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激励了无数后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一直是勤政的典范,事实也确实如此。
开府治蜀后,丞相府和益州牧府两套工作机构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开始了有序而高效率的运转,不久后这两个衙署的官员们对丞相的工作作风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大家发现丞相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对大家要求也很严格,他的心非常细,重要文书都亲自过目,向他汇报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为了减少差错他甚至亲自校订一些重要文件和统计报表(自校簿书)。
丞相府办公室主任(主簿)杨颙看到这种情况,劝诸葛亮说:
“大家工作职责有分工,上上下下不宜互相交叉(为治有区分,则上下不可相侵)。现在拿一家之主打个比方:有一个人,让奴仆耕田,婢女做饭,雄鸡报晓,狗咬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里的事无一旷废,要求都能达到,他也悠然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
“忽然有一天所有的事他都要亲自做,不用奴婢、鸡狗、牛马,结果劳累了自己的身体,让自己陷于琐碎事务中,弄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却什么都做不好。是他的才能不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做出决定的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身去做事的是士大夫(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卿大夫)’。
“所以,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天热气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订文书,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
上面这段话里举了陈平和丙吉的例子,他们都是汉代的丞相。
陈平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之一,汉文帝时的左丞相。汉文帝有一次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周勃是军人出身,有些事他不在行,只得回答不知道;汉文帝又问他全国一年中钱粮开支收入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急得汗流浃背。
汉文帝于是问陈平,陈平回答:“这些事有主管的人负责。”
汉文帝又问:“主管的人是谁?”
陈平仍没有正面回答:“陛下如果想知道判决案件的情况,可以询问廷尉;如果想知道钱粮收支的情况,可询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一听,有些不高兴了:“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你主管什么事呢?”
陈平解释道:“丞相一职,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养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够胜任他们的职责。”
汉文帝听罢,称赞陈平回答得好。
周勃很惭愧,退朝后埋怨陈平怎么不在平时教他对答这些话,陈平笑着说身居相位就应该知道丞相的职责,陛下如果再问起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难道还要数完了再去报告吗?
周勃才知道自己的才能比陈平差远了,不久便托病请求免去右丞相一职,让陈平独自担任丞相的职务。
丙吉是汉武帝的丞相,有一次他带着掾史出行,路上遇到了有人打群架,死伤横道,丙吉看到了却不过问,掾史觉得很奇怪,不过也没敢说什么。
又前行,遇到有人追赶一头牛,牛边跑边喘气,还吐出了舌头,丙吉站住,让人过去问追牛的人已经赶了几里。
掾史觉得丞相不问人命关天的事却去过问追牛,有点不恰当,丙吉解释说打群架有长安令、京兆尹管,他们自会缉拿追捕,而丞相的责任是年终考核奏请赏罚。至于问牛,是因为现在天还不很热,牛如果跑不远就因暑热而喘息,意味着当下的气候不合节令,三公的职责是调和阴阳,所以过问。掾史听后十分佩服,认为丙吉能识大体。
杨主任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来为给领导提这个意见他也动了不少脑子,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他的这段建议说起来应该算是一种批评,因为听完之后给人的印象是:你现在的工作方法就是吃力不讨好,你应该学学人家丙吉和陈平。
领导也是人,不顺耳的话也都不爱听,所以聪明的下属即使想给领导提点意见也会绕上一个大圈,先猛表扬一通,再委婉地提那么一点点,杨颙向诸葛亮提的这段意见却很直接,很严厉。(www.xing528.com)
