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的彝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罗罗群体的不同支系被统一识别为彝族,在云南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分布。其中,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哀牢山区、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在彝族聚居地区,云南先后建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石林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等。
中国56个民族中彝族是自称、他称最复杂的民族。所以在1954年的民族识别调查中,对彝族各个支系的识别,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归并,经过识别归并确定20余个支系,但将20余个支系的自称、他称合在一起,也是十分复杂的。
总的来看,彝族他称、自称繁多,一般情况下,他称和自称又不一一对应,大部分他称来自于汉族,但其他少数民族对彝族也有他称。藏族口语称彝族为“倮倮”,书面语称为“依日”;哈尼族称彝族为“哈哦”或“聂苏泼”;傈僳族称彝族为“倮木”;纳西族称彝族为“倮倮”;白族称彝族为“里司”;傣族称彝族为“哈里”;苗族称彝族为“蛮”;普米族称彝族为“纳嘎啦”。1950年,毛泽东接见凉山彝族上层人士时建议用“彝鼎”之“彝”作为族称,沿用至今,将繁杂的自称、他称都统一为彝族。
彝族有六大方言,东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毕节、安顺和云南的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州、玉溪市、普洱市;西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大理州、临沧市;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的大小凉山;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楚雄州、普洱市;东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文山州及昆明市、红河州、曲靖市的部分地区。彝族还有自己古老的文字,史称“爨文”“韪书”“夷书”“倮文”“罗罗文”“毕摩文”“西波文”等,通称老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主要用于记载文献典籍。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在彝语北部方言区推广使用。
(二)云南的白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家被识别为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此外,在昆明、元江、南华、丽江、保山等地有散居。
白族初定为“民家族”,而“民家族”实际上是其他民族对以大理为中心白族的他称,所以后来就以大理地区白族的自称“白人”“白子”“白伙”中的“白”来作为所有支系共同的族称。而对难以确定的“勒墨”“那马”“土家”等支系作了识别。[180]
“勒墨”有4000人(1950年),分布在碧江、维西、福贡等县,其中以碧江县最多。自称“白尼”,意为“白人”,与民家族自称相同。傈僳族称他们为“勒墨”,纳西族称他们为“那马”或“剌毛”。其语言属民家语的方言,与民家语彼此大体可以通话。社会经济结构深受傈僳族影响,大体与傈僳族相似,经济发展比傈僳族落后,仍保留以十二月为岁首、火把节等与傈僳族相似的特点。从历史、语言、名称来说,“勒墨”是民家族的一个支系,但从实际生活来看,与民家族差别较大,反而与傈僳族差别略小,但“勒墨”人表示,他们与民家族是一家,与傈僳族不是一家。此外,兰坪的“那马”人,自称“白子”,与民家族自称相同,语言也是民家语的一种方言。据此认定“勒墨”“那马”都不是单一民族,而是民家族的一个支系。
洱源的“土家”人,自称“白伙”,与洱源、邓川的民家族自称相同。由于经济生活比较落后,因而被汉族称之为“土家”。语言方面,“土家”讲民家语,与邓川、洱源、大理的民家可以通话,但存在方言上的差别。社会组织及文化上有大家族制,同姓不婚,姑舅表优先婚配,“夫兄弟妇”,盛行早婚及招赘,火把节,土葬垒坟,供祖先灵台,崇拜本主、山神、地母、观音,有巫师“西尼”等特点,故最终认定是民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纳西族称澜沧江边的白族为“那马”、傈僳族称白族为“勒墨”外,纳西族称大理、丽江的白族为“勒布”,傈僳族称大理白族为“腊本”,香格里拉的藏族称白族为“勒不”,贡山藏族称白族为“阿介”,而彝族各支系对白族的称呼更是复杂多样。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白语内部分为三个方言:南部方言以大理为中心,其下又包括大理土语和祥云土语,使用的人最多;中部方言以剑川为中心,其下又包括剑川和鹤庆两个土语;北部方言以泸水为中心,其下又包括“那马”和“勒墨”两种土语,使用的人最少。
历史上白族曾创制过“汉字白读”的“白文”,但未得到推广。
(三)云南的藏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古宗被识别为藏族,其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于丽江、贡山等地。
云南藏族自称“博巴”,在明清时期的云南汉族文献中被他称为“古宗”,纳西族称“古宗”为“古孜”,白族称“古宗”为“各弱”,彝族称“古宗”为“俄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藏族与纳西族、白族、彝族有过密切接触,民族关系较为复杂且紧密。
云南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年9月13日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是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卷帙浩繁的藏经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史地、天文、医学等的著述,还有许多文艺著作,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传说、故事也很丰富。许多从川、藏传入云南藏区的文学作品,经过本地区人民的加工,带上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著名的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迪庆也有流传。[181]
藏族造型艺术虽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并吸收了汉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文化,但仍然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归化寺堪称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它建造于清初,是滇康(西康)十三大寺之一,位于香格里拉县城北5公里处,占地五百亩,内有大寺、金瓦寺、八大“康参”等建筑。寺内还有世界著名的佛学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一套,计四百余函,以及历世达赖、班禅所念诵及供养的贝叶经。[182]
藏族男子服饰各地基本相同,肥大是其特点,头戴毡制的礼帽或皮帽,内穿短衣,外穿大领开右襟、一般无纽扣的长袍,藏语叫“初巴”,其长过身,穿着时,头顶衣领,使长袍仅及膝盖,扎上腰带,然后伸出头来,使上部“初巴”下垂,腰间可储物件。妇女打扮各地稍有差异:香格里拉妇女头梳三辫,有的带白羊皮和彩线制成的发圈,也有的包布帕或戴圆筒缕金帽,身穿长袍,外套领褂,下穿长裤,系白围腰,束花腰带,脚穿皮鞋或筒靴;香格里拉东旺一带,妇女爱梳三层辫,由几十根小辫组成一条大辫;德钦妇女打扮与西藏略同,上穿淡色长袍,外加深色坎肩,腰系色彩鲜艳的氆氇花围腰。妇女喜欢常在脸上涂酥油,以御风寒和防止皮肤冻裂。[183]
藏族一般居民房屋是一种就地取材,与地形紧密结合的建筑,平顶立方体是其一般特点,但香格里拉坝子因木材丰富,有以架木为墙的木楞房,也有的夯土为墙,屋顶多覆以木板,上压鹅卵石。藏族地区主产青稞、马铃薯,一般以青稞为主粮,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天不能缺少的饮料,吃糌粑时,和以酥油茶,手指拌匀捏成团而食。[184]
藏族家庭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的个体小家庭,但也残存着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习俗,几姊妹共招一夫或几兄弟共娶一妻,不过此比例不大。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社会上享有特殊的地位。藏族丧葬受藏传佛教影响,相信人死后会转世,故人死后要请喇嘛做法事超度。葬法有四种: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活佛、大喇嘛实行火葬,葬时用干柴油脂将尸体烧成灰,然后埋于高山顶上。天葬和水葬比较流行。每个村镇普遍有天葬场。土葬仅限于凶死或难产致死的妇女。[185]
藏族节日多与宗教有联系。例如,正月朝拜丽江玉龙雪山和宾川鸡足山。四月初一至初四是释迦牟尼成佛日,十月二十五日是黄教教主宗喀巴成道日,都要举行法会,燃灯庆祝。十二月三十日除夕,要举行盛大的“跳神”。香格里拉地区四月初十到五凤山祭山神,十五到山脚草地祭龙王。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云南藏语属藏语的康方言,由于内部有土语的差别,故香格里拉、东旺、德钦、维西等地又有方言差别,但彼此间语言都能相通。
(四)云南的哈尼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窝泥群体的各个支系被统一识别为哈尼族,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即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山区,其中以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最为集中。
历史上,在汉族文献中将哈尼族称为和泥,1950年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普洱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州的一些县区也有分布。国外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都有分布,越南的哈尼族自称“哈尼者”,有万余人,分布在中越老三国交界的莱州省、黄连山省;老挝的哈尼族自称“卡戈”“依戈”“戈”,有万余人,分布在老挝丰沙里省;缅甸的哈尼族被称为“高族”或“依高族”,自称“阿佧”(显然是把他称当作自称),有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掸邦东部景栋一带;泰国的哈尼族称为“阿佧族”,有33.5万人,主要分布在泰国清莱府和清迈府。[186]
