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英雄记:诸葛亮与魏延的合作及伐魏诏书

三国英雄记:诸葛亮与魏延的合作及伐魏诏书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到达汉中后,与镇北将军魏延会合。诸葛亮一到汉中便做出一项人事安排,任命魏延为丞相司马兼凉州刺史。上将干了大校的活,有人认为诸葛亮把魏延降级了。安顿好后,诸葛亮以后主的名义发布了伐魏诏书。这篇日后被命名为《为后帝伐魏诏》的文章写得很有气势,论重要性不亚于《出师表》。

三国英雄记:诸葛亮与魏延的合作及伐魏诏书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三月,诸葛亮率蜀汉主力到达汉中

就在大军出发前的上年年底,诸葛亮的家庭出现了一个变化:他的长子出生了。

诸葛亮与黄氏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哥诸葛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诸葛恪、诸葛乔和诸葛融。诸葛亮向哥哥请求把诸葛乔过继给他做养子,诸葛瑾就此事专门禀告了孙权,在孙权批准下诸葛乔来到蜀汉。诸葛亮把诸葛乔当作自己的嫡子,给他改了表字。诸葛乔现在已经22岁了,担任驸马都尉一职。

现在,诸葛亮自己的儿子出生了,他为儿子取名诸葛瞻,“瞻”的意思是向远处或高处看,诸葛亮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诸葛亮到达汉中后,与镇北将军魏延会合。

魏延的驻地在南郑,诸葛亮没有入驻南郑,而是将主力屯扎在汉水北岸的阳平关、石马山一带。

诸葛亮一到汉中便做出一项人事安排,任命魏延为丞相司马兼凉州刺史。

表面看这是一个奇怪的任命,因为魏延已官至镇北将军,品秩介于三公与九卿之间,是大军区司令,相当于上将军衔,而丞相司马的品秩只有千石,又是属吏,算是个大校吧。丞相府设长史,相当于秘书长,但他只掌文不管武事,与长史对应的武职就是司马。

上将干了大校的活,有人认为诸葛亮把魏延降级了。

其实这是误解,司马一职虽然品秩不高,但职责很重要,负责协调丞相府里与军事有关的所有事务,也可以说是丞相府内所有武职的总牵头人,是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第一助手。诸葛亮觉得这个岗位只有魏延担任最合适,这是对魏延的器重和信任。

而且,也不存在贬降的问题,因为任命魏延为丞相司马后,并没有免除他镇北将军职务的记载,兼任凉州刺史后,也没有免除他原任的汉中郡太守一职,魏延的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是兼职(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诸葛亮之所以任命魏延为凉州刺史,考虑的是下一步要把夺取和经营凉州作为战略重点之一。

安顿好后,诸葛亮以后主的名义发布了伐魏诏书。

这篇日后被命名为《为后帝伐魏诏》的文章写得很有气势,论重要性不亚于《出师表》。

这篇诏文写道:

“天地间祸福不断转化,富贵仁德中来,灾祸由邪恶中生,多做好事可以强盛,坏事做多了就会灭亡,这些都是古今不变的道理。成汤、周武王因为施行仁德而被天下人拥戴为圣王,夏桀、商纣王因为残暴而导致灭亡。

汉朝中途衰败,董卓趁机发难,造成京师一片混乱。曹操操纵朝政,残害天下百姓。他的儿子曹丕接着制造祸端,窃取帝位,更改国名,像其父一样凶残(盗据神器,更姓改物,世济其凶)。当此之时,皇权沦落,天下如果没有人主宰,那么汉室江山将会倾覆。

“先帝顺应历史潮流(应乾坤之运),亲率大军平息国难,百姓欢迎,万民拥戴。先帝奉顺符谶,建立帝号,存复汉室祖业,使皇纲不坠于地,只可惜在此万国未静之时,他却过早地去世了。

“我承继治国大业、复兴汉室的殷切之情,自继位以来,后主夙兴夜寐,勤俭持政,发展生产,增加财富,任用智能之士,欲奋剑长驱,讨伐凶逆,但朱旗未举,曹丕却突然殒丧,正所谓不等我举薪他却自焚了(斯所谓不然我薪而自焚也)。(www.xing528.com)

