成为文化遗产的承传人。土家族没有单一固定的宗教模式,为多神崇拜。较为突出的是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其所信仰的神灵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祖先神,祖先土王是整个土家族的共同祖先;第二类是自然神,其中的白虎崇拜,还具有图腾崇拜的特点。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土家年,俗称“赶年”,也就是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土家族传说当年朝廷让土家族战士去打击入侵的倭寇,时间是春节的前一天,为了使战士能够按时到达前线,所以将过节的时间提前了一天。[258]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绝大多数土家族人会讲汉语,部分人还兼通苗语。
(五)贵州的彝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贵州的罗罗被识别为彝族,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北的毕节市的黔西县、大方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六盘水市的盘县、水城县、钟山区等也有彝族分布。另外,安顺市的普定县和关岭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仁、兴义、晴隆、普安等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瓮安等县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等县市,遵义市的赤水、仁怀等县市,铜仁市的石阡也都有彝族分布。[259]
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这是贵州有名的高寒山区,地形多样,山峦陡峭,对彝族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所以贵州彝族居住的黔西北地区属于全国18个贫困地区之一的乌蒙山贫困片区。[260]
贵州彝族除了农业之外,手工艺产品以羊毛披毡和大方漆器最为著名。
贵州彝族的节日主要是年节、火把节、赛马节等。贵州彝族的宗教信仰以彝族的民间信仰和基督教信仰为主。彝族自己的民间信仰有自然崇拜、天神崇拜,以及各种自然物崇拜,还有虎图腾崇拜。此外,基督教传入贵州以后,有许多彝族民众入教成了基督教信徒。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贵州彝语属于彝语东部方言中的黔西北次方言和盘县次方言,黔西北次方言又分为水西土语、乌撒土语、芒部土语,盘县次方言分为盘北、盘南两种土语。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史称“爨文”“罗文”“倮文”等,因此彝族有众多的彝文文献,掌握这种文字的人一般称为“毕摩”,“毕摩”既是彝族社会的宗教人士,又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
(六)贵州的仡佬族
贵州的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安顺市的其他民族称呼仡佬族为“古族”,遵义市的其他民族称呼仡佬族为“古老户”,所以在贵州有这样的谚语,叫作“仡佬仡佬,开荒辟草”。[26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识别了众多的仡佬族,尤其经过1983年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恢复了20多万人的仡佬族民族成分,从而使仡佬族的分布区域在民国时期的基础上,扩大到了思南、江口、道真、正安、绥阳、凤冈等地。但是仡佬族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较差,所以贵州的谚语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疙瘩。”[262]目前,以仡佬族为主建立的仡佬族自治县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同时还有18个与仡佬族有关的民族乡。
不同地方的仡佬族有不同的自称,遵义市的仡佬族自称“哈仡”,黔西的仡佬族自称“布尔”等,而汉族人则根据仡佬族的外部文化特征称呼他们为红仡佬、花仡佬、打铁仡佬、披袍仡佬等。
贵州的仡佬族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擅长开采朱砂、铜、铁,擅长冶炼水银,长于打制铁器、编制竹器,精于纺织和酿酒。仡佬族多聚族而居,房屋以木结构房屋居多。坝区的仡佬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山区的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食。喜食酸辣。妇女着无褶筒裙,男子穿裤,外套贯头衣(又称仡佬袍),无袖,前短后长,由整幅青布做成。横中穿一个洞,从头上笼下。