哈尼族节日有传统的十月年、六月年,也仿汉俗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红河南岸及内地的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因而称十月年为大年。六月年也是个欢快的节日,红河地区称为“苦扎扎”,西双版纳地区称“耶苦扎”,时间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节期4~6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187]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相近,表明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哈尼语又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大方言区,其下又分为哈尼次方言、雅尼次方言、碧约次方言、豪尼次方言和白宏次方言,各方言之间通话困难。
(五)云南的纳西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么些各支系被统一识别为纳西族,其分布格局与民国时期差异不大,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88]其次分布于香格里拉、维西、宁蒗、永胜等市县。
纳西族从民族的自称看,内部有以下几个支系:“纳西”支系,人口最多,分布在云南的丽江县、维西县、永胜县,四川的木里县、盐源县。“纳日”(又译写为“纳汝”)支系,分布在云南宁蒗县,四川盐源县、木里县。“纳恒”支系,分布在云南宁蒗县北渠坝和永胜县獐子旦。“纳罕”(又译写为“纳汗”)支系,分布在云南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玛丽玛沙”支系,分布在云南维西县。“鲁鲁”(又译写为“路路”),分布在丽江塔城、鲁甸等地。
汉族称纳西族为“么些”“摩沙”,藏族称纳西族为“姜”,白族对纳西族的他称与汉族相同,傈僳族称纳西族为“罗木扒”,普米族称纳西族为“娘命”,香格里拉一部分纳西族被他称为“阮可”(又译为“若喀”)。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为以丽江坝区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以宁蒗为代表的东部方言。文字有祭司东巴用来写经书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和哥巴音节文字。
纳西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纳西象形文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古文字,《东巴经》中著名史诗《崇邦统》(创世纪,也译为“崇搬图”)、抒情长诗《鲁般鲁饶》(牧奴迁徙)和英雄史诗《东岩术岩》(黑白战争),是《东巴经》中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被人们赞誉为东巴文学的“三绝”。[189]
纳西族的家庭婚姻,多数地区已是父系个体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十分尊重父系亲族,但母系舅父也很受崇敬。在古代曾盛行过父子连名制。儿子分家有“幼子占祖房”的权益,也有轻视妇女的一些习惯忌讳。儿女婚姻全由父母做主,但婚前社交自由,盛行姑舅表和姨表优先婚,加上其他各种社会原因,在纳西族青年男女中,不时产生“殉情”的现象。泸沽湖周围地区的摩梭人,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在那里的母系家庭中,家长是年长辈分大的妇女,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子女从母居,财产也是母系继承制。在婚姻缔结上,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情侣)关系,由男子在晚间到女家过偶居生活,次日清晨返回自己母家。[190]
纳西族普遍信奉的东巴教(永宁又称“达巴”),是一种受藏族钵教(黑教)影响的原始巫教,崇奉多神,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均被视为神灵,非病死者及冤家仇人则视为恶鬼,凡遇疾病、婚丧、节日等都要请东巴念经。东巴没有寺庙,一般都是不脱产的农民。东巴教始祖名为丁巴什罗。纳西族地区又是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交汇的地方,红教喇嘛寺从藏区往南建到丽江为止,禅宗由内地往北传也到丽江为止,所以纳西族也信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还有信道教的,形成了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纳西族非常崇奉祖先,纳西族与彝族、白族等民族一样,也过“火把节”,唯丽江纳西族的火把节要过三天(农历六月二十五至二十七),白天进行对歌、串姑娘、斗牛,晚上点火把、歌舞或放“孔明灯”,别有风味。传统的节日还有每年二月八的“三朵节”。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为以丽江坝区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以宁蒗为代表的东部方言。文字有祭司东巴用来写经书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和哥巴音节文字。
(六)云南的傈僳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傈僳的不同部分被统一识别为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191]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
傈僳族的他称和自称是统一的,只是由于服饰的差别而称为黑傈僳(维西傈僳族)、白傈僳(永胜傈僳族)、花傈僳(保山、德宏等地的傈僳族)。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有5万多人分布在缅甸北部高原克钦邦的葡萄县、八莫以及掸邦的莱林、景栋,故有葡萄傈僳、八莫傈僳的称呼;泰国傈僳族有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清迈府、南邦府。
云南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的则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除怒江州外,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十分明显。
傈僳族把同一祖先的后代所组成的集团称为“初俄”(即氏族)。整个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尚保留着虎、熊、猴、羊、蛇、鸡、鸟、蜂、荞、竹、麻、茶等十多种氏族的名称,这些以动植物命名的氏族名称,同时又是该氏族图腾崇拜的象征。[192]
在现实生活中,家族及村社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傈僳语称家族为“体俄”,是在同一氏族之下逐渐独立发展起来的社会基层组织。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社组织,傈僳语称为“卡”,每个“卡”包括二至五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村落公社。每个村社都有一个公认的头人,他拥有调解纠纷、主持祭祀、公断事务、领导进行“械斗”和缔结盟约等权力。
1950年前,怒江傈僳族较为流行的“神判”形式有“抛血酒”(即由原、被告双方请一中间人,约好时间,杀一只鸡,把鸡血滴入酒中,然后洒在地上,如在短期内被告发生疾病或其他凶事,即为输理)、“吃血酒”(即由原、被告请中间人作证,杀鸡或小猪一只,把血滴入酒中,然后双方对饮血酒,在短期内被告遇有凶疾,即为输理,否则即为诬告,原告人要杀一只小猪向被告人赔礼)和“捞油锅”(即被告人要用手伸入煮沸的油锅或沸水中,将锅中的石块捞出,如手被烫伤,即认为有罪)。[193]
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是傈僳族社会的基本单位。儿子结婚后就与父母分居。幼子或独子则留居父母身边继承财产。傈僳族也盛行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内地傈僳族则大都崇拜祖先。不论内地或边疆,由于相信鬼神,举凡丧葬、节庆、疾病都要请巫师(傈僳语称“尼帕”)杀牲祭鬼。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傈僳族地区,所以有部分傈僳族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194]
傈僳族按照当地山川地形、时序物候的变化规律,创造了一套适应于当地环境和气候的自然历法。他们习惯于把一年四季划分为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醉酒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和盖房月(二月)等十个季节月令。[195]
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拉祜语、哈尼语、纳西语相近,内部分为怒江和禄劝两种方言,怒江方言内部又有两种土语,但总的来说方言间在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异不太大,这反映了民族内部的分化不大。
傈僳族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旺忍波创造的音节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怒江方言为基础,以碧江县语言为标准音,拟定了与汉语拼音相一致的拉丁字母文字。近年来,随着基督教在傈僳族地区的复兴,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又开始在信徒中使用。[196]
(七)云南的阿昌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阿昌被识别为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乡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两乡。此外,在芒市和龙陵县也有零星分布。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认为“阿昌”是他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再研究,认为“阿昌”是他称、自称相一致的,故统一称为“阿昌族”。当时识别的过程如下。[197]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主要聚居区在陇川的户撒乡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等乡。散处在梁河、腾冲、龙陵等地,缅甸克钦邦也有分布。民国时期一些阿昌铁匠到境外谋生,并逐渐定居在当地,使阿昌成了跨境民族。20世纪50年代,在实行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又有部分富裕的阿昌族群众由于不了解新政策,出逃到缅甸,其中一些一直滞留未归。盈江户撒的阿昌人自称“户撒”,腊撒的阿昌人自称“腊撒”,“阿昌”乃汉族对他们的称呼。
