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葛亮治蜀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军粮增产

诸葛亮治蜀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军粮增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治蜀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发展经济,使蜀汉强大起来。西汉时蜀地卓氏、程郑在临邛冶铸,成为亿万富翁;汉文帝时把蜀地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邓通便专门经营铸造业,成为富翁。蜀汉把盐铁两项收归官营,设立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两职负责盐铁事务。务农殖谷就是继续发展农业,搞好经济建设。还有史料表明,诸葛亮在蜀汉也组织兵士屯田,增加军粮收入,减轻百姓负担。

诸葛亮治蜀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军粮增产

诸葛亮治蜀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发展经济,使蜀汉强大起来。此前诸葛亮就已经协助刘备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如盐铁专营、发展蜀锦等,使益州的经济得到了一定恢复。

开府治事后身担丞相和益州牧两副重担,诸葛亮更是把发展经济、提高国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协助刘备在经济方面主要抓了几样东西:一是制盐,二是冶铁,三是蜀锦。

蜀地盛产井盐,古时东起云阳、西至邛崃、北到汶川、南至西昌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丰富的井盐产区,秦朝在蜀地设立盐官,全面管理井盐生产和交易西汉有个叫王孙的人,以冶铁煮盐而致富,家财数千万,家中有僮仆上千人。由于官方的介入,盐业生产技术也以蜀地领先。当时一般是“一灶五锅”,而蜀地可以达到“一灶十四锅”,甚至出现了“两灶二十八锅”的,一天一夜可以生产四石,色白如霜、质量上乘,是优质产品。

据史书记载,临邛县有一口“火井”,夜里此井能发光,照亮周围,人们要想得到这种光,先以火投入其中,过一会儿,下面会发出雷声,火焰便出,能照耀数十里。

有人甚至用竹筒把井里面喷出的东西盛起来,可拿着走而终日不灭。火井旁边还有一口有水的井,取井火煮井水,一斛水可得五斗盐。不过,要是用普通的火去煮,就得不到多少盐了(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所谓火井、井火,就是天然气,蜀地不仅遍布盐井,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用井火刚好可以煮井水,史书记载一斛水可以煮出五斗盐,用普通火煮,只能得两到三斗。

冶铁是与制盐业并重的另一项重要产业,蜀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冶铁也是蜀地的一项传统产业。西汉时蜀地卓氏、程郑在临邛冶铸,成为亿万富翁;汉文帝时把蜀地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邓通便专门经营铸造业,成为富翁。

铁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兵器最早的材料是青铜,但这种材料比较软,不够坚韧,铁和钢的出现,提高了兵器的技术含量。汉武帝以后蜀地盐铁主要还是官营,至东汉中后期官营渐解,东汉和帝时撤销了盐铁官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煮盐和冶铁(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这两项重要的产业逐渐被一些大地主、大商人所垄断,他们个个富可敌国,生活奢侈,政府反倒财政吃紧。

蜀汉把盐铁两项收归官营,设立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两职负责盐铁事务。诸葛亮丞相府的首任秘书长王连长期担任司盐校尉一职,他很能干,又推荐了吕乂、杜祺、刘干等人为典曹都尉,在各地推行盐业专营。这些人也都很能干,取得了丰厚利润,极大地改善了益州的财政状况(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一直很受诸葛亮赏识的张裔担任过司金中郎将,负责经营制作农用和军用的器具(典家战之器),把冶铸业纳入官营,规定任何私自铸造都属于违法,政府不仅可以由此获利,而且控制了民间武器的制造。

蜀锦是益州的特产,蜀地农业与蚕桑业十分发达,种植和应用天然色素植物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自成特色的染织工艺体系。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秦灭蜀后便在成都夷里桥南岸设锦官城 ,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到了汉朝,成都蜀锦织造业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成都自那时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织工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蜀汉设立了锦官,负责组织和管理蜀锦的生产,使蜀锦业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晋人左思在《蜀都赋》中描绘说专门生产蜀锦的人家,常常有多达上百间织锦房,织机之声交响应和(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蜀锦生产改善了蜀汉的经济和财政状况,蜀锦成为益州的特产和专有产品,魏吴两国都跑来购买(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道)。

后主登基后蜀汉百废待兴,在诸葛亮主持下蜀汉制定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基本国策

务农殖谷就是继续发展农业,搞好经济建设。诸葛亮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布衣丞相,对农业生产很熟悉,在他写的文章里多次谈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诸葛亮认为治国必须找到立国的根本,这个根本就在农耕、山林、川泽之中,如果农业生产不正常,就会导致国运的衰败(地失其常,则有枯败)。

