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目光再回到蜀汉。
后主继位后,诸葛亮以托孤大臣的身份主持蜀汉朝政,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如此艰巨,先不说继承先主遗志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就说如何解决南部诸郡发生的叛乱,就是一副千钧重担。
凡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不能有半点马虎和偷懒,对于已经开府治事的诸葛亮来说,尤其如此。
所谓开府,就是组建官署。诸葛亮虽身为丞相,但在先主刘备在世时,其实没有组建单独的官衙,他的角色是执行者,所有重大事情都由刘备亲自决策,诸葛亮只负责建议和执行。
现在,诸葛亮既是执行者又是决策者,他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也就是丞相府。
之前,大事都由刘备做主,诸葛亮负责执行落实,所以当时没有必要组建一个丞相府,或者说即使有一个丞相府,也只是为诸葛亮履行职责服务的一个小的工作班子,而不是蜀汉政权的核心。
现在情况不同了,诸葛亮要组建一个完整的、规模庞大的丞相府,这个丞相府将成为蜀汉的权力中心。
参照曹操组建的丞相府,其基本结构是:
丞相以下设长史,类似于秘书长;
再设主簿,类似于办公室主任;
再往下设若干曹,类似于一个个处,各曹的处长称掾,副处长称掾属。
汉代丞相府的标准编制是13个曹、382人,比曹操丞相府的人数少很多。各曹中西曹和东曹最为重要,西曹负责丞相府内的吏员任用,东曹负责天下2000石官员的升降,包括军中的武将在内,2000石相当于部长级,在地方上是太守一级,在军队里相当于将军,所以这个曹权力极大。
其他还有负责祭祀、农桑的户曹,负责管理朝廷章奏的奏曹,负责民事法律诉讼的诉曹,负责交通以及邮驿等的法曹,负责运输的尉曹,负责侦办盗贼的贼曹,负责刑事审判的决曹,负责兵役的兵曹,负责管理货币、盐铁的金曹,负责管理国家粮库的仓曹,以及类似于丞相府总务处的黄曹。
从这些执掌看,丞相府的职权涵盖了行政、司法、经济等方方面面,还有许多与军事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如军谋祭酒、军谋掾、军祭酒等,执掌军权。
在丞相府里长史最重要,是丞相的第一助手,这个人必须很得力,诸葛亮物色的人是王连。王连此前担任司盐校尉,多年从事的是与盐务有关的经济工作,这是项苦差使,在常人看来也是个不容易建功立业的岗位,但王连干得很好,很有成绩。
益州政坛向来有派系之争,本土派和外来势力一直暗中较量,王连是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人,不属于益州本土派,但他又不是跟随刘备来益州的,他来得比较早,算是刘璋的旧部,所以也不属于荆襄派。但反过来说,以上两派或许又都认为王连是他们的人。
诸葛亮请后主封王连为平阳亭侯,并兼任屯骑校尉。屯骑是北军五营之一,屯骑校尉是中央禁卫军里的高级将领,王连有了这个身份也方便与军方打交道。
次于长史的是主簿,诸葛亮选的是担任过巴郡太守的杨颙,这也是个实干型人才,诸葛亮认识他比较早,对他的才能比较了解。本来杨颙的同宗杨仪或许更适合这个岗位,但之前杨仪由于和尚书令刘巴闹矛盾,被刘备用弘农郡太守的名义给挂了起来。
各曹负责人中,诸葛亮选的东曹掾是他一直以来都十分看好的蒋琬。刘备对蒋琬似乎很有成见,甚至曾要将其处死,幸亏诸葛亮求情蒋琬才得以保全。蒋琬目前担任尚书郎,在尚书台相当于科长这一级的低层级官员。
由蒋科长提拔为蒋处长,表面看只升了一两级,但东曹掾的分量和实权甚至比朝廷的九卿还大,由科长直接提拔成部长,体现了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魄力。
东曹负责人是荆襄人士,西曹的负责人诸葛亮就选了益州本土出身的李邵。李邵字永南,益州刺史部广汉郡人,刘备在时他担任益州府内的书佐部从事,大约是秘书或秘书处长一类的职务。任用他为西曹掾,也是破格提拔,并且大出很多人的意料。
李邵的其他情况史书记载得不多,他哥哥李邈却特别出名,可以称为蜀汉的头号书呆子,也在丞相府任职。
李邈字汉南,在刘璋手下担任过牛鞞县长,刘备来益州后提拔他当了州府的从事。有一次正旦节,按礼制这是有些类似团拜的贺岁活动,李邈得以见到刘备。大过年的,人家都是祝领导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之类,这个李邈却说了一大堆让刘备不爽的话。
李邈对刘备说:“刘璋将军因为你们同是宗室,所以拜托你来替他讨贼,什么功劳都没立,你却把他灭了。在下认为,将军你取益州,十分不合适(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www.xing528.com)
好在刘备脸皮还算厚,又是过年,没有和他计较,而是开玩笑说:“你既然知道我不对,为何不帮刘璋来打我?”
