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纂与内容
清朝光绪年间,国家文教昌盛,国有一统志,省有通志,各府州县大都有志,其时通渭却无一部完整的志书。究其原因,通渭自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惨遭地震,城垣房舍夷为平地,后经连年战火,文献载籍湮毁无遗。至乾隆间,虽有张志达搜访重修《通渭县志》,然未能付梓,传本甚少。后有道光间景瑞之、同治间魏树桐私辑,但仅为增辑之稿本,未能雕版印行。百余年来,通渭文运昌盛,英才辈出,但志书再无人编修,实为憾矣!光绪初年,牛树梅在其子牛瑗陪侍下自蜀归籍,时“邑人士谓先子为一邑人,望宜创修邑志,会因老病未果”。光绪壬辰(公元1892年),湘阴高蔚霞任通渭知县。两年来,高公重于民教,亲撰《劝民息讼歌》,恤民爱士,增修城郭,整修县署,捐俸修葺节孝祠,随后主持修纂县志。
高蔚霞修志,引起了通渭人士的极大关注。时任陕西凤翔府知府的通渭人景星耀闻知后,为此志撰序,并即写信告知其弟景星源,将家中所藏曾祖父景瑞之私纂于道光年间的《增辑通渭县志》稿本呈送于高知县。高公观后欣喜,见其“搜罗靡遗,虽然类目繁多,取舍不当,但此志提纲挈领,若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编纂,却有所藉手。遂邀通渭名宿苟廷诚执笔主纂,于光绪癸巳,即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四月开局筹办,并组织了专门的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儒学训导邑贡生苟廷诚任纂修,前凉州府训导、历任兰州府训导的邑举人王熙绩任协修,县儒学训导张其旰、六品衔典史严逢祎参订,邑举人孔宗尧编次,邑廪生张光裕、魏煜章分阅,邑贡生张鸣谦、附生李应兰校刊。稽访组分五路,东路邑贡生郭海清;南路邑廪生杨栋、邑附生王钴、王维周;西路邑廪生姜瑸;北路邑贡生张鹏;中路邑附生田吐秀、邑廪生田生秀;绘图邑附生何德纯。
[道光]《通渭县志》成于道光时期,咸丰、同治以后,通渭又久经兵燹,涌现出了许多忠臣烈士,义夫节妇,有的詈贼而死,有的御贼而亡。于是高公在政事之余,与苟廷诚“周咨博访,政订商榷,剪裁旧编,捃遮近事。繁者取之,略者详之,讹者正之,纲罗故实,搜辑散佚”。仅用时八个月,于当年十二月完成《重修通渭县新志》的修纂。期间任刑部直隶清史司主事通渭人士牛瑗,恰因丁忧归乡来县,闻知此事,慷慨捐资,并撰后跋。此志的完成,终于实现了通渭几代人的夙愿。(图3.2-32)
是志共四册十二卷首一卷附补遗一卷。卷之首为诸序(含高蔚霞、景星耀二序和旧志秦大夔、刘世纶、顾竟成、何大璋四序),全图(含县境全图、县城图、县署、马营监城图、通渭八景图),修志姓氏,凡例。卷一沿革,附疆界道里属镇;卷二天文,附占验气候;卷三地域,附建置;卷四灾祥;卷五山水,附形胜险隘;卷六食货;卷七学校选举,附杂官;卷八典礼,附礼俗;卷九职官,附名宦;卷十戎政,附历代战防;卷十人物列女;卷十二艺文。另有补遗一卷。以牛瑗所撰跋收卷。
3.2-32[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
(二)修纂者简介
高蔚霞,湖南湘阴人,文童,清光绪十八至十九年(1892—1893年)任通渭知县。高公慈惠勤政,尤重育民,多善政,撰写《劝民息讼歌》,使民“各守准则”,“忠厚相承”。增修城郭,修葺忠孝祠、李公祠、城隍庙等,功绩显著。
苟廷诚,字实斋,通渭人,贡生。修职郎候选儒学训导。
(三)版本考述
1.刻本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刻本为通渭志书中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方志。版框高20.2cm,宽14.2cm,半页9行,行21字,小字双行,四周双边,单鱼尾,下黑口,十二卷共4册。内有牌记“光绪十九年仲冬月镌/通渭县新志/板存县署”,是志版式宽阔,字大疏朗,所用纸墨优良,印刷精美。(图3.2-33、34、35、36)
图3.2-33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夹板
图3.2-34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封面
图3.2-35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书牌
图3.2-36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首卷
此志刻本存世较多,不仅国内收藏较多,国外也有收藏:
甘肃省图书馆5部。
甘肃省博物馆2部。
通渭县图书馆2部。
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天水市图书馆均有收藏。
台湾藏本。
德国巴伐利亚邦立图书馆有藏。(www.xing528.com)
通渭县内私人收藏若干部。
2.影印本
《新修方志丛刊》,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全241册。分河北方志、四川方志、山西方志、西北方志、广东方志、边疆方志等部分,收清代和民国时期所编方志228种。台北学生书局于1967年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刻本影印的[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在其丛书西北方志之十六第56册。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这是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开始精选方志善本重印发行的一部方志丛书。以华中、华北、华南、西部、塞北、东北及台湾七大片区归类,迄今已出版2521种,6908册,集省、府、州、厅、县、乡、镇及乡土志。是目前收录旧志最全的丛书。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刻本影印的[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于1970年在华北部分出版。共2册(688页)。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图3.2-37)
