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云南的罗罗[84]
民国时期的罗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直辖区(与今天的昆明市大致相当),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昭通、巧家、鲁甸、大关、永善、镇雄、彝良、威信、绥江等县;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曲靖县、沾益县、会泽县、宣威县、马龙县、陆良县、罗平县、平彝县、寻甸县、嵩明县等县;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弥勒县、华宁县、江川县、澄江县、宜良县、路南县、泸西县、师宗县、丘北县等县;云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砚山县、文山县、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富宁县、麻栗坡对汛督办区等行政区;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建水县、石屏县、河西县、通海县、曲溪县、开远县、蒙自县、屏边县、金平县、龙武设治局、河口对汛督办区等行政区;云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新平县、元江县、墨江县、双柏县、景东县、峨山县、镇沅县等县;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思茅、宁洱、江城、镇越、六顺等县;云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姚安县、镇南县、弥渡县、祥云县、盐丰县、永仁县、大姚县、牟定县、楚雄县等县;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缅宁县、双江县、景谷县、镇康县、澜沧县、沧源设治局、耿马设治局等行政区;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鹤庆县、剑川县、洱源县、宾川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设治局、邓川县行政区;云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大理县、凤仪县、蒙化县、云县、顺宁县、昌宁县、永平县、云龙县、漾濞县等县;云南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所辖的罗罗主要分布在保山、龙陵两县;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的罗罗主要分布在维西、兰坪、丽江、中甸等县,以及泸水设治局等行政区。
(二)民国时期云南的窝泥
窝泥也写作“窝尼”“倭泥”,包括马黑(麻黑)、卡你惰(也称卡堕或卡多)、布孔、西摩罗、普特(布都)、阿佧、碧约(或称必约)、奕车、糯比(或称糯必)、糯美等十多个支系。
在“北纬22°~23°30′之间及东经102°左右,即以红河以西,元江、墨江、江城、宁洱诸县及把边江沿江高山上,此各地带除元江沿岸之摆夷区外,山中平地现均为汉人所住,高山上均为窝尼”。[85]而“窝泥”的一个分支阿佧的分布中心则为“东经100°~102°之间,云南南部边界。从地域上说,这一带也是摆夷分布中心之一……摆夷住平原低地,阿佧住山上较高的地带”。[86]以行政区划来看,民国时期的窝泥主要分布在第五、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此外,在省直辖区及第九行政督察区的部分县也有分布。
(三)民国时期云南的傈僳
傈僳,也称“栗些”“栗敕”“力苏”“力些”“黎苏”等,汉族将其分为三个支系,即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白傈僳自称“傈僳铺”和“永北扒”,黑傈僳自称“傈庶能”和“尼那扒”,花傈僳自称“傈僳迦楞”和“楞梅扒”。
民国时期,陶云逵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傈僳的分布中心在北纬26°~28°、东经98°30′~99°30′的地区,即贡山、康乐、碧江三设治局及维西、兰坪、云龙三县境内,包括怒江、澜沧江上游,亦即高黎贡山及碧罗雪山北段各境。其次则在泸水、腾冲、盏达、干崖及其以西、旧茶山长官司、浪速地等,以及怒江与恩梅开江之间的各山岭中并江心坡即旧里麻长官司地,华坪以及大姚、武定也有分布,在永北、华坪一带分布较多。在金沙江以东,云南东北部与川黔交界一带为也有少量分布。傈僳分布之极南点,为缅甸南方摆夷土司地,及越南之牢地。[87]而民国《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称:“傈僳民族之中心分布地,多在云南西北部横断山脉中之高原及澜沧江、怒江、恩梅开江之峡谷地带中。在东经九十八度到九十九度三十分,北纬二十五度到二十七度三十分之间。住于云岭山、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岩谷里,分属于维西、贡山、福贡、碧江、泸水、兰坪等县局。人口约十万余,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竟不履城市,可谓独居之中心地带。”[88]综合来看,云南境内的傈僳主要集中于民国末期所设的第十二、十三行政督察区,以及第十、十一行政督察区的一些县和设治局内。
(四)民国时期云南的倮黑
倮黑,或写作“罗黑”,还有“苦聪”“目舍”“缅”等他称,自称La'hu。
