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西南民族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元代西南民族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元代的乌蛮与分布蒙古帝国的军队灭亡大理国进入云南后,首先在大理国乌蛮各部的基础上设立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云南行省又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路、府、州、县。如果说唐代的乌蛮各支系的分布还不能十分明确的话,那么元代的路、府、州、县设置基本完成后,乌蛮各支系的分布就相对清晰了,同时乌蛮作为元代主体民族的格局也渐渐显示出来。元代云南行省的澄江路下辖新兴州、路南州及江川县、阳宗县、普舍县都是乌蛮聚居区。

元代西南民族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一)元代的乌蛮与分布

蒙古帝国的军队灭亡大理国进入云南后,首先在大理国乌蛮各部的基础上设立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云南行省又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路、府、州、县。

如果说唐代的乌蛮各支系的分布还不能十分明确的话,那么元代的路、府、州、县设置基本完成后,乌蛮各支系的分布就相对清晰了,同时乌蛮作为元代主体民族的格局也渐渐显示出来。现将行政区和乌蛮的情况分述如下。

中庆路的嵩明州,“治沙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白蛮名为嵩明。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88]嵩明州的杨林县、邵甸县也是乌蛮的聚居地:“(杨林县)乃杂蛮枳氏、车氏、斗氏、么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邵甸,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地。”[89]

中庆路的晋宁州领呈贡县和归化县,此地在汉代为滇人的核心分布区,滇人南迁后,乌蛮在南北朝晚期爨氏势力衰亡时开始进入,南诏国建立后,在强大的南诏政权力量的支持下,更多的乌蛮到了滇池区域。故晋宁州是乌蛮的主要聚居区:呈贡,“西临滇泽之滨,在路之南,州之北,其间相去六十里,有故城曰呈贡,世为些莫强宗部蛮所居……(归化县)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滨滇泽,地名大吴龙,(背)[昔]吴氏居,后为些莫徙蛮所有,世隶善阐”[90]

中庆路的昆阳州下辖三泊(今云南安宁县三泊)、易门二县,是乌蛮、白蛮杂居区。昆阳州,“在滇池南,僰、卢杂夷所居,有城曰巨桥,今为州治。阁罗凤叛唐,令曲缚蛮居之”。[91]此中的僰,即今天的白族先民;而卢夷即“罗罗夷”,为乌蛮一支。又易门县,“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92]从乌蛮的发展史来看,这儿的“世为乌蛮所居”的最初时间应该是在南北朝晚期。

中庆路的安宁州下辖禄丰、罗次二县,是乌蛮、白蛮杂居区。安宁州,“唐初置安宁县,隶昆州。阁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居”。[93]又禄丰县,“非大酋所居,惟乌、杂蛮居之,迁徙不常……(罗次县)在州北,治厌磨吕白村,本乌蛮罗部”。[94]

元代云南行省的武定路领有和曲州(今武定县)、禄劝州,是乌蛮分布的又一核心区,乌蛮最大的部为罗婺部,故元宪宗设罗婺万户府。《元史·地理志》载:“(武定路)唐隶姚州,在滇北,昔卢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夷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95]

和曲州(在今云南武定县),在乌蛮没有到来之前,有过大量汉族,南诏国以后乌蛮大量进入,“至段氏以乌蛮阿并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隶罗婺部……(禄劝州易笼县,地在今云南禄劝县北)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96]

元代云南行省的普安路是乌蛮分布的最东部(地在今贵州六盘水市),大理国的乌蛮于矢部,元宪宗时设于矢万户府,有众多乌蛮,这些乌蛮几乎都是天宝战争时期进入这一地区的,史载:“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矢部,世为酋长。”[97]普安路就是在于矢万户府的基础上设置的。

元代云南行省的曲靖路辖陆凉州(今云南陆良县)、越州、罗雄州(今云南罗平县)、马龙州(今云南马龙县)、沾益州(今云南沾益县)及南宁等县。这些州、县多有乌蛮分布,这一地区的乌蛮也主要是天宝之战以后进入的,“贞观中(627—649年),以西爨归王为南宁都督,袭杀东爨首领盖聘。南诏阁罗凤以兵胁西爨,徙之至龙和,皆残于兵。东爨乌蛮复振,徙居西爨故地,世与南诏为婚,居故曲靖州。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其地遂没于蛮”。[98]