《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008年12月,由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巴蜀书社三家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是一套从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收录民国以前甘肃地方志49册104种。[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在其第九册。(图3.2-38)
图3.2-37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台北成文书局影印本
图3.2-38 《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编纂委员会编王希隆主编。卷3有影印[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书·西北卷》(全二十册)。2001年6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编。本书为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的第一部,西北地区分卷。所收人物传记资料是从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明代、清代、民国时期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近600种方志中精选出的228种方志,基本囊括了北图所藏西北五省区各州府县志。选编的内容涉及方志中与人物有关的各个门类,主要有:各类人物传;各类表志;还有金石、文征、艺文类中的墓志、碑铭、传记、去思录等等。收录的人物传记资料时限上远及上古,下迄民国;在范围上,无论帝王将相,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还穿插着不少当时的编纂者所做的按语。在其第十六册收编有[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刻本,第十四册收编有[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抄本。(图3.2-39)
2008年通渭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以通渭县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影印出版。内部发行,宣纸印刷,仿古线装装订,封面和配图付以彩印。开本高27cm,宽17cm,制有函套,1函4册。(图3.2-40)
3.数字化《重修通渭县新志》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地方志的数字化工程取得了极大成效。国家图书馆已对所存的清代(含清代)以前的地方志进行了扫描处理,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了整理加工,可以进行网上阅读、下载。[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已经可以在国家图书馆网站数字方志中镜像浏览、下载、打印。(图3.2-41)
图3.2-39 《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
图3.2-40 [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影印本
图3.2-41 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光绪]《重修通渭县新志》浏览页面
(四)学界考评
1.张维《陇右方志录》
[光绪]通渭县新志十二卷,存,原刻本。清光绪十九年知县高蔚霞著。卷一沿革,卷二天文,卷三地域,卷四灾祥,卷五山水,卷六食货,卷七学校、选举,卷八典礼,卷九职官,卷十戎政,卷十一人物、列女,卷十二艺文补遗。
蔚霞自序,通渭志稿经张君志达纂修后,道光时景君瑞之增辑补益,弆藏于家。撷纲举目,规抚粗具,于政事之暇,与苟君廷诚考订商榷,剪裁旧编,捃遮近事,始于癸巳春季,竣于冬杪。
维案《宋史地理志》,巩州本通远军。熙宁五年以古渭砦为军,崇宁三年升州。《金史地·理志》,巩州宋通远军,是金之巩州,即通远军,即古渭砦,而皆今陇西县也。此志云:古渭在今安远,初名通远军,即今安远大城,金之巩州,即宋安远军,虽于旧志微异,而均与史志不合,宋志秦州七砦,而安远为第五,是安远自安远,非通远也。
2.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甘肃藏古代方志总目提要》
是志于灾祥、山水、食货、战防记载颇详,可补乾隆至光绪百年间地方史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