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陵墓规模前无古人秦始皇陵空前庄严

中国古代陵墓规模前无古人秦始皇陵空前庄严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始皇陵的规模以及奢华、精致的程度,不仅超过了秦国历史上所有先公、先王的陵墓,而且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但从秦始皇陵的规模看,当时治丧的盛况,一定是空前的。当时,秦二世曾下令,凡没有生育过子女的秦始皇后妃以及大批宫女,全部为始皇殉葬,这是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殉。这是模仿人间宫殿“前朝后寝”制度而来的,反映了侍奉始皇遗体如他生前一样的观念。

中国古代陵墓规模前无古人秦始皇陵空前庄严

秦始皇死后三个月,秦二世胡亥把始皇帝安葬在了骊山北侧,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部一带,北临渭水,南依骊山。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的陵墓是秦始皇开始即位的时候就着手兴建了。由此可见,秦始皇虽然梦想着长生不老,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这种可能性极小,因此他从继位起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

他将地址选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因此秦始皇陵也叫“丽山”或“骊山”。史书中记载“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经过折算,也就是高120多米,底边周长2167米,上面种满了树木,远远看去的确像一座山。

北魏时的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说:“始皇陵所在地区的地质多半是沙石,很少有纯净的黄土,因此他只好命人从距离陵墓东北五里的吴家寨附近将黄土运过来。”

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就开始修建,直到公元前208年才完工,共费时39年。在历史文献中,《史记》是首次记载秦始皇陵地宫情况的典籍,书中写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藏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穿三泉”是指地宫的深度。地宫的核心部分叫“玄宫”,也就是盛殓尸体的棺材所在地,它位于地宫最底层。“三泉”指的是第三层地下水,根据水文资料表明,第一层地下水距地面为16米,根据现在的勘探,地宫口至底部约为26米,按照年代继续推算,那么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不过这个结果是否属实,还需要考古学家进一步验证。

“宫观百官”是指秦始皇生前居住过的宫殿,比如阿房宫和咸阳宫,百官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三公九卿文武官员。不过,这些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现在也是一个谜。

“奇器珍怪”则表明陵墓里装满了奇珍异宝和制作精美的器物,“怪”一般是指兽类,所以可以理解为珍稀动物,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活的珍稀动物直接埋入地宫,另一种是用陶土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动物。

“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有人盗墓,秦始皇命工匠制造了机关暗箭,一旦有盗墓者靠近,就会被突如其来的弓箭射死。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是指在模具中注入水银,使其循环往复,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海是秦始皇东巡时到过的东海,毫无疑问,这里描述的是一幅秦代疆域的模拟图。

此外,水银很容易挥发,其蒸气更是剧毒无比,只要进入墓穴,就会被蒸气毒死,这个方法也是为了防止盗墓者的。

“上具天文”是说玄宫顶部有一幅天体图,秦朝的天文知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咸阳城的扩建就是对应着星宿位置分布的。有的学者推测:“这幅天体图的形象是正中为斗星,围绕斗星一周应有二十八宿,与之相配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扶桑、桂树,太阳、月亮、金乌和玉兔。”

“下具地理”是指地理概况,以及统一中国后划分的三十六郡。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是说用人鱼膏制成的蜡烛可以在地宫中燃烧很久。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一种防腐措施,因为蜡烛燃烧需要大量的空气,地宫封闭后,里面的空气逐渐被消耗,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真空,直到近代,这种方法还在使用。

据文献记载,人鱼就是鲵鱼,俗称“娃娃鱼”,也有学者认为人鱼指的是鲸鱼,蜡烛是用鲸鱼油制作而成的。不过,对这个问题,现在也没有答案。

由于陵墓过于庞大和精致,秦始皇生前未能看到它竣工。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加以突击修建。始皇下葬后,工程还在继续,直到反秦大起义的队伍打进关中,才被迫中止。

秦始皇陵的规模以及奢华、精致的程度,不仅超过了秦国历史上所有先公、先王的陵墓,而且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秦始皇葬礼的细节,史书记载不多。但从秦始皇陵的规模看,当时治丧的盛况,一定是空前的。(www.xing528.com)

当时,秦二世曾下令,凡没有生育过子女的秦始皇后妃以及大批宫女,全部为始皇殉葬,这是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殉。并且,秦二世又生怕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泄露墓室中的机密,竟下令在始皇灵柩下葬后,迅速关闭出口,将所有在墓内工作的工匠全部活埋在里面。此外,秦二世还在秦始皇陵墓外围埋下了大量的殉葬物。