清代云南的倮黑主要分布在顺宁府、普洱府和楚雄府。民国时期,其分布中心在“东经99°5′~100°50′,北纬22°~24°30′之间,即澜沧江、怒江之间,顺宁县以南,佛海县以北一带。澜沧江右岸景谷、镇沅县等地,也有少数罗黑。从地域上看,罗黑的分布和西南部摆夷分布在经纬方位上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此两族并不杂居,摆夷普通是住在高度4000英尺以下的平坝子里,而罗黑则在1200公尺以上的山上”。[89]
倮黑分为黑倮黑(自称LahuNa)、红倮黑(自称LahuNyi)、黄倮黑(自称LahuShi)等,分布在云南境内的大多为黄倮黑。据1946年的统计,其人口为53573人。[90]
从行政区划上看,民国时期的倮黑主要分布在第六、第七、第九行政督察区,另外在第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也有少量分布。
(五)民国时期云南的古宗
古宗,也称“古孜”“古竹”,还称“康族”,自称“博”。清代云南的古宗主要分布在丽江府的中甸厅和维西厅,以及阿墩子、奔子栏等要塞。民国时期,主要聚居于德钦设治局的大部分地区,中甸县“上四境”的大中甸、小中甸、尼西、东旺,以及格咱、五境、中心镇等地;维西县海拔在1900~2300米之间的亚高山地带,介于傈僳和么些居住地域的中间地带,以及与么些交错杂居的“七腊区”。另外,在丽江县、怒江流域的上游贡山设治局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换言之,民国时期云南的古宗主要分布在民国末期所设的第十三行政督察区内的各县和设治局内。
维西县境内的古宗一般居住在海拔1900~2300米之间的亚高山地带,即介于傈僳和么些居住区域的中间地带。有部分与么些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塔城、巴迪两地。另外,在攀天阁、康普等地也有少量散居。另外,县属第五区“即奔子栏一带,居民全系康族,户口约共计二千余户,居云岭山之左,金沙江之右岸”。[91]据民国《分布册》记载,维西有古宗6500人,主要居住在奔栏乡全部、宗普乡及叶枝乡的部分地区。
丽江县的古宗主要分布在塔城乡洛固和大东乡新火山村,他们是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从维西、中甸、木里、乡城等地迁来的,至1953年时,人口约有900人。[92]
1935年,范义田在《云南边地民族教育要览》一书中指出,中甸的居民以藏族为主,称古宗,“分布于大中甸(中区,县城不计,共十七甲),中甸境(南区五甲),西境(西区,分五甲),咱境(北区,分上下格咱二甲,东旺八甲),约三千户,二万余人(在城中者多同化于汉人)”。[93]据民国《云南省中甸县县志》记载,中甸有古宗9776人。[94]而民国《中甸县志稿·民族种类及人口》则记载:“藏族居住最久,散布于第一、二、四、五各区……共有一千八百三十二户,男女八千二百五十二人。”另外,有研究人员称:“除江边境及城区外,余大中甸、小中甸、泥西、格咱等四境居民,皆为康族,户口约共计三千户左右,散居金沙江左之高原。”[95]另据民国《分布册》记载,中甸有古宗14359人,主要分布在全甸、宜旺两乡(即大小中甸、尼西、格咱四境)。
德钦设治局境内,“除街区外,余三区居民,皆为康族,户口约共计六七百户,居云岭与怒山间之浪沧江(即澜沧江)岸”。[96]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德钦有古宗4317人,主要居住在云岭、佛山、燕门三乡,升平镇也有少量分布。
贡山设治局的古宗主要分布在境内怒江上游的达拉乡。据民国《贡山设治区调查报告》记载,古宗,“居住于本区北部毗连西康属地之达拉乡。全数约八百余人,占本区人口总数之0.8%”。[97]据民国《分布册》记载,贡山有古宗464人,分布于怒江上游之达拉乡。据1950年的统计,贡山有藏族53户337人。
宁蒗设治局,民国《分布册》载,宁蒗有古宗约100人,居住在靠近中甸的半山地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古宗被识别为藏族,其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于丽江、贡山等县。
(六)民国时期云南的西番
西番亦称“巴苴”,自称“批米”“拍米”“培米”“春米”“普米”等,么些称其为“博”,古宗称其为“巴”,罗罗称其为“窝朱”,傈僳称其为“流流帕”。清代至民国时期,云南的西番主要分布在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
兰坪县有自称为“普日咪”“春米”等的西番。普日咪,也称“普因米”“乒咪”,主要分布在兴仁乡(顺化里)的三界(包括麦地坡、东至岩、大三界、小三界、其吾、戛坪)、大羊(包括羊山、小村、大古梅)、箐花(青岩头、玉狮场、箐口、东风岩、西风岩、杂木沟、向阳村)、玉狮(包括产米、热勒)、联合(包括阿贺基、平登、卓杯、玛丹)等地;春米主要分布在通甸镇各村,以及金顶镇、啦井乡、石登乡、营盘镇、兴仁乡联合村等地。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兰坪的西番约4000人,有3000多人居住在通甸镇和兴仁乡,其中有199人具有奴隶身份,他们分布在17个村的70个家庭中。[98]而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县境内有“巴苴”2800人,居住在通甸、兴仁、石登等乡镇。
丽江县,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县境内有“巴苴”58人,分布在大东、宝山、鲁桥等乡,与么些交错杂居。
华坪县,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县境内有“巴苴”33人,散居于七运、新邦、玉龙三乡。
永胜县,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县境内有“巴苴”225人,散居于北胜、义和两乡。
维西县,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县境内“巴苴”有1500人,主要分布在城永、化普、攀阁、宗普各乡。
