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决战巨鹿:楚军突袭,秦帝国溃败

决战巨鹿:楚军突袭,秦帝国溃败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这种考虑,项羽命令将士破釜沉舟,誓死要与秦决战。秦帝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陷入楚军包围、粮道彻底断绝、友军又不能及时援助的情况下,在巨鹿城下全军覆没。敌人援兵就在眼前,尽管不敢来战,也不可以坐等巨鹿城慢慢死亡,反而更应该抓紧时间,先破巨鹿,再转身打击敌人援兵才对。楚兵救巨鹿的过程,跟赵奢救阏与有几分神似。项羽顺利过河,又击溃章邯,携三日口粮,破釜沉舟,突然出现在巨鹿城下,王离

决战巨鹿:楚军突袭,秦帝国溃败

这个时候,章邯已经取得连续14个月胜绩。东阿城下与濮阳之东的两次创伤,也因杀项梁而得到抚慰。他开始傲视群雄。王离在北边围攻巨鹿,章邯在漳水南岸的棘原搞后勤。两军相距约70公里,中间横着漳水。关于两支部队的兵力,有人估计各有20万之多,虽不甚可靠,但比诸侯援兵强,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诸侯援军陆续到达巨鹿城下,筑壁十余垒,只盼着楚军到来,而不敢与秦军交战:

陈余收兵数万,在城北筑壁垒,自度兵少,不敢向前。

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地收兵万余人,挨着陈余筑垒,不敢击秦。

燕将臧荼领兵救赵,不敢击秦。

魏王咎的弟弟魏豹自立为魏王,率兵救赵。

齐将田都看田荣不肯发兵,遂背叛田荣,自引兵往助项羽救赵(可能是随项羽行动)。

齐王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北以后,从项羽救赵(应该是随项羽行动)。

这些力量都嫌弱小,若能在项羽到来之前,先行击破他们,其实并不困难,因为章邯、王离有至少46天时间。何况秦兵乃天下劲旅,有充足的粮草,还有连续胜利的信心。但是,他们既没有提前攻破巨鹿城,也没有趁早打败那几小股援军,更没有做围点打援的谋略准备,不知在忙什么。可能正是那些优势让他们变得骄傲起来,想赢得一次从容、优雅的胜利。他们眼中所看到的,大概还是老样子,楚兵还在黄河南边没过来,离自己远得很(安阳至黄河白马津,白马津至邯郸,邯郸至巨鹿,有285公里);又在搞窝里斗,争夺指挥权,自相残杀;中间横着黄河与漳水,大部队渡河,总要花费不少时间吧;却不知道,天下形势渐渐起了变化,一种不利于他们的变化:

援兵到的越多,越有助于赵军拼死守城;

大英雄项羽掌握了指挥权,楚兵将全力救赵;

他还有一个为叔叔项梁报仇的重大使命;

他又设计了恰当的战斗谋略,没有简单地与秦军正面强攻;

刘邦的队伍也在赶来救赵(还未至赵地,项羽已破王离)。

针对秦军以王离攻城、章邯搞后勤的这种布置,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渡河,破坏秦军粮道,他本人则率主力先攻打章邯。

英布兵少,采用游击袭扰的方式破坏秦军运粮通道,破坏之后,马上撤退,敌人不好追击。秦军修理这一段,则去破坏那一段,防不胜防。连续搞了一个月,搞得“王离军乏食”。王离的部队估计有20万人,这么多人吃不饱饭,仗就没法打。王离军心受到干扰,有利于项羽救赵,这就是英布率先过河的战斗目的。英布赢得几个小胜仗,诸侯军则受到鼓舞,稍微恢复了一些信心,于是陈余请项羽再多派些人过来。(www.xing528.com)

此时,项羽已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并在漳水南岸的棘原打败章邯,遂率全体将士横渡漳水,破釜沉舟,烧掉营房,每人携三天口粮,要与秦军决一死战。

项羽很清楚,章邯只是暂时被击溃,过不了多久,他又能把秦军组织起来,眼下又没有迅速、彻底打败章邯的把握,而巨鹿危在旦夕,赵国的存亡比打败章邯更加重要,涉及整个反秦阵营的军心。唯有扔下章邯不管,马上渡河救赵,在章邯恢复元气之前打败王离,否则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基于这种考虑,项羽命令将士破釜沉舟,誓死要与秦决战。这种办法能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

到了战场,他们包围王离军,开始进攻。楚兵人人争先,个个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连作壁上观的诸侯各军,都看得心惊胆战,惴惴不安(有了项羽,再不能我行我素,所以不安)。与秦军大战九次,完全断了秦军粮道。在楚兵的鼓舞下,诸侯各军也来围攻。最后大破秦军,杀秦将苏角,活捉主帅王离,另一员秦将涉间不肯投降,自焚而死。秦帝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陷入楚军包围、粮道彻底断绝、友军又不能及时援助的情况下,在巨鹿城下全军覆没。

