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后,心里只惦记着一件事,那就是为关羽报仇,重新夺回被孙权占有的荆州。
近来,刘备的心思其实并不在登基大典上,他一直密切观察着孙权的一举一动。占领荆州后,孙权对曹魏一味献媚示好,曹丕称帝后孙权不仅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而且立即上书称臣,接受了曹丕吴王的封号。
而另一方面,孙权对益州却摆出了强硬姿态,在指挥侵占荆州的战役期间,孙权一直在公安,身临一线指挥。荆州战役结束后孙权也没有回建业,而是宣布迁都于武昌。孙权已是吴王,所迁是王都。当时的武昌即今湖北省鄂州市,孙权营建的武昌城在长江南岸。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八月,就在刘备武担山登基的四个月后,武昌新城筑就,孙权正式入驻。
孙权随即向全军下达命令:
“存不忘亡,安必虑危,这是古人的教诲。从前隽不疑是汉朝的名臣,在太平年代也刀剑不离身,可见君子对于武备不能停止。
“现在咱们大家处于险境,和豺狼一样的敌人在打交道(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怎能轻易地疏忽而不考虑突然发生的变故?近来听说众将都崇尚谦虚节俭,出入不带随从卫兵,这不是防患于未然的举动。
“保护好自己,才能安慰君王、父母,这与遭遇危险不测哪个结果更坏、哪个结果更好呢(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大家应好好引以为戒,谨慎小心,务必从大局出发,以不辜负我的一片心意。”
看这架势,孙权赖在荆州不打算走了,刘备的怒火彻底爆发。
从孙权下达给将士的命令里可以看出,孙权是想与自己为敌到底,把自己比作豺狼,让大家时刻保持临战状态,这是摆出了要大打一仗的准备。刘备怒不可遏,他一刻都不想再等下去了,决定马上东征,夺回荆州!
这将是一场国力的对决,或成或败都将改写历史。刘备此意一出,立即在蜀汉阵营引起了争论,有人表示坚决支持,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群臣多谏)。
但刘备意志已决,对于任何反对意见,一概不听(一不从)。
反对最坚决的人是赵云。赵云劝刘备,当前最大的敌人是曹魏而不是孙权,应该先灭曹魏,到那时孙吴不用打自会臣服。
赵云进一步建议道:“当前应当进图关中,占据黄河、渭河的上游,从那里征讨曹魏,关东义士必将响应。千万不能把曹魏搁置起来去伐吴,一旦与孙吴交兵,不能马上见分晓啊(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赵云的见解和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指导思想一致,那就是把北征中原作为统一天下的第一步。为实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联合孙权,在现在的情形下赵云知道联合孙权不合时宜,所以没有再提。
还有一些话赵云大概没有明说,那就是能不能打败孙权夺回荆州呢?在赵云看来,这恐怕是没把握的事,只是他说得很委婉。
与关羽、张飞不同,赵云遇事一向有自己的见解,很谨慎也很冷静,不唯命是从,在关键时刻他多次劝谏刘备,不管刘备是否爱听,事实证明,赵云的这些重要意见都有先见之明。
应该说,刘备是信任赵云的,但确实有点儿不太喜欢他的这些话,这从赵云现在只是个翊军将军这一点也多少能看出来,毕竟唱反调总比唱赞歌容易招人烦。
刘备不听赵云的劝谏,但碍于赵云的资历和在军中的影响,没有说什么。
偏将军黄权也坚决反对伐吴,他说:“吴人战斗力很强,现在伐吴是顺流而下,进攻容易撤退很难,请派我为先驱,先尝试进攻,陛下随后接应(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在黄权看来此战也并无多少胜算,与其倾举国之力去赌,不如先尝试一下再说。
这些话要是换个人说,刘备肯定得翻脸,但黄权是他较为器重的将领之一,尤其是汉中之战黄权出力不少,刘备一直在刻意栽培他,所以不接受他的建议,也没有说什么。
可是劝的人实在太多,让刘备不厌其烦。刘备干脆来了个杀一儆百,中了这个“大奖”的人是秦宓。(www.xing528.com)
秦宓此时的职务是益州从事祭酒,相当于益州的参事室主任,他素来以博学著称,又通占卜谶纬,据他看来,此时伐吴并不吉利(宓陈天时必无其利)。
刘备下令把秦宓抓起来,没有审判,先关着(下狱幽闭)。
秦宓在监狱里蹲了两年多,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把他放出来担任益州副州长(别驾),委以重任。
秦宓被抓,反对伐吴的人只得闭口。
刘备也不算刚愎自用的人,在对待伐吴这件事上他为何如此坚决以至于近乎偏执呢?
