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汉民族的接触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巴、蜀这两个民族最先汉化,其后又融入汉族,而《史记》中记载的西南夷却不同,所以从民族分化、融合、重组的角度看,整个西南可以分为巴蜀地区和西南夷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变迁是不同的。
从秦朝消灭巴、蜀到汉代,作为民族的巴、蜀首先在文化上接受了汉族文化,心态上也接受了汉王朝的统治,巴蜀民众在西汉中期以后已经完全融入汉族社会,与此相应的是汉朝政府也不把巴蜀地区看成是一个被征服的边远蛮夷地区。总的来说,巴蜀地区的汉化进程大大快于西南夷地区,进入汉代以后,这种文化变迁的速度加快,汉文化融合了巴蜀文化。[129]对此罗二虎先生曾经以巴蜀地区的墓葬变化来进行说明:“巴蜀文化中富有特色的船棺葬具进入西汉以后在蜀文化中心区域的川西一带已经基本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木板葬具和棺椁葬具。”又,“长方形土坑墓的年代大约为西汉初期至中期,其墓穴和葬具的形式已基本同于中原地区。随葬品中铁器的数量增加并出现釜、甑等铁容器。汉字印章较多出现。在随葬品中用明器,而原巴蜀文化的墓葬均是用生前的使用器随葬。”又,“砖室墓是中原地区自身的墓制,是在西汉中期开始发生变化以后再传入巴蜀地区的,在巴蜀地区,东汉以后砖室墓取代了土坑墓,其墓葬的演变完全纳入了汉文化墓葬的整个演变轨迹之中。”[130]
而西南夷地区的文化变迁则没有巴蜀地区那样多,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文化依然在缓慢地发展着,如果说变化较大的,那就是滇文化。在滇人的墓葬中,秦代和西汉初期的随葬品基本上是青铜器,民族特色鲜明;而在西汉中期随葬品开始有铁器和汉族的“半两”铜钱,西汉后期出现了汉族文化风格的大量随葬品,如陶制明器等。到了西汉后期、东汉初期,则基本上是以汉族文化的器物为主。其原因是西汉王朝在滇池区域设置滇池等县后,汉民族移民及汉族文化相继进入滇人分布区,滇人的青铜器才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早期的铜伞、铜枕、贮贝器及动物纹扣饰已经很少或不再出现,大量的铁制“汉式器物”逐步取代了具有滇人文化特征的青铜器。到东汉中后期,滇人文化基本消失。[131]这一方面说明滇池区域已是一个汉文化占主导的区域,汉民族人口增多;另一方面说明滇人或迁徙他地,或开始出现民族融合。
中原地区汉文化逐步取代滇国文化的趋势是从西汉中期开始的,至西汉后期已十分明显。东汉早期,滇国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如铜器、铁器、陶器、漆器等,与中原地区已无太大的差别了,唯一不同的是尚流行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至东汉中期,连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也被我国内地常见的砖室墓取代了,原滇文化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总的来说,西汉王朝在滇池区域设置益州郡之后,由于内地的汉族移民和汉文化相继进入西南边疆,此时滇国墓葬的随葬品亦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早期墓葬中的铜伞、铜枕、贮贝器及动物纹扣饰这时已很少出现或不再出现,用海贝随葬的习俗也已消失,兵器中的狼牙棒、铜啄、铜叉等亦相应减少,纹饰亦趋向简单,代之而起的则是铜铁合制的剑、矛和斧,以及长铁剑和环首铁刀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也有明显的变化,早期墓地中的铜斧、铜锛及铜爪镰不见或很少发现了,新出现了铁斧、铜銎铁镰和铁爪镰。还有来自内地的“汉式器物”,如百乳镜、山字纹镜、昭明和日光镜,以及半两、五铢钱与刻有“河内工官”和“舞阳”铭文的铜弩机等。与此同时,具有滇文化特征的立牛盖铜壶、双牛铜尊、立鹿柄铜勺及带盖的高壁铜杯等,也被中原地区的铜釜、甑、洗、斗、铺首衔环铜壶、耳杯、熏炉一类的“汉式器物”逐步取代了。
比较奇怪的是川西南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在东汉前期突然消失。对此,罗二虎先生认为,“根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新朝地皇二年(21年),邛都夷长贵率种人攻杀越巂太守,自立为邛谷王,领太守事。后又起兵反汉,最后被汉朝诛灭,并将家属迁徙成都。此后,史书中不见有关邛都夷的记载。推测大石墓的消失可能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132]
【注释】
[1]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2]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3]《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3页。
[4]《史记·西南夷列传·正义》,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3页。
[5]《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3046页。
[6]《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3050页。
[7]《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5页。
[8]《水经注·若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2页。
[9]《水经注·江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32页。
[10]罗二虎:《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载《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1]《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5~2996页。
[12]《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9页。
[13]《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177页。
[14]《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183页。
[15]《后汉书·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07页。
[16]《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17]《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58页。
[18]李家瑞:《两汉时期云南的铁器》,载《文物》1962年第2期。
[19]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20]《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21](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64页。
[22]《新纂云南通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23](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73页。
[24](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20页。
[25](东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7页。
[26]《水经注疏·江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774页。
[27](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86页。
[28]王文光:《僰人源流考》,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论文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29]《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09页。
[30](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414页。
[31]王文光:《僰人源流考》,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论文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32]张增祺:《古代的“僰人”与“僰文化”》,载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页。
[33]《毛诗注疏·国风·秦》,《四部备要》本。转引自杨铭《氐族的起源、形成及其与羌族的关系》,载杨铭《西南民族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34]《水经注疏·渭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3~1494页。
[35]《南齐书·氐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1027页。
[36]《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8页。
[37]《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38]《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0页。
[39](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20页。
[40]《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1600页。
[41]《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09页。
[42](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414页。
[43]《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2页。
[44]《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8页。
[45]《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75页。
[46]《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4页。
[47]《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8页。