宁蒗设治局的西番自称“普日咪”或“拍咪”,据民国《分布册》载,宁蒗有“巴苴”(即西番)约3000人,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平坝和半山地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西番被识别为普米族,主要分布在兰坪县和宁蒗县,此外,在丽江、永胜、维西、中甸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七)民国时期云南的么些
么些在元、明、清时期的汉文书面记录名称作“末些”或“么些”,又作“摩些”,皆同音异写之异。[99]清代主要分布在丽江府和永北直隶厅。
么些为他称,也有称麽娑、麽,自称“哪希”(Nahsi),有纳喜、纳罕、阮可、玛丽玛沙等支系。民国时期,么些“分布中心是在东经99°20′~100°20′,北纬26°30′~27°10′之间,即金沙江南岸,丽江县境,永北县属之永宁设治局,中甸县沿江山上,维西县境北至叶枝,及兰坪,亦有么些。维西县境内之较平坦地域,则为汉化了的么些居住,山上则为傈僳”。[100]从行政区划上看,民国时期云南的么些主要分布在第十三和第十行政督察区。
(八)民国时期云南的怒人
怒人,他称怒子,其自称为“努苏”“阿怒”“阿龙”“若柔”等。[101]关于清代怒人的分布,道光《云南通志》卷107称:“凡怒江以西,西北接西藏,西南界缅甸孟养陆阻地,东与丽江府及大理府云龙州毗邻皆是。”民国时期的调查显示,其分布“在东经99°左右,北纬26°~28°30′之间,即怒江流域,亦即高黎贡山之东麓及碧罗雪山之西麓,为贡山、康乐、碧江三设治局地域。此一地带,原亦为傈僳分布之中心,但傈僳是住在山上而怒子则住在江边较低地方。怒子村中或杂有傈僳人家,而高山上傈僳村中则无怒子”。[102]怒江边上的棒大、永拉干、茨开、普拉底等地都有怒子居住。另据《片马紧要记》记载:“怒夷又名怒子,沿怒江东西两岸结庐而居,东接维西南,近兰州土弁寨,西接俅夷,西北连川藏。”[103]总体来看,怒子的分布中心即是在民国后期云南省所设置的第十三行政督察区内的碧江、福贡和贡山三设治局内,另外在泸水设治局、兰坪县、维西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碧江设治局境内的怒人自称“怒苏”,主要居住在怒江东岸的老母登、普乐、果科、沙瓦、知子罗等地,以及怒江西岸的棉谷、托平、架究、瓦娃、架怒、金秀谷等地。另据民国《分布册》记载,碧江有怒人3500人,分布于沿江各乡。
福贡(康乐)设治局境内的怒子自称“阿怒”,据民国《福贡设治区调查报告》记载:“怒子原为本区之土著,后因傈僳自怒江下游及澜沧江流域各县区徙入,怒子多向高黎贡山以西未定界内怒江上游迁移。现本区内之怒子分布以章化之木姑甲、木能阿尼岔、贡泉、连记甸、腊乌等较多。其他各乡虽有(如定边乡之阿左洛),但大多数怒子之语言习俗等已与傈僳同化,不易分别。据笔者估计,本区怒子之总数约1500左右,占全区人口总数十分之一。”[104]据民国《分布册》记载,福贡有怒人4085人,分布于章化乡第二、第九两保,龙马乡第一保,定边乡第六保,普利乡第二、第四保,与傈僳杂居。1950年调查时,福贡怒族有4498人。
贡山设治局境内的怒子自称“阿龙”,主要分布于茨开、捧当、丙中洛等地。据民国《贡山设治区调查报告》记载:怒子,“与古宗杂居于本区之达拉乡。大致由南而北怒子人数渐减;由北而南古宗人数逐减。本区茨开乡北路亦有一部分怒子。全区共约二千人,约占贡山总数十分之二”。[105]另据民国《分布册》记载,贡山有怒人2587人,住在达拉乡与古宗杂处。1950年时,贡山怒族有618户2518人。
泸水设治局的怒子,1950年的调查估计,有10000人左右。
兰坪县的怒子自称“若柔”,据民国《分布册》载,约800人,居住在兔峨土司领地内的兔峨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怒人被识别为怒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三县,以及兰坪县的菟峨乡。另外,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
(九)民国时期云南的俅人
俅人,他称“俅子”(“曲子”),自称“独龙”。清朝中期以后,俅人逐渐集中到俅江下游地区居住。民国时期,其“分布是在东经98°50′~97°50′,北纬27°~28°,即毒龙河流域。毒龙河本为大金沙江源泉之一,处于高黎贡山与江心坡之间”。[106]也就是贡山(菖蒲桶)设治局与缅甸和西藏地方交界的西部和北部。据调查,贡山(菖蒲桶)设治局境内大部分为怒子和曲子,1918年共有1653户,1929年共有1710户,1932年共有1985户8276口。[107]而据陶云逵1935年9月的调查:“贡山全区人口为八三三三口,怒子占百分之三十,傈僳百分之二十,俅子则百分之五十。俅子居高黎贡山之西,毒龙河流域,而此地带为滇缅北段未定界。故人口伸缩性甚大也。”[108]
民国时期编纂的《征集菖蒲桶沿边志》记载:“曲子系原始土著,现住俅江五区”,“所有俅境之木王坝、狄之江、狄不来江、狄瞒江、托洛江、拉达格等地”。[109]另据《片马紧要记》记载:“俅夷又名曲夷,东接怒夷,西渡落叶江与缅相近,南连浪宋,北连西藏。”[110]民国《贡山设治区调查报告》则记载:俅子“居住于高黎贡山之西俅江流域,现为贡山设治局之孟顶乡。该乡人数调查难得确数,盖孟顶乡名义上虽属贡山设治局,然实际与设治局之关系甚为疏远;且边地遇户口调查时,每每以多报少,以图减少负担。据设治局调查,全属俅子共1404人。据笔者参阅其他记载并照商人传说,估计本属俅子约在2000人以上,占全区人口十分之二”。[111]而民国《分布册》记载,贡山有俅人1406人,居住在俅江沿岸孟顶乡(在高黎贡山以西)。
民国时期,曲子受西藏察瓦龙(察瓦洛)土司和贡山设治局(菖蒲桶行政委员会)的双重统治。西康省门工地区[112]的察瓦龙喇嘛寺,以“上连布”和“下连布”两个土司地方机构来统治独龙江地区,土司将生活在该区域的人看作自己的农奴,每年向他们征收贡税、征用劳役,并进行专断性的不等价交换,并在村中指派为其办事的正、副村头,即“专达”和“涅木曾”,约三年一换,村头的报酬是每年约一市斤半的盐巴。[113]同时,国民政府也在独龙江推行保甲制,共设四保,每个自然村为一甲,设甲长一人,甲长三年轮换一次,掌管寨中事务,负责征收税收和各种摊派。
