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对四川的民族进行了民族身份的认定,到四川省与重庆分开的时候,共有彝族、藏族、羌族、土家族、苗族、傈僳族、布依族、蒙古族、壮族、白族、回族、纳西族、满族、傣族等14个民族,其中彝族、藏族、羌族人口相对较多。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重庆市的少数民族又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因为重庆成为直辖市的时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当中不算太长,所以就不单独列出。
(一)四川的彝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大调查和民族识别,四川所有称为罗罗的民族群体以及属于罗罗群体但是民族名称不叫罗罗的,都统一识别为彝族。
四川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雅安市的汉源县、石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泸定县,宜宾市的屏山县,泸州市的古蔺县、叙永县等地。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占四川省所有彝族人口的将近90%,因此凉山彝族几乎成为四川彝族的代名词。
据凉山彝族家谱记载,绝大部分凉山的黑彝家支、部分白彝家支是从古侯、曲涅两个古代支系发展而来的,古侯、曲涅两个古老的支系最早居住在云南的昭通(彝族语言称呼昭通为兹兹普武),其迁徙的时间在汉代,到今天,凉山彝族毕摩在念送魂经的时候,都要渡过金沙江来到昭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四川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仍然存在。家支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父子连名制度为谱系,代代相传。每一个家支有一个共同的男性祖先,白彝家支的谱系没有黑彝家支的严格。
每一个家支有自己的家支头人,名字叫作“德古”或“苏易”,都是家支当中德高望重的人,他们见识广、阅历深、能言善辩、能够主持公道、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德古”和“苏易”的产生不是选举产生,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办事活动中自然产生,他们没有特权,不可以世袭。
到今天为止,四川彝族的日常生活当中仍然有众多的民间信仰存在,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人士毕摩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作用,成为彝族文化的传承者。
在四川彝族人们的生活中,民间传说故事也依然保存得很好,成为彝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许多重要的节日中都要传唱创世传说《勒俄特依》、英雄神话《支格阿龙》等。
四川彝族的节日主要是火把节、彝族年(秋收节),为了弘扬彝族的民族文化,凉山州政府还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中将举行火把节的这个月定为“民族团结月”。
四川彝族的语言主要属于彝语北部方言,内部的差别不是很大。四川彝族的文字使用频率较其他地方彝族语言的使用频率高,曾经出版了《彝汉词汇》,还有《凉山日报》《凉山文学》的彝文版,彝族语言文字的推广和使用情况比较好。
(二)四川的藏族
四川的藏族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从行政区的角度看,四川藏族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其他的藏族在凉山州、木里县也有分布。因此,人们通常说四川藏族分布区是两州一县,指的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
如果从地图上看,我们发现四川藏族的分布区广大,地广人稀,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所以四川藏族属于高海拔地区的少数民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民族识别过程中,还有许多族群被识别归并到四川的藏族当中,于是使从吐蕃向藏族发展多源合流的历史过程向当代延伸。
第一,与羌人有民族源流关系的民族群体被识别归并到藏族中的情况。
四川藏族中有一些讲嘉戎语、木雅语、扎巴语的群体,他们的民族身份是藏族,但是他们使用的语言却与藏族的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安多方言不同,他们语言的语音、语法结构多数接近羌语支,或者是介于藏语支与羌语支之间,从对这些语言差异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民族融合的历史痕迹,由此可以知道古代氐羌民族与今天藏族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种特殊语言大多数都保存在大渡河及其支流,即北起大小金川,南至石棉、汉源的大渡河东折处,这些地方恰恰是吐蕃与唐朝拉锯战争时期相互争夺的地区,但是贞元以后这些地区皆被吐蕃占领,原来住在这里的羌民族群体逐渐接受了吐蕃文化、政治治理,渐渐与吐蕃发生融合,但是其语言却仍然没有发生变化。