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省的民族除汉族之外,主要包括凉山的罗罗或夷,川西的羌戎、番族,以及川东南的苗等,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开始出现了一定的民族融合,所以有文献是这样记载的:“本省居民汉族占多数,通用西部官话。不少汉族居民系由他省移来。由于各民族间之通婚关系,汉人之体格已各不相同,有的与蒙族人相似,有的与缅甸人相似。本省及西北部之少数民族称为‘西番’,仍归我国政府统治。藏族及其喇嘛僧侣等居于本省极西部,其政权、教权不属于北京而属于拉萨。本省西南部少数民族甚多,均自称为独立种族,名称不一,如‘蛮子’、‘罗罗’等。本省山地民族不讲汉语,其他各地通用之官话,发音尚称清晰。”[44]
(一)民国时期四川的罗罗
罗罗也称夷人、夷家,在清代被称为“倮罗”,主要分布在以四川省凉山为中心的地区,据《清史稿·土司传二》载:“凉山夷倮罗者,居宁远、越巂、峨边、雷波、马边间,浅山部落头目属于土司。深入则凉山,数百里皆夷地。生夷黑骨头为贵种,白骨头者曰熟夷,执贱役,夷族分数百支,不相统属。叛则出掠,虏汉民作奴,遇兵散匿。”[45]到民国时期,四川的罗罗仍以大小凉山为分布的中心地区。大小凉山地区及康属的部分地区,在行政上隶属于民国初期所设的建昌道、永宁道,民国后期所设置的第十八、第五等行政督察区等地。第十八行政督察区[46]即宁属地区,包括七县一设治局,所有罗罗共有485支。第五行政督察区辖七县,罗罗主要分布在雷波、马边、峨边、屏山等县。
对于川康罗罗的分布,民国时期,身为凉山地区彝族土司的岭光电从本民族内部作了这样的区分:“川康彝区,在外间人心目中,未归化者统曰大小凉山;接近城市者,括于县属。彝族本身则自分为五地:凡大渡河西南,昭觉、普雄以东地区,称以洛地,其人称以洛人,其可代表者,有阿和、苏甘、恩渣、害补登支头;西昌、越西、宁东、冕宁、拖乌等县区域,称式杂地,其人称式杂人,以戈及、洛伍、罗洪、瓦渣、洛米灯支为代表。西昌、昭觉以南,普格、天台、布托、普威等地,称素底地,以尔哀、阿硕、马、吉地、博施等支为代表;宁南县会理称素洛,其人与则立、介略、拉补、自取等为代表;会理东南称海或拉谐,其人以海姓、沙姓为代表;两盐则为么索西番地,自清代始有彝众前往开垦居住,及今几全为彝民住区,土著番僰苗等,反日渐减少也。其中清时前往者,系被招或自动前往,民国以来,多为被迫迁入,其人以式杂人为最多,住区最大,素地人仅居盐源右所,盐边东部有之,力量小,但彝人目前称之为素地,其他则称为式杂区也。”[47]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四川的罗罗仍然是一个称谓繁多、家支林立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大调查和民族识别,罗罗群体统一被称为彝族。
(二)民国时期四川的番族
番族在清代也称西番,主要分布在松潘厅。民国时期随着四川行政设置的变化,四川的番族主要分布于西川道、建昌道、川边特别行政区(川边道),1935年以后四川的番族主要分布于第十六、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和西康特别行政区。[48]1939年西康建省,川康分治后,四川的番族主要分布在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的番族包括嘉绒、藏、俄洛(亦称“果罗克”)、播洛、作革与乔柯、包座等群体。
总体而言,四川的番族历史上分为许多部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识别,确认为藏族,其分布地区曾建立四川藏族自治区,后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今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三)民国时期四川的羌民
羌人,自称“尔玛”或“尔迈”(“尔麦”),也有部分地区自称“尔”或“米”的。康番称其为“麦娃”,嘉绒人称其为“达玛”或“达蔑”。