此外,据民国《分布册》记载,维西县有俅人400人,主要分布于城永乡之博比村,以及共济乡之沙比、落阿木、大瓜、别都等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俅人被识别为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约有百分之十的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两岸。此外,在维西县齐乐乡的‘俅扒卡’村还有三十多户独龙族,这是唯一的居住在澜沧江边的一部分独龙族”。[114]
(十)民国时期云南的阿昌
阿昌也称“峨昌”,有大阿昌、小阿昌和昌撒三种。清代,峨昌主要分布在户撒、腊撒地区。民国时期,阿昌主要分布在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的盈江设治局、梁河设治局。另外,在潞西、陇川、腾冲、龙陵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梁河设治局有大阿昌和小阿昌两种。大阿昌分布在丙盖;小阿昌主要居住在小陇川坝、萝卜坝一带。据民国《分布册》载,根据设治局署的估计,梁河有阿昌1000人,主要分布在大厂镇附近及东山一带。据说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小陇川坝有阿昌分布的寨子19个,共12个姓,约一百数十户。[115]
盈江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境内有阿昌4500人,主要分布在户撒土司境内。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统计显示,盈江有阿昌约3000人,主要聚居在户撒山腰地带。[116]
莲山设治局,至20世纪50年代初时,莲山境内有7个寨子有阿昌分布,共约100余户。[117]
瑞丽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内有阿昌1984人,分布于境内各山地。
陇川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内有阿昌525人,为昌撒支系,主要居住在户撒、腊撒。
潞西设治局的小阿昌主要聚居在高埂田乡的高埂田、大岭岗、遮告、常兴寨、小新寨、温拐、螺蛳塘、新寨、杏万等村寨。
云县,据民国《分布册》载,云县有阿昌300人。
腾冲县的阿昌聚居在县境南部的下龙江、大浦窝、小蒲窝等地。据调查的口碑资料记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龙江有阿昌2寨,共5姓,三四十户人家;大浦窝有11寨,共6姓,八九十户人家;小蒲窝有7寨,共8个姓,百十户人家。[118]据民国《分布册》载,腾冲的阿昌主要分布于河西乡之猛来、别洞、户士、帕街等地。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统计则显示,腾冲有阿昌700多人,分布在清水、河西、新华、蒲川、鹤麟等乡。[119]
龙陵县,据口碑资料,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时,芒旦有阿昌5寨,共7姓67户。[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阿昌被识别为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乡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两乡。此外,在潞西县和龙陵县有零星分布。
(十一)民国时期云南的山头
山头人,内地汉族统名之为“野人”,因语言、服饰的差异又分为六个支系。其自称“重波”或“文崩”,摆夷称其为“Kham”“ham”,峨昌称其为“Lahan”,缅甸称其为“kachin”(克钦),在印度阿萨姆被称为“sinfo”(新福)。在云南主要有四个支系,即大山(自称“景颇”)、小山(自称“载瓦”)、浪速(自称“浪峨”)、茶山(自称“喇期”“勒期”)。
清朝时期,山头人分为三个部分,即“峨昌”[121]“遮些”“野人”,主要分布在永昌府境内。民国时期的研究称:“沿滇缅交界线上山头宗族之分布地带极广,北自恩梅开江上游起往江心坡、野人山、户棋、猛棋、密支那,至崩龙沿边十土司地,皆有山头踪迹。十土司境内,尤以遮放、陇川、猛卯、南甸境内最多,遮放境内均有山头二百余寨,人口当在四千户以上。陇川境内约有万人,猛卯约有五百余人,南甸有万余人。”[122]
梁河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梁河有山头10000人,分布于石婆坡、王子树、盏西等处山地。据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梁河有山头约4000人,多住在深山荒野,如王子村、盏西乡、小陇川、小勐龙等地。[123]
陇川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境内有山头5220人,主要分布于境内各山区。据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陇川有山头约14300人,分布于陇川四周山上。[124]
盈江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盈江有山头6500人,主要分布于干崖土司境内各山地。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则称,盈江有山头11700多人,其中干崖约9000人,户撒2700多人。[125]
