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西南少数民族概要

宋朝西南少数民族概要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府路少数民族主要指与吐蕃、大理国毗邻的茂州、威州、永康军、雅州、黎州和嘉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因此,黎州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在北宋未发生大的变化。宋朝虽然未在嘉州设置羁縻州县,但仍把嘉州虚恨蛮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来治理。五代两宋时期,叙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马湖蛮”“南广蛮”“石门蕃部”,合称“叙州三路蛮”,是对分布在今四川南部和滇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称呼。

宋朝西南少数民族概要

成都府路少数民族主要指与吐蕃大理国毗邻的茂州、威州、永康军、雅州、黎州和嘉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宋史》把这些少数民族称为“茂州诸部落”“威州保霸蛮”“雅州西山野川路蛮”“黎州诸蛮”、嘉州“虚恨蛮”等。

(一)威州、茂州蛮

威州和茂州位于岷江上游。岷江上游自古就是羌人居住的地区。唐朝时,吐蕃势力不断发展,并向威州和茂州地区渗透,这里的民族接受了吐蕃的统治。唐朝贞元九年(793年),他们脱离吐蕃的统治,向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纳土内附。韦皋把他们安置在维(后改为威州)、保、霸等州。前后蜀和两宋时期,岷江上游今阿坝州一带仍由吐蕃据有,唐所设置的羁縻州未能全部恢复,只维持对归附羌人的统治。前蜀设茂州,领有汶山、汶川石泉通化四县;设维州,领有保宁、小封二县,管辖仅及于今茂县以南、理县以东地区。总的说来,前蜀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基本上无所建树。前蜀永平二年(912年)维州羌反叛,后来被平定。后蜀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也无所作为,名为正州,实则羁縻统治。故宋代仍称羌人为“蛮”,居威州者称为“威州蛮”,居茂州者称为“茂州蛮”,但是他们实际上是羌人。[59]

(二)雅州西山野川路蛮

五代两宋时期,雅州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西山野川路蛮”,大概主要活动在今天四川的天全、芦山和邛崃以西的泸定、小金等地。自古以来,这一带就居住着众多的羌人族属部落。唐代吐蕃兴起,势力不断向东发展,这些羌人部落由于力量分散,被吐蕃征服。唐末,吐蕃王朝瓦解,其在今甘、青、川、滇等地的统治政权即告崩溃。《宋史》载:“雅州西山野川路蛮者,亦西南夷之别种也,距州三百里,有部落四十六,唐以来皆为羁縻州。”[60]对于宋朝雅州边外羁縻州民族,由于文献资料较少,并无明确系统的记载,研究者也不多。据郭声波研究,主要分布在灵关路及和川路一带。[61]

(三)黎州诸蛮

五代两宋时期,“黎州诸蛮”泛指今雅安凉山地区大渡河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黎州,古为邛、笮民族居住之地。唐代以东泸水(雅砻江)为界,以东称“东蛮”,以西称“西蛮”。“西蛮”以“白蛮”为主,主要居住在今云南省境内。北宋时,“西蛮”主要处于大理国的统治之下。“东蛮”主要指乌蛮的勿邓、风琶、两林三部落,活动于今凉山州一带。咸通年间(860—873年),南诏攻占大渡河南部后,“东蛮”尽为南诏统治。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篡南诏,建立长和国。五代前蜀永平四年(914年),长和国进犯黎州,为前蜀击败,遂遣使通好。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赵善政为王,建立大天兴国,不久杨干贞废赵善政,建立大义宁国。后蜀明德四年(937年),段思平逐杨氏,建立大理国,结束了南诏灭亡后政局不稳的状态。从郑氏、赵氏、杨氏到段氏的大理国,都以大渡河为其北界,“东蛮”部落都受其统治,基本不与中原相通,但亦有受后唐封号的。“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南诏寇黎州,王建遣王宗范等追败之于大渡河,蛮走渡河,桥绝溺死者数万人。宗范将作浮桥济大渡河攻之,蜀主如还,自是蛮寇益少。”北宋平蜀后,宋太祖鉴于“黎州控制云南极边,在唐为患尤甚”,“弃越西不毛之地,画大渡河为界”。[62]对于以大渡河为界,有“宋挥玉斧”[63]这一传说,不管这一传说是否属实,但可以看出,宋朝其实是承认了从郑氏、赵氏、杨氏到段氏的大理国都以大渡河为其北界的事实。以大渡河为界,大渡河以南诸部,仍受大理国控制。因此,黎州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在北宋未发生大的变化。