杨颙说的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是有道理的,从管理学上讲,一个机构要实现高效运转并有条不紊,首先要做到各部门权责分明,职责不能互相重叠,更不能互相牵扯,否则就会导致效率低下,建立组织分工制度就是防止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所以一个组织通常会建立起三个层次的分工:上层负责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制定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大政方针;中层负责各部分目标的制定,确定实现计划的步骤和程序,协调下级的活动;基层负责按照计划和程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诸葛亮听后却没有生气,反而很感动,向他表示感谢(亮谢之),对杨主任的工作仍然信任有加。
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十分伤心,一连三天流泪不已(及颙死,亮垂泣三日)。
然而,杨颙看到了事情的一方面,却没有看到另外的一面。
从管理学上职责是应该那么分工,但要看在什么样的具体环境之下。诸葛亮开府治事之时许多工作刚刚起步,新组建的丞相府和调整过的益州牧府都需要磨合,各级官员的工作作风也需要培养和锻炼,诸葛亮从细节入手,亲力亲为,拿现在的话讲就是狠抓工作作风建设,以此来带动工作质量和效力的提高。这是一个扭转作风、纠正错误的时候,领导必须带头。
在诸葛亮的严格要求下,各级官署的工作作风大为改观,一些虽然没有背景却有能力、肯干事的人得到了重用,何祗就是一个例子。
何祗字君肃,少时家贫,为人通达宽厚,有才能,但喜欢嘻嘻哈哈,没有正形(不持节俭),当时大家对他并不看好。深为诸葛亮器重的杨洪此时担任蜀郡太守,诸葛亮让他向自己推荐人才。何祗是杨洪的秘书(门下书佐),在杨洪的推荐下,诸葛亮让何祗当督军从事,负责管理一处监狱。
有一次,诸葛亮巡察到何祗管理的监狱,询问何祗监狱和所押犯人的情况,何祗回答得头头是道,流畅自如,让诸葛亮很惊异。后来成都县令空缺,诸葛亮让何祗接任。
成都是蜀汉的首都,达官贵人聚集,这样的地方通常都很难管,犯罪案件也多。何祗到任后,打击犯罪,抓获不少作恶奸诈之徒,使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附近郫县县令空缺,诸葛亮干脆让何祗把这个县令也兼任起来。
再后来位于成都西北方向的汶山郡少数部族出现不安定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叛乱,诸葛亮便把何祗派过去担任太守。何祗去后很见效果,汶山郡很快安定下来,当地各族百姓都很信服他(民夷服信)。
何祗又转任广汉郡太守,他走后,汶山郡又出现了不稳定局面,此时再派何祗回任太守有点不太合适,诸葛亮索性从何祗家族里选了一位有才能的人去当太守,结果一去之后大家居然就不闹事了。
诸葛亮还要求下属敢于直言,敢于讲真话,看到问题或者有好的建议要及时提出来。在《诸葛亮集》中保存了两篇《与群下教》,类似于两篇对下属的公开信,内容都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的。
在第一篇《与群下教》中诸葛亮要求:
“各级官员参与处理政务,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采纳各种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意见(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如果担心受到猜疑而不愿意反复磋商、研究,就会使国家蒙受损失,反复研究、磋商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好比丢掉了破草鞋而得到了珠玉(犹弃敝蹻而获珠玉)。
“人的内心都苦于不能言尽,只有徐元直在这方面没有顾虑,还有董幼宰,他参与处理政事七年,遇到不同意见,他会往返十次对我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如果大家能做到徐元直的一点,能像董幼宰那么勤勉,一齐为国效力,那我就可以减少过错了。”
有个常用的成语叫集思广益,说的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其出处就是诸葛亮给下属的这篇教文。
这篇教文中说到的徐元直,就是诸葛亮早年的挚友徐庶,在与诸葛亮交往时,他能做到有话直说,知无不言。董幼宰就是董和,益州本土出身的名士,诸葛亮一向对他很尊重,请他协助自己做了很多工作,董和也很尽心,受到诸葛亮的肯定,诸葛亮后来还专门提出过要求,让大家向董和学习。
在另一篇《与群下教》中,诸葛亮继续鼓励各级官员,直言:“我之前接触崔州平,多次听他指出我的得失;后来接触徐元直,又经常受到他的启发和教诲;我与董幼宰共事,他每次发表见解都必须把话说完;后来又与胡伟度共事,他曾多次对我进行劝阻。我天资不高,不一定完全接受他们的所有意见,但我同他们始终都是好朋友,这说明我对任何直率的意见都不会猜疑(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崔州平即诸葛亮早年的好朋友崔钧,胡伟度名叫胡济,在诸葛亮手下任职,以后还做过他的主簿,诸葛亮要大家不必担心因为说真话而受到猜疑。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诸葛亮的带动下蜀汉政坛面貌一新,务实肯干、敢于直言成为官场新风,蜀汉也因此逐渐走出被失败所笼罩的阴影,看到了新的曙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