莲山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莲山有山头10000人,自猛典至红蚌河沿野人山均有分布。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显示,莲山设治局有山头700余户,分布在靠近缅甸的沿边地带。[126]“山头(景颇)族占全区人口30%,都住在山上,有的与傈僳和汉人杂居。在猛典有‘小山头’(景颇族支系),在太平街的散棚附近有十几户‘茶山’(景颇支系)两寨:一为麻道,八家;一为叠水,十余家。据不完全统计,山头族居昔马乡之龙盆者七十余户,崖子坡九户,蛮棒四十余户,正通八户,鲜红十余户,五官寨七户,高里六户,山窝洛七户,蛮允镇附近之一排寨八户,崩林二十户,跑井六户,正交七户,扒拉三户。”[127]
潞西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境内有山头5945人,主要分布在遮放土司境内各山中。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则称,潞西的山头分布于遮放、勐板等地,勐板有500余人。[128]
瑞丽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设治局内有山头4072人,主要分布在境内各山中。而据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瑞丽有山头约6300人,其中勐卯有5800多人,腊撒有500多人。[129]另据1953年的调查,瑞丽的山头人“分布于全县自东至西一带山区,西起自与陇川相连的董戛,东止于与遮放、陇川相连的勐里,共分为18个大山官区,即荷马、勐离、嫩坎、爹勐、班漾、南京里、罗辉、勐休、南管、弄向、广宋、贺约、曼坏、搬领、搬比、麻店、麻料、董戛”。[130]
腾冲县,据民国《分布册》载,腾冲的山头分布于鹤麟乡之平厂、弄颇、广令、户拉、帕欠、小猛豹、帕撒、崩角、李家山、七家、干沟、蛮石、崩董、盘总、高田、庐山、猛外、马鹿塘等寨。
保山县,据民国《保山县志》记载:“山头人——保山北部及上江有山头人,自片马、江心坡迁来,伊洛瓦底江上游多此族,腾越、永昌、顺宁、镇康、澜沧诸处亦有之,称为山头人,亦称老亢。居保山境者,多与他族或汉人杂处,渐改其俗。”[131]
龙陵县,县境内有几十户,分布于龙岗乡一带。
镇康县,民国《镇康县志初稿》载:“野夷老亢,南区、蚌孔、稀篮子山有二十余家。性强悍,好斗。男子尝佩鞘刀及一花春袋,头养长发,挽髻,耳穿洞,好食大烟芦子。妇女剪发,偶似民国女士形式,其实又不同,腰间围套漆蔑圈数道,下服桶裙。此种野夷,滇缅沿边一带土司地皆有之,内分三种,曰茶山,曰浪速,曰小山头,语言各有不同。在镇地者,乃浪速一种耳。”[132]
南峤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境内有“伉人”36人,居住在勐翁与宁江交界处的老抗寨。
澜沧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县境内有“亢人”1500人,主要分布于东朗、文东、新雅、西盟等乡。据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澜沧县的山头人称“老亢”,主要居住在县属东朗区,约15户;南卡区,约20户80人;孟连区岑彪一村约30户150人。[133](www.xing528.com)
耿马设治局境内的大井水、色树坝、班信、恩长、回京、贺景、金养、芒茂、芒抗等村寨都有景颇人居住,后由于土司内讧、民族械斗、疾病流行等原因,景颇人口减少或外迁,其主要居住只在贺稳寨、贺派的新寨、那拢寨、草坝寨、邱山寨等地。据民国《分布册》载,境内有亢人250人,主要居住在耿马镇属之山脚;山头120人,居住在耿马镇附近山林间。
泸水设治局的山头人,民国时期闵为人撰《片马紧要记》记载:“茶山九寨为上片马、下片马、鱼洞、王克河、岗房、古浪、大怕地河、小怕地河、吴宗河、吴娄暑约河,长七百余里,宽三百余里,男女八百有余,东接高黎贡山卯照、鲁掌地,南通大竹坝、大塘隘,西达浪宋小江,北接俅夷。产杉板,其地樟树、竹树遍地皆是。土地亦饶,地位高永昌一千余丈。”[134]另据张家宾《滇缅北段未定界境内之现状》记载:“下片马茶山人40余户……物产有杉板、黄连、麝香、鹿茸、熊胆、香油子、竹麻等物,会聚于此,与汉人交易。”[135]以上为泸水设治局片马地区的情况。而由西浪速地和片马迁到泸水靠内地一侧的浪速人,民国时期,在登埂和富邦也形成了两个村寨,后来由于日本侵略军入侵怒江后,两个浪速寨成为烧杀抢掠的对象,这里的浪速人被迫西迁,至1949年前夕,富邦乡浪速寨已经搬空,登埂浪速寨也只剩下了两户人家。[136]另据民国《分布册》载,泸水有山头120人,居住在鲁掌、登埂两境及与片马接界的山中。
兰坪县,据民国《分布册》载,有山头约350人,主要寄居在通甸、上兰、金顶、营盘四乡镇的高山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头被识别为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古岗乡。此外,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也有少量散居。
(十二)民国时期云南的民家
民家,自称“白子”“白尼”“僰子”等,他称“白儿子”。
清朝时期的民家称为“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府、大理府、丽江府、楚雄府、永昌府。清末至民国以来,民家的“分布中心是在滇西环洱海各地,即东经99°50′~100°30′,北纬25°30′~26°40′之间,其西及东经99°30′,即云龙县境之澜沧江沿岸地,西北及北纬27°,维西县地。东则自凤仪县起,沿大理至昆明之交通大道各县,即祥云、弥渡、镇南、姚安、楚雄、广通、禄丰、安宁,以达东经12°35′昆明县地,每县均有民家村落,但数目不多……南则除在红河流域之元江县地因远坝地方有民家外,其余分布,则未过北纬25°,北亦只沿昆明大理路线。民家分布地的大部分为平原,地高在6000英尺左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汉人居住最多的地方。民家也是汉化最深的云南土族,除语言外,文化的其他方面,可以说完全汉化”。[137]