早在秦汉时期,岷江流域已有羌人先民居住。清代时主要分布在茂州。据调查,民国时期的羌人分布“北至叠溪,南毗索桥。从茂州、威州和汶川的东部,到理番以西10公里的蒲溪沟。纬度31°~32°,东经103°~104°”。[49]从行政区划上看,四川的羌人群体主要分布在汶川、茂县、松潘、理番、北川等县及四土梭磨土司所辖的大黑水地区。上述县区在民国初期属于川西道(1914年改为西川道),1928年后各县直隶于省政府,1935年以后,除北川县属于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管辖外,上述其他各县均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地。
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的羌民,主要分布于在汶川、茂县、松潘、理番等县。
汶川的羌人群体主要聚居在萝卜寨(罗葡寨)、雁门、威州、克枯、簇头等地。汶川羌人说羌语,但无文字。民国《汶川县志》记载:“羌民多聚居昔日雁门之上、中、下里,分九寨,即上九寨,中九寨,下九寨是也。按以今之区域为绵虒镇属之马鞍半坡,直至雁门乡之罗葡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居高山者多刀耕火种,妇女织麻,淳俗犹在,婚嫁有贺喜歌,音译为‘苕兮、鸭勒、赛尔那’。丧葬有闹丧曲,译音为‘南坎苕、兮那、不吉书儿、米桃、来煞’。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苟天旱,则约伴数十人至老山灵源,呼叫祈雨,俗信神鬼,山石树木,皆以神视之。病则请巫师祷告。朔日,巫师常击鼓迎神,杀羔羊以祭天地。古历八月一日至三日则‘敬山’,严禁采樵及赴山践踏,谓犯之者不祥。如有差役,则论户出夫,决不畏避。有咏其风俗者云:下中九寨里同敦,友助同心上九村。耕织辛勤淳俗在,婚丧歌唱古风存。旱时约伴祈龙水,差务应当论户门。此地从来愿信巫师击鼓报神恩。”[50]据1934年庄学本的调查,汶川全县有人口24690人,其中羌族占5/10。[51]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松理茂懋靖汶边务鸟瞰》记载,汶川县有羌族男丁1781人、女口1721人。另据汶川县教育科长周铁汉报告,汶川县有羌人约1000户5500人。[52]据1952—1953年间的调查,汶川县羌族的聚居地主要为雁门、威州、克枯三乡,以及绵虒乡簇头,人口约6328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7%。[53]
茂县[54]的羌民,据第十六区专员谢培筠报告:“茂县所属夷民,均系羌种,惟一山一沟之间,各有固定语言,是其区别耳。原有静州岳希陇木三长官司,实大关副长官司,长宁安抚司,牟托、水草坪、竹木坎巡检司,大定、沙坝土千户,松坪、大姓、小姓及小姓黑水等土百户,逊清一代,渐次改土归流,土官承袭,仅存故例,实际政权,均已操诸政府之手。现在惟大姓一乡,以其毗邻黑水,关系密切,尚未能切实编联保甲,推行政令。其次曲谷、龙坪、小北三乡,亦以汉化较浅,诸多政令,碍难切实推动,尤以禁烟一事,最感棘手。”[55]另据《四川省建设厅川西北垦牧调查报告》之《番夷现状》载:“茂县——除汉回二族外,大部皆羌民后裔,计可分为二大类:(甲)名为土司,实则已改土归流者,有静州岳希陇木三长官司,实大关副长官司,长宁安抚司,水草坪牟托二巡检司,竹木坎副巡检司,大定沙坝二千户,松坪大姓小姓及小姓黑水三土百户等,均于清道光间,先后编户入县,仍留土职世袭,但于清末民初,大都因承袭无人,名存实亡。(乙)名为改土归流,实则仍保持夷俗者,有白泥鹅儿连环巴珠等寨,及黑虎七旗,或于明末投诚,或于清初归顺,早已侪于编氓,惟其性质剽悍,习俗固陋,文化低落,仍未脱旧日蛮夷状态。”[56]总体而言,县属第一区的蚕陵乡、石纽乡、黑虎乡;第二区(土门)的东兴、富顺、白马、太平、清平5乡36保;第三区(沙坝)的黑虎、龙坪、小北、大姓、曲谷5乡15保;赤不苏区的3乡73寨,以及凤仪镇、富村乡(镇西乡)等地都有羌民分布。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松理茂懋靖汶边务鸟瞰》记载,茂县有羌族男丁2203人女口2568人。1952—1953年的调查显示,茂县羌族聚居地主要为茂县北部的沙坝、赤不苏、较场坝,以及县城附近,人口约262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57]