阿昌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种独立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与彝语和景颇族载瓦语有密切的关系。将盈江阿昌语与载瓦语的460个词汇比较,其中相同的有191个,约占41.5%。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盈江阿昌族手工业特别发达,擅长打制铁器,出现了专门的铁匠。阿昌族政治上长期受傣族土司统治,所以在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上,盈江阿昌族受傣族影响大;梁河阿昌族则多与汉族杂居,受汉族影响大,也进汉族寺庙烧香、敬神,供奉祖先。
盈江阿昌族虽然受傣族影响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傣族同,但语言不属壮侗语族而属藏缅语族,调查的1200个词汇中只借用汉语词汇89个,而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心理状态不一样,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傣族。梁河阿昌族受汉族影响较深,语言借用汉语词汇较多,调查的1100个词汇中,借用汉语词汇有380个之多,但他们仍然保有本民族的语言,而且在心理状态上也认为自己有别于汉人。在梁河阿昌语的1100个词汇中,除借用汉语词汇380个外,其余的720个词汇与盈江阿昌语比较,相同、相近的有333个,语法结构也大致相同,音系亦同,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语言两种差别较大的方言。盈江、梁河两地阿昌族除有共同的语言外,其余共同的固有民族特征分别受傣族、汉族的影响而大部分消失了。
正是因为固有的民族特征消失,所以梁河阿昌和盈江阿昌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愿意承认是同一个民族。[198]其后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两地阿昌取得共识,认定为单一民族。
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另有研究者认为,阿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阿昌语支(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彝语支),内部分为陇川、梁河、潞西三个方言。方言之间在语法上差异不大,但语音、词汇的差异较大,词汇中非同源词占30%~50%,彼此间通话有较大困难。民族语主要用于同一方言内。阿昌族还兼通傣语、汉语。方言之间通话或与其他民族交流则用汉语或傣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有些值得注意的变化,过去傣语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听、说傣语基本无障碍,但现在的年轻人汉语使用频率高于傣语,更能自如地使用汉语。[199]
(八)云南的基诺族
基诺族自称为“基诺”,他称最多的是“攸乐”,1954年民族识别时没有识别为单一民族,一直到197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识别为单一民族,在此之前,都一直叫“攸乐人”,“攸乐”应该是汉族对“基诺”自称的同音异写。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时,对基诺族的分布只笼统地说在西双版纳,具体来说基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乡,基诺乡周边的勐旺乡、勐养镇、勐罕镇、大渡岗乡也有散居的基诺族。
1978年对基诺族进行识别时认为:“攸乐人”即基诺族,无文字,无成文历史,共有一个基诺、汉、傣、布朗同出于一个大葫芦的神话。根据传说和巫师送魂路线分析,基诺人是从云南北部南迁到攸乐山的。基诺语属藏缅语族,语音结构接近彝语支和缅语支,但在语言、词汇、语法上有自己的特点,如基诺族曼雅寨方言同景洪市尼(哈尼)话词汇90%不同,语法上同凉山彝语、丽江纳西语、怒江傈僳语、澜沧拉祜语均有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男子头蓄发三撮,妇女穿短裙,戴大尖顶帽。其干栏长屋曾经住过一百余人的大家族。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并存,行独木棺葬,巫术与草药并用。从历史传说、语言、社会经济、文化传统上看,基诺族是由云南北部向南迁的藏缅语族的一支,尽管他们受傣、汉文化影响,但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在原始公社制后期发展阶段,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自身特点。例如,村寨中有寨老(“卓巴”老伙头)、寨母(“卓色”、老菩萨、大斋)等古老氏族的长老,保持有对偶婚和群婚残余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有共耕习惯等。基诺族老人们说:“从分天分地分界线时基诺人就同其他民族不一样,应当是一个民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兼顾本民族意愿,基诺族被识别为一个民族。[200]
基诺族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洛克乡和勐旺乡,以及勐腊县象明乡。
基诺族曾存在过一些父系大家庭的竹楼,巴亚寨卓巴白腊车一家曾4代78人住一竹楼,大家庭内共同劳动,集体消费,但这种父系大家庭的大竹楼至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呈现消亡趋势。[201]
基诺族男女十五六岁后要举行成年礼仪式。经过一番严肃和令人惊异的复杂过程后始得换上成年人的衣服,上衣绣上月亮形花徽,“通帕”(包)上也绣有花徽,从此才具有公社成员的资格,也才取得谈恋爱的权利,从此他们必须在公房内过夜。每年举行成年礼的青年男女年龄相当,其上下一两年间举行成年礼的青年便自然构成一个恋爱等级。但即便如此,年龄相当的等级间的婚姻也有一个自然过程。结婚之前的恋爱,通常有“巴漂”“巴宝”“巴里”三个阶段。“巴漂”是秘密的谈情约会阶段,“巴宝”是爱情由秘密转入公开的阶段,“巴里”是同居的阶段。只要同居之后双方的感情和睦,男子一早起来即为女家扫地背水,并向世人表示二人要结为夫妻,此后即请父亲或舅舅向女方父母求婚。通常女方父母必然答应,接着就约定婚期。因为婚姻是自由的,经过了爱情的三个阶段,所以婚后离异者不多。[202]
在汉文文献当中基诺族曾被称为“攸乐”“丢落”“三撮毛”等,而在傣文文献中被称为“卡诺”。据《江洪琐谈》记载:“泐语谓‘在’或‘居住’曰‘攸’,谓其族人曰‘卡倮’或作‘卡罗’及‘卡乐’。‘卡’之义为‘奴’、‘俘’,为被统治之异族之通称;‘乐’或‘罗’为其族名,故曰‘攸乐’人或‘攸罗’人,非正名也。”[203]
基诺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法结构与藏缅语族各语支基本一致,但语音和词汇则与彝语支和缅语支有对应关系,更多的与彝语支接近。由于分布在傣族文化包围之中,所以傣族的借词很多。基诺族历史上无文字,曾经有刻木记事,现通用汉语、汉文。
(九)云南的怒族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属福贡、泸水、贡山、兰坪等县,以福贡县最多。迪庆州维西县、西藏察隅县有零星分布,而缅甸境内的怒族比中国多,分布在缅甸克钦邦北部。
怒族的自称绝大多数都与“怒”有关,贡山县、福贡县的怒族自称“怒”“阿怒”或“阿龙”;福贡县、兰坪县的怒族自称“怒苏”(又有记为“诺苏”者,当为同音异写)、“若若”。怒族的他称有“弩人”“怒子”“怒扒”“察”“阿般”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识别中经广大怒族人民同意,定名为怒族。
怒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部分学者认为应归属到景颇语支中。方言差别很大,贡山怒语和福贡怒语二者之间很难通话,但贡山怒语和独龙语极为接近。由于历史的原因,普遍会说傈僳语。无本民族文字。
怒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婚姻制度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但突出的特点是配偶关系大都在同一氏族甚至同一家族内部进行。除亲生父母子女、亲兄弟姊妹之外,其他如从兄弟姊妹之间,再从、三从兄弟姊妹之间,甚至不同辈分之间均可结成配偶。历史上怒族也有多妻的现象,多妻者主要是氏族、家族头人和富裕户,最多者可有三个妻子,丈夫对诸妻称为大、中、小妻,怒语称为“米茂”“米拉”“米通”。中妻和小妻的地位略低于大妻。[204]
怒族的父子连名制主要存在于原碧江怒族中。它反映了世系的直系递承关系,同时更重要的是只有直系子孙才能享有本家族财产的直接继承权利,非直系的成员便被排除在这个财产继承权利之外。[205]
怒族的财产主要实行幼子继承权。原因是历史上怒族男女婚前性生活较为自由,因而长子不一定是婚生子,为了保持父系的直系血亲的继承权,从而确定了幼子的主要财产继承权。[206]
怒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三种,即原始的自然崇拜、基督教和天主教、喇嘛教。[207]怒族由于长期与傈僳族交往,受傈僳族的影响较深。
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但原碧江县及福贡县的怒语与贡山县怒语差异极大,在语法方面,贡山县怒语及福贡县怒语均有特殊的动词变化,但原碧江县怒语则无此种动词变化;贡山县怒语与上述两地怒语只有10%的词汇相同或相近,语言上亦无对应规律。[208]由于语言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有人推测:怒族中的“怒苏”(或“诺苏”)、“阿怒”与大小凉山彝族有渊源关系,可能由元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卢鹿蛮”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而“阿龙”有可能就是较早进入怒江的“土著”。[209]
(十)云南的独龙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俅人被识别为独龙族,独龙族自称“独龙”,是因独龙江而得名,但汉文史书中常称独龙江为“俅江”,故将独龙族他称为“俅族”。
“独龙”二字的发音应该是独龙语音的汉字译写,具体意义不详,并不是字面上“单独一条龙”的意思,因为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发现贡山县被他称为“俅族”“俅子”“曲子”的民族单位,自称是“都龙”,显然这是用汉字记音的结果。
独龙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江心坡、坎底及坎底西北的广大地区有数万人分布,被称为“日旺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从东边“太阳出的地方”迁去的。他们的语言、民族传说、原始信仰、生活方式等都与中国独龙族完全相同。
独龙族现在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河谷,约有10%的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两岸。此外,在维西齐乐乡的“俅扒卡”村还有几十户独龙族,是唯一居住在澜沧江边的独龙族。