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流行姨表和姑表优先婚。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许多禁忌,如正月初一不扫地、不挑水、不煮生、不倒水在门口、不下地劳动等。节日有牛王节等,由于受汉族的影响,也很重视春节。
对仡佬族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最后的结论。仡佬族语言具有汉藏语系语言的一般特点,但是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的个别现象上又接近壮语、侗语,在词汇上与苗瑶语和壮侗语有少量的同源词,所以仡佬族语言的系属问题一直有分歧。从仡佬族语言的内部来看,仡佬族语言内部的方言差别很大,根据语言系统、词汇构成和语法特征,仡佬族语言可以分为四种方言:黔北方言,以遵义市为中心的仡佬族使用;黔中方言,以安顺为中心的仡佬族使用;黔西方言,以大方为中心的仡佬族使用;黔西南方言,以六枝为中心的仡佬族使用。[263]
(七)贵州的水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水族人口为132547人,分布地以三都为中心,次为与三都毗邻的荔波、独山、都匀、丹寨、雷山、榕江、从江等县市,少数散居在黎平、凯里、麻江、福泉等地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市。其分布区的特点是在沿河岸、溪流的丘陵、平坝分布。1956年,国务院在《关于撤销三都县、松桃县和设置三都县水族自治县、松桃县苗族自治县的决定》中正式明确历史上的水家族叫作水族。此后,三都县成了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一半以上的水族都分布在三都水族自治县。[264]目前三都县有18个水族乡。
水族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居住在水边又种植水稻,所以与其他民族相比较,水族还有自己的水利设施,这在少数民族当中是不多见的。善于在稻田中养鱼也是水族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因为水族历史上有赛马的传统,所以水族还善于养马。副业主要是种植杉木、桐油树。
水族历史上有叫作“洞”的社会基础组织,最早是由单一的氏族村寨构成,在“洞”的基层之上,发展成为“水”。“水”这个社会组织的构成是把居住在相邻地域并且有婚姻关系的若干个“洞”以地域的意义整合在一起,成为具有地缘关系的社会组织。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水”这种社会组织的出现,是水族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据说,水族历史上曾经有过16个“水”组织,民间称之为“16水”,是形成水族的主体。[265]社会组织内部的控制有“榔规”“榔约”。
水族的民间建筑是干栏式建筑,饮食以糯米为主食,喜欢酸辣口味,叫作“无菜不酸,无辣不食”。在招待客人进食的过程中,善于劝酒,喝完“门杯酒”“交杯酒”“团团酒”之后,由家庭主妇、家中的姑娘再来劝酒,一直到“客人不醉不罢休”的时候,水族主人才尽兴。
水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语言内部有三个土语区,内部的差别比较少。水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水族语言称为“泐虽”,汉族称为“水书”。现存的“水书”有400多字,其字形多数如同汉字早期形态甲骨文字,以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居多,还有部分“水书”采用汉字或改变汉字笔画写法,如倒写、反写等形式,但使用范围不广。水族在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文。[266]
(八)贵州的回族
明末清初,回族在贵州的分布地包括贵阳、遵义、安顺、镇远、威宁、盘县、普安、兴仁等。民国以后,随着不断有回族迁入,贵州回族的分布范围又有所扩大。民国时期,贵州的回族分布情况如下。
平坝县的回族多半在清朝中叶后从云南迁来,除信奉伊斯兰教及部分饮食习惯特殊外,一切与汉人无异。[267]
兴义县的回族居住在鲁屯、顶效等地。
兴仁县的回族分布于鲁基础、姑屯、潘家庄、易水田、普安、歹苏、青山、小屯、泥堡、红岩、楼下、猫田等地。
据《安龙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安龙县有回民50家。据1950年调查,全县回族260户,人口不到1400人。主要居住在县城、上倒马坎、下倒马坎、坡妹、高普陀、大补所、松林、新街、海厂、石冲、山王庙。[268]
镇宁县的回民于清咸丰年间开始迁入,继而同治年间又有入境者。民国初年,又有云南昭通及贵州威宁数十户回民迁入镇宁城郊的窝田、李广堡、长冲等地居住。
威宁县的回族以县域西南、西北居多,主要分布在县城、小海、观风海、哈喇河、女儿姑、稻田坝、牛棚、出水、麻乍、黑石头等地。至1954年时,全县有回民5163户24600人。[269]
黔西县的回族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随军从湖南进入黔西境内。此后清末民初,又有少数回族从安顺、平坝迁来黔西经营皮毛生意,在境内与汉族杂居。