(四)嘉州虚恨蛮

成都府路嘉州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虚恨蛮”。宋朝虽然未在嘉州设置羁縻州县,但仍把嘉州虚恨蛮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来治理。“虚恨蛮”是宋代活动于今大渡河南峨边一带的民族部落,属“乌蛮之别种”,是马湖三十七部之一。之所以以“虚恨”为名,是因为“所居高山之后,夷人以高为虚,以后为恨,故名焉”。[64]在宋朝时,其活动范围,“东接马湖,南抵邛部川,北接中镇,地方三百里”。[65]宋初,虚恨被称为“蕞尔虚恨”,势力不大,与宋朝的关系融洽。[66]熙宁十年(1077年),峨眉县人杨佐等数十人,应成都府路招募,从峨眉县往来姚州买马,曾经虚恨地方。《云南买马记》中写道:“嘉州峨眉县西十里有铜山寨,与西南生蕃相接界,户不满千,俗呼为小道虚恨姓。县尉例以十月一日上寨守护,谓之防秋,至四月一日罢归。意者以水潦方溢,而蕞尔虚恨无能为也。虚恨固无能为,仅六七百里有束密,束密之西百五十里至苴咩城,乃八诏王之巢穴也。其地东南距交趾,西北连吐蕃而旁靠蜀。”[67]宋末,虚恨蛮势力一度强盛,“方子直之至成都,甫浃日,马湖蛮犯嘉州笼鸠堡,子直饬郡县毋袭故例,辄招谕许之赏犒,第谨边备,绝岁赐,禁互市以困之。蛮悔过,尽归所虏,具所当偿以请命,乃许如故。余蛮俱帖服。虚恨蛮族最强,善斗,破小路蛮并其地”[68]

(五)叙州三路蛮

梓州路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叙州和泸州地区。五代两宋时期,叙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马湖蛮”“南广蛮”“石门蕃部”,合称“叙州三路蛮”,是对分布在今四川南部和滇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称呼。

(六)泸州蛮(www.xing528.com)

宋代泸州及其羁縻州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四川泸州和宜宾市南部及相邻的滇、黔边境一带。唐王朝在这一地区开拓“生僚”置羁縻州,隶泸州都督府。在这个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在宋代被统称为“泸夷”“泸州部”“泸州蛮”。宋代史籍中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称谓较多,有“乌蛮”“蛮”“夷”“僚”“僰”“夷僚”“蛮僚”等。

(七)抚水蛮

唐代,开始从僚族中分化出水蛮。宋王朝企图通过团结水蛮中的贵族上层来稳定对水蛮地区的羁縻统治,但效果不大。由于水蛮此时正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故仍频繁地对外掠夺人口和财物。《文献通考·四裔八》载:“既而侵轶如故,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数寇宜、融州界。诏以知宜州董元巳不善抚绥黜之,仍行招抚。群蛮拒命,侵掠不已,乃命平州刺史曹克明领兵讨之,杀伤甚众,蛮逃窜穷蹙,酋帅蒙承贵等面缚诣军自首,悉还所掠汉口资畜,歃血立誓,不敢复叛,乃还师。诏以抚水州为安化州,抚水县为归仁县,京水县为长宁县。自是间岁朝贡,不复为边患。”[69]宋朝改变州县名称的意义,不仅只是改换一下州名,而是表达了能够在上述地区实现汉族封建制的强烈愿望。当然,这只是宋朝朝廷的主观愿望,而水蛮的反抗仍时有发生。

(八)峒 人

唐宋以后,分布于今湘、桂、黔连接地带的一些以越民族群体为主体发展而来的人们共同体被称为溪峒蛮。溪洞原指四周有山峦,中有平坝,且平坝中溪流纵横之地。《旧唐书·窦群传》载:“(观察使窦群)复筑其城,征督溪峒诸蛮。”这时的溪洞蛮,当指同住在溪洞者,还未专指峒族,但可以明确的是,峒人包括在溪洞蛮之中。

宋元时期,分布在溪洞山涧中的部分僚族开始渐渐出现向近现代峒族分化的趋势,其最终形成为单一的侗族,当为明代。

(九)茅难蛮

茅难也写为茆难、茅滩,分布在安化州,即唐之抚水州,州治在今广西环江县东北。古代常常在未设州郡的地方,多以民族名称称呼民族分布地,即以民族名称为地名。《岭外代答》卷1《并边》载:“广西西南一方,皆迫化外令甲……自融(今广西融水县)西南曰宜州(今宜州市),宜处群蛮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荔波、赢河、五峒、茅滩、抚水诸蛮。”[70]又《宋史·蛮夷列传三·抚水州》载:“观州(驻今南丹县东南高峰坳)则控制南丹、陆家砦、茆滩十道及白崖诸蛮。”[71]如果说茅难指茅难蛮的分布地仅为一种推断的话,那么在《岭外代答》和《宋史》中,茅难蛮已正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

(十)僮 人

僮人是最先从俚僚中分化出来的。南宋李曾伯在上书宋理宗的奏折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72]又《招捕总录》广西两江条载:“至治二年(1322年),广西宣慰使燕牵言:‘徭族非一……其杂处近民曰熟徭,稍知生理,亦不出赋;又有僮徭,则号为兵官守隘通道,于官有用。自宋象州(今广西象州,在柳州东南)王太守始募熟徭,官供田牛以供此役,至今因之。为今之计,莫若置熟徭与僮徭并为僮户,分地遏贼为便’。”这段记载虽出自元代,但其中已明确指出有僮,这个名称是南宋时出现在象州的,延至元代未改。尽管僮的族称已经出现,但发展较为缓慢的部分仍被称为僚或生僚。从历史沿革及相关史料来看,这些羁縻州县的边远山区主要是“山僚”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