在独龙族的婚姻制度中,存在着改变了形式的类似“普那路亚”婚姻的一种群婚制残余,独龙语称为“伯惹”,即在固定的开婚集团中,甲氏族的一群兄弟与乙氏族的一群姊妹可以同时或先后结成配偶关系。因此,在独龙语中“伯惹”就是一群兄弟和姊妹的婚配。这种开婚集团的特点是:在两个固定的开婚氏族中,甲氏族的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可以成为乙氏族每一个成年女子的丈夫,而乙氏族的男子却不能娶甲氏族的女子为妻,必须娶丙氏族的女子为妻,这是为了防止血统倒流,从而形成了氏族环状外婚集团。因此,在独龙语中,两个通婚集团的男子均称为“楞拉”(丈夫、男子);一切女子均称为“濮玛”(妻子、女人),这就构成独龙人原始群婚制的基本形式。这种氏族环状外婚制的具体婚姻形式是对偶婚,即一群男子在诸妻中有一个是主妻,而其他人只是同宿关系或小妻。[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许多独龙族老人还能指点某处岩洞是某氏族群居的住所,也能较详尽地叙说当时住岩洞的生活情景。后来,一些地区的独龙族为了避免岩洞的潮湿和防御野兽的侵袭,陆续又从岩洞里搬到树上建巢而居。清末,夏瑚在巡视独龙族聚居区时,曾对当时那一带的住房和巢居的情况有以下如实的记述:“伯江尤为地广人稀,该处山多蕉竹、董棕、藤竹之类,房屋概以竹构成楼,离地三五尺不等,上覆茅草,聚族而居,中隔多间,每间即属一家,每房屋有多至十余间、二十余间者;且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考其巢居之由,在昔野兽较多,白昼且将啮人而食,逮晚则成群入室,抵御无方,故其先人创此巢居,以避虎患,近则杀人拉人,所在恒有,亦仍以巢居避患为乐;有就地以居者,必其族大丁繁也。”北部受藏族影响多是用木椽架墙,上覆以砍刀劈开的木板为“瓦”,有的也盖茅草,内铺木板或编制的竹篾笆为“楼”。上层住人,下养牲畜。无论是木垒房或草房,在通道的两头设门,门下有一根独木梯供上下出入之用。[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群众的衣着也极其简朴。据清代道光《云南通志》《永昌府文征》《丽江府志》载,当时独龙族“男女披发,着麻布衣裤,跣足,妇女耳缀大铜环,衣亦麻布为之”。“男女均散发,前垂其眉,后披其肩,左右则盖及耳尖,稍长则以刀截之,不知用剪。两耳皆穿或系双环,或系单环,或以竹筒贯之。不知缝纫之法,男子上身仅用麻布一方,下身亦仅以麻布一块,用于臀股前后,遮羞而已。女子则以长麻布两方,自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抄者,腰际以绳系紧贴肉,遮其前后,自右抄左者,则披脱自如。男子左佩利刃,右系篾箩,女子头面鼻梁两颧及上下唇均刺花纹。又男女颈项皆悬砗磲烧料等珠为饰,有悬至数十串者。”这些记叙,反映了20世纪初直到50年代前夕独龙族男女的服饰状况。[212]
处于雪山深谷的独龙族地区的交通状况在《云南北界勘察记》《俅江纪程》中有如下记载:“俅人不知为船以渡。只用篾索之根,平系两峰,虽以木槽溜梆,衔索系腰,仍须手挽足登,方能徐渡。”“两岸地势险峻,路亦崎岖,且丛树横生,阴湿异常。至一处则有石突出江边,故须越过此石,用木条架成梯形,依此石攀登而上,甚滑也。”这即是当地称呼的“天梯”。又说独龙地区“森林蔽天,路极陡隘,俅子行时,削竹竿成矛,以其尖戳地仗而行之。其右手则持刀,为剁砍蔽路之树干”。这些记载反映了过去独龙族各村寨之间与内地之间,交通极其艰险、道路崎岖难行的实际情况。
独龙族没有文字,历来都是用木刻和结绳来记事或传达信息。木刻大多用于传递察瓦龙土司的命令和本民族交往之间的记事,个别也有作为结婚财礼的凭证。在记事表意的方式上,独龙族人民也普遍习惯用结绳记事的方法。
独龙族妇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保留文面的习俗。按世俗的习惯,凡女孩进入成年期(一般是年满十二三岁)都必须文面。由于地区和爱好的不同,文面的图案、纹型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上江(指独龙江上游)女子,头面鼻梁两颧上下唇,均刺花纹,取青草汁和锅烟揉擦入皮肉成黑蓝色,洗之不去”。下江(指独龙江下游)一带女子面纹,只鼻尖刺一圈,下唇刺二三路不等。有的地方“女子仅颚部刺以黑花,并不满脸刺也”。各地文面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文面时,先用竹签或树刺蘸锅烟灰在脸部描好纹型,待墨迹干后,刺纹者一手持竹针,一手拿拍针棍沿纹路打刺,每刺一线即将血水拭去,紧接着敷以锅烟灰拌和的“墨汁”,经过几天之后,创口脱痂,此时肉皮上即呈现黑色和青靛色的斑痕,便成了永远擦洗不掉的面纹。在原始社会里,某些氏族或部落常常把面刺青纹看作是美和区分氏族的象征。可是,具体到独龙族人的文面来说,也有作为逃避藏族土司强掳为奴的功能与目的。[213]
独龙族最热闹、隆重的仪式是“剽牛祭天”。庆典开始时,由主持年祭的家族长或巫师把牛拴在广场当中的木桩上,然后由妇女们把珠链挂在牛角上,并以麻布披盖于牛背,待其他祭品均按一定的方式摆好后,再由主祭人点燃松明和青松毛,面向东方叩头念祝词。当祭礼进入高潮时,由一个勇敢的猎手手持锋利的竹矛,对准牛的腋下猛刺过去。这时,广场上的人群自动结成圆圈,敲起铓锣,挥刀舞弓,欢快地跳起牛锅桩舞。牛剽倒后,人们迅速把它分割成若干块,当即用大锅把肉煮熟,凡参加庆典的男女老幼都可平均地分得一块,大家欢聚一起边唱边饮,共祝人畜兴旺,祈愿来年粮食丰收。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语和景颇语、珞巴语、僜人语比较接近,贡山怒语与独龙语基本相通。由于独龙族长期与外界交流不多,语言接触少,发展缓慢,具有藏缅语活化石的特征。独龙族过去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缅甸“日旺人”创造了一种文字。1979年,中国独龙族在“日旺文”基础上改制了拉丁文拼音文字,但使用不多。
(十一)云南的景颇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头被识别为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古岗乡。此外,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也有少量散居。
景颇族内部有众多的支系,其中景颇支系的名称被作为各支系的统称,故现在才把景颇作为各支系统一的称谓。
1954年进行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调查到景颇族有“景颇”“载哇”“浪义”“喇期”“高日”“波罗”等自称,他称只有“山头”。显然,当时的调查还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景颇族的研究更加深入,学术界有了一个基本的识别(但也有许多不同看法),即基本上认为中国境内的景颇族有四个主要的支系。[214]
第一,自称“景颇”的支系,他称有“石车”“颇”“颇光”“颇瓦”“亢”“老亢”“大山”,分布在云南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
第二,自称“载瓦”的支系,他称有“阿几”“小山”“阿茶”“乍沃”“载沃”,他称中的“乍沃”和“载沃”应该是与自称相同的“载瓦”的同音异写,也被作为他称。“载瓦”支系分布在芒市县、梁河县、陇川县。
第三,自称“喇期”的支系,他称有“喇奚”“茶山”“勒施”“勒奚”,显然一些他称也是自称的同音异写。
第四,自称“浪峨”的支系,他称有“马喇”“喇龙”“浪”“浪速”“阿茶”“莫汝”“勒浪”。
缅甸也有大量的景颇族,被称为“克钦人”,估计有70万人;印度的阿萨姆邦有几千个景颇族人,被称为“新福族”。[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带有歧视性的称呼,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景颇族。
景颇族现在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泸水县的片古岗乡,少数散居在保山市的腾冲、临沧市的耿马、普洱市的澜沧等市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景颇族文化最有特点的是单方面的姑舅表优先婚,即舅家的女儿生下来就是姑妈家的儿媳,相反,姑妈家的女儿是绝不能嫁给舅家的儿子的,这是景颇族的“血不倒流”的婚姻规则。实际上,婚姻集团是以姓氏为基础的,并不局限于家庭,这就形成了景颇族社会中所谓的“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关系。“姑爷种”姓氏的男子可以娶“丈人种”姓氏任何一家的女儿。这种婚姻关系一般要三个姓氏才能联结成环状婚姻系统,实际上,一姓氏可与三五个其他姓氏结成“姑爷种”或“丈人种”的关系。[216]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内部有景颇、载瓦两个大的方言,但景颇方言和载瓦方言难以相互通话。文字也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但使用不广泛。
(十二)云南的普米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西番被识别为普米族,主要分布在兰坪县和宁蒗县。此外,在丽江、永胜、维西、香格里拉等市县也有少量分布。
普米是本民族的自称,由于不同地区的普米族语音上略有差异,所以宁蒗县的普米族自称“普日米”或“拍米”(又记为“塔米”);永胜、兰坪、丽江的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米族也有他称,藏族和纳西族称他们为“巴”“博”(又记为“玻”),彝族称他们为“窝珠”,傈僳族称他们为“流流帕”,汉族和白族称他们为“西番”。[217]从1960年10月开始,正式确定用自称“普米”作为统一的族称。
普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永胜县、兰坪县、维西县海拔2000~3500米的高寒山区和半山区。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长7米,宽4米,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竖一根方柱,叫“擎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有祖先神灵护佑的意思。屋脊架“人”字形横梁,以木板盖顶。四周墙壁多用木料重叠垛成,当地俗称“木楞房子”。[218]
普米族男子的服装各地大体相同,穿麻布短衣和宽大的裤子,披白羊皮领褂。比较富裕的人,穿氆氇和毛呢大衣,膝下用布、毡裹腿至踝。佩刀系囊。大多赤脚。兰坪、维西一带的普米族妇女,喜穿青、蓝、白色大襟短衣,外着色彩鲜明的黑、白、褐色的坎肩小褂。穿长裤,腰系绣花飘带的围腰布。编发十二辫(现省为二股),缀以红白珠子十二双,耳坠银环,手佩镯圈,也有在项间挂着珊瑚玛瑙串珠的。节日和婚礼穿花鞋,平时也多跣足。宁蒗、永胜的普米族妇女喜包大头帕,编发羼扎牦牛尾和丝线盘于头顶,以粗大为壮观。穿大襟衣,着百褶长裙,用宽大而染有红、绿、蓝、黄色的彩带束腰,背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显得美观大方,又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219]
普米族有本民族的节日,主要是“过大年”“大十五节”“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日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有密切联系。
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有学者认为属羌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南部方言以云岭中段的拉巴山区保存最完整,这里是普米族最集中的区域,位于云南兰坪县、丽江市、维西县交界处,几十个村庄8000多个普米族人相邻而居,故语言文化习俗得以延续。而定居在拉巴山对面雪盘山的另外8000个普米族人,因长期与白族、傈僳族杂居,普米语言基本消失,通用白语和傈僳语。北部方言区在云南宁蒗县永宁乡一带,与四川“西番”语同属一种方言,宁蒗普米语基本保持完整,仅有500多人生活在高寒山区与彝族杂居的普米族被彝化。[220]宁蒗的普米族,曾用藏文拼写普米语,记录历史传说和民间歌谣,但流行不广。