织金县的回族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随军进入。明清时期,又有回族随军迁入,逐渐散居于猫场、龙场、八步、三塘、阿弓等地区。
赫章县的回族是清道光年间从威宁、昭通、鲁甸先后迁入定居的,居住在妈姑、兴发一带。
水城县的回族为清代同治年间从云南东川和贵州威宁陆续迁入,主要分布在台沙、落邦、青林、双营、月照等地,有马、张、李、柏、董、杨、锁、刘、虎、海、党、无、王、黄、奇、余、赵等姓。
石阡县的回族来自河南、湖南、云南等省,有马、李、刘等姓,分散居住在万安、中魁、坪山、龙塘、汤山等地。(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全省9个州、市,86个县级行政单位均有回族分布,其中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最多,所以贵州省威宁县是贵州唯一一个有回族建立的民族自治县。此外,还有7个回族乡。
回族的饮食除了共同遵循严格的清真饮食习惯之外,各地的饮食内容根据各地的物产而定。但是对肉类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的肉,以牛、羊肉为主。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民俗都与信教有关,按教规行事。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些节日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族节日。目前部分回族也过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节。
回族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严格的速葬、薄葬、土葬。伊斯兰教认为速葬是一种“佳行”,可以使亡人早日归复到安拉之处;薄葬是无论亡人生前贫富高低,都举行最为节约的葬礼,仅用同样规格的“卡番”(白布),都埋葬在同样大小的墓地;土葬是伊斯兰教丧葬制度最基本的内容。而火葬是忌讳的,因为伊斯兰教认为,干过坏事的人,死后安拉惩罚时才用火。[270]
回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汉文。
(九)贵州的白族
远在大理国时期,今天贵州西部属于大理国的辖境,段氏为了有效治理这些地方,派遣了不少白族先民到这里管理乌蛮。据贵州白族的张姓家谱记载:“我族同胞本至亲,连根共蒂一家人,洱海苍山桑梓地,碧鸡金马子孙春,算来均系九龙派,散往滇黔作毗邻。”贵州白族赵姓家谱记载:“游历滇黔,落业乌撒。”元明清三代都有白族先民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贵州,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发生过民族融合,如白族中的南龙人,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毕节、安顺、六盘水等地,他们就是明代初年进入贵州的“南京人”与贵州的“龙家”经过长期的融合而形成的。[271]
民国时期对白族先民“民家”的记载,更加具体。
威宁县的民家自称“民家子”,他称“七姓民”(有张、苏、赵、李、杨、钱、许七姓,故名)、“白儿子”。在县境内的羊街、牛棚、二塘、盐仓等地都有分布。
民国《兴仁县志》载:“僰人,《黔南职方纪略》云:‘兴义县有僰,居中、左、右诸里。’今皆属县之中区,男子披毡,不沐浴,六月廿四日庆岁,佞佛,通各种苗语,勤耕稼陶冶,性长厚,年来,婚丧均用汉礼。”
民国《普安县志》记载:“僰人,汉僰侯之后,垢不沐浴,《通志》云:僰人在普安土官各营,男女皆披毡衣,凡罗罗、仲家、革狫言语不相通者,常以僰人通传。俗于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朔望日不乞火。性淳而信佛,常持素珠诵梵咣。今则散居各区,服饰习尚大变,祖风同化汉族,无从分别。”
大定县境内的民家称“龙家”,自称“松立保”,也曾称“南京人”“南龙人”,分布在全县大部分地区,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有大寨、大道、理化、坝子、鹏程、长石、核桃、果宝、珠场、响水、上坝、则鸡等。
黔西县的民家曾称“农家”“龙家”“侬家”。
织金县的民家自称“松尼保”,仡佬称其为“补外”,苗族称其为“斯劣”,罗罗称其为“阿武普”,汉文献曾称其为“大头龙家”“小头龙家”“马镫龙家”“曾竹龙家”。分布于全县各地。
水城县民家自称“白尼”“白子”“白伙”,居住在龙场、杨梅、发耳三地区。
除了上述的“南龙人”之外,在贵州的威宁、赫章还有“七姓民”的识别问题。民国时期已经认为“七姓民”就是民家,他们自称“罗举”或“卓罗举”,有张、李、苏、杨、赵、许、钱七姓,故又称“七姓民”或“民家”。聚居在永康、杉木箐一带,长期与罗罗通婚。因为长期与罗罗通婚,所以很多人认为“七姓民”就是彝族,但是经过民族识别,“七姓民”最终在1982年被识别为白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贵州境内的民家群体族属尚未确定,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识别工作,从1982年到1988年方把入黔时期不同的民家确定为白族,散居于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纳雍、普定、水城、盘县、安顺等县市。
