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起源于石油化工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造船业当中广泛应用的产品模型[69-72]。国际标准对“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的定义为:能够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建筑对象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共享模型[73],它是能够在实质上代表全生命周期的实体建筑的语义化的、连续性的、数字化的建筑模型[74-75]。BIM由代表建筑构件的参数化对象组成,并通过面向对象的软件来实现[76-78],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9-80]:
(1)可视化。以往建筑工程当中的建筑实体都是以二维线条的形式在图纸上绘制表达,BIM的产生实现了建筑实体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此外,三维效果图还能够实现与构件信息间的反馈和互动。这使得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决策都能够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一方面,建设项目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在对项目的定位和预期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另一方面,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阶段多的特点,随着项目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更。因此,实现多利益相关方、多阶段的协调十分重要。而BIM的数据集成与共享、碰撞检测、施工现场布置等功能很好地实现了建设项目的协调。
(3)模拟性。BIM不仅能够模拟出建筑物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还能够模拟一些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操作,如日照模拟、节能模拟、4D模拟(3D模型+进度/成本)等。BIM模拟性的特点,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降低项目风险。
(4)优化性。建设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要实现优化,必须基于对现有建设项目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而现代建筑项目所包含信息的复杂程度大多已经超过了项目参与者本身能力的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使得复杂项目的优化变得便捷、可实现。(www.xing528.com)
(5)可出图性。这里所说的BIM可出图性,并不是指平日里大家所说的建筑设计院所出的建筑设计图纸或构件的加工图纸,而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业主出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和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及建议改进方案等。
(6)一体化性。BIM容纳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能够实现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
(7)参数化性。BIM是通过参数化建模过程而建立的模型,这使得参数与模型间具备关联性,通过调整参数就能实现模型的改变,从而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
(8)信息完备性。BIM技术可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以及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