(十三)云南的拉祜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倮黑被识别为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东西两面的普洱市、临沧市。此外,西双版纳州、玉溪市、红河州的各县也有分布。
拉祜族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分布。缅甸拉祜族有拉祜纳、拉祜西、拉祜尼(红拉祜)三个支系,当地其他民族称他们为“么舍”。据说“么舍”出自缅语,意思是“猎人”,缅甸么舍族有80000多人,分布在掸邦东部广大地区。泰国么舍主要有拉祜纳、拉祜西、拉祜尼、拉祜南韦四个支系,有15000多人,主要居住在北部清莱府、南邦府、清迈府。老挝的拉祜族被称为“么舍”“卡归”,有15000多人,分布在琅南塔省、丰沙里省。越南的拉祜族名称不变,约有6000人,聚居在莱州省。[221]
拉祜纳妇女服饰在彝语支各族中是独特的,它保留着南迁以前北方服饰的特点。妇女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长长地垂及腰际。穿开衩很高的长袍,右襟、衣领周围和衩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的布块或布条,沿衣领及开襟处,还嵌上许多雪亮而整齐的银泡,内穿花格长筒裙,格内缀有素美雅观的彩色图案。平时多赤足。[222]
拉祜族以大神厄霞为守护神。据传说,厄霞是创造宇宙人类,主宰万物,执掌人们祸福吉凶的大神,因而被供奉在拉祜族村寨后方被视为神圣的禁区的原始森林中。清代初叶,大理名僧杨德渊和他的弟子到拉祜族地区传播汉传佛教,并很快被当地民族所接受,在双江、澜沧等地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局面。随着汉传佛教的传播,汉族的佛教经典、历法、草医药、水稻种植技术和牛耕技术,广泛地传入拉祜族地区。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云南省拉祜族内部分为拉祜纳和拉祜西两种方言,方言间基本可以通话。无本民族文字。
(十四)云南的壮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僮僚群体被识别为壮族,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其中以广南、富宁、砚山、丘北等县较多。此外,在红河、昭通、曲靖、楚雄、大理等州、市也有分布。
经过识别调查研究,“沙人”“侬人”“土人”“天保”“黑衣”“隆安”“土佬”等族体与广西壮族居地相连,接触频繁,自称相同,语言互通,都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经济往来密切,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大致相似,相互通婚,关系密切,都认为老家在广西,同是一个来源,同是一个族体。从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诸特征来看,上述七个族体都不足以构成单一民族,而是僮族(壮族)的支系。
因此,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的壮族各支系都统一称为“僮族”,由于“僮”在历史上有许多种写法,含义不清,容易引起误会。所以,196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改“僮”为“壮”。从此,壮族便成为各地区壮族人民一致接受的族称。
云南省的壮族现在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此外,红河、昭通、曲靖、楚雄、大理也有散居。(www.xing528.com)
壮族地区纺织工业和工艺美术也颇发达。壮族妇女善于“种棉纺织”,所织壮布和壮锦具有悠久历史,风格别致的“点蜡幔”(斑布),也是壮族人民的一种著名纺织工艺品。[223]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住,在此期间,当地俗称“不坐家”或“不落夫家”。[224]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云南壮族“土佬”(或称“土僚”)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其余的“侬”语等皆为壮语南部方言。历史上曾有过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土俗字,但未通用。
(十五)云南的布依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仲家被识别为布依族,“布依”是布依族自称的汉字译音。布依族在云南主要居住在罗平、富源两县。另外,在师宗及红河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1954年民族识别的时候尚未对布依族进行调研,所以还没见到有关布依族的识别材料,当时是把他称为“仲家”的民族群体识别到壮族之中,而“仲家”就是布依族的他称。
因为上述历史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常将云南文山壮族、富源水族、罗平布依族混淆。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以普查为契机,进行了新的民族识别工作,正式将居住在罗平县南部、东南部地区八大河、黄泥河、块择河、多依河区域等历史上被他称为“沙人”“仲家”的民族确定为布依族。[225]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无本民族文字。由于明清以来与汉族接触频繁,普遍以汉语、汉文作为交际工具。
(十六)云南的水族
宋代以来,一直到元、明、清时期,水家主要分布在贵州与广西交接的地区,被称为“水苗家”或“水家”。云南的水家系从贵州迁徙而来,主要居住在与贵州交界的几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水家被识别为水族,云南的水族主要分布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此外在彝良县也有少量分布。
在1954年的民族识别调查研究中,水族中的一部分被识别到壮族之中,另一些则被放到“未明族系民族”之中。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将分布在曲靖市富源县古敢乡自称为“水家”“水户”“老户”的民族群体,最终识别为“水族”。但也留给民族研究者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云南水族是从贵州迁入的,他们与祖居地的水族是一个整体,生产生活完全相同,无任何区别。而1982年贵州兴义地区改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后,便将兴义地区所有的水族全部归为“布依族”,这样做的结果使1982年以前世代居住在黄泥河流域的贵州水族改称“布依族”,而云南富源古敢乡的水族仍然称为“水族”,人为地造成了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内,便识别为不同的“民族”这样的历史问题。这是值得深思的,也是民族识别中不从民族的整体情况来思考,而是各个行政单位各自为政进行识别所造成的后果。[226]
云南省的水族现在主要聚居在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两岸的坝塘、热水塘、古敢等19个村寨。富源县古敢乡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水族乡,辖古敢、补掌、沙营三个村,与贵州兴义市接壤,乡政府距离富源县城124公里,而距离兴义市仅20公里。此外,彝良、宣威也有少数水族人口散居。
历史上,富源水族构楼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特点是“人住楼上,牛羊豕犬栖其下”。现在已普遍改住地屋,房屋多为木石结构,也有木结构的。
头帕(俗称“包头”)是富源水族男女共同看重的衣饰,一般要自纺、自织、自制。富源水族的主食有大米、苞谷、麦子。水稻分黏、糯两类,每类各有若干个品种,较有名的土产为“毛道米”“细白糯”。水族饮食喜欢酸、辣,主要有糟辣酸、泡辣酸、磨辣酸、腌菜酸。
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即氏族外婚)为主,过去多为单线姑舅表婚,一般不与外民族通婚。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前也偶有妻姊妹现象)。富源水族供祭祖宗之风盛行,但受汉族道教影响较深,堂屋供奉除祖宗外,还供奉关圣帝君、灶王府君、福禄财神、五谷神农大帝等。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云南水族很早就接受了汉文化,加之又有大量汉族融合到水族中,所以已经普遍使用汉语、汉文,目前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讲一些本民族语言。从现在水族保留的墓碑及家谱来看,至少在清代,汉文化影响已很深,因此墓碑和家谱都是用汉文来书写。1989年在古敢水族乡调查时,仅在都障村发现一个78岁的朗姓老人,还能说几十个简单的单词,这些单词多与祭祀有关,其余的水族已都不会讲水语了。1994年,这位老人病故,水语在云南水族中已基本消失。
(十七)云南的傣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摆夷群体被识别为傣族。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时,了解到傣族有“傣仂”“傣那”“傣绷”“傣卡”“傣赛”等自称,但没有写出具体的他称,经过后来进一步调查,认为傣族主要的自称支系有四个:[227]自称“傣仂”的支系,他称为“水傣”“水摆衣”(或“水摆夷”),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自称“傣那”的支系,他称为“旱傣”“旱摆衣”(或“旱摆夷”),主要分布在德宏州、腾冲县;自称“傣绷”的支系,他称为“摆衣”,分布在孟连县;自称“傣雅”的支系,他称为“花腰傣”“花腰摆衣”(或“花腰摆夷”),主要分布在玉溪新平县、元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他们的自称“傣”而定族名为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其他如景东等30余县也有分布,值得强调的是在金沙江中游两岸的武定县、禄劝县、永仁县、大姚县也有傣族散杂居。
傣族还是一个跨境民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泰族都与中国的傣族是同源民族,甚至就是同一个民族,因为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在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被分成了不同的民族。
在西双版纳地区,家族神、社神、部落神都同时存在。每个独立的个体家庭都有家神,称为“丢拉很”,供奉在每个家庭里。除此之外,每一个家族还有共同的家族神,称为“丢拉哈滚”,往往是本家族的祖先,供奉在本家族最老的家庭中或该家族公共修建的小房中,由家族长主持在全家族范围祭祀。西双版纳农村公社保留比较完整,每个村社都有自己的社神,称为“丢拉曼”,也称“披曼”,是一个村社的保护神。傣族还把他们居住的村社比作一个人的躯体,有灵魂,也有心脏。每个村寨的中央都有“刚曼”或称“宰曼”,就是寨子的心脏,往往以巨石、大树或用竹排围成的土台为标志,竖立或更换“宰曼”也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每年都要进行。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共有30多个勐,每个勐都有一至几个勐神,傣语称为“披勐”,也称“丢拉勐”。勐神就是部落神,传说是该勐最早建立时的英雄或领袖人物,可能就是部落酋长的化身。[228]