经过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人们已对秦始皇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整个秦始皇陵园区占地56.2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封土、地宫、城垣、寝殿等附属建筑及陪葬坑。封土,即坟墓,它是由黄土堆积,夯匀,呈上小下大的方锥体状。据记载,秦始皇陵原来坟高近170米,周边长有2500多米。封土的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由于历经两千年的风雨侵蚀,现有封土已比原来小了很多,但高度仍在50米以上,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6米,面积为12万多平方米。高大的坟墓像一座山峦,林木葱郁,与南面的骊山遥遥相对。

地宫位于封土堆地面下30米左右,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呈矩形,地宫内存在明显的汞异常。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大范围含量较高的汞,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从而验证了《史记》中有关秦始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记载的真实性。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6米,墓室周围有一层细夯土质地的巨大宫墙,夯土层厚约8毫米,宫墙高度30米,顶端比秦代当时的地面要高。地宫内有东西两条墓道,还有十分发达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内部的干燥。

封土四周有内外两道城垣。城垣已倾塌,目前仅存墙基。内城和外城均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内外城四面都有门,门上有阙楼。

在城垣以内,封土的北侧和西侧是地表建筑,封土北侧的建筑为陵园的寝殿,西侧的建筑是供奉陵寝内墓主灵魂饮食的饮官的住处。这是模仿人间宫殿“前朝后寝”制度而来的,反映了侍奉始皇遗体如他生前一样的观念。

在城垣内外,有数不尽的陪葬坑。例如,在封土西侧有大型彩绘车马两组,它们是供墓主灵魂乘坐巡行用的车马仪仗中的副车。西边的内、外城之间,有珍禽异兽坑及跪坐俑坑31座,有鹿麂及其他珍贵动物,象征着宫廷的苑圃。在外城东边的上焦村,发现了马厩坑及跪坐俑坑,它们象征着宫廷的厩苑;跪坐俑是古代负责饲养马的人员,此外,还有戏俑、文官俑、乐手俑和青铜水禽等。

特别是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还发现了一组大型的陪葬坑,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群。

1974年3月,几位农民在距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几片陶俑的碎片。聪明的他们立刻意识到地下一定埋有重要的文物,就向文物部门报告,于是,引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经发掘,那里有以军阵形式排列的兵马俑坑3个。一号坑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6万平方米。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端北侧,为曲尺形,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为98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1.4米,深4.8米,面积约520平方米。

3个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形态逼真,它们的排列是按照当时的军阵编组的。一号坑是以战车与步兵组合排列的长方阵,二号坑为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曲尺形军阵,三号坑的陶俑作仪卫式的夹道排列,是统率一、二号坑军队的指挥部。一、二、三号坑构成秦帝国强大军队的一个缩影。

这三处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共出土陶俑、陶马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兵马俑坑不但是一个丰富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也是一个雕塑艺术宝库。数以千计的高大的兵马俑群,其规模的宏伟、气势的磅礴,在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十分罕见。这些多彩多姿、形态逼真、充满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艺术创造上的卓越才能。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生动地再现了秦帝国军队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情景,显示了秦王朝横扫六合、威震天下的军事力量及其雄伟的气势,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整个秦始皇陵,更是这样一座奇迹。根据以上情况可知,秦始皇陵园的整个建筑布局,模拟了始皇生前居住在京城的形式:那高大的封土下的地宫象征着皇宫,内外两城象征着京城的宫城和外郭城。内城里有寝殿、便殿、苑圃、吏舍,还有供皇帝出行用的乘辇;外城外边的厩苑内有供驾车和骑乘用的骏马。至于兵马俑,则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宿卫军守卫着京城。再加上地宫内具有的百官位次以及无数奇珍异宝,构成了一幅“千古帝王”理想的生活宫城图。

然而,奇迹是用天下百姓的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是用无数建造者的尸骨堆出来的。据研究,仅秦始皇陵园外的那组兵马俑坑,占地面积总计2万平方米,光挖坑一项的土方工程量就达10万余立方米。所用木料均为巨大的松柏,根据遗留的木槽看,有的棚木直径为68厘米,长达10余米。初步计算,一、二、三号俑坑共用木料8000余立方米,棚木上铺的苇席和竹席1800余平方米,铺地用砖25万块。加上8000件大型陶俑、陶马的制作,其工程量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十分惊人的。

这还仅是一个陪葬坑而已。因此,司马迁记载的秦始皇派发70万人修建陵墓,不会是一个失实的数字。正如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小曲中所唱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是不管怎么说,秦始皇陵完全是按地下王国构想的,它藏品丰富、规模宏大,而且是世界上结构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生动再现了秦代灿烂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