松潘县的羌民主要分布在小黑水沟、小黑水河下段小姓沟南岸、小姓沟沿岷江镇江关以下大路六关及河两岸原呷竹土司管辖的地区。小黑水的羌民自称“尔玛”,他称为“猼猓子”或“博罗子”。“猼猓子,在松潘西南,与理番黑水接壤,现分为乌木树、茨木林、蛇湾、泽坝、毛儿盖五部。前四部为小黑水,毛儿盖为大黑水,均位于黑水河上流。乌木树、茨木林两部,系由昔之蛾眉分离。蛇湾即麦杂,泽坝即七布。其地纵横四五百里,山水错杂,地野人犷。有史以来,未尝归化。小黑水四部习于抢掠,邻近汉夷,均受骚扰。地方政府,力量有限,亦无从制止。”[58]小姓沟的羌民自称“尔玛”,当地汉人称其为“番族”或“西番”,共有8个羌民村寨,为羌民分布的最北地带。原呷竹土司辖地被大黑水番族势力所兼并,羌民日渐减少。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数据,松潘县有羌族男丁14000人、女口13000人,“猓族”(即“猼猓子”)男丁2500人、女口2000人。[59]据1952—1953年的调查,松潘羌民主要聚居在小姓沟、镇坪乡,另外在呷竹、白羊乡等地与汉族杂居,人口约75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60]
理番县的羌民主要分布于“五屯”中的九子屯、“三番”、“九里”、“九枯”、“十寨”等地。九子屯下辖十寨,东以通化里三岔沟山梁为界,南以杂谷脑河为界,北以孟董山梁为界,为羌人聚集区;“三番”分为旧番、新番、三齐番,其中旧番辖瓦子、勿里等十八寨,新番辖赤不苏、粟谷、鸡公等二十八寨,三齐番辖龙坪、保子等十一寨,以上各寨多为羌民居住;“九里”(也有“六里”之说)是指薛城到威州沿杂谷脑河所设的甘溪里(辖四个村寨)、通化里(辖十个村寨)、古城里(辖三个村寨)、下庄里(辖四个村寨)、铁邑里(辖四个村寨)、桑坪里(辖三个村寨)、凤坪里(辖八个村寨)、木兰里(辖八个村寨)、旧保里(辖三个村寨),“九里”居民大部分为羌民,并有少量汉人;[61]“九枯”分为“前三枯”、“中三枯”和“后三枯”,均为羌人聚集区,其中“前三枯”管辖克枯、太子坟、布挖等十四寨,“中三枯”辖龙溪、布南、鹿耳、木上等二十七寨,“后三枯”包括牛山、罗山、曾头、星上等十七个村寨;“十寨”通常称蒲溪十寨,是指薛城附近,沿杂谷脑河南岸的村寨,分为“前五寨”和“后五寨”,“前五寨”包括箭山、半坡、大岐等,“后五寨”包括休溪、色尔、蒲溪等。[62]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松理茂懋靖汶边务鸟瞰》记载,理番县有羌族男丁3312人、女口3537人。(www.xing528.com)
据1952—1953年间的调查,理县羌民聚居区主要包括东部普溪沟、九子屯,以及通化、桃坪、东溪三乡,人口约76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
此外,民国时期,在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北川县的白草河和青片河一带也有羌民分布。白草河和青片河均为北川县境内的湔江的两大支流,其西北支流,源自松潘境内的大雪山,流经白羊寨、片口、小坝第、开平到县城西北,称白草河;其西面支流,发源于茂县境内的青片大山,流经坝底堡、石泉堡、青岗堡等地,到县城之西称青片河。白草河流域的少数民族称为白草番,青片河流域的少数民族称为青草番,他们均为羌民。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北川羌民主要分布于民国初期设置的中区、昌隆乡、永兴乡、太平乡。
对于四川的羌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松理茂懋靖汶边务鸟瞰》一书称:“羌为三苗之后,其先后为伯夷甫,系炎黄帝后裔,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其后改称西羌。唐时属吐谷浑。移居本区最早,为土著民族,因历史演变,人口日减,现已积弱不振,无文字宗教,大多数已汉化。业农牧及樵采。住牧地点,多在松理茂汶四县,靖懋最少。”[63]1942年《理番县三十一年灾害报告书》指出,在干旱时期,估计羌族人口约28000人。葛维汉认为这个数据可能包括了当地的一些汉族,但没有把茂州和汶川辖区的羌族包括在内,因此葛维汉估计川西的羌族人数在50000~100000人之间。[64]