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见大蛇也要叩头,认为大蛇会变成龙。龙神、龙树都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春耕前进行祭祀,由村寨中公推的寨老主持。[229]
“毫瓦萨”和“奥瓦萨”是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译为开门节和关门节,就其本来意义应译为进斋节和出斋节,分别在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十五日(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和十月)举行。在这两天,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从进斋到出斋的三个月里,正值雨季来临,气候炎热,稻秧已经栽完,农事活动很少,佛教便利用此机会传经说道。
傣族及其先民都有文身和染齿的习俗,故历史上有金齿、漆齿、绣脚、绣面之称。文身是一种古老风俗,也与成年礼有关,多为男子所为。男子自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由父母请人施术。人们通常只在手、足处刺几个文字或一束小花,有人则从膝至胸、自腰至腿皆刺满各种图纹,认为文身越重,越表示美观和勇敢,也更易引起异性的爱慕。[230]
(十八)云南的布朗族
1954年进行民族识别调查时,布朗族已列为当时的一个单一民族,自称“布朗”,他称“濮曼”。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各地“布朗族”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临沧镇康县的布朗族自称“乌”,澜沧县的布朗族自称“翁拱”;他称又因各民族的不同而有不同,傣族称布朗族为“满”或“曼”,哈尼族称布朗族为“阿贝”或“阿别”,拉祜族称布朗族为“卡坡”或“满”,汉族历史上称他们为“扑子蛮”“蒲蛮”“蒲人”等。布朗族还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缅甸、泰国、老挝都有分布,在缅甸被称为“拉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蒲满被识别为布朗族,布朗族大部分散居在保山、施甸、昌宁、双江、云县、镇康、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市县;比较集中的分布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勐满、勐岗等山区。此外,南涧、景东、景谷、思茅(今普洱)、景洪、勐腊等县市的山区亦有少量分布。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亦有人认为属布朗语支),内部分为布朗方言和乌方言,前者为勐海布朗族使用,后者为临沧、普洱两市下属各县布朗族使用。由于布朗族在历史发展中受傣族影响较大,有许多人会讲傣语,故布朗语中便有了傣语借语。
1954年进行民族调查研究时,发现了分布在西双版纳被他称为“插满”(或“岔满”)的民族群体,随着调查的深入,知道“插满”就是“克木人”的他称。[231]但当时“克木人”仍没有最终确定到底是一个单一民族还是哪个民族中的支系。现将《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一书中关于克木人的识别问题综述如下,因为他们的观点比较能说明一些问题。[232]
克木人跨中老、中越、中缅边境而居,并有少数分布在泰国北部和柬埔寨北部山区。
中国的克木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和景洪两县市的南部平坝、丛林和山麓地带。
经过识别,认为克木人是一个有特点的民族群体,具体为以下几点。
历史文献记载的线索:据初步考证,认为克木人是濮人的后裔,《蛮书》卷4记载的“茫蛮”,应该是克木人及其支系户人、莽人的最早称谓。
历史传说:勐腊的克木人自称是当地的世居民族,而景洪的克木人则传说是从缅甸随着出嫁西双版纳的公主陪嫁而来的。这个传说一方面也说明克木人的一部分很早就居住在勐腊,另一方面也说明同时有其他克木人从缅甸迁入,克木人的分布区是较广大的。
传说历史上的克木人是十分强大的,曾拥有一支一万梭镖、十万硬弩的军队,建立过自己的京城,开创了勐腊磨歇盐井,在尚岗建立了繁荣的市场。现在在勐腊天峰山上的水井、山下丛林中的佛龛和石像、石猪槽、石烟嘴等,传说都是与克木人先民有关的遗址和遗物。
克木人曾开凿过磨歇盐井,这是西双版纳八大盐井中品质最佳者,南方境外的“交人”曾为了抢占盐井而入侵勐腊,被强大的克木人赶走。
经济生活:历史上克木人主要种旱地,也种少量水田。克木人的生产劳动以家庭为单位,农作物品种不多。狩猎、采集、捕鱼也是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
语言:克木人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克木语同佤语、布朗语、德昂语、户语和莽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民族称谓:“克木”是“克木人”的自称,他称为“卡克木”“岔满”“插满”“查马”“拉莽”,但都有一定的贬义。
克木人的支系克比人的自称是“phsing”,“克比”是他称。
克木人与克比人互称“德莫厄”,意思是曾在一起生活过,后来分开的同源兄弟。
姓氏与图腾崇拜:克木人有自己的姓,它所代表的意义在克木语中都是动植物名称,过去克木人各氏族都有禁止捕捉和接触这些动物、植物的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克木人的先民相信各个氏族与某些动植物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故将之视为氏族的保护者与图腾标志加以崇拜。
婚姻:克木人实行氏族外婚,但是舅舅之女与姑姑之子可以通婚。近年来,还出现了少数村寨婚,即分属两个克木人村寨间的同氏族内的通婚。老挝克木人的婚姻是从夫居,西双版纳的是从妻居。
宗教:克木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但景洪克木人则还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祭祖是克木人最大的仪式。
综合上述研究,1960年,云南省民委民族识别综合调查组提出,“插满”在古代即定居西双版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从自称、历史、民族心理素质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克木人具有单一民族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考虑识别为单一民族。
1980年,勐腊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岔满”人识别座谈会,座谈会提出“岔满”人自称“克木”,它不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或其他民族的支系,而是一个单一民族。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关于“岔满”(自称克木)人民族识别的报告,报告提出根据民族构成条件,党的民族政策和“名从主人”的原则,应该承认“岔满”人为单一民族,族名定为“克木族”。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有关部门内部已确定克木人为单一民族,但有人却认为克木人应归并入布朗族为宜,于是关于克木人的族属问题又一次被放了下来。[233]
克木人在1989年统计时有1368人,而东南亚的克木人比较多,约有50万人。[234]2009年,生活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的克木人,其人口3291人。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克木人归属布朗族。[235]持续了50多年的克木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了克木人外,还有芒人(也称为莽人)的识别问题。芒人集中居住在金平县勐拉区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雷公打牛4个村子的高山箐林地带。[236]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就曾在西双版纳以外的金平县发现了“岔满”,并且将两地的“岔满”视为同一个民族。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但“芒人”是克木人中发展比较缓慢的支系,既没有接受佛教文化,也没有受傣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是缓慢地在中越边界的金平县山地丛林间发展着。“芒人”的自称为“芒”,但他称为“岔莽”,即“岔满”的同音异写,经云南省1990年识别,将“芒人”归为克木人的一个支系。
1988年统计芒人有463人,分布于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乡中越边境线上的几个村子里。在越南境内有70万人(1982年统计)。两部分芒人居住区域山水相连,关系密切,彼此通婚。[237]2009年,生活在红河州金平县的芒人达681人,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芒人归属布朗族。[238]持续了50多年的芒人的民族识别问题顺利解决。
(十九)云南的德昂族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时,没有将德昂族识别为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将德昂族(当时他称“崩龙”)放在待识别人群之中。之后识别为“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崩龙族正式更名为德昂族。德昂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和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军弄乡,此外在瑞丽、梁河、陇川、保山、永德、耿马、澜沧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德昂族自称“德昂”,内有三个支系:自称“饶买”的支系,他称“黑崩龙”,分布在陇川、镇康、耿马等县;自称“饶进”“昂”“曩”的支系,他称“红崩龙”,分布在芒市;自称“饶保”“布雷”的支系,他称“花崩龙”的分布在芒市、梁河县,他称“白崩龙”的分布在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
缅甸的德昂族仍被他称为“崩龙族”“德楞人”,人口有20余万人。[239]
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内部又有“别列”“梁”“汝买”三种方言,由于分布在傣族人口众多的地区,故受傣族影响较大,语言中有一些傣语借词。