领导很有风度,李邈却不够幽默,他认真地说:“不是不敢打你,是打不过你。”
刘备脾气再好,也有点儿恼了,让有关部门把李邈抓起来要杀他。最后诸葛亮出面求情才把他放了。李严卸任犍为郡太守时诸葛亮专门推荐李邈接任,应该说对他是相当器重的。诸葛亮开府治事后把李邈调过来担任丞相参军,相当于丞相府高级参谋,但是这个李邈以后还犯过更大的傻劝。
李邈、李邵兄弟可能出身于广汉郡的大族,对于益州本地这样的家族,只要他们之中有可用的人才诸葛亮总是格外关注,他希望通过重用他们达到团结益州本土人士的目的。
跟李邈一同担任丞相参军的还有马谡,此前他一直担任越嶲郡太守,但诸葛亮发现他的特长在军事方面,虽然刘备临终前专门交代对马谡不可重用,但诸葛亮觉得让马谡当太守也是对人才的浪费,何况担任参军只是出谋划策,算不上重用,所以就把他调了过来。
诸葛亮在丞相府里还设了一个门下督,任命的是马忠。门下督是一个不常设的职位,具体职责不太清楚,根据与之类似的职务进行比较,从事的可能是巡察、巡视兼保卫方面的工作。这个职务也不低,“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任曹操的门下督,他是由军师祭酒转任的,军师祭酒相当于参谋长,所以这个职务不比各曹掾低。
马忠此前只是巴西郡下面一个县的县长,永安救驾给刘备留下了深刻印象,把他看作益州出身人士中黄权一类的人才。刘备临终前给诸葛亮交代过不少人事方面的事情,马忠可能就是刘备交代给诸葛亮的可用人才,所以受到重用。
诸葛亮开府治蜀后不久,后主下诏由诸葛亮兼任益州牧。
丢失荆州后,蜀汉的地盘其实仅限于益州一地了,所以在治理地方方面益州牧府也很重要。州政府里最重要的职位是别驾,相当于副州长,诸葛亮选的是秦宓。
这项任命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不是因为秦宓名气太小、能力不强,而是之前说过刘备伐吴前担任从事祭酒的秦宓苦劝,惹得刘备大怒要杀他,也是诸葛亮求情才免一死。秦宓此刻还是带罪之身,没有任何职务,直接提拔为万众瞩目的副州长,的确让人吃惊。
州政府里次于别驾的是功曹,相当于人事处长,诸葛亮任命的是五梁。五梁字德山,益州刺史部犍为郡人,益州本地名儒,有深厚的儒学才识,个人品德也比较突出,刘璋在时就是座上客,刘备称帝后担任议郎。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又是本土出身,让他负责人事工作,别人不好说什么。
五梁有个同学叫杜微,也是本地出身的名儒,诸葛亮请他做州政府办公室主任(主簿),但这一次却碰了个钉子。
杜微字国辅,益州梓潼郡人,和五梁都受教于广汉郡大学者任安。刘璋时任命他为从事,因病去官。刘备来益州,杜微也称病不出。诸葛亮请杜微出来做事,杜微一再推辞,后来诸葛亮专门派车去才把他请来(舆而致之)。见了面,诸葛亮发现杜微耳朵有些聋,听不清别人说话,就在座中写了一段话给杜微,希望杜微能因天顺民、辅佐明主。
虽然是现场随手写的,但这段话还是保存了下来:
“常听说您的道德品行,早就想拜会您,但因为清流、浊流不相来往,所以没有机会当面请教(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和文仲宝等人经常赞叹您的高尚志趣,我没有什么才学,受命统领本州,德行浅薄、责任重大,常感忧虑。
“后主今年刚刚18岁,仁爱聪敏,爱惜有德行的人,谦恭地对待贤良之士,人们纷纷追慕汉室,这里想请您遵循天意、顺应民心,辅佐当今的明主,以建创复兴汉室功业,功勋将被写在竹帛上。我也知道,因为贤者与愚者不在一起共事,所以您过去谢绝刘璋,只在家中劳动,是不想屈辱自己。”
诸葛亮提到了清流、浊流,汉末品评人物常以此分野,诸葛亮言下之意杜微是清流而自己是浊流,确有抬高对方之意,但这应该看成是自谦而不是自贬,说的是在朝与在野的区分。诸葛亮提到的那些人,指的是王谋、王连、杨洪、李邵、丁厷、文恭等人。
诸葛亮如此谦恭让杜微无法再推辞,只好勉强答应下来,但不久又请病假回家养老(自乞老病求归)。诸葛亮还是想把他留下,给他又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个职务就是挂个名,不必朝九晚五,杜微不好再说什么,就留了下来。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是蜀汉后期最知名的学者,他也是此时进入诸葛亮领导的益州州府任职的,职务是劝学从事,负责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
谯周字允南,益州巴西郡人,幼年丧父,和母亲以及兄长一起生活,家境清贫,但耽古笃学,诵读典籍,废寝忘食。陈寿是这样描绘老师的:身材很高,个子跟诸葛亮有一比(身长八尺),长相看起来很纯朴,不喜欢修饰自己(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
这是陈寿对老师长相的委婉描写,其实谯周的外貌很有特点。有一部史书记载,诸葛亮初次召见谯周,左右的人看到这个有点憨又有点萌的大个子都忍不住笑起来。诸葛亮一向对左右要求很严,谯周走后,有关人员向诸葛亮举报刚才有人发笑(有司请推笑者),诸葛亮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我尚且差点忍不住,何况大家呢(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诸葛亮怎么能自称孤呢?其实是可以的,称孤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谦称。除帝王外,侯爵也可以自称孤,诸葛亮此时已有了侯爵,是可以称自己为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