民国时期四川的羌民内部群体复杂,不同村寨的人往往语言互不相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的羌人被识别为羌族,其分布区域变化不大。
(四)民国时期四川的苗人
清代四川的苗人主要生活在石砫宣慰使司和酉阳宣慰使司的辖地之内。民国时期,四川的苗人主要分布在川东南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县;川南的古蔺、叙永、古宋、兴文、长宁、珙县、庆符、高县、筠连等九县。川南九县的苗人,“大致有小花苗、鸦雀苗、白苗、兜兜苗、和尚苗、锦鸡苗、牛屎苗、坝苗、汉苗等名称”。[65]另外,在川西南的木里、盐边、会东、布拖、雷波、马边等县也有少量分布。民国时期的研究称四川苗人,“大半在长江南岸,为叙州府属的横江流域一带,高、珙、兴文、长宁、筠连等县,与汉人杂居,居住区域,山间较多于城镇,约有四五万人,属白苗,现在又呼川苗。川东南之酉阳、黔江等处亦散居有少数苗人,系湖南红苗之分支”。[66]而对于川苗即白苗的人口,有研究者称:“在四川约有五万余人。”[67]至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四川苗族人口为83782人。
川东南的苗人分布地在行政上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该行政督察区内的苗人属于东部方言区,自称“仡熊”或“果熊”。彭水县的苗人主要分布在梅子垭、鞍子、靛水、普子、棣棠、砂石、桐荣、三义等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三月的《川边季刊》记载,彭水县有苗民3341人,占全县统计人口的1.37%。[68]酉阳县的苗人,主要分布于龙潭、龚滩、苍岭的火烧溪等地。其中,火烧溪的苗人以石姓为主。黔江县境内苗人与汉人、土家等民族杂居分布。秀山县的苗族有吴、龙、廖、石、麻等姓,主要分布于石堤、龙池、洪安、溶溪、梅江等地,其中以石堤的保安、里仁,龙池的永兴,梅江的兴隆最多和最为集中。兴隆乡的苗人为花苗,民国时期分为9个保,苗人杂居于金珠村(又叫半沟),属于第五保的一部分,据1949年统计,全村有居民152户524人,其中苗人有64户212人,占全村总户数的42.1%,占全村总人口数的40.5%。
川南的苗人分布地区,在行政上隶属四川省第六和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的苗人属西部方言区,自称“蒙”“莫”“毛”“目”等。兴文县的苗人在民国时期人口仅次于汉族人口。据1953年的调查,全县有苗族16810人。主要分布于大坝、玉秀、大河、麒麟、仙峰等地。珙县的苗人,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编修的《珙县志》记载:“珙之西南山谷,苗居八九……曩时,中土之人因其愚昧,多以钱票银布买为俾仆,诱为佃佣,使其族类不得袍帽襪履,不得置平田广宅,不得充县衙公差,不得应文武考试,恐其习知中国法度,既难用术驾驭,而使长为我役也。”[69]主要分布于罗渡、玉和、观斗等地。高县的苗人主要分布在联合乡[70]等地,1951年时,联合乡的七个村共有苗族1113人,其中男569人、女544人。筠连县的苗民,据民国《筠连县志》记载:“苗民则散居今巡司(第十一、十五、十六保),双河(七至十四保),大乐及龙塘四乡,约计户三七五,男女丁口一二七〇左右。”[71]此外,长宁县境内也有少量苗族杂居。