[156]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民族识别过程中,才把这些族群识别为藏族。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袁晓文研究员介绍说,他老家的民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被称为“西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民族识别过程中被识别为藏族,而他们使用的语言却属于羌语支,[157]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西番”已经产生了藏族认同,成为现代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是现代藏族的多源合流的一个例子。
第二,白马藏族的民族识别。
1950年6月23日至7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平武地区的白马番、木瓜番(今天被识别为虎牙藏族)、白草番(今天被识别为色尔藏族)出席了会议,当时人们就发现白马番、木瓜番、白草番三者之间有差别,而白马番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民族,于是在政治任务很重的情况之下将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龙安三番”暂时定为藏族,而且在1951年把平武也定为平武藏族自治委员会。而1954年达赖喇嘛路经成都的时候,西南民族学院的藏族学生都去拜见达赖喇嘛,但是白马藏族学生因为自古以来没有拜见达赖喇嘛献哈达的文化传统,而是按照自己的老规矩没有去拜见。[158]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些藏族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已经渐渐没有太多的异议。
第三,其他被识别归并为藏族的民族群体。
在藏彝走廊中操尔苏语、嘉戎语、木雅语、纳木依语的族群,有许多被识别归并为藏族的情况,如操尔苏语的族群就认为自己与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有区别,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西番”,但是现在被识别为藏族。[159]又如还有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说嘉戎语的藏族、说羌语的藏族,有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说普米语的藏族、说纳木依语的藏族等。[160]所有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通过民族识别成为藏族的族群,都为现代藏族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民族内涵,说明从吐蕃到藏族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多源合流的历史过程。
四川藏族的节日与其他地区的藏族大致相同,多具有宗教色彩,如藏历年、燃灯节。也有娱乐性的节日,如康定的转山会、耍坝子等。
四川藏族的丧葬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有不同,具体有塔葬、水葬、火葬、土葬、天葬。塔葬一般情况下仅仅是活佛等高僧大德;火葬有两种情况,在草原上是高僧大德或者堪布才能进行火化,而在木里藏区、嘉绒藏区等地一般人也进行火化;一般情况下草原藏族不土葬;天葬具有宗教意义,是宗教徒最后的布施。
四川藏族的语言属于康方言、安多方言,操康方言的藏族称为“康巴”,操安多方言的藏族称为“安多哇”。由于上述历史发展的原因,部分四川藏族还操嘉绒语、白马语、尔马语、尔苏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木雅语等,这些现象恰好反映了四川藏族历史发展中的多源合流现象。
(三)四川的羌族
羌族是四川独有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绵阳市的北川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等地。羌族的人口分布,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沿河流、山谷的走向分布,垂直分布,聚居和散居同时存在,人口有向东部移动的趋势。[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羌人的各个部分都统一被识别为羌族,其分布区域变化不大。
羌族的宗教信仰属于多神信仰,羌族信仰的神有30多种,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界的诸神,如山神、土地神、水神、树神、羊神等;第二类是具有祖先崇拜的家神;第三类是劳动与工匠诸神,如石匠神、木匠神、铁匠神等。羌族信仰的诸神,除了锅庄代表火神之外,其他神都以白色的石英石为象征物。宗教活动中常常使用羊进行占卜。而祭祀活动以祭祀山神最为隆重,祭祀以村寨为单位进行。[162]