陆凉州,“南诏叛后,(乌蛮)落温部蛮世居之”。[99]

越州,“在路之南,其川名鲁望,(乌蛮)普么部蛮世居之”。[100]

沾益州,“天宝末,没于蛮,为僰、剌二种所居。后(乌蛮)磨弥部夺之”。[101]沾益州下有交水、石梁、罗山三县,全是乌蛮磨弥部的分布区,“交水,治易陬龙城,其先磨弥部酋蒙提居之……石梁,系磨弥部,有名伍勒部。其酋世为巫……罗山,夷名落蒙山,乃磨弥部东境”。[102]

罗雄州,地处氐羌民族与百越系民族的交错杂居区,乌蛮罗雄部生活在这里,与“溪洞蛮僚接壤”。

马龙州,“夷名曰撒匡。昔僰、剌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103]按,纳垢非盘瓠之后,实为乌蛮之裔。

元代云南行省的澄江路下辖新兴州(今云南玉溪市红塔区)、路南州(今云南石林县)及江川县、阳宗县、普舍县(今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都是乌蛮聚居区。

澄江路,“初,么些蛮居之,后为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么些蛮之裔复居此甸,号罗伽部”。[104]澄江路就是在罗伽万户府的基础上设置的。

江川县,“蒙氏叛唐,使白蛮居之。至段氏,么些徙蛮之裔居此城,更名步雄部”。[105]阳宗县境内的乌蛮部落也是步雄部。

普舍县,“在州西北,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龙城,次曰普舍,据普扎龙城”。[106]由此可见,澄江路的乌蛮强宗部到宋元时期已经开始分化,部傍部和普舍部成了新兴州境内的乌蛮支系。

元代云南行省的仁德府(今云南寻甸县)是乌蛮的聚居区,“仁德府,昔僰、剌蛮居之,无郡县。其部曰仲扎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107]仁德府就是在仁地万户府的基础上设置的。

元代云南行省建昌路(驻今四川西昌市)是乌蛮早期的分布中心,南诏国时又迁乌蛮进入,“建昌路,本古越巂地,唐初设中都[督]府,治越巂。至德中(756—758年)没于吐蕃。贞元中(785—805年)复之。懿宗时(860—874年)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108]尽管未说从何处迁来乌、白二蛮,但今天大小凉山的许多彝族仍然认为他们的祖居地在滇东北,他们是从滇东北迁到凉山的。

元朝在建昌路下设里州(今四川美姑县),管理乌蛮阿都部,“里州,唐隶巂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109]

又在建昌路下设阔州(今四川宁南县)管理乌蛮的乌蒙部,而“阔州”的“阔”也是由乌蛮部落首领讹变而来的,“(阔)州治蜜纳甸,古无城邑,乌蛮所居。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110](www.xing528.com)

在建昌路设姜州(四川会理县东南)治理乌蛮绛部,“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驻今四川会理县南)有城曰龙纳,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功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111]

元代云南行省德昌路下也设有州治理乌蛮。

设昌州治理乌蛮的屈部,“初,乌蛮阿屈之裔寖强,用祖名为屈部”。[112]

威龙州治理乌蛮的巴翠部,“威龙州,州在路西南,夷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乌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皆卢鲁蛮种也”。[113]

元代云南行省会川路的会理州(今四川会理县)的乌蛮与今滇东北乌蛮是连成一片的,“会理州……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114]

同时,会州路下的麻龙州也有乌蛮,但是从东川路迁来的,“麻龙州……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115]

元代云南行省的临安路(驻今云南通海县),是乌蛮与百越后裔的杂居区,从文献记载来看,乌蛮阿僰部进入的时间稍晚,“临安路,唐隶牂州,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116]在乌蛮阿僰部未进入之前,有乌蛮步雄部,但都为“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并将阿僰蛮的势力向东南方向推进到了舍资(今云南蒙自市),其“舍资”就是阿僰蛮首领的名字:“舍资千户,蒙自县之东,阿僰蛮所居地……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117]