第七行政督察区内有“花苗”“青苗”“鸦雀苗”等支系,主要分布在南部与滇、黔两省交界的叙永、古蔺、古宋三县的山岳地带。古宋县的苗族分布在县境内的山岳地带。叙永县境内有红苗、花苗、白苗、青苗、黑苗等支系,主要居住在枧槽乡、文化乡兴复村等地。据胡庆钧1942年年底至1943年年初的调查,枧槽乡有苗族千人左右,占全乡人口1/3左右,其所辖沟边、峰岩两村为著名苗寨。沟边为叙永县最大的苗寨,苗民多姓古,此外有少数杨、张等姓,汉族有6家,全沟共40余户。[72]而芮逸夫根据1942年至1943年的调查,则称叙永县境内的苗族包括鸦雀苗(即青苗),分布在县城南部各山乡及与古蔺县西南境、云南威信县东北境交界一带山地;牛屎苗,分布于县城东南约25千米燈盏坪以北荡上及野猪塘等处;白苗,分布于县城西南约50千米的大坝镇所属德古山等处。[73]古蔺县的苗族分布在县境西北麻城乡的寨和、东园、李家、柏香、走马、狮子、和平等村。1949年前夕,古蔺县有苗族4265户16021人。[74]
另外,在盐源、盐边和屏山等县也有苗人分布。盐源县的苗人在1949年前后主要生活在木里土司辖境内,有近4000人,散居于木里的白碉、固增、列瓦等地。盐边县境内有白苗、青苗两个支系,青苗又称“鸦雀苗”,白苗又称“花花苗”和“梳梳苗”,主要聚居在红宝乡、大花地、冬瓜坪等地,另外,有一部分则散居各地。
(五)民国时期四川的么些
四川境内的么些约在明万历年间随着木氏土司势力的扩张而从丽江地区迁入。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南部,在这一区域有8个么些土司辖区,分别为:瓜别、古柏树、荜苴路、中所、左所、右所、前所、后所。在历史上这8个土司都曾属民国时期的盐源县。因此,么些在四川的分布是以盐源县为中心的。盐源县的么些自称“纳兹”(即“纳日”),汉语称其为“摩梭”,分布于木里土司辖区的博瓦、列瓦、大坝、博科、桃巴等地。瓜别土司,土司为么些,住瓜别镇,距盐源县320千米。民国年间,土司曾住在石花寨。后来由于械斗,土司逃亡。古柏树千户,管辖35个村庄,居民包括么些与西番。荜苴路土司,土司为么些,原称阿撒喇土司,属盐边县管辖。中所土千户,距盐源县城50千米,土司为么些,管辖50个村庄,居民包括么些、罗罗和西番。左所土千户,距盐源县城120千米,土司为么些,管辖着1001户人家,其中大多数是称为里新或吕西的么些,少量为罗罗和西番。右所土千户,距盐源县城60千米,土司为么些,住喜德寨,管辖59个村庄。前所土百户,土司为么些,领地距盐源县城200千米,管辖8个村庄,居民是称为吕西的么些。后所土百户,土司为么些,居住在迷雅寨,领地距盐源县城200千米。另外,在米易县、盐边县、巴塘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盐边县的么些分为两支,一支为两盐土著摩梭;一支是从云南丽江迁入的么些。主要聚居在岩口乡的古德、博树、干海子和岩门乡的大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么些被认定为纳西族,其主要居住在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其次为盐源县左所的大嘴村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白松乡,另外在盐源、盐边的一些地区还有散居。
(六)民国时期四川的土家
秦汉时期,四川土家的先民和当地其他民族群体被统称为“武陵蛮”“巴郡南郡蛮”;两晋隋唐间,被称为“武陵酉溪蛮”或“酉阳蛮”;元代被称为“九溪十八峒蛮”;明、清被称为“土蛮”;清代在川东南土家族地区于雍正四年(1726年)置黔江厅,属重庆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废酉阳宣慰司为酉阳县。乾隆元年(1736年)升为酉阳直隶州,改平茶等处长官司并析酉阳县南境增置秀山县,废黔彭军民厅仍为黔江、彭水二县,形成今土家居住的酉阳、秀山、彭水、黔江县治的基本雏形。民国时期,始称“土家”。[75]土家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明清以来,由于大量汉人迁入“毕兹卡”分布地区,为了与迁来的汉人相区别,“毕兹卡”用汉语自称“土家”,称迁入的汉人为“客家”,称相邻的苗人为“苗家”。土家主要集中于川东南的酉水流域。在彭水县的太原、棣棠、砂石、三义、连湖、迁桥、珍加、善感、鹿鸣、龙射灯乡均有分布,在秀山县西南部的古平茶、邑梅、石耶、地坝四洞等地也有分布,并且以杨、彭、白、李、马、田、向等姓氏居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