(二十)云南的佤族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初步将佤族称为“卡佤族”。“卡佤族”有自称“佤”“布饶”“布喇”“卧”,有他称“卡佤”“本人”“腊家”等。显然当时是以他称“卡佤”来作为族称,但“卡佤”的“卡”在傣语中是奴隶之意,故不适合以“卡佤”作为族称。因此,在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去掉“卡”,正式定名为佤族。
佤族内部有三个支系,其分别是:自称“佤”的支系,同时还自称为“佤鲁”“土佤”“阿瓦”,他称为“滚拉”“本人”,分布在镇康县、永德县;自称“布饶”的支系,同时还自称为“布饶克”“布喇”“拍窝”“阿维”,他称有“布忍”“佤约”“克”“腊家”“滚菜”“拍啦”,分布在耿马县、双江县、沧源县、澜沧县;自称为“卧”的支系,同时还自称“土卧”“阿卧”“阿佤菜”“勒佤”,他称为“滚菜”“阿佤”,分布在西盟、孟连等县。
佤族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和泰国,多称为“拉佤”。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两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其余散居在耿马、孟连、双江、永德、镇康、腾冲、施甸、勐海、梁河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佤族各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一致。居住镇康、永德地区的佤族,较早地接受了傣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成了佤族的先进部分,已经进入地主经济阶段。阿佤山边缘地区的耿马、澜沧、孟连、勐海,以及沧源的大部分佤族受傣族影响较深,已发展到封建领主制。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和沧源、澜沧的一小部分佤族受傣族、汉族的影响不深,到20世纪50年代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三种情况下的佤族,以阿佤山边缘区的人数最多,镇康、永德地区的最少。而佤族特点最突出的是西盟地区。[240]
佤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内部又分为布饶克方言(又称岩帅方言)、阿佤方言(又称马散方言)、佤方言(又称孟汞方言),其中以使用布饶克方言的人最多。
(二十一)云南的苗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苗族各支系被统一确认为苗族,全省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其中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市为最多。此外,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曲靖等州、市也有分布。
据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苗族有众多的自称:蒙豆(他称为白苗)、蒙是(他称为素苗或青苗)、蒙瓜(他称为青苗)、蒙陪(他称为花苗)、蒙绸(他称为红头苗)、蒙刷(他称为汗苗)、蒙刹(他称为汗苗)、蒙石阿(他称为汗苗)。不管自称、他称如何,在自称中总带有一个“蒙”字,他称中总带有一个“苗”字。这种现象说明,同一个民族的不同部分由于某种原因长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便形成了不同的支系,苗族的情况便是如此。
云南苗族虽然居住分散,但主要是分布在以滇东南和滇东北为主的地区。滇东南多为喀斯特地貌,因长期受到地表径流的冲刷切割,表面显得支离破碎,而较晚才到达这里的苗族在特殊地形的限制下,便形成了分布散、支系多的特征。再由于生产方式的特殊原因,有一部分苗族越过国境,进入老挝、越南和泰国,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的几十万人苗族,实际上与云南南部文山州、红河州的苗族属于同一民族群体。二战以后,一部分苗族还进一步从东南亚移居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云南的苗语又属川黔滇方言。无本民族文字。
(二十二)云南的瑶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瑶人被识别为瑶族,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其中以富宁、麻栗坡、马关、广南四县较多。另外,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金平、河口等县,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思茅地区(今普洱市)的景东、江城、墨江等县都有分布。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对云南瑶族的调查似乎不太全面,只知道有自称“孟”“秀”、他称“瑶”的民族单位。而瑶族的自称是很多且复杂的,据语言普查结果,全国各地的瑶族有自称28种,以“棉”(音棉)或“勉”、“门”(吉门)等发音相近的自称最普遍,此外还有“布弩”“炳多优”“瑙格劳”“拉珈”等。瑶族自称之所以复杂,与瑶族内部各支系日常使用语言的差异有关。一般来说,语言相同或相近,自称也就大致相同;若语言不同或差异大,自称也就不同。当然,瑶族来源的多元、各支系分离性的迁徙、各支系长期的相互隔绝也都是原因。[241]
瑶族的他称是“瑶”,但其他民族根据瑶族不同的各特点又有新的他称产生,如:有“盘王”(即槃瓠)崇拜的称为“盘瑶”或“盘古瑶”;种植和使用蓝靛的叫“蓝靛瑶”或“山子瑶”;有的因背背篓而被称为“背篓瑶”;以游耕为生计方式的叫“过山瑶”;因服饰特点而有“红瑶”“白裤瑶”“花篮瑶”“顶板瑶”;以居住地命名的有“东山瑶”“西山瑶”“八排瑶”“平地瑶”等。
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南方6省区。由于历史上的战乱、游耕生计方式的原因,瑶族跨出了国界,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瑶族作为难民从东南亚移居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瑞典乃至非洲国家。[242]
云南瑶族有8个自称支系[243]:自称“亚”的支系,他称“过山瑶”“山瑶”,分布在文山州和红河州各县,以及景东县、勐腊县;自称“龙勉”的支系,他称“大板瑶”“板瑶”,分布区与“亚”支系同;自称“秀门”或“全门”的支系,他称“蓝靛瑶”“靛瑶”,分布区与“亚”支系同;自称“秀”的支系,他称“平头瑶”,分布在红河州各县;自称“黑尤孟”的支系,他称“红头瑶”,分布在红河州各县;自称“龙门”的支系,他称“沙瑶”,分布在河口县;自称“节目”的支系,他称“山中人”,分布在河口县、屏边县;自称、他称都是“半孟”的支系,分布在河口县、屏边县。
瑶族的“度戒”(或称“过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每个男子通常在八九岁到十六、十九、二十二岁时,都要举行一次“度戒”仪式。“红头瑶”称之为“度鳃”,“蓝靛瑶”称之为“栽奢”,“沙瑶”称之为“在”,富宁部分瑶族称之为“者三”。“度戒”有戒师主持,先由戒师看“大同书”、二十八宿,六十甲子以择日举行。“度戒”仪式有“大度”“小度”或“度天戒”“度地戒”之分。“大度”通常由7个戒师主持,“小度”通常由5个戒师主持。“度戒”期间,该男子须在戒师家吃、住,不能出门,不可见天,走路时须戴帽低头,除戒师之外,他人不得与之讲话,不得吃油荤食物。入夜,方由戒师传授各种宗教仪礼和课目,如背诵宗教经典和本民族、本家族的历史等。“度戒”仪式在村寨附近的草坪上举行,度时先搭一巫台(“蓝靛瑶”称“窝米”)于草坪上,然后由戒师将“度戒”之人引上巫台,并由戒师念经请神。诸神和众人既至,戒师便领“度戒”者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不做官欺人等。誓毕,戒师掷火于水碗内,表示如有违誓,命运将如同火入水而灭。然后,戒师即喊一声“度下”,“度戒”者随即全身卷曲,两手指交叉紧扣膝盖,置头于两膝之中,从巫台上一滚而下,台下有八人预先拉一藤网接应,从巫台“度下”时,若两手松脱,四肢朝天,则不仅被人耻笑,且被认为“功德修得不圆满”,没有“过关”,“神鬼不灵”,是一件终身的憾事。“度戒”后,由戒师宣读日后所应遵守之法纪,加盖手印,由“度戒”者保存至死。“度戒”在瑶族男子中有着成丁礼的意义。经过“度戒”和“度戒”“过关”者,日后便可继续随师父学习经文礼仪和其他道德训条,并受到社会尊敬,还被认为可以得到神灵保护;反之,则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取得姑娘的爱慕,甚至难以找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行此项仪式,一定时候需要补行,否则被认为“不是瑶家人”。长期以来,“度戒”已成为瑶族人民训诫孩子应该如何做人的教育形式,在瑶族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瑶族男子的命名有两次:一为乳名,一为法名。法名即“度戒”后由师父所取之名,此法名平时他人不得乱喊,唯有师父才能呼喊。瑶族有“拜寄”习惯,即小孩生病时,父母便认为自己命薄,须再拜寄他人为“干爹”“干妈”为之“保全”。拜寄时先在门前插香,三日后先来客人为“干爹”“干妈”,并为小孩另取新名,以示解脱病灾。[244]
瑶族的语言比较复杂,因自称和分布地区不同而分为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和苗语支以及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内部又分为三种语言: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其中,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使用人口最多;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拉珈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使用人数最少,在广西金秀较多。从瑶语内部的复杂性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以下问题。
第一,勉语属瑶语支,说明操瑶语者是瑶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核心部分。
第二,布努语属苗语支,反映了苗、瑶两族久远的亲缘关系,即在远古曾经是一个民族。
第三,拉珈语属侗水语支,反映了苗瑶民族与古代百越民族的接触和关系,并且不排除吸收了许多百越民族成分的可能。
第四,上述三种内部语言的巨大差别现实,反映了在民族识别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起太大的作用,极大地忽略了语言这一个基本的识别标准,这是民族识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十三)云南的满族
清代,满族自称“满洲”,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云南的满族部分为元、明时迁入,大量迁入主要是在清代,多数是随吴三桂到云南的清兵以及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清兵落籍云南的后代。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有部分满族为避难而来到云南。满族散居于云南的部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满族主要居住在昆明、大理、东川、曲靖等地。