临安府的建水州(今云南建水县),古称步头,也叫作巴甸,为步雄蛮的一支些么徙蛮分布,而其西边的石平州(今云南石屏县)则为乌蛮阿僰部。

临安路的宁州(今云南华宁县)乌蛮是天宝战争后迁入的,“宁州,在本路之东,唐置黎州,天宝末没于蛮……步雄部蛮些么徙据之,后属爨蛮酋阿几,以浪旷割与宁酋豆圭”。[118]宁州下属的嶍峨县是因有乌蛮而设立,“昔嶍猊蛮居之,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户”。[119]

元代云南行省的广西路最早是百越后裔的聚居区,乌蛮进入后,成了氐羌系民族与百越系民族的杂居区,其下辖的师宗州和弥勒州的得名都与乌蛮首领名字有关,“师宗州,在路之东南。昔爨蛮逐僚、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弥勒州,在路南,昔些莫徙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120]则弥勒部是从步雄部中分化出来的“子孙部落”。

元代云南行省元江路的乌蛮属阿僰部,到元代也开始大量分化,有罗盘、马龙、步日、思么、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

元代的乌撒乌蒙宣慰司为今滇东北和黔西北,是乌蛮的核心分布区之一,有众多的乌蛮部落分布在宣慰司辖区内,《元史·地理志》载:“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121]

(二)元代西南的其他民族

白蛮。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白人,有姓氏。汉武帝开僰道,通西南夷,今叙州属县是也。故中庆(今滇中地区)、威楚(今楚雄州)、大理(今大理州)、永昌(今保山、永平)皆僰人,今转为白人矣。”[122]而据《元史·地理志》载:“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赕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赕,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1253年),府酋高救内附。”[123]表明白蛮到了元代已被称为白人,主要分布于滇中往西直达腾冲府一线的路、府、州、县城中及其周围的平坝区。此外,还有一部分散居于今滇、川、黔交界连接地带及丽江路、鹤庆路、元江路、临安路、澄江路、曲靖路、武定路、仁德府、茫部、乌蒙、东川、建昌路、会川路、普安路和普定路等地。这种居住状况,是南诏、大理时期延续下来的。[124]

西番。清人余庆远《维西闻见录》载:“巴苴,又名西番,亦无姓氏。元世祖取滇,渡自其宗(今属维西县),随从中流亡至此者,不知其为蒙古何部落。浪沧江内有之。与么些杂居,亦么些头目治之。”据尤中先生考证,此史料中余庆远所谓“‘西番’是蒙古之某一部落”的观点是误解。“西番”是汉族所作的称呼,其自称则为“普米”;纳西族称其为“博”,即“巴苴”。普米族先民原居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后不断南迁,至迟在南宋时期,“西番”已经从西北散及东南的大渡河,南至雅砻江流域东、西两岸。至公元1253年忽必烈征大理之前,早已到达了川西南与滇西北连接地带。且其分布地还应包括川西与西藏连接地带。直往西北,今青海境内清朝时期仍有一部分“西番”族人。蒙古军队征大理时,忽必烈率领一路自建昌(今四川西昌)进入丽江北部,居住在雅砻江下游一带的“西番”便有一部分加入蒙古军队进入丽江;兀良合台率领的一路由旦当岭(在今香格里拉市境内)入维西,有一部分居住在雅砻江中、上游一带的“西番”便中途加入蒙古军队,越过旦当岭而入维西活动。[125]这种观点是非常客观的。马曜先生也认为,普米族是原居于今四川西昌地区的西番人,是随元军进入云南的。[126]王叔武先生认为,普米族为氐羌系统民族,是跟随元世祖忽必烈来到云南的,他们实际上不是蒙古族部落成员,在语言上他们属藏缅语族。[127]严汝娴、王树五两位学者则从羌人尚白、以牧羊为业、奉羊角习俗、召巫送鬼习俗、火葬习俗、行兄终弟及转房制、火葬习俗、左衽披发覆面习俗、父子连名制、送魂路线民族学的视度论证了普米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民族中的羌人。[128]此外,还有学者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考证认为,普米族属蒙古人种,既具有当代中国人体质的共同容貌特征,又具有其民族自身的容貌特点,即在狭头宽和狭面宽的容貌上配合较长的头长、面高和鼻高。其头面部主要均值聚类分析和主要均值比较结果,普米族与纳西族、傈僳族羌族接近,属同一个体质类型,同系古羌族的后裔。[129]