羌族文化中最有名的是英雄史诗《羌戈大战》,史诗描写了羌族的先民如何迁徙、如何与戈基人进行战斗的历史,整部史诗有600余行,分为序歌、羊皮鼓的来源、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寻找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等七个部分,史诗反映了羌族先民从遥远的西北高原进入西南的历史过程,以及战胜戈基人,最后生活在岷江流域的历史。[163]
羌族分布于岷江上游,气候、降雨都比较适宜发展农业,所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他们渐渐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荞麦及各种豆类。
羌族民居为平顶碉房,用石片、黄泥砌成,一般为三层,平时下层圈养牲畜,中层设卧室、锅庄和神龛,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当碰上战争时,碉楼就用来观察敌情,作为防御之用,此时所有的羌人都准备好水和食物进入碉楼。目前,羌族民居已经是中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产。
羌族男女均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背心,包头帕,束腰带,着草履或勾尖绣花鞋。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夫权很大,主宰家庭内外事务。择婚时有严格的等级界线。火葬为传统葬俗,但也有水葬和土葬。
羌族的节日以祭山大典、羌历年最为重要,过年的日期各地虽然不同,但是都在秋收之后。受汉族的影响,现在羌族也过春节。
羌语内部分为南北两个方言,方言内部又有许多土语。
(四)重庆的土家族
四川的土家族主要分布于黔江,当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土家族全部都分布在重庆市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所以四川境内基本没有大规模聚居的土家族,现在的土家族已经分布在重庆直辖市。
因为历史上的民族歧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民众都不敢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土家族只有621人,随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落实,绝大部分土家族群众开始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政府也加紧了对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工作,于是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土家族的人口一下子增加到了107万多人。[164]
土家族以稻米、玉米为主食。妇女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二至三层花边,原有八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民居多依山傍水成虎坐形,也有不少高吊脚楼民居。婚姻流行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转房收继婚。
土家族的民间信仰的特点是崇拜“土王”和敬重“土老师”,但是各地的“土王”具体又有不同。与此同时,土家族群众还有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
土家族的禁忌为:不准吃狗肉、不准随便移动火塘中的三脚架、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起、不准在家里吹口哨或者敲打锣鼓。[165]
(五)重庆的苗族
1949年以前,中央王朝和国民政府以及地方统治者不承认苗族,苗族被视为“蛮夷”“边民”,对于苗族人口从未有过正式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四川苗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初步得知川南苗族有65561人,川东南有1万余人。[166]
四川省的苗族在1997年重庆直辖市没有划出去之前,主要分布在宜宾市、泸州市、黔江地区,重庆直辖市建立之后,重庆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因此,四川苗族的分布可以分为川南和川东南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川南的苗族属于西部方言区的苗族,自称“蒙”;川东南的苗族属于东部方言区的苗族,自称“果雄”。在汉族历史学家的文献记载当中,又常常用苗族的服饰来进行区别,如红苗、花苗等,当然这样的分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的内部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对四川省的苗族进行过一次系统的识别,使苗族的人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198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对今天重庆直辖市的苗族进行了识别,其中最特别的是彭水县的苗族一下子就增加了12万人,苗族人口的增加,成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根据,所以在今天的重庆直辖市才会有3个土家族与苗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县。