“但是曹氏的余丑曹叡又在制造更大的灾难,恣肆于河、洛,不断地挑起兵端(阻兵未弭)。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托以天下,来辅佐我。

“现在,授给诸葛丞相旄钺之重和专命之权,请他统领步骑20万,上天伐命,除患宁乱,克复旧都。从前项羽率领一支大军,跨州兼土,势力不可说不大,然而猝然败于垓下,死于东城,宗族灭绝,为笑千载,这都是他不行仁义、侵辱君王、虐待百姓的缘故。

“如今曹魏奸贼却要效仿,引起上天和百姓的愤恨。我们正是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行动,凭借祖宗神灵相助,所向必克!吴王孙权同恤灾患,已决定秘密出兵,与蜀汉形成掎角之势。凉州诸国已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20余人接受我们的调度,现在可以说已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大军一出,必然无敌。

“对于能抛弃邪恶、归顺正义的,按照我朝法度都将给予不同品位的封赏,曹魏宗族或旁系(魏之宗族、支叶、中外)中有辨明利害、认清顺逆形势来投降的,都可以得到宽恕并授予官职。如果迷沉不返,继续助纣为虐,将戮其妻室,永不宽赦。

“除本诏令外,如果还有其他诏书、律令,由诸葛丞相视情况向全国发布,只需符合我的心意就行(他如诏书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称朕意焉)。”

这篇诏令其实就是一篇檄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檄文之一,除了声讨敌人、发动百姓外,这篇诏令还透露出许多重要信息。

关于诸葛亮此次出征带来了多少人马,这篇诏令中明确指出是20万人,这个数字显然有所夸张。

诸葛亮为恢复国力、发展生产,实行的是轮流募兵体制,全国常备兵员为八万人左右,这些人马包括驻扎在成都周边的中央禁卫军,防守在永安、江州、南中、汉中等各战略要地的常备部队,可以抽调出来进行野战的,有一半就算不少了。

为了此次北伐,诸葛亮也会临时扩充兵力,以当时蜀汉的国力,专门增加几万人马是有条件的,诸葛亮可以把他们全部带到前线来。所以,推测起来除汉中本地的守军外,诸葛亮带到汉中来的有十万人左右,也就是诏令里说的一半。

这是战斗部队,除了他们还得调动大批人员负责军粮等物资的供应运输。汉中与成都之间隔着巴山,道路崎岖难行,运输更是个大问题。为此次北伐诸葛亮组建了庞大的运输队伍,除了征调百姓参与外,还要求官员子弟带头参加,其中就包括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

到汉中后诸葛亮曾给哥哥诸葛瑾写过信,信中透露诸葛乔就在这次北伐后勤运输队中。诸葛亮让他率领一支数百人的运输队,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在汉中与成都间运送粮草(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可惜,就在出师汉中的第二年诸葛乔就因病去世了,死时年仅25岁。

上面这篇诏文还透露,孙权将配合此次行动。

曹丕死后孙权动手更早,这就是之前说过的江夏战役,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牵制了魏军的行动,之后孙权又命诸葛瑾攻击襄阳,对曹魏一直保持着攻势。

就在此次北伐之前,诸葛亮又派费祎出访孙吴,除增进双方友好之外不排除协商双方联合军事行动的可能。诸葛亮进驻汉中后,孙权又继续派兵袭扰曹魏南线、东线两个战场,孙权手下的将领周鲂在一次行动中还生擒了曹魏的将领彭绮。这些都让曹魏不能抽调出太多的兵马到西线战场来,孙权的行动确实支援了诸葛亮北伐。

这篇诏文透露的另一个信息是,凉州诸国也派兵相助,并很具体地说有20多个部落首领参战。

所谓凉州诸国,指的是凉州一带的羌族各部落,曹魏统治凉州、雍州以来与这些部落经常发生矛盾,反抗事件时有发生;加上蜀汉已故骠骑将军马超在羌族中名望很高,如果说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支持蜀汉,派兵参与了此次北伐,也是有可能的。

蜀汉一直竭力向曹魏的凉州渗透,与汉中相邻的武都郡曾被蜀军占领过,蜀汉在此有一定基础。诸葛亮下一步的进攻目标虽然是关中,但位于侧翼的凉州地位显然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