从上述论证可以看出,汉晋时期南徙至川西、川西南及滇西北地区的羌系统民族,至宋时被称为“西番”,元、明、清时期仍沿其旧称,但“西番”已逐渐分化发展为普米族,其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藏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川西南的拍木依及被称为西番的其他自称的人由于接受西藏的喇嘛教及藏文藏经等西藏藏族的文化,使之具有了藏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从而形成藏族的一支。迁入云南地区的拍木依,虽然也信喇嘛教,但由于迁出后受藏族的影响不像川西南的那样大,所以在云南发展成了单一民族——普米族。”[130]何耀华先生对川西南拍木衣的源流研究,可以为我们窥见“西番”演变发展之一斑。

元朝时期,顺元路(驻今贵阳市)及其以东、以南都有佯僙和布依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杂居。

仫佬族在历史文献中常记为“木佬”“沐僚”“姆佬”。仫佬族约在宋元之际从僚族中分化出来,“元贞二年(1296年)六月平伐(在贵定南部)邻界平珠洞寨主王三原、谢鸡公、韦巴郎、杨义贵十八处等官来云南省告降。行省差官入洞抚谕。至大德元年(1297年)四月,平珠洞(今平塘县)宿家、沙家二族,赍进呈礼物出洞,道经其邻蛮新添葛蛮(在今贵定)宋氏之村头水底寨,宋氏怒二族不由己以降,乃遣上都云(今麻江附近)长官落昌率众遮道,夺进物,二族逃散,破却韦巴郎寨。五月,宋氏复令平浪(在今都匀南部)巡检濯龙与其下洞李林、竹哥等率木佬(即仫佬)六十余人劫平珠洞蛮官足万金、婆南大寨棚,逼使云南之招从己”[131]。平浪土官欧阳濯龙率领的土兵为木佬,说明在此之前已有仫佬族。

《元史·地理志》又载:“大德七年(1303年),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以其叔父宋隆济结诸蛮为乱,弃家朝京师,陈其事宜,深入乌撒、乌蒙,至于水东,招谕木楼苗、佬,生获隆济以献。”[132]由此看来,本时期仫佬族的力量已大。明以后,关于仫佬族的记载越来越多,而且都在强调仫佬为僚,实际上仫佬的“佬”便是“僚”。

元以后,布依族先民被普遍称为“仲家”,《元史·地理志》就曾载“栖求(今贵州长顺县)等处仲家蛮”。对于仲家的分布范围,从《元史·地理志》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所载来看,布依主要分布在今黔南至黔东南一带。此外,《元混一方舆胜览》云南行省临安道宣慰司也记当地有“钟家部”(当即仲家部),这部分“仲家”即今天分布在滇东、滇东南相连接地区的布依族先民。

元代将傣族的先民称为“金齿百夷”,或者称为“金齿”“百夷”,但这些都是他称,自称是“傣”。他们的聚居区主要在元代云南行省的西南部、南部、东南部边疆,各地的“金齿百夷”之间没有统属关系。云南行省时,“金齿百夷”中的上层贵族先后被授予万户、总管、安抚使、宣抚使、宣慰使、知府、知州等土官官衔,政府在行政事务上很少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让他们原有的政治、经济运行方式保留下来。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尚未产生足以将各地傣族统一起来的政治力量,所以,各地傣族相互之间都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发展着。

元代的蒲蛮是今天中国孟高棉语族民族先民的统称。《云南志略》载:“蒲蛮,一名扑子蛮,在澜沧江迤西。”[133]说明蒲蛮分布在今天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的澜沧江以西之地。此外,佤族在南诏时期已与蒲蛮分开,分化发展为单一民族,分布区域亦在澜沧江以西。元代不见于记录,到明代时再现,分布区域与南诏时期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