四川省包括今天的重庆直辖市的苗族,其民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蜡染、麻布百褶裙,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苗族谚语:“听见芦笙响,苗族脚板痒。”(www.xing528.com)
四川省的苗族其宗教信仰主要以民间信仰为主,传说中有极少数的民族群众会养蛊,但是据众多的学者研究,所谓的养蛊,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属于黑巫术的范畴。
(六)四川的傈僳族
四川省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其中德昌县的南山乡、金沙乡,盐边县的岩门乡,米易县的新山乡是四川傈僳族的聚居区。
四川省的傈僳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苞谷、荞麦等农作物,采集和狩猎也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四川境内的傈僳族传说是从云南丽江、永胜迁徙而来的,大批迁徙是在清代后期。据清《盐源县志》载:傈僳“深居山中,怠于种植,逐兽捕鱼,男妇皆猿捷”。民国《宁属调查报告》则称:傈僳“散居盐边、会理等地,尚保存其独立语言风俗。除务农牧外,尤工射,以打猎、采药为主要副业。能制作药箭毒弩,无论人兽,触之即死”。民国时期四川的傈僳主要分布在德昌县、会理县、盐源县及其所属木里土司地区、米易县、盐边县的岩门等地。盐边县岩门的傈僳有蚩、陈、熊、贺、丁、吴、海七个姓,均由云南华坪迁徙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傈僳被识别为傈僳族。[167]
1982年以前,傈僳族婚姻主要是族内婚,盛行姑表兄妹婚,1952—1982年间仅有两名女性、一名男性与外族通婚。[168]
四川省的傈僳族近年来因为受到汉族的影响,在信仰上开始多元化,但是自己的图腾信仰仍然存在,如现在的12个姓就是12个图腾信仰的群体,姓张的是以樟树作为图腾,姓马的是以马为图腾,姓兰的是以狼为图腾,姓李的是以李子树为图腾,姓熊的是以熊为图腾,姓杨的是以羊为图腾等。[169]
日常生活当中有山神信仰、鬼神传播、祖先传播,宗教人士叫作“尼帕”,许多仪式具有萨满的一些特点。
(七)四川的布依族
四川省的布依族人口较少,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东县、宁南县、木里县。
四川省的布依族是贵州南笼起义失败之后,经云南省的巧家县沿金沙江而上到达凉山的。自称“布依”,他称“仲边”“仲教”“仲家”,并依据衣着喜用青布的特点,还被称为“青仲”。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会理县、宁南县,以及盐源县的木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仲家曾被称为“仲族”,由于“仲”与“壮”音近,故在人口普查时也有的被登记为壮族,后逐渐恢复为布依族。主要分布在会东县[170]的东部和东南部沿金沙江的松坪乡、干海子、黄坪乡、鲁吉乡、溜故乡、新田乡、普咩乡、鹿鹤乡等地,宁南县县城南的新华乡、石梨乡、西瑶乡,以及木里县的部分地区。
四川布依族的房屋建筑在许多方面仍然保留了他们的传统,还有一些干栏式建筑的痕迹。由于他们是稻作民族,所以虽然生活的地方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喜欢吃米饭的习惯仍然保留,整个饮食结构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布依族相同,如喜欢做酸食、善于做糯米食品等。
和贵州布依族一样仍然有“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存在,俗称“座家”。[171]信仰土地神和山神,崇拜铜鼓,相信铜鼓是灵物。
(八)四川的蒙古族
四川蒙古族自称“纳子”,他称“博顾”“莫苏”“蒙古纳则尔”“蒙古鞑子”“蒙苏帕”“摩梭”“莫索”“索波”“连咪”等。[172]民国以前在川滇接壤地区分布较广,后来这一区域经历了藏化的过程。因此至民国时,其主要分布在盐源县境内的五所、古柏树、瓜别、木里等地,以及盐边、西昌等县。据民国《盐源县志》记载:“摩娑,此族又称鞑子,当系鞑靼族,蒙古人也。元时蒙人崛兴,而蒙人之足迹则随其兵力遍于各处。木里境内摩娑族,当系出征兵士于元室瓦解后,留住于斯地者。明之初叶居于此间。盖为元室遗袭,流寓此地五所(前、后、左、中、右)三司(古柏树巡城兵马司、瓜别安抚司、木里宣慰司)土司同时定居者也。其人身体强悍,性情直爽,有语言无文字。按理蒙人应有文字(实际有巴思巴蒙古文印章等),此无文字者,当系无人通习之故。人口占全数百分之二十。不与他族通婚。且受西番强化政治之陶熔,虽生活习俗与西番族颇多混同,仅其体格及部分习惯尚同于蒙人。”[173]此外,在彭水县的向家村、香树坝村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泸定县有铁木姓改为余姓的蒙古族分布,主要居住在该县沈村一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四川的蒙古族在地区分布上明显地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成都、重庆、攀枝花、绵阳、内江、乐山、凉山、黔江等地市州均有蒙古族分布,他们与汉族、藏族、纳西族、土家族人民共居,是四川省重要的杂散居少数民族。蒙古族在一定范围内居住也相对集中,他们的聚居地主要有三处:一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木里两县和攀枝花市盐边县,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口有22579人,是最大的聚居区;二是黔江地区彭水县,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口有1910人;三是成都市,有蒙古族人口1343人,蒙古族的大部分城市人口都居住在这里”。[174]正是因为如此,今天四川省的蒙古族在文化上接受了藏族、彝族、纳西族的许多文化,而重庆直辖市的蒙古族则接受了较多的汉族、土家族的文化,至于生活在成都的蒙古族已经没有多少物化的蒙古族文化特点。