民国时期,关于民家的族系问题,英国人戴维斯(H.R.Davies)认为是属于孟吉蔑系(Mon-Khmer Family),丁文江认为属于摆夷,李方桂认为属于罗罗,凌纯声起初赞成戴维斯的说法,后来在《唐代乌蛮白蛮考》一文中又认为和藏缅的卡伦(Karen)接近。[138]
民国时期的民家群体则包括民家、僰人、那马(勒墨)、巴尼、白子等。
(十三)民国时期云南的摆夷
摆夷元代称为“白衣”“白夷”,明代称为“百夷”,近代还称为“僰”“僰夷”等,自称“傣”,其有“傣泐”、“傣那”、“傣绷”、“傣德”、“傣雅”、“傣卡”、“傣洒”(或称“傣赛”)、“傣仲”(或称“傣拉”)、“傣友”、“傣罗”、“傣端”(或称“白傣”)、“黑傣”等支系。清代时期,摆夷主要分布在普洱府、永昌府、顺宁府、镇沅直隶州、景东直隶厅、临安府、元江直隶州等地。民国时期,摆夷的“分布中心是在东经99°~104°,北纬23°以南。但在怒江之西,达于中缅交界,此北达北纬25°左右。换言之,即云南之西南,及西部之边缘”[139]。并且在昆明之北,普渡河沿岸,雅砻江与金沙江交流处都有少数摆夷,摆夷在云南西南边境二十五县都有,这些县包括顺宁县、双江、澜沧、南峤、佛海、车里、元江等,摆夷一般占有上述各县的平坝低地和江河流域。[140]江应樑也认为民国时期的摆夷区域,主要是在云南西南区的横断山脉水系流域地区。“大概从保山、昌宁、顺宁、镇沅、普洱、元江这一条线的南部地带,西起腾冲,经莲山、盈江、梁河、陇川、瑞丽、潞西设治局,并镇康、缅宁、双江、澜沧、南峤、宁江、佛海、六顺、车里、镇越、江城诸县境,便是摆夷的集聚区域。”[141]在这个集聚区域之内又可以分为南部摆夷集团和西部摆夷集团。南部摆夷集团“以车里为中心,东至江城,西至澜沧,南至安南、缅甸边界地,北至思茅、普洱”;[142]西部摆夷集团在“腾冲、龙陵两县的西部,直到缅甸境的这一块土地”。[143]此外,除了上述两个集团之外,还有分布在元江流域的摆夷集团。
综合而言,民国时期,摆夷主要分布在民国末期所设的第五、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二等行政督察区,而在其中的第七和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最为集中。
(十四)民国时期云南的苗人
苗族自称“蒙”“模”“髳”等。云南苗族根据妇女服饰具体分为:“白苗(蒙豆)、红苗(蒙卑)、青苗(蒙斯)、花苗(蒙周)、汉苗(蒙刷)、黑苗(蒙格勒)、绿苗(蒙抓)等七个支系。”[144]
清朝时期,有一部分苗人向云南腹地和边境深入。清《皇清职贡图》称:“苗人,其在滇省者,惟曲靖等府花苗,随各属土流兼辖。”雍正《云南通志》卷24则说,滇东北的镇雄等地苗人仍住原地。至道光年间,有一部分苗人由滇东北、滇东迁往滇西大姚一带;同时期,有一部分苗人由开化府而临安府南部,到达了普洱府属他郎厅一带。截至道光年间,苗族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已经基本上与近代的分布状况相同。[145]
民国时期,据凌纯声调查:“苗族散布于云南的区域甚为辽阔。苗族在滇省的人数虽不多,然其迁移尚在不断进行中。在云南东北隅威信、镇雄、绥江、盐津、大关、彝良、永善等县,多白苗与花苗。他们与川南苗族的语言习俗均相同,不过分隶二省而已。花苗由黔西入滇,分布最广,东起曲靖经嵩明、富民、武定、盐兴而至漾濞、永平、蒙化等县。又由蒙化渡澜沧江而至顺宁,再西止于怒江东岸。今英属果敢县的麻栗坝附近,亦有苗族村寨。在云南东南罗平、师宗、丘北、阿迷、西畴、马关、文山、蒙自、屏边、金河等县,多白苗、花苗散处其间。”[146]总体来看,民国时期,苗人在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十五)民国时期云南的瑶人
元、明、清时期,瑶人已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并且其主要生活在山区。民国时期,云南的瑶人主要分布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
(十六)民国时期云南的僮僚
民国时期,云南的僮僚群体有侬人、沙人、土僚、那几(或写作喇记、喇奚、拉基)、黑衣、天保等支系,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砚山、文山、麻栗坡、马关、西畴、蒙自、河口、个旧、金平、泸西、师宗、罗平、云县、巧家、会泽、禄劝、宁蒗、永胜等地。
(十七)民国时期云南的仲家
民国时期,仲家在云南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禄劝县,据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估计,禄劝县境内仲家在县属二区、三区、四区均有分布,人口共约164户。[147]
罗平县有自称“不一”的民族群体,多分布在南盘江、清水江、九龙河、多依河、黄泥河、块泽河、初纳河流域。县境内的八大河、六朋、六鲁、当别、多依、舌坡、罗斯、长底、以洪、发达、本块、德沙、腊庄、丫落、细带、挖白吉、半坡、鲁布革等地为其主要居住地。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全县有仲家3000人,其主要分布地为九龙乡的以洪、马把两村,龙甸乡的滴水,金鸡乡的金鸡山。
平彝县有自称“不以”或“水户”,他称“土人”或“仲夷”的群体,分布在黄泥河的小营脚寨等地,“习俗俭约,男女皆事犁锄,短衣长裙,好水滨,构楼居,好食大鼠,病不服药,惟务祭鬼。相传因宋时流罪人投荒者,祀祖犹类华族,多姓王、蔡”。[148]
会泽县有“仲家”分布,自称“布吕”。分散居住在大井、马路、乐业、罗布古、梨园、田坝、迤车、娜姑、火红、金钟、者海、雨碌、驾车、老厂、大桥、上村等地。
