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曹操死于这一年,曹丕在这一年里先成为魏王,后成为魏朝的皇帝。
这一年有了建安、延康、黄初三个年号,其中十一月之后就属于黄初元年了。
魏文帝曹丕下诏追尊祖父曹嵩为太皇帝,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尊母亲卞氏为皇太后,同时以洛阳为正式国都,于十二月初营建皇宫,当月便驾临洛阳宫。
对于退位的汉献帝刘协,魏文帝曹丕下诏分河内郡山阳县一万户奉邑给他,封他为山阳公,刘协的四个儿子被封为列侯。汉室所有的诸侯王一律降为崇德侯,宗室原被封为列侯的一律降为关中侯。
这个安排还算过得去,是对刘协主动禅让的回报,也是对内心里仍然忠于汉室的那些人的一些安慰。
曹丕还规定,山阳公在封地内可以使用汉朝的正朔,也就是不必采用黄初的年号以及相应的历法,所以建安作为年号并没有完全消失,刘协在山阳又用了14年。
除此之外,山阳公还享受一些其他特权,比如上书言事可以不称“臣”,可以在封地内用天子的礼仪郊祭天地,京城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可以分到祭肉(致胙),这个意思是指今后仍可以参加曹魏朝廷举行的重大祭祀活动。
曹操的次女曹节当了献帝七年的皇后,此次被降为山阳公夫人,与曹宪、曹华两个妹妹一同随刘协去了山阳县。
临行前,曹丕派人去要皇后的玉玺,曹节很生气,不给。前后去了多次,曹节最后把来人唤进亲自斥责,又把玉玺扔在地上(以玺抵轩下)。
曹节流着泪说:“老天不会保佑你的(天不祚尔)!”
山阳公刘协死于曹魏青龙二年(234年),时年54岁,这一年诸葛亮去世,也是54岁。
刘协去世后仍以汉朝天子的礼仪安葬,陵墓称禅陵,位于今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距云台山风景区不远。东汉皇帝的陵墓都在洛阳附近,只有刘协的陵墓孤零零地位于豫北。河南省许昌市张潘乡有一座愍陵,也称汉献帝陵,其实是衣冠冢。刘协在许昌前后待了25年,这是本地人为纪念他而修建的。
山阳公夫人曹节又过了27年才去世,她的另外两个妹妹情况不详。
曹节的那些哥哥和弟弟的情况也不乐观,曹丕当了皇帝,对其他的兄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曹丕下诏,将曹植、曹彰等这些兄弟分散遣送到各地,理由是他们都有各自的封地,现在应该到那里去(就国)。为了加强对这些兄弟的控制,曹丕还专门给每个人派去一名特别员(监国谒者),负责监督封国的情况,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曹丕报告。
此时的曹植已完全失去了政治上的野心,他已彻底臣服,别人上劝进表,他也上了一份,曹丕让他们就国,他乖乖去了自己的封地平原国。
曹植是曹丕重点监控的人,派去监督曹植的人名叫灌均,此人为迎合曹丕,对曹植一直严密控制。
灌均后来曾上表密奏,说曹植酒后行为不端,还劫持威胁朝廷特派员(醉酒悖慢,劫威使者)。有关部门随即上报请求治曹植的罪,曹丕本想给予严惩,后在太后的干预下仅做贬爵为安乡侯的处罚。
为防止被天下人议论,曹丕还特意下诏说:“曹植是我一母同胞的兄弟,我对天下都无所不容,何况曹植呢?骨肉之亲哪里舍得杀害?所以予以改封。”
兄弟二人的关系显然已经恶化到很严重的程度,在野史里记载了一件事,说曹丕称帝后对曹植仍心怀忌恨,有一次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作不出来就将行大法处死。(www.xing528.com)
但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又被小说家演化为只有四句的《七步诗》,知名度很高。不过,考虑史实会发现,曹丕称帝后他们兄弟二人见面次数极为有限,曹丕拿作诗这种小把戏为难诗才横溢的弟弟,于情、于理、于客观情况都不大可能。
被贬后曹植很快又被改封为鄄城侯、鄄城王,一直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遇事无不小心谨慎。
有一次,曹植奉诏入京,快走到洛阳时突然内心里感到了无名的惊惧,就丢下随行人员骑马微行入京,他偷偷地去见了大姐清河长公主,想让她带着自己到哥哥面前请罪。
曹植不见了,关吏不敢怠慢马上报告,曹丕派人沿着来京的路线搜寻,没有找到。太后听说后认为曹植自杀了,在曹丕面前痛哭。过了一阵曹植散着头发、光着脚并且自行背负刑具来了(科头锧,徒跣诣阙下),太后才转悲为喜。
曹植后来又被改封为雍丘王、东阿王,不仅有人监管,而且封地也变来变去,日子很不好过。
曹丕另一个弟弟曹彰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曹植是个文人,而曹彰是个武将,曹丕对曹彰的防范和忌惮更甚。曹操在时封曹彰为鄢陵侯,曹丕称帝后晋升他为公爵,这个爵位在曹植等人之上。
曹彰本以为自己与其他兄弟不同,他带过兵,对国家有用,所以应该另有安排,但诏书下来他也跟兄弟们一样就国(当随例),曹彰很不高兴。
鄢陵这个地方也不好,属经济落后地区(鄢陵瘠薄),曹彰想改为中牟,这里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离洛阳不远,曹丕答应了,封他为中牟王,但不久就改封为任城王。曹植奉诏入京的那一次曹彰大概也来了,但他却莫名其妙地暴死在洛阳。
有野史说,曹丕邀曹彰在卞太后那里下棋,一边下一边吃枣,曹丕把毒药弄在枣蒂中,自己只吃没毒的,曹彰不知道结果中毒。卞太后拿水想救他,曹丕早已密令左右把瓶罐都毁了,卞太后急得只能光着脚跑到井边想去取水(太后徒跣趋井),可水还是没打上来,过了一会儿曹彰就死了。
这个记载也不足信,曹彰是不是曹丕杀的先不论,即使是,曹丕杀个人也不必费这么大的事,更不会当着母亲的面,这个记载与《七步诗》一样都属于杜撰。
不过,曹丕称帝后,曹彰、曹植以及其他几位宗室的处境确实很不好,遣散出京、一再迁封,内部又有人监视,这日子连普通人都不如。
曹丕刻意打压曹氏宗室,源于那场夺嫡之争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也是对所谓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思,只是这样的防范有矫枉过正的一面。
宗室的作用其实有两面性,既是政治上的潜在对手,但他们也是皇权的有力维护者,关键在于如何处置和把握,应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趋利避害才是上策。
曹丕对宗室采取一味防范和打压的办法,视他们为洪水猛兽,固然规避了因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但也浪费了这一笔政治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