(九)四川的壮族
四川省的壮族,一部分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攀枝花市,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像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当中。
四川省的壮族也是贵州南笼起义失败之后,经云南迁徙到四川的。此外,太平天国起义首领石达开失败之后,一部分壮族战士也留在了四川。[175]由于四川壮族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接受了许多汉族的文化,如节日几乎都与汉族相同。
四川境内的僮僚是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壮族、布依族发动南笼起义失败后,颠沛流离,经云南迁徙到四川宁南、会理、木里等县定居的,自称“布土”“布侬”“布依”“布雅衣”等,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会理县、盐源县木里、宁南县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识别,僮僚被确认为壮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都市、重庆市及攀枝花市等地。其中,凉山州的壮族主要分布在木里、会东等县。
(十)四川的白族
四川省的白族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德昌县、会理县等地,人口不多,由于进入四川凉山的时间久远,大部分四川白族已经不会讲白族话,通用汉语,部分人还会讲彝语。
四川省的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彝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虽然四川白族已经不太讲白族话,但是其文化的核心仍然保持较好,如本主崇拜、土主崇拜等,还擅长建筑,住“三坊一照壁”的民居等。
节日仍然过火把节,但是对火把节的解释与云南大理白族对火把节的解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四川的白人来自云南,自称“白”“白子”,意为白人,他称“白儿子”。1949年前,盐边县境内仅有民家20余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子”被识别为白族,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德昌、会理、木里、普格等县,以及重庆、成都、内江等。
(十一)四川的回族
四川省的回族主要分布在会理、松潘、阿坝、阆中、高县,以及成都、宜宾、泸州等四川省的大中城市,在回族聚居的地区还有回族乡,具体是青川县薅溪回族乡、青川县大院回族乡、西昌市裕隆回族乡、西昌市羊角坝回族乡、松潘县进安回族乡、松潘县十里回族乡、阆中县博树回族乡、盐亭县大兴回族乡。
据文献记载,四川省的回族先民在唐代就已经进入蜀地,五代时的波斯人已经开始使用汉姓。元代,有更多的回族先民进入四川,如西昌的回族就认为他们的祖先是著名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清代为回族入川的高峰时期,并基本奠定了当今回族在四川的分布格局。“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中国作回族调查,大村一之推测四川回族有40万,大宰松三郎推测有25万,皆与实情不符。据上海《突崛》杂志社记者、四川隆昌籍回族苏德宣30年代亲赴全川各地调查统计,四川有清真寺114座,回族15839户。”[176]
民国时期,四川回族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部分县回族的情况如下:汶川县有回族约200户1100人,主要分布于城镇。茂县境内原无回族,据《茂州乡土志》记载,清代自康熙年间起,始有从湖北、陕西、云南等地迁来定居于茂州,至光绪年间已经有200余户,而至民国时期,移居茂县的回族又有所增加,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的集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时,全县有回族793人。理番县境内的回族不多,有100~200户,多居住在城镇。据民国《懋功县乡土志》记载,懋功有回族4户,共21丁口,居住在日隆关,并且多数陆续迁回懋功屯的营盘街居住。[177]平武县内有清真寺15座,回族2091人。彭水县境内回族于清代至民国零星迁入定居,主要为马姓,分布于棣棠及黄家坝一带。另外,还有刘姓居住在青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识别为回族,主要分布在盐亭、青川、平武、武胜、阆中、苍溪、宜宾、高县、新都、崇庆、西昌、德昌、会理、松潘、阿坝等县市,以及成都、重庆、泸州、自贡、内江等大中城市,与其他民族杂居。而在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先后建立了8个回族乡,即青川县薅溪回族乡、青川县大院回族乡、西昌市裕隆回族乡、西昌市羊角坝回族乡、松潘县进安回族乡、松潘县十里回族乡、阆中县博树回族乡、盐亭县大兴回族乡。