1954年的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没有将云南满族识别为一个单一民族,后来才作为单一民族。满族他称、自称基本统一。
云南满族的来源主要有八个途径。[245]
第一,蒙古族灭金朝之后,金朝的契丹人有一部分加入了蒙古军中,并随忽必烈南征进入云南。一支阿姓契丹人在元朝灭亡后,为了躲避明朝的迫害,先改姓莽,后改姓蒋,现聚居在保山市西邑乡石龙村,1950年自报满族。
第二,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军入滇,部分明军落籍保山,居住在保山市瓦房乡水沟洼村,他们也自报满族。
第三,清代到云南任职的满族官员中没有返回北方而留在云南者,是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驻在云南的满族官兵未返回者。
第五,清代满族被流放到云南的部分。据满族姓“西”的说,他们的祖先因避抄斩祸,从北京西门逃到云南,改姓“西”,定居云南。
第六,抗战时迁入云南者,如云南大学的殷光熹教授。
第七,1949—1950年随解放军进入云南者。
第八,1950年以后分配到云南工作的。
在云南,散居在昆明的满族约占全省满族人口的1/3。这些散居在昆明的满族,一部分是清代任职官员所带眷属及随行人员的后裔;一部分是清初垦荒及平定吴三桂叛乱后少数留居四川和云贵者的后裔;一部分是清代流人的后裔。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逃避战乱或高等学校南迁后,一部分人定居于昆明。1949—1950年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后留在昆明的也有。[246]由于长期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昆明满族的文化绝大部分已经汉化,只在生活习俗方面保留少部分特有的习惯和方式。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但现在云南满族几乎不再使用满语、满文。
由于满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大量吸收了汉族文化,所以云南满族到现在已经没有特别突出的具有满族风格特征的文化。
(二十四)云南的蒙古族
云南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他们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蒙古族的后裔。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区。远离大草原的云南蒙古族居民,离开了马背,过着上山而樵、下水而渔、缘田而耕的生活。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云南蒙古族语言、文字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文字已全部采用汉字,但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大多数的短元音和辅音、语法结构还与北方蒙古族语相近,词汇只有少数与北方蒙古语一样。在姓氏中,仍保留着旃、期、奎、华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姓氏。[247]
河西县[248]的蒙古族自称“蒙古勒”,他称为“渔户”,主要分布于杞麓湖西边的北阁、中村、下村、交椅湾、桃家嘴等村,少部分散居于者湾、伙家营等地。主要以捕鱼虾为生,并在杞麓湖畔筑堤围田,进行农耕生产。据民国《分布册》记载,河西县有蒙古人3176人,居住在仙岩乡上中下渔村,以及陶家嘴(亦写作桃家嘴)等处。而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河西县志》记载:“三渔村蒙古族333户,3034人。”[249]也有文献记载,民国时期,云南蒙古族的聚居地河西县下鱼乡,约有800户。[250]另据民国《河西县地志资料》记载:“一曰渔户,亦夷种,因滨水居,业渔,故名。其语言与倮罗亦多同者,如谓‘天’曰‘木’,‘天明’曰‘木梯’之类。惟倮罗则读‘木’如‘姆’,渔户则读‘木’如其字音耳。亦无文字。沿杞麓山南滨湖以居,然其风俗多与花倮罗相类,妇女亦穿大环,衣外褂,特概以青蓝制之,不似花倮罗绿白杂缝耳。惟婚姻花倮罗及倮罗娶妇之期,新娘与其女伴结队而至,几不辨新娘为谁,三朝后,母家携回门,亦杂然同去,竟有嫁已数年,尚不归夫家者。渔户嫁女之吉,女家亲客及襄办杂役,全数赴男家晚膳,此其蛮俗之各诡异。其历史,相传乃蒙古贱族隶旃元帅檀抵滇,遂落籍河西,其族与曲靖府之海倮罗殊,此或然也。”[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聚居地区(包括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五个自然村)隶属通海县,1951年时,曾建立新蒙民族自治乡。
1954年民族识别调查研究时,云南蒙古族已经识别为一个单一民族,当时调查的自称是“蒙古勒”,他称为“渔夫”,原因是当时蒙古族在他们定居的杞麓湖畔以捕鱼为生,故名。据后来进一步调查,云南蒙古族自称还有“蒙古拉”“刚卓”“卡卓”,但已经从牧民变为渔民,到最后成了种田的农民。
云南蒙古族衣饰尚青黑色,男子60岁前穿的是长袍和围腰,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近似。妇女衣袖的花边图案、上衣的高领,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近似。妇女的衣饰很有特色,一套上衣共有三件间衬,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及手腕;第二件居中,其长及臀,其袖长仅及肘;外衣是一件无领无扣、短及腰间的对襟式夹布坎肩,并钉有一排银制圆形纽扣。露在外面的衣领、衣袖都绣有绚丽的图案和花边,加上三件衣服长短相间,圆形纽扣闪闪发光,既美观又大方。
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少年男女七八岁时父母即为之包办订婚,十八九岁时结婚。这一风俗与内蒙古的蒙古族同。从订婚到结婚有许多烦琐礼节,花钱颇多,尤其是结婚时要大摆筵席,所以婚礼多在秋收之后。
云南蒙古族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受彝族的影响后也过火把节。
通海蒙古族的禁忌很多,比较重视的是产妇在生孩子后一月内外人不得进其家门。此时该家门旁挂一篾帽,生儿子挂左方,生女儿挂右方,以示不得进入。据说如有外人进入会“踩断了奶汁”,孩子会生病。
通海蒙古族的宗教信仰颇为复杂。5个自然村的庙宇有观音、天王、鲁班、关圣公、龙王、财神、山神、土地、土主等10余座。家庭内还供有灶君、祖先牌位和“天地君亲师位”,族内同姓间各有宗祠。多数庙宇有庙田,大的庙宇每年还有定期的庙会,其中以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最盛。届时有专门的机构筹备,聚众凑份子欢宴,请戏班唱戏,抬着观音像巡游各村,十分热闹。
云南的蒙古族现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畔兴蒙乡的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陶家嘴等5个自然村。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省境内唯一的民族乡。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云南蒙古族由于长时间远离民族主体,语言已发生变异。通海蒙古语言为“卡卓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保留部分北方蒙古语词汇,也大量借用当地汉语、彝语词汇,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北方蒙古语,又有别于当地汉语、彝语的语言。
(二十五)云南的回族
民国以来,回族都一直被视为单一民族,他称、自称一致。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
回族先民进入云南后,便开始同东南亚各国交往,特别是杜文秀起义失败后,大量回族进入东南亚,现在分布在缅甸的回族被他称为“潘泰人”,分布在泰国的回族被他称为“秦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回族被识别为回族,据统计,云南除个别县外,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于交通沿线的重要城镇,以及城镇附近的平坝,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
云南回族人口的分布现状是东部较多,约占50%;中部次之,约占40%;西南部和西北部较少,不到10%。原来没有回族的德宏州、怒江州及红河州的一些边境县,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回族干部、职工的调动和一些小商贩前往经商,也有了回族人口。[252]
云南回族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沙江以南,澜沧江、元江、红河以东这一广大地区,按其历史发展,又可分为四大片区,即滇东北片区,以昭通、曲靖、东川为主;滇南片区,以玉溪、红河、文山为主;滇西片区,以大理、楚雄、保山为主;滇中片区,以昆明市所属区县为主。在各集中分布区内,又显示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云南回族上述四大片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实际上也是回族入居云南以后迁徙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云南省的回族现在主要集中分布在前面所述的四大片区中,但散居的回族却几乎遍布全省。他们的居住特点是聚族而居,在农村多聚居于一个村或几个村;在城市则大多是自成一个街道,如昆明的顺城街、金牛街,昭通的毛货街、东升街,大理的文明街。
在语言方面,回族在元代进入云南时,使用自己的语言。但是,由于长时间与汉族杂居,到明代时,云南回族已通用汉语、汉文。有少数和白族、彝族、纳西族、傣族、藏族等兄弟民族杂居的回族,大多受这些兄弟民族的影响。例如,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回族就着藏装、讲藏语;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回族便穿傣族服装,以傣语作为日常生活用语。
云南回族长期和汉族杂居,在居住、服饰等方面,与汉族大致相近。一般信仰虔诚的回族人在参加节日活动和做礼拜时戴黑、白帽。在食物方面,回族食牛、羊肉。在语言文字方面,普遍通用汉语,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基本使用汉文,但少数阿訇和学者使用或精通阿拉伯文。
回族的节日多同宗教活动密切结合。主要的节日有“尔代”(开斋节,回历十月一日)、“古尔邦”(宰牲节,回历十二月十日)、“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生与逝,俱在回历六月八日)。在巍山、大理、保山等地,还有“亡人节”,纪念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被清政府屠杀的回民。
回族一般实行民族内婚,很少和其他民族通婚。结婚时须请阿訇证婚。
回族实行土葬。先将死者冲洗后用白布包裹,放入公共的陈尸木棺(“经匣”),送至清真寺举行葬礼;然后再送至墓地由阿訇念经后将尸体放入土穴,盖木板或石板。回族提倡速葬,停尸在家一般不超过3天。殡埋的全过程皆由阿訇主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