贵州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又有人认为属于白语支)。
(十)贵州的瑶族
贵州的瑶族由于来源众多,所以支系也比较多,有荔波县自称“董蒙”的瑶族,他称“白裤瑶”“华裤瑶”;有荔波县自称“奴侯”的瑶族,他称为“黑裤瑶”;有荔波县自称“东蒙”的瑶族,他称为“长衫瑶”。此外,还有“油满瑶”“红瑶”“盘瑶”“八姓瑶”“顶板瑶”。这些瑶族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徙进入贵州的。
贵州瑶族生活的地区都是山高坡陡、气候寒冷的地方,以农业生产为主。
在贵州瑶族的村寨当中,具有政治意味的首领称为“寨老”或者叫作“族长”,由村寨当中办事公道、热心公益事业的中老年人担任,通过推举或者选举产生,负责对内对外的种种事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义务的。
贵州瑶族在民国时期还居住在简陋的“杈杈房”中,这种民居方便搬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开始居住干栏式的民居。
贵州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贵州瑶族没有文字,大约从民国时期开始就基本使用汉字。
(十一)贵州的壮族
贵州境内的壮族人数不多,不到10万人,主要分布在从江县,从江县的壮族占了贵州壮族的60%以上,在黎平、榕江、荔波、独山以及都匀、贵阳等县市也有少量壮族。
贵州的壮族自称“布依”,根据地方志书和民间传说,贵州的壮族绝大部分是从广西迁徙而来的。从江县的壮族与苗族、侗族杂居,日久时长相互影响,这里的壮族能够使用侗语,民族融合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贵州壮族的服饰、颜色与当地的苗族、侗族接近,男女衣着尚黑,故俗称贵州从江县的壮族为“黑壮”。[272]
从江县地处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山区,自然条件较好,但是交通相对差一些,这里的壮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稻谷、棉花等作物。贵州壮族的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居住干栏式的民居。饮食以稻米为主,喜欢糯米制作的食品,也喜欢吃酸的东西。壮族的宗教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最后到多神信仰。有树崇拜,主要是崇拜樟树、枫树、木棉、榕树。敬奉雷神,传说雷神主雨水,青蛙是雷神的儿女。
贵州壮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中的壮语北部方言桂北土语。壮族民众在内部使用壮语,对外使用侗语或者苗语。
(十二)贵州的畲族
贵州的畲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麻江县的畲族占贵州畲族的80%,约50000人。贵州畲族是1996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识别认定的,在此之前,贵州省的畲族被称为“东家”,意思是从东边来的人,所以也被称为“东苗”。这些人一开始自称为“哈萌”,“哈”的意思是“客”,而“萌”的意思是“人”,即畲族是远方来的客人,由此说明贵州省畲族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273]
贵州省的畲族先民据说是在明代初期进入贵州的,经过不断的迁徙,最后定居在以麻江县为中心的地区。畲族的分布区自然环境较差,以农业经济为主,养鸭是一大特色,历史上曾经被称为“鸭崽苗”。
贵州畲族的社会结构当中,“房”是家庭的一个近亲血缘组织,设有祠堂,曾经有过“议榔”组织。在畲族内部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开亲,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不多。
畲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十三)贵州的毛南族
贵州的毛南族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佯偟人,自称为“印绕”或者“哎绕”。佯偟人在历史文献当中出现的时间很早,在历史文献中的写法虽然不同,如杨荒、佯旷等,但佯偟人对这些不同的他称也不十分反感,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以前,都称为佯偟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法定程序,经贵州省人民政府1990年7月27日的第104号文件的批复:“平塘县佯偟人二万九千四百七十五名认定为毛南族;独山县佯偟人四百五十五名认定为毛南族;惠水县佯偟人一千九百七十四名认定为毛南族。”从此佯偟人正式定族名为毛南族。[274]