巧家县有布依分布,其主要居住地为牛栏江沿岸的六合、小河等地,金沙江上游的蒙姑、新华、崇溪、中寨等地,金沙江中下游的巧家营、茂租、大寨、东坪等地。境内布依是从贵州安顺、贵阳、遵义等地陆续迁入的,并且“迁住六合、蒙姑、新华、巧家营的杨、王、潘等姓,于民国初年分散到全县15个乡镇40个行政村居住”。[149]
马关县的仲家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由贵州的都匀、平越两地迁徙而来,曾被称为“都匀人”,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间平地之间。
镇越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境内有补龙130人,主要分布在猛腊乡的补龙、猛远一带。
宁蒗设治局,民国《分布册》载,宁蒗有仲家约350人,居住在金沙江边较热的地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仲家被识别为布依族,在云南主要居住在罗平、富源两县。另外,在师宗及红河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十八)民国时期云南的卡佤
民国时期,卡佤也称“卡喇”,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一带,包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沧源、耿马等设治局,以及孟连土司辖地等。另外,卡佤在思普沿边和腾龙沿边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各地卡佤的自称有所不同,概而言之,居住在镇康一带者称“佤”,居住于耿马、双江、沧源者称“布饶克”(或“巴饶克”“巴敖克”“巴劳克”),分布于孟连、西盟一带的称“阿佤”(或“阿卧”“阿佤卧”“勒佤卧”“勒佤”“拉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卡佤被识别为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沧源和西盟两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此外,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也有分布。
(十九)民国时期云南的崩龙
“崩龙”为他称,其自称为“昂”或“巴朗”(banang),其中在潞西的又称“别别”(红崩龙),在陇川的又称“汝卖”(黑崩龙)。摆夷称其为“滚乃”(guenluai),意为“山上人”,阿昌、克钦称其为“巴朗”。其有汝果、汝旺、汝进、汝本、汝波、汝买阿、汝昂、汝别牙、汝腊、汝王、汝科、汝不列、干得别列、汝不峨、绕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支系,云南境内有汝不列、汝科、汝买阿等支系。
清代崩龙主要分布在永昌府。光绪《永昌府志》卷57《种人》称:“崩龙,类似摆夷,惟语言不同。男以背负,女以尖布套头,以藤篾圈缠腰。漆齿文身。多居山巅。土司地皆有。”民国时期,崩龙主要分布于潞西设治局、陇川设治局、瑞丽设治局、盈江设治局,以及龙陵县等地,多居住于半山坡和山下坝子。
顺宁县,据民国《分布册》载,顺宁有崩龙分布在锡腊镇。
耿马设治局,据民国《分布册》载,耿马境内有崩龙400人,主要分布于四山林间。
龙陵县的崩龙主要居住在潞江乡的白寨、大沟边、大中寨、那线等村。据20世纪50年初的调查,龙陵县有崩龙500~600人,潞江土司辖区约有450人,新华乡也有分布。[150]
腾冲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县境内的崩龙主要分布于河西乡的二鼓城、白路头。
陇川设治局境内有崩龙,分布于各山地。据民国《分布册》记载,设治局内有崩龙540人。
潞西设治局的崩龙分布于山区,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境内共有崩龙2377人。
瑞丽设治局境内有少量崩龙分布。
盈江设治局崩龙分布于境内干崖土司辖区内各山地,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境内有崩龙550人。
梁河设治局有少量崩龙分布于境内部分山头。
镇康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县境内有崩龙30人,分布于孟定镇之千家寨、甸塘凹、邦归等寨。县境内崩龙属“牢普劳”和“牢普茅”支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民族识别,崩龙起初被识别为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崩龙族正式更名为德昂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三台山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此外,在瑞丽、梁河、陇川、保山、永德、耿马、澜沧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二十)民国时期云南的蒲满
“蒲满”为他称,自称“布朗”“邦”等。清代时期称为“蒲蛮”,主要分布在顺宁府、永昌府、景东府和普洱府等地。民国时期的调查称:蒲满“和别种夷民一样,他们在云南的西南边疆,并不纯粹聚居在一个地方,而是零碎散布在各方各面的,差不多自西北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江心坡起,沿腾龙、顺镇、普思诸边区而下,至东南澜沧入缅越近边的关木止,都有”。[151]而其最主要分布地在普思沿边地区,即民国末期所设的第七行政督察区。另外,在第九、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蒲满被识别为布朗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布朗山、巴达、西定和打洛等山区,其余散居临沧地区的云县、镇康、永德、双江、耿马等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景东等县。