秦军已破,项羽召见诸侯各将。这些人进入辕门,都用膝盖走路,不敢仰视,于是项羽成为反秦阵营的统帅,诸侯兵都归他指挥。这个统帅,是他用拳头打出来的,当之无愧,此时他才26岁。这里,还应该说一下英布,《史记》称赞他:“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王离率领的是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堪称天下第一劲旅,自南下以来,其实只打了一个胜仗,就全军覆没,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史记·王翦列传》记载,王离率兵包围巨鹿,有人说:“王离,秦之名将,率强秦的兵,攻新建的赵,一定能胜。”有客人说:“不然。三世为将者,必败。为什么说必败?先人杀伐太多,后人受其不祥。王离正是三世为将(指王翦、王贲、王离三世)。”这显然又是儒家的一种说辞,其实根本原因在于:

当英布断了他们的粮道,军心不稳时,就该积极争取与章邯会师,或者主动向西撤,避免被包围。尽管粮食是个问题,但因为时间相对充裕,总还有办法解决。等项羽击溃章邯时,楚军三日可至巨鹿,王离不仅有被敌人内外夹攻的危险,还要处理好20万大军的撤退秩序,这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粮食缺乏,友军溃败,又被包围,再遭到楚兵的猛烈打击,再强悍的部队也难取胜吧。

还有一个问题让人费解:在英布断绝粮道时,王离已把巨鹿包围了三个月,都没攻下来,这是为什么?是秦兵的战斗力值得怀疑,还是王离的军事才干值得怀疑?如果说是因为诸侯援兵到了巨鹿城北,都不敢来交战,楚军又在安阳停滞不前,王离误以为他们都不敢救巨鹿,所以决定慢条斯理围城,等待巨鹿兵疲粮绝而自动投降,这种推测似乎很难成立。敌人援兵就在眼前,尽管不敢来战,也不可以坐等巨鹿城慢慢死亡,反而更应该抓紧时间,先破巨鹿,再转身打击敌人援兵才对。

当年赵奢救阏与,停留武安28日不前,目的是麻痹秦军,使秦军误以为赵兵不敢救阏与,从而放松警惕。秦军也确实中了圈套,误以为赵兵不敢来救,遂集中力量攻城,想在攻下阏与之后,再来对付赵军,争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赵奢则疾行军两日一夜,突然出现在秦军面前。秦军本来没有防备,在心理上已经吃亏。赵兵又及时占据制高点,严阵以待。秦兵仓促来攻,不利,被赵兵三面夹击,结果大败而去。

楚兵救巨鹿的过程,跟赵奢救阏与有几分神似。

宋义停46日不前,无意中起到赵奢停留武安的效果。项羽夺过指挥权,先派英布率2万人过河。这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是一个重要的谋略信号,表示楚兵行动已经发生变化。但没有引起章邯重视,因此没有及时阻止项羽过河。只要章邯行动,不管项羽有多厉害,大军要渡过黄河,都将耗费一些时间。项羽顺利过河,又击溃章邯,携三日口粮,破釜沉舟,突然出现在巨鹿城下,王离军在心理上已经吃亏。

本来秦军掌握着战场的全部主动权,可谓形势一片大好。项梁战死,整个反秦阵营心情黯然。赵国刚刚停止内斗,新都城就被王离攻破,赵王歇、张耳退守巨鹿,随即陷入包围。章邯也从南边上来,破了邯郸,协助王离运军粮。此时,秦军在赵地占有绝对优势,兵力雄厚,粮食充足,还把赵王歇、张耳团团包围,一时之间,巨鹿成了一座孤城、死城。陈余有兵数万人,不敢来救。别的援兵来了,也不敢战。宋义所率楚兵力量最强,却停留在黄河南岸46日不前。

正是这些因素使章邯、王离错误地估计形势,以为诸侯各军形似散沙,不足为虑,结果贻误了战机,既没有迅速攻破巨鹿城,也没有相机消灭比项羽先到的诸侯援兵。项羽获得指挥权,派英布率2万人过河,章邯仍然不来阻止楚兵过河,而坐等项羽来攻击。项羽一过黄河,战场形势就完全变化了,秦军从主动转入被动。

关于两军数量对比,由于资料不足,很难判断某些事情。假设楚兵有10万人,渡河的动静自然不小,也不能一天就渡过黄河,为何章邯没有采取行动?楚兵10万,英布2万,加上诸侯各军,即使有20万,也不足以包围王离大军。巨鹿在河北平原,20万对20万,诸侯如何包围王离?也许王离军只有10余万。蒙恬时,长城部队有30万。直到章邯连吃两个败仗、退守濮阳、李由战死以后,秦帝国才调他们南下,自然不会全部调出,调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似乎比较符合情理。再者,章邯投降之后,项羽统率的诸侯兵有30余万,扣除在洛阳加入进来的申阳的队伍,还有王离被俘以后投降的秦军,在巨鹿城下围攻王离的诸侯兵估计有二十几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