(十二)四川的纳西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么些被认定为纳西族,其主要居住在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其次为盐源县左所的大嘴村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白松乡,另外在盐源、盐边的一些地区还有散居。
四川省的纳西族主要是纳日支系,是明朝末年从云南进入四川的,其中很多的纳西族先民已经融合到藏族当中,今天仍然称为纳日的纳西族是没有发生融合的部分。
目前,四川的一般人认为四川省的纳西族就是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的纳西族,俄亚纳西族的婚姻曾经有三种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实行族内婚,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历史上还曾经有过类似于云南省纳西族纳日支系的“走婚”,俄亚纳西族称为“安达”婚姻。
(十三)四川的满族
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满族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城市居民,已经不会讲满语,全部使用汉语。
四川省的满族是清代驻防成都进入四川的满族八旗战士。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调湖北荆州的八旗士兵进入四川,后来就留下1600名八旗士兵驻守成都,这些人就是四川最早的满族居民。
满人进入四川,始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主要聚居在成都城区的满城(又称少城)。“少城城周四里五分,长八百一十丈七尺。其城垣北从今八宝街西头起至老西门(旧名清远门)城垣;东从今八宝街东头向南至今羊市街西口连接明蜀王府遗址,直至今西御街西口,再从此往半边桥(旧名灵寿桥),西过今君平街与小南街连接处,至原西校场及南校场之间,再至老南门城垣,此即少城自北至东到南的城垣,其西面即原老西门至原西南校场之间的城垣。”[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满人被识别为满族,其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其次分布在重庆市和攀枝花市,此外在绵阳、自贡、泸州、宜宾、万县、涪陵、江津、凉山等市、州也有少量分布。
四川满族大多居住在城市,只有极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在辛亥革命前,成都的满族还保留着部分传统的风俗习惯。辛亥革命以后,绝大多数满族成为小商贩、人力车夫、小手工业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满族被安排在各个行业就业。经历了这些变革,四川满族的文化习俗已经与当地的汉族没有什么差别了。
(十四)四川的傣族
四川省的傣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米易县的红格乡、安宁乡,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太平乡、永富乡。
四川省的傣族一部分是因为明朝时候随明军进入四川,战争结束之后留在四川的,另外一部分是从云南景东县迁徙而来的。据明《萨连安氏宗祠碑文》和清《土司纪要》记载:洪武年间,建昌月鲁帖木儿叛,云南景东土官刀佩、安伏成等随明军前往讨伐。平定叛乱后,“改兵为民,婚娶耕种”,在米易撒莲、盐边马喇等地设置土千户、土百户。而居住在会理新安、普隆、江普、渡口五七灰窝等地的摆夷则主要是从云南景东等地逃荒而来。[179]明代被称为“僰夷”,清代以来则被称为“摆夷”,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民国时期主要分布于会理、盐边一带。会理县的摆夷自称“土里”或“土”,主要分布于新安、普隆、红旗、江普、新发等地。盐边县境内的摆夷系明朝初年从云南景东迁徙而来,民国年间约有数十户数百人,主要聚居在惠民乡的得胜村和弯边村一带,在德阳、民主和永兴的八崖、阿米落等村也有少量散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摆夷被识别为傣族,在成都、重庆、攀枝花、遂宁、内江、凉山、乐山、绵阳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攀枝花和凉山两地最为集中。
四川省的傣族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的河谷地区,种植稻谷等农作物,还有些人仍然居住干栏式民居,与云南的傣族没有太大的区别。
四川省的傣族不信奉佛教,以民间信仰为主。因为进入四川已经几百年,所以在服饰、语言方面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部分年轻人已经不会使用傣话,傣族的民族服装也和云南傣族有一些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