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贵州的毛南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惠水县、独山县,其中平塘县最多,有将近50000人,占贵州毛南族的90%以上。[275]毛南族人大多数居住在山间平坝当中,依山傍水。
毛南族的住房一般是瓦顶泥墙,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并于前面建有晒台,下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保持干栏式建筑的特色。服饰与壮族有许多相似之处,男女都喜欢穿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衣。妇女还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及滚边裤子,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帽。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甜红薯是特有的风味食品,喜食腌制的酸肉、酸螺蛳等食品。毛南菜牛是毛南特产,为了表达对养牛始祖的缅怀与敬意,每年五月,人们都要带着五色糯米饭和粉蒸猪肉到三界庙聚会。
毛南族信仰多神,同时又多受道教影响。民间有“天神、地鬼”之分,即上天为神仙,入地为鬼。与此相关的民间宗教活动有“敬神”“驱鬼”“送鬼”三大类。毛南族的宗教观念渗透到节日和婚娶、生育、寿诞、丧葬等人生礼仪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而突出地反映在祭神、祭祖的各种礼仪及巫术求福祈禳之中。[276]家庭是父系制的一夫一妻家庭,有不落夫家和族内转房的遗俗存在。
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毛南族语言的内部一致性较强,所以没有方言差别,根据语音的差异程度,词汇、语法的细微差别,语言学家把毛南族语言分为三个土语。[277]毛南族无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布依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十四)贵州的蒙古族
分布在贵州的蒙古族以余姓为主,根据族谱记载,基本上是明清之际由四川迁入落籍的。据统计,大部分蒙古族居住在毕节市的大方县,铜仁市的思南县、石阡县。[278]大方县的蒙古族,在县境内大杂居、小聚居,主要分布在燕坪、理化、石坪、牛场、高枧、达溪、雨沙、撮坝、八堡、中洞、城关等地。石阡县的蒙古有金、余、丁3姓,主要居住在余家寨、中余家寨、下余家寨、大岩石、丁家坝、雷首山、河西姜坡、大坪等地。思南县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大河坝、英武溪、张家寨、许家坝、大坝场、塘头等地。
1983年,大方县的部分余姓群众联名请求恢复蒙古族的族籍,此后经过一系列的民族识别工作,在1985年大方县人民政府批复:“大方县民族识别办公室,你办根据大方余姓返本归源蒙古族的申请,组织本民族干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查明大方余姓确系蒙古族铁氏后裔,只因为当时奸臣诬陷铁氏兄弟谋反朝廷,恐遭诛灭,铁氏兄弟统家窃负而逃,到西川,隐姓埋名,改铁为余,以求生存。经县长办公会会议审定,认为大方余姓申请返本归源为蒙古族是有根据的。”[279]之后,其他的余姓群众也都识别为蒙古族。
贵州的蒙古族由于居住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业生产不再以畜牧业为主,而是根据所在当地自然条件改为种植业,而且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也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所不同。居住在黔西北的大方、织金等地的世居蒙古族以旱作农业为主,并兼有稻作农业。居住在铜仁地区的世居蒙古族,因自然条件情况的变化,则以稻作农业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作物品种以当地长期培养的老的地方品系为主,习用农家肥,主要粮食产量较低。养殖业从属于农业,多数自养自食,少部分用于交换。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推广优质品种和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的种植不断扩大,养殖业不断扩大,成为蒙古族群众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280]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贵州蒙古族在文化上与当地交错杂居的汉族在很多方面已经趋于一致。只保留少数特殊的部分,如在节日文化习俗上不过中秋节,在生活习俗上,宰杀牲畜不是割颈而是以杀心为主。[281]
(十五)贵州的仫佬族