[48]《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8页。
[49](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64页。
[50]《吕氏春秋·恃君览》,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55页。
[51]《逸周书·王会解》,载《汉魏丛书96种》,上海大通书局1911年版,第22页。
[52]《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94页。
[53]《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93页。
[54]《后汉书·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839页。
[55]《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3166页。
[56]《后汉书·和帝本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183页。
[57]《后汉书·安帝本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31页。
[58]《后汉书·顺帝本纪》,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58页。
[59]《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60]《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61]周维衍:《古夜郎三题》,载《夜郎考论文集之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9页。
[62]《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37页。
[63]《太平寰宇记》,金陵书局光绪八年(1882年)木刻版。(www.xing528.com)
[64]《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65]《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66]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67]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1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68]《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69]《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94页。
[70]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7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9页。
[72]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页。
[73]《后汉书·马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840~841页。
[74]本节内容参引《中国古代铜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75]《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4页。
[76]《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8页。
[77]《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697~2698页。
[78]《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1页。
[79]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80]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81]《韩非子·说林上》,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32~133页。
[82]《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1739页。
[83]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84]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85]《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3844页。
[86]《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3846页。
[87]《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7页。
[88]《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3页。
[89]《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3~2854页。
[90](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85页。
[91]《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3页。
[92]《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09页。
[93]《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1174页。
[94]《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3044页。
[95]《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7页。
[96]《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1421页。
[97]《三国志·蜀书·吕凯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第1047页。
[98](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427页。
[99]《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6页。
[100]《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3170~3171页。
[101](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93页。
[102]《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4页。
[103]《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3页。
[104]《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5页。
[105]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
[106]王文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107]《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7页。
[108]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页。
[109]《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3页。
[110]《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5~2996页。
[111]《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6页。
[112]《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7页。
[113]《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7页。
[114]王懿之:《云南民族源流考》,载《民族历史文化论》,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09~510页。
[115]《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4页。
[116]《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4页。
[117]《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4页。
[118]《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4~2995页。
[119]《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6页。
[120]《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2996页。
[121]《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4105页。
[122]《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4167页。
[123]《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49页。
[124](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430页。
[125]《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126]《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127]《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128]《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851页。
[129]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2页。
[130]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5、47页。
[131]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132]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