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34岁继位,正是干事业的年龄。
但是,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冬天,曹丕突然下了一份诏书,给自己指定了寿陵。
曹丕选的寿陵在首阳山的东边,首阳山位于洛阳以北,为邙山的最高处,该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北枕邙山、南望伊水和洛水,山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是墓葬的风水宝地,伯夷、叔齐当年耻食周粟隐居在此山采薇而食,死后也葬于此。
这一年曹丕才36岁,这么早就指定寿陵似有不祥之意。不仅如此,曹丕还另下了一份诏书,对自己的后事进行了详细安排。
这份诏书仿照曹操当年的做法,称为《终制》:
“根据礼制,君王活着的时候就要准备好自己的寿棺,即活着不忘记死亡。从前尧葬于谷林,入葬后把墓穴填平,上面种上树;禹葬于会稽,附近的农民不用迁移到别处,埋葬在山林之中,与山林合为一体。所以,封树之制不是上古之礼,我不会采取那种办法。我的寿陵要因山为体,不封不树,也不立寝殿,不造园邑,不通神道。
“葬,其实就是藏,也就是让别人看不见。人死了,骨头无痛痒之知,墓冢也不是栖神之宅,礼仪规定不到墓前致祭,就是不想打扰死者。棺椁的厚度能保持到骨头腐朽就行了,穿的盖的也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我把寿陵选在这个不能耕种的荒山上,将来改朝换代后也就没人知道我埋葬的地点了(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
“下葬后不要放苇炭,不要藏金银铜铁,陪葬一律用瓦器,以及符合古时的泥车、草人、草马这些东西就行。棺材只需在合缝的地方漆上三遍(棺但漆际会三过),嘴里也不要含珠玉,更不要穿什么玉质的衣服,这都是那些无知的俗人干的事。”
曹丕在诏书中还回顾了历史上关于厚葬和薄葬的往事,认为现在保存比较好的帝王陵墓都是因为薄葬,这份诏书还说道:
“自古迄今没有不亡之国,也没有不被盗掘之墓。天下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被发掘,有的被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简直如同受了火刑,岂不痛哉!其灾祸的根源,无不与厚葬封树有关。
“魂若有灵,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一涧之间算不远。上面说的这些如果有人违背,妄加改变,那就等于让我在地下被戮尸,不仅被残害,而且一再残害,等于死了一遍又一遍(戮而重戮,死而重死)。如果是这样,臣僚、儿子就背弃了君父,是不忠和不孝,假如死者有知,将不会保佑你们(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我命令,把这道诏书藏在宗庙中,并制作若干份副本,分别藏于尚书台、秘书署以及三公府(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这份《终制》口气之重异乎寻常,甚至多次用了诅咒的话,看来曹丕相当重视。
现在就安排后事,在大多数人看来肯定是太早了。
这里面也许另有隐情,至于是什么也许只有曹丕本人最清楚。虽然朱建平预测过他会活到80岁,但曹丕也许并没有这个信心,一场夺嫡之争惊心动魄,中间几经反复,险些前功尽弃,让曹丕一次次感受到了大喜与大悲。
凡是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无不养成了多疑的性格,看什么都像阴谋诡计,看谁都不像好人,曹丕其实心很累。心累,活得就累,太累的人容易折寿,这大概是曹丕不为人知的隐曲吧。
曹操的寿陵是高陵,在邺县附近,曹操以魏王的身份,参照汉朝的陪陵制度要求公卿大臣以及列将中有功的都可以陪葬在自己的寿陵,为此曹操要求尽可能扩大陵园范围,使之能容纳下足够的逝者。
相关要求是明确的,规定是具体的,没有半点含糊的地方,考虑到该命令颁布的时间在紧张的汉中之战打响前夕,更说明曹操是严肃认真的。
按理说,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应该执行曹操的这道命令,在邺县附近应该有一个庞大的陵园区,不仅埋葬着曹操本人,还有一大批文武官员埋葬在此,但结果并不是这样。
据最新的考古发掘,尚未明确高陵附近发现有曹操手下文武官员墓葬群的存在。其实即便再下一些功夫去找,也未必能找到,因为曹操手下的一些重要人物葬在各地的都有。
下面是曹魏一些重要人物的埋葬之所:
贾诩墓,河南省许昌市北尚集乡岗王村东;
荀彧墓,一般认为在安徽省寿县,曾出土过荀令君的残碑;
郭嘉墓,一般认为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城上村;
荀攸墓,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www.xing528.com)
陈琳墓,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郊射阳湖镇赵家村;
华歆墓,山东省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
钟繇墓,河南省长葛市增福庙乡孟庄村;
毛玠墓,河南省许昌市东五女店镇毛王村金龟岗;
郗虑墓,河南省许昌市东张潘乡郗庄;
张辽墓,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一般认为是衣冠冢;
徐晃墓,河南省许昌市东张潘镇城角徐村;
典韦墓,一般认为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
夏侯渊墓,河南省许昌市城西河街乡贺庄北;
夏侯惇墓,河南省许昌市城西河街乡贺庄北;
……
这些人都是曹操的“老部下”,大概也是曹操最想让来陪陵的人,事实上他们都葬在了别处。
当然,他们有些人的身份不太符合曹操《终令》里所说的“公卿大臣列将”,因为有的人严格来说是“汉臣”而非魏王麾下之臣,但曹操让人扩大陵园,显然也主要是给这些“老战友”“老部下”准备的。
他们中一些人死在了曹操之前,比如典韦,限于当时的条件,可能就近安葬了,但后来条件成熟,如果想移陵也是可能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安葬在曹操的高陵的陵园区呢?
对曹操高陵的最新考古发掘还发现,虽然高陵当初有庞大的地面建筑群,但在考古现场几乎没有发现建筑的残存,除了南部发现一块较大的绳纹板瓦残片之外,仅在部分柱洞中发现有少量碎小的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这说明曹操高陵原有的地面建筑被“有计划地拆除了”。
这其实与史书的记载相一致,根据史书记载,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下诏要求把高陵地面上的建筑有计划地拆除(高陵上殿屋皆毁坏),曹丕给出的理由是遵循先帝崇尚节俭的心愿(以从先帝俭德之志)。这次诏书发布的时间,应该就在曹丕《终制》颁布的前后。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显然遵循父亲曹操的遗志并不是关键理由,如果按照曹操的遗志去办的话,高陵庞大的陵园区不仅不能拆除,还应该大大地扩建,以容纳更多曹操的“老战友”和“老部下”在此安葬。
曹丕当然也不可能对父亲有大不敬举动,真的会来一场“毁陵行动”,他的举动或许与现实中的尴尬有关。
曹丕通过汉魏禅代当上曹魏的皇帝,按理说他是曹魏“开国皇帝”,父亲曹操的武帝身份是追认的,曹操生前是汉朝的魏王,属于“汉臣”,厘清这些关系,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以魏武帝的身份为曹操营建寿陵,邺城附近就不合适了,曹魏的国都定在了洛阳,即便要搞陪陵,也应该重新规划,重新开始。
如果以魏王的身份为曹操营建寿陵,那让文武大臣们都来陪陵就更不合适了,朝代虽然换了,但人其实还是那拨人,都去了邺城,曹丕死后谁来给他陪陵呢?
所以曹丕要压缩曹操高陵的规模,陪陵的事也没有再去执行,之后他把曹魏陵园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洛阳附近,给自己先选定了首阳陵的位置,并早早开始营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