贵州的仫佬族在麻江县方言区自称“嘎窝”、在凯里方言区自称“类窝”,长期以来被他称为木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西的木佬人在1952年被识别为仫佬族,但是贵州的木佬人却没有得到认定。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在1993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以(1993)13、14号文件批准贵州省的木佬人识别为仫佬族。贵州的仫佬族多数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黄平县,少量分布在都匀、贵定、瓮安等县、市。[282]主要是与苗族杂居在一起。
仫佬族的社会生活以稻作农耕为主,村寨以同姓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姓以文、罗、王、黎、金、吴、李等为主,一姓一个村寨,汉族一姓几个村寨,村寨的长老由推举产生。
贵州省的仫佬族过的是仫佬年,时间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兔日。
广西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是贵州省的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语却因为民族接触的原因,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更加接近。目前贵州省的仫佬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而且呈现出更多使用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趋势。[283]
(十六)贵州的满族
贵州的满族主要分布在黔西、金沙、大定三县的交接地区。这三个县的满族从清代开始进入贵州,第一批满族是跟随吴三桂进攻水西罗罗首领安坤来到贵州的,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满族士兵留下来;吴三桂称帝之后,朝廷以绿营兵进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以后一部分满族战士又留在了贵州。[284]
黔西县的满族曾称“六额子”,也曾自报“录族”,他称“卢人”,有黑、白两种,居住在桶井、雨灌、花坡、宋家沟、石笋、银厂、雷响孔、桃园、长田、平寨、荆州等地。金沙县的满族多聚居,并形成若干家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包括高里、杨家寨、安家寨、宋坪、黄家寨、烟子沟、木杉等。大定县的满族又称“禄额子”“原人”“禄人”,集中居住于黄泥,散居于大水、戛木、沙厂等地。
由于“六额子”“禄额子”“原人”“禄人”都不是一个民族名称,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的满族就自己报自己是汉族。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省的广大满族纷纷要求对自己进行民族识别,1981年贵州省人们政府下发了文件,将上述各种称呼的人群认定为满族。[285]
贵州的满族主要从事农业。由于离开了草原,其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田水利建设和科学种田种地,不断改良或引进新的技术,粮食生产有了巨大提高,经济有了全面发展。再加上与当地杂居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往来的频繁,满族进一步汉化,在文化方面绝大部分都与汉族趋同,满文被汉文所代替。
(十七)贵州的羌族
贵州的羌族大约在明末清初从四川、甘肃等地迁入贵州,主要居住在石阡、江口两地。民国时期贵州羌族的分布范围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分布在石阡县的燕子岩、银丰村、亚新村、九龙湾、桃子湾、鹅梨董、高坪、本庄、白沙等地,以及江口县的漆树坪、桃映等地,有夏、姜、包、胡等姓氏。
因为历史上民族歧视等诸多原因,贵州省的羌族从民国时期就自称汉人。从1978年开始,贵州省的羌族提出了恢复羌族民族成分的要求,1986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石阡、江口两县原来报汉族的羌族群体恢复为羌族的民族身份。[286]
贵州省的羌族绝大多数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从事农业生产,贵州羌族普遍种植麻,自己用麻织布,此外还保持历史上游牧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例如冬天要穿羊皮褂子,包青色或者白色的头帕。以多神崇拜为民间信仰,以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在过羌族年的时候有“斗牛”“斗羊”的活动。
历史上羌族的碉楼和火葬的习俗已经消亡。
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但是贵州省的羌族由于长期和汉族即周边民族交往,已经不再使用羌语,而使用汉语,通用汉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