诸葛亮还谈到,汉末以来各地动乱不已,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土地兼并的倾向又越来越严重,耕地的人越来越少,不耕作的人越来越多,造成了民生凋敝,社会不稳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诸葛亮想出了很多办法。益州虽是天府之国,但经过几年的战争,大量土地无人耕种(股膏草野),而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外地避难的人来到益州没有地种,通过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以安抚流亡,达到安民复业的目的。

诸葛亮还谈到管理社会、管理人就像种庄稼一样(治人犹如养苗),要想禾苗茁壮成长,必须除去其中的杂草(先去其秽),对于专权恣肆的豪强权贵,不仅要从法律上加以限制和打击,在经济上也要加以抑制,通过打击豪强,释放生产活力。

在赋税政策方面,诸葛亮认为应当轻徭薄役,不能让百姓承担的负担过重(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因为人吃不饱肚子就会造反(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所以蜀汉实行了较低的税赋。还有史料表明,诸葛亮在蜀汉也组织兵士屯田,增加军粮收入,减轻百姓负担。

在大家印象中,诸葛亮是一个喜欢用兵的人,蜀汉国力有限,但他年年用兵,使军事方面的负担超过了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注意减兵省将,把兵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全国常备兵员不超过八万人,且实行轮换制(十二更下,在者八万),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生产。

苛捐杂税历来是激起民众反抗的直接导火索,史书说诸葛亮治蜀虽然严于执法但国人都心悦诚服,百姓承担一定负担但从不抱怨(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有人做过统计,三国时期曹魏控制区内共发生民变24次,孙吴23次,而蜀汉仅有3次,这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主持下制定和推行的赋税政策是较为合理和成功的。(www.xing528.com)

重修都江堰是诸葛亮发展经济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西部的岷江上,由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创修,因为其附近的玉垒山在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民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作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汉末在都江堰地区设置了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开始称为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

都江堰设计巧妙,建成后灌溉面积之广和效率之高都堪称古代水利工程之最。都江堰发挥了调节水利的重大作用,旱时引水灌溉,涝时蓄水保田,建成后蜀地就变成了沃野千里,号称“陆海”。

益州面积虽大,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也就是都江堰的灌溉区,所以诸葛亮对都江堰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他曾说过,都江堰是发展蜀汉农业的重中之重,是国力提升的基础(此堰农本,国之所资)。

都江堰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那就是它必须经常性地进行维护,当初修建此堰是就地取材,没有钢筋、水泥,所以有些地方常被洪水冲坏,如不及时维护,就会影响使用,甚至可能有崩坝的危险。

诸葛亮下令在此设置堰官,征调1200人专门养护都江堰,这是一项创举,自都江堰建成以来,还从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维护。此举有力地保障了都江堰的安全运行,使都江堰的效能进一步发挥,极大地促进了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除都江堰外,诸葛亮还下令修建过其他水利工程。成都西北部有一块地势低洼的地带,容易形成水涝,诸葛亮下令在此修建九里长的大堤,以防止水涝,称为九里堤。为便于灌溉,诸葛亮下令在金齿指挥使司城南15里处修建了两座水坝,后人称为大诸葛堰、小诸葛堰。

左思为创作《蜀都赋》曾亲自跑到巴蜀大地体验采风,他去的时候距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时并不远,所以他的文章也可以当成史料进行参考。

《蜀都赋》里写到的成都平原是这样的:

其封域之内,

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演以潜、沫,浸以绵、雒。

沟洫脉散,疆里绮错。

黍稷油油,焿稻莫莫。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这段赋文的大意是:整个疆域之内,从平原到水边远近都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潜水、沫水、绵水、雒水四条河流滋润着这片土地,其间沟渠散布如同人身上的血管那般稠密,庄稼如同锦缎上的花纹错综排列,黄米、高粱大米都长得光鲜茂盛,都江堰如同兴云降雨的门,保证土地不受干旱之苦。即使下起滂沱大雨,也不会泛滥成灾。

蜀汉的另一项国策是“闭关息民”,意思不是闭关锁国、自我封闭,而是关闭边关,让百姓休养生息,这其实是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不打仗了。

当时正是需要用兵之时,首要的是南中,那里的动荡已经很严重了;其次是曹魏,曹丕上台后一直想有所作为,曾讨论过伐吴、伐蜀哪一个优先,虽然最后决定以吴国为优先对象,但蜀汉的最大危机肯定来自这里;还有孙吴,荆州之败、夷陵之败,已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恨,有人主张必须对其报仇雪恨。

但现在还不能主动用兵,不是不用,而是用不起。打仗靠的是经济支撑,拼的是综合国力,只有先埋头发展自己、让自己壮大起来才是正道,所以诸葛亮于后主登基的次年便把“闭关息民”提了出来,作为基本国策请后主用诏书予以颁布。

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有时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这种牺牲有时非常痛苦,但除了忍耐没有别的办法。

因为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古今同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