(二十一)民国时期云南的回族
民国以来,回族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在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回被识别为回族,据统计,云南除个别县外,都有回族居住。主要聚居于交通沿线的重要城镇,以及城镇附近的平坝,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
(二十二)民国时期云南的其他民族
1.蒙 古
清朝时期,云南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滇南河西县。民国时期,云南的蒙古族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仍以河西县为主要居住地。此外,平彝县也有少量分布。
河西县[152]的蒙古族自称“蒙古勒”,他称为“渔户”,主要分布于杞麓湖西边的北阁、中村、下村、交椅湾、桃家嘴等村,少部分散居于者湾、伙家营等地。主要以捕鱼虾为生,并在杞麓湖畔筑堤围田,进行农耕生产。据民国《分布册》记载,河西县有蒙古人3176人,居住在仙崖乡上、中、下渔村,以及陶家嘴(亦写作桃家嘴)等处。而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河西县志》记载:“三渔村蒙古族333户,3034人。”[153]也有文献记载,民国时期,云南蒙古族的聚居地河西县下鱼乡,约有800户。[154]另据民国《河西县地志资料》记载:“一曰渔户,亦夷种,因滨水居,业渔故名。其语言与倮罗亦多同者,如谓‘天’曰‘木’,‘天明’曰‘木梯’之类。惟倮罗则读‘木’如‘姆’,渔户则读‘木’如其字音耳。亦无文字。沿杞麓山南滨湖以居,然其风俗多与花倮罗相类,妇女亦穿大环,衣外褂,特概以青蓝制之,不似花倮罗绿白杂缝耳。惟婚姻花倮罗及倮罗娶妇之期,新娘与其女伴结队而至,几不辨新娘为谁,三朝后,母家携回门,亦杂然同去,竟有嫁已数年,尚不归夫家者。渔户嫁女之吉,女家亲客及襄办杂役,全数赴男家晚膳,此其蛮俗之各诡异。其历史,相传乃蒙古贱族隶旃元帅檀抵滇,遂落籍河西,其族与曲靖府之海倮罗殊,此或然也。”[155]
平彝县,县境内有“铁改余”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老厂、中安、后所、大河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聚居地区(包括中村、北阁、下村、交椅湾、桃家嘴五个自然村)隶属通海县,1951年时,曾建立新蒙民族自治乡。
2.满 族
清代,满族自称“满洲”,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云南的满族部分为元、明时迁入,大量迁入主要是在清代,多数是随吴三桂到云南的清兵以及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清兵落籍云南的后代。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有部分满族为避难而来到云南。满族散居于云南的部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的满族主要居住在昆明、大理、东川、曲靖等地。
3.攸乐人
自称kjy44no44(“基诺”),在汉文文献当中曾被称为“攸乐”“丢落”“三撮毛”等,而在傣文文献中被称为“卡诺”。据《江洪琐谈》记载:“泐语谓‘在’或‘居住’曰‘攸’,谓其族人曰‘卡倮’或作‘卡罗’及‘卡乐’。‘卡’之义为‘奴’、‘俘’,为被统治之异族之通称;‘乐’或‘罗’为其族名,故曰‘攸乐’人或‘攸罗’人,非正名也。”[156]
汉文文献对攸乐的记载始见于清雍正年间,清代曾在攸乐人聚居的攸乐山设立攸乐同知,后裁撤,攸乐人仍归属车里傣族土司管辖。
民国时期,攸乐人主要分布于车里县的攸乐山,以及思茅县、普文县等部分地区。1923年时,车里县攸乐人为2318人;1933年时,普文县有攸乐人198人;1941—1943年间,车里县攸乐山有攸乐人聚居的寨子41个,共800多户。1941年11月至1943年4月,为了反抗车里县长的残酷压榨,攸乐人曾联合瑶、亻爱尼、蒲满等民族与国民党地方政府军队开展了武装斗争,迫使云南省政府更换车里县长,和谈解决问题。另据民国《分布册》载,车里县有攸乐1300人,居住在小猛养的攸乐山;思茅县有攸乐人198人,分布在象明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攸乐人的族属很长时间内一直未定,直到1979年才被识别为基诺族。基诺族主要聚居在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和勐旺乡,以及勐腊县象明乡。
4.水 家
宋代以来,一直到元、明、清时期,水家主要分布在贵州与广西交接的地区,被称为“水苗家”或“水家”。云南的水家系从贵州迁徙而来,主要居住在与贵州交界的几个县。
平彝县,县境内有自称“sui”(“虽”)[157]的民族群体,据民国《分布册》记载,全县有水人100人,主要居住在平黄镇、五乐乡。
彝良县,据民国《分布册》载,境内有水人800人,居住在镇乐、角奎、棋盘等乡。
宣威县,县境内有“水仲家”,[158]自称“布饶”的群体分布,主要居住在大坪村的大村子,在田坝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水家被识别为水族,云南的水族主要分布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此外在彝良县也有少量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