想来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过于悲愤,二是有点儿自信。
孙权反目,关羽被杀,荆州全失,刘备认为这场大败不是败于战场,而是败于阴谋和背叛,这样的恨会让人欲罢不能。孙权得手后的一系列举动,更被刘备认为是挑衅,刘备不能咽下这口气。
何况,荆州是未来攻取北方、统一天下的基础,如果不能把荆州夺回来,他只能退缩在益州一地,战略上失去了主动,这也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
讨伐孙权是否有胜算?刘备的看法与赵云、黄权不同,他认为曹操都不是对手,孙权更不在话下。
占领益州、汉中后,刘备的军事实力确实增长很快,虽然荆州丢了,但整体军力应该高于孙权。孙权虽然迁都武昌,但在荆州他还只属于立足未稳,自己在荆州毕竟经营了多年,只要自己率大军一到,那些暂时投降了孙权的各郡县必然响应支持,民心应该在自己这一边。
太愤怒和太高兴的时候都不要轻易做决定,因为这种时候头脑最不冷静。
在这个事关蜀汉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在做什么呢?他是什么态度?
清代乾隆皇帝也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他写下这样一段话:“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说过孙吴可以作为外援而不能讨伐,为何现在东征孙吴,而他却不出来制止(何此日东伐,竟不能止帝),以至于事后去追思法正呢?”
乾隆皇帝的不解也是后世很多人共同的疑问,那就是以诸葛亮的智慧,伐吴这样显而易见的战略错误,就连赵云都能洞若观火,诸葛亮怎么可能看不到呢?为什么没有看到关于他阻止这件事的任何记载?乾隆所说事后追思法正一事,是说在这次大规模东征孙吴失败后,诸葛亮也做过一些反思。
那次,诸葛亮说过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法正如果还活着的话,就能制止主上伐吴的行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即使制止不了,也不会败得如此彻底。”
从上面这些话里,似乎可以看到诸葛亮在讨伐孙吴之事上有难言之隐,这会是什么呢?
表面看,诸葛亮好像说自己没有能力劝阻刘备,刘备更信任法正,如果法正去劝,结果肯定不一样。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诸葛亮也劝了,刘备没听,所以有这样的感慨;一种是诸葛亮考虑到他去劝刘备也不会听,所以就没有劝。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说不通的。说诸葛亮也劝过刘备,那应该留下记载,刘备即使不听,也会有解释,因为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蜀汉的“二把手”。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就更不应该了,这么重大的事,事关生死存亡,怎能以一己之私而废公呢,这不是诸葛亮的风格。
其实,如果放在那个时候设身处地站在诸葛亮的角度看的话,也许会理解他内心里的苦衷。在联合孙权一事上,他是坚定的支持者,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也不管刘备心里是不是产生过动摇,他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倡导与孙权和平相处。
所以,当孙权背叛了同盟阴谋夺取荆州后,诸葛亮面对了很大的尴尬和压力,刘备虽然不会就此质问他,但朝野上下对于联吴战略是否正确肯定有一些闲话,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要大张旗鼓地坚持原来的看法,就有点不合时宜。
更为重要的一点,这在之前也提到过,随刘备从荆州来到益州的有一大批人,荆州是他们的老家,荆州有他们的亲人、故旧和家产,对他们来讲,一定要打回老家去,孙权不仅是他们的国恨,更是他们的家仇。
可以想见,除了赵云这样的有识之士外,劝刘备不要讨伐孙吴的应该多是益州本地人,黄权、秦宓就是他们的代表,而踊跃出兵的多是荆州人,这从刘备此次东征大军的组成上也能看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